成风化人讲故事,胸怀天下播文化
2016-05-30孙文洁张甜
孙文洁 张甜
【摘要】河北人民广播电台旅游文化广播的《燕赵传奇》节目以通俗化、故事化的讲演模式配合多种广播元素,再现地域文化传奇,使京津冀历史故事“活起来”,文化传统传开来。本文介绍了河北电台打造品牌节目的经验及多媒复合传播、延伸产业链条的思路。
【关键词】《燕赵传奇》 地域文化 复合传播 文化市场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识码】A
文化是我们的血脉,是我们的精神家园。挖掘、弘扬燕赵历史文化,传承优秀文化基因,增强民众的文化认同感和文化凝聚力,是主流媒体肩负的历史责任。正是基于这种文化自觉和文化担当,河北人民广播电台(以下简称河北电台)大胆尝试,精心打造了大型本土文化系列节目《燕赵传奇》,邀请知名专家学者组成创作团队,在节目内容、样态、编排等方面大胆创新,用新闻讲历史,用文艺讲文化。栏目把握舆论宣传重要节点,成序列推出精品节目,以通俗化、故事化的讲述集中展示京津冀悠久厚重的人文历史、璀璨多姿的文化遗产、慷慨诚义的燕赵风骨。
节目自2013年初在河北旅游文化广播开播以来,较短时间内即引发京津冀区域听众广泛关注,收听率排名迅速上升。节目播出过程中,不断收到京津冀地区不同年龄、不同文化层次听众来电或来信,或索要光盘图书,或提供故事素材,或提出建议和想法。在北京工作的河北平山籍出租车司机卢永健说:“这个节目讲自己家乡的事情,通俗易懂,自己爱听,也愿意推荐给乘车的外地朋友,让他们在第一时间感知河北的历史人文、城市内涵,自己也感到很自豪。”著名画家、河北省美协原副主席、报刊美协主席李丰田先生说,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河北人,《燕赵传奇》让他倍感亲切,深受感动,希望节目能够把本土文化这个品牌坚持下去,让更多的河北人了解家乡的文化。省内多个地方志办公室表示,在如何更好传播城市历史文化的命题上,《燕赵传奇》给了很大启发,将参照《燕赵传奇》节目模式,整合媒体、专家资源,制作城市历史文化系列节目。
《燕赵传奇》创办近三年,获中国广播影视节目大奖、河北省文艺振兴奖、河北广播影视节目一等奖等,更在2016年获得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表彰的“2015年度广播电视创新创优节目”。
作为一档历史文化类广播节目,《燕赵传奇》以成风化人为己任,以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以创新、创优的思路探索广播节目新样态,成为主流媒体发掘、弘扬本土历史文化的范例。
一、紧扣重大主题,挖掘地域文化
京津冀文化底蕴深厚,留存了许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篇章。《燕赵传奇》在挖掘整理优秀文化的过程中,突出选题的新颖性、结构的连续性和内容的关联性,成序列、有规模地谋篇布局,已播出成品节目700余期。
2013年4月,《燕赵传奇》以传扬京津冀历史文化一脉为主旨,推出“根脉文化”“皇家文化”“民俗文化”“诚义文化”“长城文化”5个系列500集节目,还原历史真相,演绎传奇故事。
2014年9月26日,时值华北人民政府诞生65周年纪念日,栏目以华北人民政府作为中央人民政府的雏形,为新中国的成立和建设奠定坚实基础为历史背景,推出65集特别节目《中央人民政府从这里走来——华北人民政府全景实录》,全景展现华北人民政府从创建到发展的历程。
2015年5月5日至2015年6月23日(奥林匹克日),栏目再推50集专题节目《张家口往事》。节目侧重张家口与草原丝绸之路相关的史实,结合近代群众体育、冰雪文化传统等彰显地域文化特色的史料,以历史观照现实,为京津冀协同发展、“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北京携手张家口申办2022年冬奥会营造了浓厚的舆论氛围。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燕赵传奇》于2015年7月7日推出70集特别节目《燕赵抗战英豪录》。节目选取燕赵抗战史上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事件,集中展现燕赵抗战英豪的光辉事迹,有些人物和事件是首次公开披露。该系列节目成为河北主流媒体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的经典篇章。
2016年伊始,《燕赵传奇》再推百集系列节目《邯郸成语故事》,以新的角度讲传统文化,用新的语言说传统故事。“中华成语根在邯郸”,节目一经推出,就在京津冀等广大收听市场引发良好反响。
二、树立创新思维,实现复合传播
(一)突破传统模式,创建新型团队
《燕赵传奇》打破传统媒体内部挖潜的局限,借助省内外成熟的编创力量和专家队伍,进行反复论证,超前谋划。节目创办之初,邀请中央电视台优秀纪录片导演担任总编导,邀请河北及北京历史文化学界的一流专家学者撰稿主讲,有中国长城学会副会长董耀会,河北省政府参事室特聘研究员、著名社科学者梁勇,清东陵博物馆副馆长(百家讲坛特邀专家)李寅,还有西柏坡纪念馆研究员王律、张家口察哈尔文化研究会多位研究员等。作为河北电台节目创新的重点项目,特别成立《燕赵传奇》工作室,组建精干采编制作团队,探索新型的节目制作流程,确保节目运作优质高效。
(二)超越传统传播,实现多媒联动
《燕赵传奇》在注重挖掘深度的同时注重传播广度。节目在河北电台多频道播出的同时,与中国广播联盟合作,定期选取节目在全国部分省市台展播,开通官方微博和网友互动;在传统媒体进行声音传播的同时通过河北广播网和河北电台即通手机客户端以图片、文字、音频等形式全面展示,塑造品牌形象,根据网络传播“碎片化”的特点将成品节目重新剪辑、包装,以“随时听、随身听”的移动终端收听模式融入听众的生活,与听众进行互动交流;与《生活·家周刊》等纸媒深入合作,将节目文稿重新编排,进行连载;与中央党史出版社、河北教育出版社合作,出版系列图书11册。
(三)策划多样活动,提升品牌影响
坚持一个季度一次大活动,一个月一次常态活动,将优质内容落地。两年多以来,策划推出 “听燕赵传奇,行河北大地”系列活动,开展“根脉之旅”“红色之旅”等群众性活动。主讲人走出直播间,走进社区、景区,开办公益性讲座。借助河北旅游文化广播资源,旅游和文化两个主题紧密结合,在西柏坡、抱犊寨、正定、赵州桥、辛集等地进行考察采风,推介河北地域文化,进一步实化了传播效果。栏目组还在省内外采集“红色故事”、征集人物线索,发布“燕赵传奇主讲人”征集令,在春节等重大节日期间持续开展“送传奇下基层”,将京津冀历史文化故事送到听众耳边。通过开展一系列接地气、聚人气的活动,进一步提升了节目认知度和美誉度,通过对本土历史文化的多维展示,有效提升了节目的影响力和公信力。
三、树立市场思维,拓展文化市场
广播节目及其衍生品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可以成为文化市场生生不息的消费源动力。《燕赵传奇》栏目初创时,定位不仅是一档广播节目,而是要打造一个媒体品牌,力求取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燕赵传奇》拓展了传统的广播节目外延,将线性的音频节目固定化,将无形的广播内容具象化,出版制作同名图书、光盘册及相关特色文化产品,在此基础上建立环环相扣的产业链条,将相应的文化产品推向学校、社区、旅游景点等更加广阔的市场,借此扩大广播节目的影响力,促进本土历史文化的推广。
河北电台应邀以一百集节目或一个系列专题为单元,陆续向省市图书馆、档案馆捐赠《燕赵传奇》图书及音像资料,拓展广播节目服务渠道。同时,《皇家文化》《根脉文化》《民俗文化》《诚义文化》《长城文化》《张家口往事》等图书均已结集出版,同名节目光盘册及MP3礼盒等文化产品也已于先期陆续推出,既扩大了广播节目影响,也延伸了广播精品产业链。
四、创新节目形态,打造广播精品
《燕赵传奇》在编辑制作中大胆探索创新,运用多重广播元素,注重通俗化、故事化、系列化和关联性,寻求特色表达。节目突破传统的讲堂讲座模式,专家主讲和主持人解说有机搭配,面向不同知识层次、不同年龄听众,讲述历史文化,语言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节目在尊重史实的前提下,通过设置悬念、引领话题等章回体讲述方式,展现人物的性格和命运;通过故事化讲述,让历史见人见事,见情节、见精神、见性格,鲜活生动。节目充分运用角色扮演、采访录音、影视节目原声及丰富的音乐元素,进行精细合成制作和广播化改造,使听众获得“有益、好听、有用”的收听感受,达到雅俗共赏的播出效果。节目以系列呈现,每一集、每一讲既独立成章,又前后连贯、环环相扣,吊着听众胃口连续收听。节目坚持现实和历史相互观照,在尊重史实前提下,以新颖而独特的视角,介绍河北历史文化的原貌并纳入史学专家的新考证、新观点。
从《燕赵传奇》创办实践看,广播媒体打造优秀本土文化产品,必须立足挖掘传承,体现地方特色。人文类节目只有植入本土文化基因,才能形成独特的风格品质,赢得受众。必须贴近群众需求,做到雅俗共赏。内容上要“抓人心”,形式上要“善创新”,语言上要“接地气”。必须创新传播手段,拓展传播途径。要顺应媒体融合发展新趋势,探索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多渠道、多媒体、多平台发布,搭建节目传播立体终端,推广时要更加注重资源整合、多元互动。必须坚持面向市场,实施产业化运作。对于历史文化节目来说,寻找适合的产业化运作方式是提升节目影响力和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打造本土历史文化产品要善于运用开放的思维和手段进行深度经营开发,把广播电视节目作为基本资源,进行市场化包装和运作。
《燕赵传奇》将继续努力承担“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的社会职责,讲好燕赵故事、传承河北文脉,为广大受众呈现富有营养的文化大餐,为弘扬地域优秀传统文化提供厚重的历史给养。
(本文编辑:饶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