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卧虎藏龙》第三、四乐章音乐分析

2016-05-30刘翘楚

音乐生活 2016年5期
关键词:手鼓卧虎藏龙弦乐

刘翘楚

在上一期中,我们分析了电影配乐《卧虎藏龙》中经典的场景音乐《穿越竹林》,在这一章中,我们将继续把第三乐章《丝绸之路》和整个乐曲的中心乐章《永恒的誓言》的音乐分析呈现给大家。

如果说《穿越竹林》是作曲家借描写竹林间的打斗来表达中国武功的轻灵,那么《丝绸之路》便是作曲家想借用音乐表达西域沙漠的未知与苍凉。由于这部电影音乐在世界各地的音乐会、音乐节上均有演出,也因此有了许多不同的版本。在本文中,在由沃伦·弗瑞森指挥、苏必利尔湖室内乐团的演出中,第三乐章《丝绸之路》加入了中国维吾尔族的打甫或称手鼓来强调西域音乐的色彩。这一乐器的加入,无疑令整个乐章都笼罩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与它的名字交相辉映。

本乐章贯穿了玉蛟龙与罗小虎发生在新疆的爱情故事。罗小虎打劫玉娇龙的队伍,也是两人的初次相识,随着罗小虎从沙丘上骑马冲下,音乐也随之展开,在二人的追逐中,旋律的主线伴随着手鼓依然若隐若现地穿插其中,音乐时远时近,形成了动态与静态的鲜明对比。

音乐采用了并列三段式的乐段结构,各段均带有展开和繁衍,符合曲式结构的特点,调件均在d自然小调上。

A乐段平铺直叙旋律,B乐段重复一次再次进入切换到中提琴和大提琴声部,不间断的十六分音符描写出马蹄的密集与战况的紧张激烈。而c乐段主旋律虽趋于旋律的起伏性但音乐的主干音都由B乐段而来。可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在此期间手鼓的节奏随着音乐的变化一直穿插其中,最后结束于一段大提琴Solo。

A乐段主题由大提琴开始,其中附点音符的运用和小二度的上下行级进,都体现出了西域音乐的特点。

手鼓始终贯穿,切分的节奏与主旋律呼应,音量不大,律动相同,始终处于音乐画面的远景中。b乐句弦乐和弦的进入把这一段音乐分成了三层,手鼓是远景,弦乐的切分和弓法使音乐比之前紧迫感更强,是中景,而最突出的大提琴声部双音的加入也使音乐的层次更加丰富。

B乐段由两句不对称的平行乐句组成,并且重复一次。在第一乐句时,弦乐组的拨奏和十六分音符描写出一幅骏马奔腾的画面,并制造出音乐的紧迫感。

独奏大提琴模仿马头琴进入,西域风格明显,与A乐段的平铺直叙形成对比。第二乐句时弦乐组启奏主旋律,气势磅礴。主旋律用主音D与属音A演奏出前短后长前强后弱的节奏与力度,后面再跟两组急促的十六分音符,先扬后抑,由点及面,与手鼓的切分音节奏相配合,将罗小虎与玉娇龙策马扬鞭你追我赶不分伯仲的骑马画面展现得淋漓尽致。在重复时候,主旋律从大提琴声部换到弦乐组的中提琴,大提琴和贝司声部,将乐曲再次重复。调性始终保持在d自然小调,充满异域色彩。

c乐段竖琴的进入使整个乐曲的层次变得更加丰富,在这里竖琴更多起到了打击乐器的作用,而弦乐组的旋律节奏不再密集,而是趋向于有起伏的旋律线条。

乐句清晰,每个乐句与每个乐句之间都有发展。音色明亮透彻、稳定,与前面急促的万马奔腾的焦急感形成鲜明的对比。但是手鼓的齐奏并没有削减紧张感,只是这种紧迫逐渐变成远景。随着音乐进入一段大提琴的Solo,整个乐章也告一段落。

第四乐童《永恒的誓言》是整部作品的高潮部分。由李玟演唱的片尾曲《月光爱人》的主旋律也是从这一乐章而来。乐章主要以深刻的感情为主线,描写了玉蛟龙在救李慕白无果后,去往武当山在罗小虎的注视下选择跳崖的复杂人物心理。

乐童通篇调性明晰,乐句清楚,大提琴如泣如诉,哀而不伤,由短笛模仿中国笛子的音色,加入铃鼓,作为背景与大提琴的旋律形成对比。

乐章从引子开始就由短笛、竖琴和铃鼓形成幕布一样的效果,铺陈至整个乐章。第二小节便由大提琴演奏出苍凉而深沉的主旋律。全曲均在d自然小调上,主旋律是t—d的上行。与第三乐章的调性虽然呼应,但旋律和节奏却截然不同。使其有了鲜明的反差。

第四乐段全乐章都由这个主题衍生而成。这一乐段虽然是全曲的高潮,但结构相对单一,为有三部性的复二部曲式,第二部分最后一段再现第一乐段。最后是由这个主题发展的一段大提琴Solo结束。主题在第10小节再次出现时,出现在了相对较低的音区,这时短笛和竖琴都停顿下来,只有弦乐在淡淡地拨奏,让大提琴的深沉凸显得更加明显。在27小节将旋律推向高潮的同时,打击乐器也以切分的节奏型统一由强变弱进入。仿佛马蹄声时远时近,也预示着音乐要更加急促高亢。在这里马蹄声作为场景描写与主旋律相互穿插。而打击乐器和弦乐器组的拨弦带来的场景描写在持续T28小节,大提琴高5度重复旋律后。大提琴回归最初主题,音乐逐渐平静。

2000年由李安导演,谭盾作曲,马友友演奏大提琴的电影《卧虎藏龙》,从上映初期就受到了全世界广泛的关注和好评。无论是电影的拍摄手法,还是音乐,无一不在借这部电影向世界发出东方的声音。音乐上不仅用到了大量中国的民间民族乐器,在线性写作方面不仅向西域音乐靠拢,在配器和作品结构中“点”和“面”以及“近景”“远景”结合上也保留了中国的美学观点。通过对三个主要乐章的分析,我们也对这部作品有了粗浅的了解。在这部作品中,作曲家并没有带入实验音乐、新音乐的元素,而是更多地体现出对中国文化的传承和传播,这部作品的问世也使世界更多面更深入地了解了中国。

猜你喜欢

手鼓卧虎藏龙弦乐
好莱坞要翻拍剧版《卧虎藏龙》
伊朗手鼓
手鼓
丝绸之路上的膜鸣乐器
鹧鸪天·赠乡贤熊校长
走西口弦乐四重奏
从《卧虎藏龙》中“江湖”的译法看文化词语字幕英译策略
“演卧虎藏龙2?一开始我是拒绝的”
肖斯塔科维奇密码(八)——第八弦乐四重奏oP. 110
肖斯塔科维奇密码(七)—— 第七弦乐四重奏 op.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