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共产党民生思想的发展及其价值

2016-05-30张烨

经营管理者·中旬刊 2016年9期
关键词:价值理念以人为本中国共产党

摘 要:民生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社会稳定和谐、人民幸福安康的民族大计,是国家和社会组织活动的基本内容和根本目的。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国家领导者提出了各自既有历史继承性、又有开拓创新性的民生思想,为民众权益不断实现提供了思想与政治支撑。本文通过总结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人的民生思想,并对其价值进行分析,为当代民生实践的发展和完善提供理论借鉴。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 以人为本 价值理念

一、毛泽东民生思想及其价值

1.毛泽东的民生思想。

1.1民生问题体现于党的宗旨中。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理念构成了毛泽东民生思想的主要内容,同时,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一切依靠群众的思想也成为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的主要思想和理论来源。这说明毛泽东把民生放在了党的工作核心位置,这也是与党的宗旨相结合的执政理念。

1.2毛泽东民生思想的主要内容体现在统筹兼顾方面,就是要把统筹民生的问题与各方面的协调发展结合起来,在统筹兼顾的内容上注重保护和发展人民群众的利益,以人民的利益为主要导向和发展方向。在处理各个方面的问题和追求各行业之间平衡的基础上,也需要奠定公平正义的社会主义处理方法和行动原则,将人民群众利益放在公平正义的道路上来实现,走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

1.3把保障民生与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相结合,以制度保障民生。在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后,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根据中国的具体实际,集中智慧发展力量,带领中国人民选择了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在这条发展道路不断完善的过程中充分体现了国家领导人的民生思想,同时这也为民生问题的改善奠定了根本的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在新民主主义社会不断发展的后期,毛泽东认为,只有在社会主义政治体制下才能消除两极分化,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因此毛泽东把社会主义制度看成是实现共同富裕、改善民生的根本政治制度。

2.毛泽东民生思想的价值。在近代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历程中,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第一代中国共产党人深入学习和研究马列主义,并且能够将马克思在主义普遍真理应用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进而不断发展,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下,中国人民完成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它改变了中国几千年来的封建压迫,实现了基本的人民平等,人民群众成为国家的主人。

二、邓小平的民生思想及其价值

1.邓小平的民生思想。

1.1确立了共同富裕的民生理念。1992年邓小平全面阐释了社会主义的本质,他认为只有人民富裕起来,解决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水平和精神文明发展问题,实现共同富裕,才是社会主义。因此必须在承认合理差距的基础上,通过制定政策等合理措施,缩小过大的贫富差距,避免两极分化,通过先富带动后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让全体人民合理共享经济发展成果。

1.2提出了解决民生问题的基本方法是大力发展生产力,要求在经济水平的大幅度提高下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生产力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的内容,首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改善民生的根本保障。其次,改革开放是改善民生的内在动力。最后,“先富”带动“后富”是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径。

1.3提出了党的工作的最高标准是为人民谋利益的民生内核。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提出了“三个有利于”的衡量标准,这成为民生发展、党和政府一切工作的衡量标准。与此同时,邓小平将人民生活水平是否提高作为衡量社会生产力是否得到了有效发展的衡量标准,这充分体现了他的民生思想和价值理念。人民利益成为了衡量生产力发展的唯一和最高标准,为人民谋利益也成为了一切工作得失成败的标准。

2.邓小平民生思想的价值。在继承和发展毛泽东民生思想的前提基础下,邓小平在注重生产力的发展与社会主义的本质理念的前提基础下,更加重视人民群众的作用,突出表现了党的工作必须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核心。以人民群众为核心的发展理念确立了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地位,同时也夯实了民生建设的物质基础。而且对先富带动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提出具有开拓性、创新性,是在特定历史阶段下针对中国国情提出的切合实际的成功发展道路。

三、江泽民的民生思想及其价值

1.江泽民的民生思想。

1.1以“三个代表”思想作为统领民生建设全局的核心思想。发展先进生产力是基础、是前提,是民生建设的物质保障。发展先进文化,是民生建设必要的精神支撑。江泽民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指出,只有不断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才是以人民利益为基础的民生建设理念,将民生理念写入党的指导思想中,这也成为了中国共产党人在关注民生发展,为人们群众谋福利的最高理念。

1.2提出解决民生问题的基本方法。其一,提出科教兴国战略。即在坚持依靠教育发展的前提条件下,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以教育的发展为基础,同时也要注重科学技术事业,将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重要位置。其二,通过扶贫开发的方式解决农村民生问题。通过动员社会各界力量,不断地集中社会各阶层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力争用大约七年的时间,基本解决在全国农村中存在的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并对于相应的基础设施和文化、教育和卫生等方面的落后状况进行改善。

2.江泽民民生思想的价值。江泽民民生思想在继承前人理论成果的基础上,结合了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特点,深化我们党在民生方面的理论认识,系统阐释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民生理念中,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最为中国共产党代表人民行使执政权的主要依据,江泽民的民生思想为新时期民生实践的发展提供了新的理论指导,指明了前进方向。

四、胡锦涛为核心的领导集体的民生思想及其价值

1.胡锦涛领导集体的民生思想。在胡锦涛的民生思想中体现了 “以人为本”的民生理念。“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要以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以人为本的民生思想,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民本意识的优越性,为人们群众谋福利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的主要行动指南和奋斗目标。同时,改善民生成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体现。在十七大的报告中阐述了“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五有”目标。与此同时这也为老百姓的生活描绘了一副安居乐业、共享发展成果的图景。十七大将解决中国社会的民生问题作为社会发展的主要方面,这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

2.胡錦涛领导集体民生思想的价值。胡锦涛民生思想的精神实质就是坚持以人为本,推进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的全面发展,切实解决广大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构建和谐社会,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体现了在新的历史阶段针对国情而提出的创新性观点,具有极大的实践意义,更具有深入的群众意识和执政人民化理念。在民生思想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我们看到了民生思想不断发展、深化。在不同的历史阶段,领导人提出了不同的既具有历史继承性又具有开拓创新型的民生思想,这一脉相承的民生政治观。

参考文献:

[1]毛泽东选集(1-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邓小平文选(1-3卷)[M].人民出版社,1993.

[3]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Z].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

[4]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新社会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作者简介:张烨(1994-)女,陕西汉中人,延安大学政法学院,2015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专业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价值理念以人为本中国共产党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围绕企业经营抓党建,以党建带电力企业经营的机制策略
国家治理现代化视阈下出版业发展理念与目标
语文教学应“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理念在幼儿园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提升教育智慧,打造高效课堂
医学期刊编辑应合理关注论文的伦理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