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互联网金融略谈商业银行的压力及应对措施

2016-05-30席天宇

经营管理者·中旬刊 2016年9期
关键词:商业银行客户金融

席天宇

摘 要: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了互联网金融的发展速度,现如今越来越多的行业借助互联网金融大数据及平台的帮助大力的开展手机支付、网络购物、资金清算等工作,对我国传统商业银行中金融中介带去了很大的冲击力。为了能够适应互联网金融发展形势,现如今商业银行必须清楚的掌握互联网金融的优势及特征,借助互联网大数据思维及平台策略完成多方面工作的完善和改进,确保在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商业银行能够在金融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 商业银行

一、引言

随着我国信息时代的深入发展,现如今社会金融市场的功能方式得到了很大的改变,不仅从传统的金融机构转变为非金融机构,而且在经营模式上也有了很大的创新,人们普遍认为互联网金融的出現实现了传统银行业的全面改革创新。可是,互联网金融纵然使得多方面有了创新和改革,但是并没有将金融的功能及使命改变,金融依然是在经济活动基础上产生的,依然是以为客户创造价值为服务理念,依然是发挥着资源配置、管理风险及支付结算等功能。所以,即使在技术及政策方面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有着相互竞争的关联,但事实上传统银行业已经以一种全新的心态接受互联网金融,对两者之间的关系极力弥补,突破了以往的被动方式,大力采用互联网思维及技术将自身的服务能力全面提升。

二、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压力与挑战

1.加速金融脱媒进程,弱化商业银行中介地位。实际上,在早之前商业银行的地位要远远超出了金融生态,在金融价值链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可是在三大红利背景下实力不断减弱,使得我国经济三期特价特征不断彰显出来,商业银行在经营过程中采取传统模式显得力不从心。在互联网金融新型金融业态兴起的局面下,商业银行不仅在社会融资的资产端而且在负债端以及技术端都面临着全方位脱媒的冲击,其金融业务客户、产品和渠道等方面均不同程度被分流,金融脱媒进程被进一步加剧。正是在金融脱媒深入发展的基础上我国商业银行在金融服务中的终结地位在互联网金融的影响下不断减弱,尤其是在支付及信贷范围内更加显著。上文中提到的支付在金融需求中属于最基础的,同时也是应用最普遍的一种金融产品形式。虽然通过支付并不能获取大量的经济利益,可是却是数据累积、流量集中的最有效途径,其数据和流量成为金融业务发展的基础。互联网金融巨头们以支付作为金融切入点,在相当程度上冲击了银行支付中介的主导地位。其次,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中介地位的弱化还表现在对信贷领域的渗透。因此,互联网金融对信贷业务的渗透和已取得的发展,无疑是对商业银行信贷中介地位的又一次冲击和挑战。

2.改善客户体验,抢占商业银行客户基础。金融服务在传统的商业银行中发挥着非常大的作用,是一条非常有效的价值链,将金融机构与客户紧密的联系在一起,通过各种渠道、产品、场景等将两者联系在一起,商业银行在实际运营过程中所遵循的理念是帕累托的“二八定律”,将资源重心置于少数高附加值中心客户,强调最低起存金额,投资起点金额,最低贷款限额。这种价值创造的经营理念决定了商业银行本质上还是奉行了机构本位的思想,忽略了客户接受服务时的感受,同时,长尾客户———小微企业和普通客户常常难以在传统商业银行的体制中获得所需的金融服务。互联网金融的兴起使得商业银行在长尾客户中获取了全新的商业发展机会,从不同层面逐一突破,实行以规模取胜的方式。而长尾客户则是传统商业银行所忽视的部分,但却成为了互联网金融兴起的主体市场基础。电商企业是互联网金融的最先开拓者,它们在互联网产品的设计、包装、运营上有更为丰富的经验,能够将用户体验做到极致,这是传统的商业银行在短期内难以超越的。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下,市场参与者实现了普遍化和大众化,中小企业、创业者和普通大众都可以通过互联网金融有效满足自己的金融服务需求,同时,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全新金融服务体验。因此,面对互联网企业极度简化的流程和追求客户极致体验形成的新的用户需求环境,银行业提升客户体验的压力加大。

3.对商业银行的传统金融服务格局形成冲击。在互联网金融快速的发展过程中,现如今已经从原本只涉足于电商平台的支付需求慢慢的迈向了转账汇款、资产管理、小额信贷以及金融产品代销等银行核心业务中,极大地冲击了银行的金融服务提供者的核心地位。此外,在互联网金融时代,金融服务渠道被极大丰富,除传统的柜台、ATM、POS 等渠道以外,手机、电脑等电子渠道以及互联网企业开发的移动电子钱包、移动基金客户端等新兴渠道也将越来越多地成为金融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银行不能及时响应互联网时代的金融服务需求新变化,那么将有大批的客户群体选择远离银行,商业银行的业务领域和客户基础将从根本上发生动摇。

三、商业银行对网络金融环境冲击的应对方法

1.以人为本,重视客户体验。不管是针对于互联网金融机构还是银行业,在发展过程中所遵循的服务宗旨是相同的,都是以客户需求为核心。而相比于互联网金融机构,商业银行在五福快捷性上有一定的不足,互联网正是凭借自身的快捷优势获取了庞大的客户源.商业银行要对其传统服务理念和服务方式进行变革,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原则.首先,结合客户需求,设计适用性强的金融产品.通过数据信息的收集和整理,对客户的需求进行明确的了解,并根据客户的消费习惯,为其打造个性化专享服务.其次,对传统银行业务流程进行变革.相较于互联网金融公司,商业银行存在小微企业和个人贷款方面的欠缺.商业银行要制定相关风险控制措施,并将业务流程降到最低,满足客户需求,注重客户体验.最后,商业银行要对网络营销平台和虚拟市场进行明确分析,利用自身资源优势,进行网络营销,通过人文化服务,满足客户相关需求。

2.建立完善的风险管控机制。传统商业银行在互联网金融机构快速发展的局势下承受了非常大的打击,同时在其他方面也受到了各种危险因素的影响,导致危险因素增大,而且由于技术人员不当的操作及不稳定的系统等因素极易导致客户信息的泄露.商业银行各项机制都相对比较严谨,其风险管控体制也比较完善,其能够凭借相关经验和成熟的市场经历对日常运营过程中的风险进行识别和控制.商业银行要注重与互联网金融公司的合作,并加强对潜在风险的评估和管理,以实现其在互联网冲击下的转型和发展。

3.重视与网络金融企业的合作。在金融市场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商业银行需要对自身进行明确的定位,充分意识到互联网金融机构所占的比重,借助互联网金融带动自身的发展。首先要加大对技术应用的创新,当前商业银行在电子商务中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其在远程控制和加密控制方面仍然存在诸多缺陷,加强与互联网金融企业合作,能够为其提供技术依托,实现技术的完善和革新.其次,积累客户信息和开拓客户资源.商业银行因其固有优势,具有一定的客户基础,但其客户信息具有不完善性.与互联网金融企业进行合作,能够弥补客户资源上的不足,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第三,构建小微企业线上融资平台.与互联网金融企业的合作能够促进小微企业线上平台构建,对拓展商业银行小微信贷市场份额具有积极意义。

四、结语

总而言之,商业银行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得到了全新的发展平台,但同时也承受了全新的挑战。基于这一形势,商业银行要充分掌握当前金融市场的发展局势,在互联网金融的影响下清楚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从而结合市场实际需求进行全面的创新改革,达到自我转型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林雪.互联网金融与商业银行业务的融合与发展研究[J].金融论坛,2014,(10):21G28.

[2]周永新.商业银行应对互联网金融挑战的对策研究[J].经贸实践,2015,(06):113G114.

猜你喜欢

商业银行客户金融
商业银行资金管理的探索与思考
何方平:我与金融相伴25年
君唯康的金融梦
为什么你总是被客户拒绝?
关于加强控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探讨
如何有效跟进客户?
做个不打扰客户的保镖
P2P金融解读
我国商业银行海外并购绩效的实证研究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