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精准扶贫加大“雪中送炭”
——昆山扶弱助贫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2016-05-30姻山市农村经济研究会老区开发促进会
姻山市农村经济研究会、老区开发促进会
坚持精准扶贫加大“雪中送炭”
——昆山扶弱助贫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姻山市农村经济研究会、老区开发促进会
昆山市从2006年起至2015年,为期10年时间进行三轮扶弱助贫工作,切实做到精准扶贫,“雪中送炭”,使经济薄弱村逐渐增强,相对贫困户加快达小康。2014年村均集体总收入766万元、稳定性收入527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4.3%和8%,其水平超过苏州市的平均数;农民人均纯收入30821元、可支配收入23921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1%和10.1%,其水平名列全省前茅;低保户、低保边缘户月均生活水平达750元,高于国际贫困户脱贫标准线的2.2倍。
一、切实加强领导,实现“三个转变”
昆山市根据省定的四大类18项建设小康社会的标准体系,于2005年经省、中央有关部门反复验收认定,昆山基本达到不含水份、群众认可、百姓得实惠的全面小康社会。但对照高水平小康的要求,还有65个可支配收入不满50万元的经济薄弱村和城乡低保3948户、9284人,分别占全市行政村总数的35.3%和全市户籍人口总数的1.42%,发展不平衡问题仍较突出。面对现实,市委、市政府紧接着引导各级各部门在基本达到小康社会指标体系后,高标准严要求将扶弱助贫工作摆上议事日程,成立专门机构,加大扶持力度,促进平衡发展。为此,在扶持经济薄弱村工作的指导思想上实行“三个转变”:一是转变扶持方式,由“输血型”转变为“造血型”。讲明白“送糕饼”与“送种子”的关系,“送糕饼”香喷喷吃了就没有,“送种子”年年有产出、年年有效益,层层统一造血型扶贫致富的认识,从此市镇两级扶持的资金不再“天女散花”,而捏紧拳头突出重点,坚持精准扶贫,资金落实到村,全部进入项目账户,使扶持资金变成资本、资本变资产,不断创造实实在在效益;二是转变领导方法,由一般号召转变为领导亲自披挂上阵,由市级单一扶助转变为市镇两级和有关部门齐抓共扶,而且还有苏州市级机关加入行列,出钱出力,驻点帮扶。近10年间,全市驻点人员共有396人(次),其中市级领导12人,从部门抽调的指导员323人,后备干部及公务员61人(次)。三是在扶持标准上,由一成不变转变为与时俱进。随着形势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村级刚性支出不断增加,于是扶持经济薄弱村标准由起初定为可支配收入不满50万元,逐轮增加为不满100万元的村,近两年又提高到不满200万元的村。
通过上述三方面的转变,全市先后三轮扶弱工作有序进行,要求一次比一次高,力度一次比一次大,反响一次比一次好。第一轮扶弱工作2006至2010年,为期三年时间。当初逐镇落实入不敷出、捉襟见肘的65个可支配收入不足50万元的薄弱村。市委、市政府抽调有关部委办局领导,分别挂钩驻村指导。三年间,市镇两级财政共拨出扶持资金2.55亿元,年复一年扎实工作,努力改变穷困面貌。2010年初经逐级验收,达标的有42个村,占64.6%。进入新世纪,市委、市政府根据形势发展的要求,把可支配收入不满100万元的村列为经济薄弱村进行扶助,随即开展更深入的第二轮扶弱工作。确定被扶的有39个村,其中对上一轮未达标或达标不过硬的23个村继续加以扶持,又经过三年的努力,上下共拨款7800万元,经验收达标的有21个村,占53.8%。2014年开展的第三轮扶持工作,共帮扶年可支配收入不满200万元的40个村,其中包括上一轮未达标的14个村和达标不过硬的4个村。此时,苏州市级机关帮扶的有5个村,派出驻点人员,拨出转款500万元。这样,全市先后三轮被扶的共有144个村次,除重复扶持的41个村,实际被扶持的共有103个村,市镇两级财政共拨出扶助资金4.05亿元,其中包含昆山和苏州市级有关部门3500万元,平均每个被扶的村393.2万元。通过三轮扶持,先后建成发展村级经济载体44个,投资性项目18个,形成经营性资产6.03亿元,年可增收5088万元,村均可增收49.4万元。
二、因村因地制宜,倾斜优质资产
纵观昆山近10年来的扶持经济薄弱村工作,有一个鲜明的特点,坚持因村因地制宜,各级领导舍得把优质资源和项目优先让给经济薄弱村经营。同时,各区镇将扶持资金融入参股到强村富民有限责任公司,强村带弱村,抱团发展村级经济,使被扶持的村经济实力和村容村貌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有不少村终于改变了长期处于落户状态,摆脱了“年终吃救济”的窘境;有些村年终收支略有结余,日子一天比一天好过;还有的村由弱变强,跨入了先进行列。周庄南湖村原可支配收入不满60万元,通过市镇两级扶持,发挥紧靠周庄旅游度假区的独特优势,将市发改委先后扶持的300万元资金融入参股镇旅游公司,每年分得红利45万元;改造明镜荡1783亩水面,出租给锦溪镇,每年租金收入15-20万元;参与古镇旅游,开设捕鱼捉蟹博物馆,每年门票收入60-70万元,2015年达200万元。周市镇小径村通过各方帮扶,广辟收入来源,参股投资建设市北大厦,年可分红利80万元左右;利用整合原有房屋设施和场地,租给有关部门搞机动车培训班,年租金收入20万元;将上级扶持资金700万元融入参股镇强村公司,年分红可得80-100万元。通过扶持,这个村由原来可支配收入不满100万元,2013年达200万元,2014年250万元,2015年超360万元。巴城镇茆沙塘村在市镇两级帮助下,建造了停车场,年收入60万元;建造标准厂房8000平方米,年租金收入100多万元;发展葡萄产业园800亩,其中实种葡萄470亩,年营业收入500万元左右;整合零星土地租给有关部门,年租金收入30-40万元;再加上市里生态补助和镇村三大合作组织分配,2014年村级经济总收入达1200多万元,可支配收入700多万元,经过三年多时间努力,跃入全市千万元村先进行列。这些村的变化告诉我们:纵然多年困难重重,但通过精准扶贫、攻坚克难,也能摆脱困境,旧貌换新颜。
在扶持经济薄弱村的过程中,市镇两级十分注重帮扶实效,不仅扶持村级经济发展,而且为民多办实事好事,让百姓共享改革开放成果。先后筹资1157.05万元,帮助修建农村桥梁131座;筹资3023.3万元,为农村铺设水泥路46.93平方米;筹资1308.85万元,帮助村建成老年活动室1.73万平方米、扩建活动场地3.77万平方米;筹资397.06万元,帮助8218个农户安装有线电视,还出资送戏下乡和文娱汇演316场,活跃农村文化娱乐活动。另外,驻点人员协助镇村两级处理各类信访、纠纷4200多件,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为减轻村级经济负担,市财政还拨出专款,对每个被扶的村(社区)实行年“二三四”公共服务补贴,即1000人的村(社区)补20万元,2000人的补30万元,2000人以上的补40万元;2014年以来调整为“四五六”,即公共服务补贴提高为40万元、50万元、60万元。
三、鼓励创业就业,提高社保水平
在扶持经济薄弱村的同时,按建设高水平小康社会的标准要求,努力使全市城乡相对贫困户、低保户及低保边缘户,基本做到人人有技能、个个有工作、家家有物业。为此,市镇两级政府采取果断措施,营造良好外部环境,鼓励困难户就业创业,加大转移支付力度,提高社会保障水平。
首先,通过小额贷款和外部企业、慈善机构等支持的方式,帮助部分困难户摆脱想创业而无资金、信息的困境,让他们各展其能、各施其计,尽快走上脱贫致富之路。从2005年起,全市先后发放小额贷款,有银行或供销社担保,把扶助的资金落实到户,做到扶贫扶到根,鼓励其把扶持资金用好用活,出效益、多积累,力求以滚雪球的办法越滚越大。据不完全统计,全市先后扶助1154户困难群众发展家庭农副业,增加经营纯收入1236.2万元;帮助“4050”人员找到就业岗位,促其自力更生增加工资性收入,助家致富;帮助11753个农户开辟物业,增加资产性租赁收入,从而使大批困难农户兴家立业脱贫致富,过着比较富裕的生活。
其次,抓住城乡社保并轨的契机,加大转移支付力度,提高低保户生活水准。2005年,昆山已验收达到小康标准体系时,农村低保户及边缘户每天生活水准达1.6美元,虽超过当时国际贫困线1美元的标准,但从昆山来说还属于生活比较困难的低收入群体。2008年城乡社会保障并轨以后,对低保户及低保边缘户的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350元,当时受补助的有5877户、12973人。其中:城镇1588户、3412人,补助总额482万元;农村4289户、9561人,补助总额892万元,两者合计市镇两级财政共拨款1374万元。到2014年,又把补助标准城乡统一提高到700元,被补助的户数、人数大为减少,但补助总额大幅增加,实际补助总额3097万元,比2008年增加1.25倍。2015年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把城乡标准统一提高为每人每月750元,每人每天生活消费不足25元的补足为25元。另外,由村富民合作社对每个贫困户送干股1万元,每年分红800-1000元,以更好地改善他们的生活条件。
同时,为了提高农村劳动力创业就业本领,建立了以市级职业培训指导中心为龙头的6个市级培训基地和11个镇级职业技能培训中心,形成了市镇两级培训网络和运行机制,并每年从市镇两级财政中拨出专项经费,实行对农村劳动力免费培训,年均培训万人左右,使他们由简单操作型向技术技能型转变,获得较好的稳定工作岗位,从根本上解决脱贫返贫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