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德语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2016-05-30修国英
修国英
摘要:目前,中国开设德语专业的教育院校经过多年的发展和不断的探索,已经拥有了一定成熟的人才培养模式,但不足以满足国家随着经济发展日益增长的应用型人才需求。因此,学校应该调整教育教学模式,了解当前的就业形势和社会需求,构建以应用能力为中心的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注重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倡导多元化的培养方式,采用德英双语、专业德语的教学手段,与企业和机构开展合作教育,争取为国家培养更多的应用型德语人才。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 德语; 培养模式
国务院下发的《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文件中对人才一词的最新定义:所谓人才是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对社会作出贡献的人,是在人力资源中,能力和素质较高的劳动者。因此,国家人才培养的目标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研究型人才,而是迫切需要大量的应用型人才。具体到德语教学工作中,是强调应用、沟通、交流的语言教学,在培养大众化教育背景之下,讲求突出核心课程,培养应用型人才。
一、培养应用型德语人才的必要性
目前外语教学正发生着巨大的变化,由过去的强调大众教育,演变成现在的要求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质量,须要培养能够应对社会要求的新型人才。德语作为一门小语种,国家的人才需求量与日俱增,中德两国的交流须要依靠更多的德语人才架起沟通的桥梁。国务院原副总理李岚清在讲话中多次强调,要培养高层次、掌握专业和外语的人才。这里的人才一定是那些能够应对社会挑战,既能掌握专业知识又能熟练应用外语的人才。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如何让德语专业的学生一走出校门就有一定的竞争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是须要思考的问题。因此,应该加强对应用型德语复合人才的培养,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同时探索出一条自己的道路来,深入推动外语教育教学体制改革。
二、当前就业形势和社会需求
一方面,当前的就业形势严峻,截至目前,开设德语专业的学校已经达到七十余所,工科院校也加入了开设德语专业的队伍中来,那么就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人才培养过剩以及学生能力与社会需求脱轨的现象。许多学生在毕业后很难找到理想的工作,或者在校期间的实习机会有限。另一方面,中德两国往来密切,交流和合作机会增加,这需要很多的德语人才,特别需要的是有一定专业背景和应用能力的德语人才,这种人才是可以提供产能、为社会作贡献、符合国际化需求、顺应时代发展的人才。从这两点的矛盾上,可以暴露出一个问题,就是在一定程度上,我们培养的部分学生是无法在就业中具有优势、满足社会需求的,我们应该改变观念和模式,探索出一条培养应用型德语人才的新路。
三、应用型德语人才培养的有效模式
(一)构建以应用能力为中心的人才培养体系
培养应用型德语人才是一个系统性的架构工程,须要考虑各方面的因素。一是要突出实践性,方案需要可推广、可开发,人作为最活跃的培养因子,在培养的过程中,须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利用好选修课这个媒介,让学生有自主学习,自主实践的机会,多方面拓展自己的知识文化领域。二是加强学生基础能力的培养,重视听、说、读、写、译这五项基本功的锻炼。而在强调素质教育、应用能力的培养上,往往会一定程度地缺失基本功的训练,很容易让学生在今后的德语应用和工作中暴露短板。因此,强化学生基本功训练是人才培养的基础。三是开设相关课程,拓宽学生的视野,让学生一二年级重在基础培养,到了三四年级重在文化熏陶,只有了解德国的地域文化,才能突破学生在语言交流上的瓶颈和障碍。四是采用特色的德语人才培养模式,重视师资力量的建设和投入,从合作企业中发掘有经验的工作人员,强调学校培养人才的综合应用能力。学生不仅仅是一个知识的接受者,更是知识的传播者,学生可以以语言作为载体,打好语言基础,拓展个人的发展方向。
(二)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注重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教师在传授德语知识时,应该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以书本为宏图,摊开了讲出去,不断吸收新的教学内容,采用灵活多样的教育教学手段,提升学生的参与度,启发学生在学习中思考和探究,还可以充分使用讨论式学习的先进经验,加强在课堂上的互动模式培养,让学生有自主学习和跨文化的适应能力。教师作为教授的主体人员也应该跟上文化的步伐,深入学习学科内的知识,多参加培训和学习研讨,打开视野,带给学生一个积极正面的引导。另外,外籍教师作为一个良好的媒介,也可给学生带来更多有益的咨询,打开学生了解国外的那扇窗,根据不同的教育教学内容,重点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加深对国外文化的理解和掌握。如果有外籍学生与中国学生能够交流的情况,应该充分利用好这个途径,积极引导学生的积极性,或者也可以请一些外籍学生和中国学生办一些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学生可以分成小组进行实践活动,采用有效、多样的方式进行信息的收集和整合,可以建立网站、进行辩论赛、进行模拟拍卖、搭建旧物交换市场或者模拟联合国等方式,让学生的语言能力得到提升。
(三)倡导多元化的培养方式,采用德英双语、专业德语的教学手段
鼓励学生学习英语和德语双语,对有基础的学生采用德英双语教育手段,提升学生的德语能力。面对日益增长的英语应用需求,让学生学习德语的同时不忘英语的学习。入学初期,倡导英语等级考试自学,采用中外教师联合授课的方式,全面培养学生的英语能力,以至于在学习德语时,可以将英语和德语加以比较区分,深化记忆,能够起到提高应用效率的效果。如果学生不仅掌握德语语言知识,还学习专业德语,再加上复合型的双语水平,优化了学生的知识储备结构,一专多语,确保学生能够承担和胜任各项工作的需求,这样学生的发展空间大,能承担更多的社会使命和责任。
在学习德语的同时,搭配几门专业课程,在高年级时,可根据学生的业余兴趣,选择适合的课程深入学习,包括经济德语、国际贸易、会计学、科技德语等专业课程,使学生全方位多角度接触德语,提高社会实践能力,能将语言作为一种工具灵活应用。这样教育出来的学生,符合国家对于应用型人才的要求,可以为国家培育并输送更多的德语专业人才。
(四)合作教育搭建广阔平台,与企业、机构交流合作
结合本地院校的实际情况,可以与德国企业进行亲密合作,创建稳定的实习基地,根据企业的需求情况,为企业培养应用型德语人才。合作教育,是当今各学校采用的比较广泛的基础化培育学生的办法,所以要求学校在组织施行时,有更多人性化的手段,让学生有一个平台将书本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缩小企业和学校之间的距离。目前,德语专业的就业面狭窄问题,也是思路和体制的问题,应该采用更多的联合办学或者合作教育模式,拓宽学生的就业方向。德语学习的过程不仅仅是一种语言上的学习,也是一种思维模式上的创新尝试,经过整个学习过程的学生,能在企业中表现出更强的适应能力。
另外,学校也需要多分派教师到各个企业和学习机构中走访调研,了解企业现状和人才培养方向,制订合理的人才培养计划,确保课程体系的顺利实施。对外交流方面,应该与德国高校及德国文化组织开展密切合作,联系各学校提供人员和资金保障,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发展空间,将国外的先进文化知识有选取性地带回来,将最新的教育教学理论应用在学生的身上。无论是与企业和机构的交流合作,还是对外的积极拓展沟通,都是为了将最先进的知识带回来呈现在学生面前,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成长成才铺路,持续有计划地为我国提供应用型德语人才。
在十三五规划的大背景下,我国对应用型复合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者都在不断探索如何走向一条更广阔的道路。德语相关工作从业者,作为沟通中德关系的纽带和桥梁,需要对自身素质提出更严格的要求。持续的德语改革教育实践活动中,一直紧密围绕德语的教学根本,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改变原有的陈旧落后观念,每一名教育工作者都应有信心也有决心改变德语的教学现状,做德语教育改革的践行者,为国家培养一批优秀的应用型德语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万云慧.以就业为导向的德语复合型人才培养探讨[J].教育与职业,2014,(7):31-32.
[2]张文.应用型翻译人才实践能力培养的探索[J].东方翻译,2012,(2):15-17.
[3]傅敬民,居蓓蕾.应用型本科高校外语专业翻译课程建设探索[J].当代外语研究,2012,(2):28-31.
[4]王伟.关于英语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几点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6,(20):45-47.
[5]贾文键,魏育青.中国德语本科专业调研报告[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147-156.
编辑/赵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