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党的标语口号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2016-05-28王昊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河北廊坊065000

桂海论丛 2016年2期
关键词:土地革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国共产党

□ 王昊(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河北 廊坊 065000)



论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党的标语口号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王昊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河北廊坊065000)

摘要: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是党领导民主革命的重要历史时期。这个时期党的标语口号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载体,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发挥了启蒙引导、情感认同、固本强基、践行提升等作用,但也存在一些标语口号偏激、过于抽象、逻辑性不强等问题。这一时期的标语口号,对我们在新时期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有着诸多启示。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标语口号;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指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观点通俗化、具体化、生活化,使之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所理解、接受和运用。当前,学界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推动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问题的研究上,对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研究较少,研究标语口号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关系的则更少。事实上,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党的标语口号作为一种重要宣传手段,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挖掘和整理这些红色标语口号,对当前党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及其实践都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党的标语口号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载体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即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是党在革命根据地开展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和债务,满足农民土地要求的革命时代。这一时期党的标语口号是党早期宣传工作的重要内容和形式。当时,随着各根据地红军队伍的壮大和活动区域的拓展,斗争中也取得了一些胜利成果,有必要把马克思主义理论渗透到广大群众中,以增强他们对革命的信心以及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支持。但由于当时的中国共产党尚处于幼年时期,广大群众对党的性质宗旨及方针政策并不了解,因此,党的组织以及宣传部门采取张贴标语、宣传口号等极其简明扼要的形式,在公共场所宣传党和红军革命诉求,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念、党的宗旨、党的最终革命目标传达到了社会民众中,使广大人民群众了解、支持并参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土地革命战争,团结起来与反动势力作斗争。尽管由于战争原因,根据地各种标语口号无法统一,但宣传的内容都具有强烈时代感和深刻的思想性,这种传统文化赋予新思想的宣传方式方便醒目,内容言简意赅,通俗易懂,在广大人民群众中产生了深刻反响,取得了很好的传播效应,使之成为旧中国民众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这些标语口号也以其巨大的社会感召力和民众动员力,从根本上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中国革命取得进步奠定了理论基础。

透视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党的标语口号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一过程,从表层看,党提出的标语口号作为宣传鼓动广大人民群众的一种载体,通过向沿途群众传播革命火种,使民众接受的是马克思主义的革命理论观念,把科学理论的种子撒播在中国落后的广大农村地区;从深层看,广大人民群众通过党提出的各种标语口号,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政治觉悟,了解、支持并参与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土地革命战争,进而将马克思主义内化为中国人民大众的自觉意识。总体来看,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党的标语口号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数量众多。在这些标语口号中,既注重整体的国情状况的宣传,又从各根据地的具体实际指导革命实践;既重视党和红军宗旨性质的宣传,又时刻对反革命的言论予以辩驳。各革命根据地的广大人民群众,就是通过接受标语口号,在观察、体验红军的具体实践活动中,逐渐形成了对党和红军政治上的认同,最终使土地革命战争为广大人民群众所理解、接受和参与。党和红军走到哪里,马克思主义思想就传播到哪里,最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目的。

二、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党的标语口号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的作用

(一)启蒙引导。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党的标语口号,广泛宣传了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引导广大人民群众对党及其领导下的红军有正确的认识。在红军尚未进入根据地前,各地的农民群众虽深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压迫,但封建迷信思想浓厚,阶级观念淡薄。当红军进入根据地后,出于对旧军队的惧怕与对红军的不了解,受反动势力的蛊惑宣传和造谣诬蔑,当地群众常常是走避一空。为此,红军除了使用白灰水在墙壁、树木、山石上写标语口号外,还使用木刻、油印、石印和书写等方式在纸质上制作标语口号,借以进行思想宣传发动。如“红军是穷人的军队,参加红军分得好田地”“共产党是替穷人找饭吃的政党”等。根据地群众看了标语口号,明白了红军是穷人的队伍,后偷偷返回,并渐渐聚在红军周围,萌发阶级意识和政治诉求,开始打土豪,烧契约,分田地,建立革命政权。据史料记载,截至1930年10月,革命根据地的农民几乎都会痛恨地主阶级,拥护苏维埃革命政权和共产党的主张。最显著的是许多不识字的工农分子,都能发表很长的演说,对国民党与共产党、国民政府与苏维埃政府、红军与白军,每个人都能分别能解释[1]。由此可以看出,党的标语口号成为了红军和群众联系的最初纽带。人民群众对共产党和红军从不相信到半信半疑,再到深信不疑;从不了解到了解,再到真心实意地拥护共产党和红军,标语口号起到了重大的启蒙作用。

(二)情感认同。随着农民阶级意识的增强,党和红军在革命根据地的影响越来越大,特别是红军在实际生活中践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等标语口号内容,彰显了红军正义之师、文明之师的形象,与国民党反动军阀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农民群众逐渐消除了过去对党和红军的误解,了解了党和红军是真心实意地为人民大众着想,是为工农大众谋取利益的政党和军队。此外,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农民对土地有着天然的向往和渴望,他们最关心的是关系到自身根本利益的土地问题。“打土豪,分田地”“烧田契借约,共产党万岁”“取消一切苛捐杂税,平均分配土地”等标语口号深深触动了工农群众的内心,增强了广大工农群众对党和红军的心理依赖感。同时,党和红军认真践行了平分土地、发展生产等一系列的经济政策,也使广大工农群众不仅能够看到标语口号,也能够体会到党和红军的标语口号真实性,从而使广大工农群众在思想意识层次上更愿意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进而迸发出积极向上革命热情。

(三)固本强基。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红军每到一地,各类布告、标语口号、传单即贴满行人易见之处。这一时期党的标语口号内容十分丰富、信息量大,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各个方面。在政治上,我们党提出了政治引导类的标语口号,如“苏维埃政府是穷人把发财人推翻了,自己选代表建立起来的保护工农利益的政权”;政治动员类标语口号,如“红军是帮助工人农民谋利益的军队”等,通过宣传党和红军的性质、宗旨与任务,扩大政治影响。在经济上,由于土地对农民来说至关重要,因此这一方面的标语口号和土地相关的占了绝大部分。提出了经济政策类标语口号,如“没收豪绅地主土地,分给穷苦农民”;规范实体经济类标语口号,如“劳苦群众参加秋收斗争,不交一个(粒)谷子给豪绅地主”;经济意识开发类标语口号,如“土地是穷苦农民的命脉,赶快夺回豪绅地主的土地,分给贫苦农民自耕自受”等。在文化方面,由于广大工农群众封建思想根深蒂固,文化水平普遍较低,所以主要宣传移风易俗,提倡新风尚。提出了文化育人类标语口号,如“红军是工农的军队,实行自由结婚”;扭转社会不良风气类标语口号,如“穷人吃上鸦片,不光是刺伤自己的身体,而且遗毒于子孙后代”等。在军事上,提出了号召参加红军类标语口号,如“战争开始了,放下你们的斧头镰刀,参加红军和地方武装到前方去消灭敌人”;分化争取敌军士兵类标语口号,如“士兵兄弟们:你们都是中国人,不要再替卖国贼打穷人了,打了对你们自己没有好处!欢迎你们拖枪投红军,同红军一起去打帝国主义!”等,宣传动员与激发群众参军参战,扩大红军数量。红色标语口号,内容丰富,语言朴实,文体多样,形象生动,正因为如此广泛丰富的口号环境,为各地的革命根据地建立、巩固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潜移默化、耳濡目染中,夯实了广大工农群众对马克思主义认同的“基石”。

(四)践行提升。通过党和红军标语口号的宣传,广大工农群众深入地了解了红军的性质、宗旨和任务,了解红军是为劳苦工农谋利益的先锋队,接受了中国共产党的思想理论,拥护党的土地革命主张。广大工农群众认识到只有将共同革命的目标与自身的权益紧密结合起来,才能守住通过革命而得到的土地。因此,标语口号极大地调动了他们支援革命战争、保卫和建设革命根据地的积极性,大批青壮年工农群众纷纷起来参加革命,打土豪,分田地,建立工农苏维埃政权,捐钱捐物,支援红军,并竭尽全力地为粉碎敌人的一次次军事“围剿”而参军参战,为打破敌人的一次次经济封锁提供了强有力的后勤保障。1928年冬,一个卖柴青年在县城看见“当红军去!”的标语,怦然心动,急忙把柴便宜卖掉,走进红军队伍。这是吴德华当红军的经历,也是许多红军官兵的经历[2]。中央苏区的红军队伍在第三次反“围剿”胜利时仅3万人,到1933年第四次反“围剿”胜利时,人数已猛增到12万人。广大工农群众对马克思主义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进而投身于革命实践,不仅将粮食、被服等送上前线,而且还组织运输队、担架队、破路队等随军组织,担负战地勤务,配合红军作战等,彰显出了标语口号的强大生命力。

三、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党的标语口号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的局限性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党的标语口号与党当时所面临的形势,所要进行的革命任务紧紧相关,在宣传群众、发动群众、组织群众参加革命斗争的过程中,发挥了显著的作用。但也勿庸讳言,在这一时期的某些阶段,党的一些标语口号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有些标语口号过于偏激。由于党在领导土地革命战争的时期,恰逢中国共产党尚处在幼年时期,对革命理论和实践的准备都不充分,对中国革命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认识不足,对中国社会性质、革命性质、革命任务、革命形势等一些基本问题处于不断的摸索中,面对复杂多变的斗争形式,难免会出现主观、教条、功利等问题,导致某些违背中国革命性质、任务的行为发生,脱离中国革命实际的“左”倾思想也贯穿其中。同时,标语口号作为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载体,也不可避免地在宣传过程中,留下某些“左”倾错误思想的烙印。这方面典型的标语口号主要有:“出门斩劣绅,进门杀土豪”“肃清AB团”“烧、烧、烧,烧尽土豪劣绅的房屋!杀、杀、杀,杀尽一切土豪劣绅的人”等。无疑,这类标语口号的煽动性很强,并会衍生盲目仇恨情绪和极端的暴力行为,对革命事业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3]。风波过后,一些工农群众对党和红军的事业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动摇,进而影响了马克思主义在各地革命根据地的宣传教育效果。

(二)有些标语口号表述过于抽象。党的标语口号中涉及到的一些抽象的专有名词,如“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苏维埃”“苏联”“工农专政”“布尔什维克”等等,这些极具概括性的名词标语口号,对于当时文化水平较低的广大工农群众而言,一时不能准确把握标语口号的含义。同样,还有一些“革命成功千百载世界大同万万春”“主义战胜全世界红旗飘扬五大洲”等标语口号,更多体现了标语口号的对仗工整,辞藻华丽,言语优美,但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角度来看,并不利于当时广大工农群众的理解和接受。这种情况下,想要达到预期的效果,势必需要党的工作人员做进一步解释,否则,不可能充分有效地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中国共产党的革命思想内涵反映出来。因此,在那个时期,这样晦涩的口号,既影响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广泛传播,也降低了党的标语口号的思想政治教育功效。

(三)有些标语口号逻辑性不强。标语口号具有容易记忆、易于传播的特点,党和红军往往会根据革命形势任务的变化,在制定标语口号的过程中,力求做到简明扼要,直入主题,但却忽视了其内在的逻辑关系。比如“巩固苏维埃政权,就是巩固自己的利益”,这条标语口号,前半句讲的是政权,后半句讲的是个体利益,却没有明确地显示出两者之间的关系。根据地经济文化极为落后,封建意识根深蒂固,信息传播极为闭塞,工农群众大多为文盲或半文盲,一时便无法理解标语口号的含义,需要宣传工作者做进一步解释。更有甚者,一些类似的标语口号,如若没有相关人员的讲解,很有可能会引起曲解,甚至误解,也相应降低了工农群众的心理认同。

四、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党的标语口号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现实启示

宣传标语口号属于社会意识的范畴。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党的标语口号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掌握着一定的阐释话语权。在改革开放新时期,红色标语口号所蕴涵的宝贵历史经验,为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了若干启示,仍然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一)以标语口号扎实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作为一种实现形式,标语口号无论在内容、形式还是创制途径等方面,都必须紧紧围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个主题。这就决定了标语口号必定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种凝练。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已证明,党的标语口号是一种必不可少的宣传载体,如1930年11月,当时中共江西赣南特委拟定的《宣传鼓动口号》就达113条之多[4]。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标语口号仍没有过时。当前,全国各族人民处在努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进程中,标语口号也积极宣传了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如“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科学发展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国梦”“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等,贴切地展示了国人在市场经济中奋起直追的现实精神。在潜移默化中,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立场与方法融入到了人们的生活与工作中,人们也自觉与不自觉地用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进行着各种社会实践。同时,透过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也可以看到马克思主义必须对农民这个群体产生影响,没有农民的马克思主义化,就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即使是在信息网络媒体的时代背景下,标语口号在影响农民这个阶层仍有其他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所不具备的传播优势。因此,充分利用标语口号的积极作用,正是总结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打造标语口号的现实意义所在。

(二)标语口号的严整性与通俗性要有机结合

对马克思主义进行阐释和论述时,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党的标语口号非常注重学理性。如“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等就包含着十分丰富的思想理论。在注重从学理上阐明问题的同时,还要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比如,在“刘湘蒋介石等国民党军阀的苛捐杂税是屠杀工农的快刀”“田颂尧回来,穷人的脑壳保不住了”等类似的口号里,就直接将军阀的姓名表示出来,以加强人民群众最真切的感受,而且这样的标语口号又往往适应了工农群众的文化水平较低的现状。同时在语言运用方面,一般是采用当地的方言、俚语或者最简单的词汇。如“反对打骂干女子(川北方言:童养媳)、从前川棒老二(川北方言:土匪、强盗)发财人估着(川北方言:逼迫)穷人种鸦片吸鸦片为的是他们好来振(整)款子”,这样,就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严整性和宣传的通俗性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为人民群众所接受和认同。当前,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口号宣传中,有些口号凸显“高、大、上”,却不接“地气”,已经成为形式主义的主要表现。因此,要打破现在纯理论口号抬头的宣传模式,转换文风,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语言艺术,用最简短最通俗最大众化的语言概括总结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结论,使人民群众可以清楚明白、一目了然地弄懂马克思主义是什么,我们要做些什么,增强做好标语口号工作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提高其生动性与感染力。同时,要注意一个问题,即避免把马克思主义庸俗化,标语口号目的的崇高性并不能成为手段低俗的托辞,要做到通俗而不低俗。因此,保证标语口号的科学性与品质也十分重要。

(三)标语口号要和受众者的利益紧密相连

以回应人民群众的诉求和呼声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关注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这样才能产生实际效果。马克思曾说过:“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5]标语口号的终极目标既不是说,也不是听,而是说听后的效果。这就要求制定和提出的标语口号要贴近人民群众的生活,与人民群众的实际利益联系起来。1934年11月的《红星报》刊文强调,必须首先从群众切身利益开始,然后逐步进入到苏维埃基本主张的宣传,必须以最通俗的语言、极大的耐心,同群众接近,来启发他们的斗争。不然我们的宣传鼓动就引不起群众的兴趣与注意。新中国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标语口号要为受众者所接受,就必须牢牢把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生长点——满足人民群众物质文化需求,只有这样才能与人民群众产生共鸣。我们党的性质、宗旨,注定了共产党、国家与人民群众个人有着共同的利益,并一同构造成“利益共同体”,人民群众相信这样的“利益共同体”不仅会保障自己利益不被损害,而且还能获取尽可能多的利益。如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就是一句以发展目标对人民群众进行鼓动的口号,这个口号的目标关系到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所以人民群众必定会在这个口号的激励下而努力奋斗。同样,正是切合了当下大多数人民群众诉求和意愿的标语口号,才能起到重要的动员与引领作用,也势必会赢得人民群众的高度关注和认可。

(四)标语口号制定既要“瞻前”也要“顾后”

在中国革命战争中,扮演过重要角色的红军标语口号,值得去收集、研究和保护它。标语口号是客观现实对于宣传工作的需要决定的,具有鲜明的时效性。正如列宁所说强调指出,在历史急剧转变的关头,往往连先进的政党也会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不能适应新的形式而重复旧的口号。这种口号在昨天是正确的,今天却已经失去任何意义,而且失去得如此“突然”,就像历史的急剧转变来得如此“突然”一样。如果没有及时转换口号,失去了掌握事态变化的最佳时机,提出的口号滞后,指导群众的方式就会发生错误。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党的标语口号从“打土豪、分田地”“打倒军阀国民党!”到“为统一的民主共和国而斗争”,体现了在不同历史时期党斗争目标的转变。时代在发展,宣传标语口号也要不断变化,标语既不能超前于实际也不能落后于实际,否则就会起到反效果。在现阶段的标语口号在制定过程中,一般都会遵循“瞻前”的眼光,但有时在制定口号过程中,也要注意“顾后”。标语口号在不同时代有不同的特征,在口号的制定过程中,必须从实际出发,即按照时代的发展规律和发展需要提出,既要立足现实放眼未来,但也要回首过往,有些口号制定了就要遵守,即使改变,也要对原来的口号进行详细地解释说明,并及时更改不合时宜的标语口号。

参考文献:

[1]福建省文化厅革命文化史料征集工作委员会.中央苏区革命文化史料汇编[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4:131.

[2]吴德华.劲草[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990:101.

[3]苏若群.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党的标语口号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D].北京:中国矿业大学,2014:87.

[4]厉有国.十年内战期间党的标语口号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角色分析与启示[J].毛泽东思想研究,2011(2):132.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82.

责任编辑何成学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494(2016)02-0103-05

收稿日期:2015-12-08

作者简介:王昊,男,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军事学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军队政治工作研究。

猜你喜欢

土地革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国共产党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习仲勋与西北地区的土地改革
土地革命时期中央苏区廉政建设探析
农村文化事业建设要抓住哪几个关键点
“互联网+”条件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研究
新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实现的途径
马克思主义早期大众化研究的重要学术成果
土地革命时期苏区土地分配制度略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