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教学中问题设置的思考
2016-05-27李爱兵
李爱兵
新课程改革提倡教学过程让学生自主学习,要通过培养学生的问题思维,进而培养学生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为一生所需知识有很大一部分在学校是学不到的,并且现实问题是复杂的,解决现实问题所需要的能力光靠做几道题目是无法形成的,所以就更有必要在课堂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观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教育的伟大之处,就在于利用过去的经验和知识,通过培养和学习,让学生面对和解决现在乃至未来的新问题。在教学中,对问题的设置,应特别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设置问题的重要性
新教材中会碰到很多“不方便”,因为与老教材比,“可接受”的内容明显减少了,教材的体系并不是把所有的知识很现成地呈现给学生的,所以迫使学生一定要改变学习方式,变接受性学习为探究性学习。那么,教师也要相应地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比如,新教材中的“问题与思考”和“学与问”等,若教师直截了当地告诉学生,那么编写者的意图就变成了要教师去填空,这显然是对新课改的一种误解。如果教师不注意用问题来引起学生思考,只是一个人在课堂上讲个没完,那么学生的智慧、才能就会被教师这一滚滚而来的声浪无情地冲走。把学生当做灌输的对象、外部刺激的接受器,这就会导致绝大多数学生逐渐养成一种不爱问、不想问为什么、也不知道要问为什么的麻木习惯。还有就是,教师经常抱怨:“这个题我已经讲了几遍了,已经讲得很简单了,但学生还是不会。”因为很多时候学生不是自主发展,而往往是教师“强制”下的一种发展,学生始终处于一种被动的发展状态,这种发展状态压抑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而学生应该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只有在自信、主动、积极的状态下进行学习,才会获得最大的学习效果。所以,要让学生根据问题自己去探讨问题的精髓,发现问题之间的联系,以求得解决问题的办法。如果把掌握知识的过程比喻为建造房子,那么,教师就只应该准备好建筑材料,而房子的建造还得让学生自己去动手,自己去想办法,自己去干许多粗重的活儿。如果教师一手包办,把房子造起来,学生也不会变得聪明。所以教师应该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知识后,用一连串的提问,把学生推进积极思考的过程中去,让他们运用概念、判断、推理去思考问题,去完成各种问题。
二、设置问题时存在的偏差与应对策略
1.认真分析学生的实情。很多时候,教师课前想好了要问学生的问题,但学生却“一问三不知”,这说明教师的设计不符合学生的现有知识水平。如果小鸣之钟叩之以大锤,岂不要撞坏么?比如,在例题的讲解过程中,教师可以毫无准备地与学生同步思维,共同审题,共同试探解题,共同得出正确答案。要知道,如果教师有准备,学生无准备,而在教师无论是知识还是能力都比学生强的基础上,怎能引起学生的共鸣。教师应该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把自己当成学生处理问题,然后再设计出符合学生实际的问题。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一个个问题情境,让学生沿着一级级的情境台阶去养成问题意识,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有,就是在一问一答中展开,学生的答案毫无思维的力度、深度,学生的参与度低,学习兴趣受到打击,主体地位难于凸显。这就如能大鸣之钟却叩之以小锤,又怎能充分发挥钟的作用,使之尽余声?所以,要慢慢启发,步步诱导,使学生从容思考。
有时还存在着另外一些问题,如:教师事先冥思苦想设计好陷阱,一旦学生的回答落入圈套,就喜形于色,然后把正确答案和盘托出;有时唯标准答案是从,一旦学生的答案和预设的标准不一致,就千方百计诱导学生向标准答案靠近,对学生的答案并不在意,直至要把学生的一些极富创意的个性化答案引导成与标准答案一致才心满意足;有时对学生启而不发,在没有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的基础上,直接公布所谓的标准答案,学生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等等。
2.明白设置问题的目的。实际上,高质量问题的设置,重在对学生思维的训练,重在培养学生思维的力度和深度,重在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也重在问题基础上的有效拓展和生成。因此,成功的设问,应该是能从多角度、多层面引发学生思考的问题,应该是多联系、较综合、能唤起学生思维的问题;应该是在此问题基础上能启迪学生新思考、有生成的问题,也应该是解读多元、答案开放的问题。只有能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从不同层面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营造一种完而未完、意味无穷的教学心理境界,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