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人酒桌文化的演变(二)

2016-05-27李令飞

烹调知识 2016年6期
关键词:收礼桃子月饼

李令飞

国人送礼习俗的演变

“送礼”一词,不知从何时开始,成了人们嗤之以鼻却又不得不嚼在舌根里的酸辣酱,也成为人们的一种隐痛。年节将至,各大电视台的广告又多了穿着喜气洋洋红衣服的人,不厌其烦地说着“今年过年不收礼”。其实谁都明白,“不收礼”就像童话一样都是骗人的。很快,中国大地上又会掀起一阵有关送礼的风波。首要的就是面子要挂得住,哪怕造价就七八块的酒,也要给它包装出闪瞎收礼人眼的光彩。

然而,“礼”本身的含义并不在此,它本应是人与人之间情感的载体、心意的寄托。“送礼”一词,也有着干干净净的本来面貌。“送礼”有三重功能,第一为送“礼”,人们在逢年过节、官场应酬、拜师学艺时,往往以礼物来馈赠,是一种礼节;第二为送“情”,不需要特殊节日,父母子女之间、朋友之间、恋人之间、邻里之间都可以互相馈赠,这表达的是“情”;第三为送“品”,这是一种更超出送“情”之上的行为,这时的礼物某种程度上颇有点儿“俏皮”的意味。

中国人送礼,最多的时候就是逢年过节了,尤其以春节为最。至今在中国很多地方,每逢年底,很多人家就备好了走亲访友的礼物,等到大年初二,就开始了携带礼物串门的日子。从丈母娘家到三大伯四大叔家,从老伙计到新朋友家,一路欢笑着去当客人。被迎进门,先将自家养的鸡鸭、打下的大枣儿、冻得梆梆的馍馍饽饽黏豆包往下一放,就盘坐在热乎乎的炕上,和主人家聊个不停。中国人图一个“礼尚往来”,主人家也会把自家酿的烈酒、媳妇儿做的酸菜一个劲儿往客人包里塞。想必很多人的童年都有这种被长辈拉着走亲访友的过年“必修课”,人们之间年节送礼,没有刻意的准备,没有啥目的,图的就是个高兴。

除了春节,中秋节、正月十五也都是互相馈赠礼物的高峰期。虽说现在的“天价月饼”早已经失去了月饼的滋味,但其实中秋节送月饼的习俗自古以来都有。有个传说是讲,月饼起源于唐朝,李靖征讨匈奴得胜,恰好在八月十五那天凯旋。皇帝很高兴,一位吐鲁番的商人为了表达祝贺之意,就向皇帝敬献了一种圆饼祝贺。皇帝拿出圆饼,指着明月说:“应将胡饼邀蟾蜍。”随后,他把胡饼分给了众人一起吃。到后来,胡饼被改为“月饼”,成为中秋节人们的必吃之物,而且渐渐也成了人们互相馈赠的礼物。典籍记载,“民间以月饼相馈,取团圆之义。”这样的礼物不是为了满足口腹,而是为了承载祝福。

在清朝 官场应酬是礼节,是规矩

一说到官场应酬,很多人立刻想到和团的模样。清代官场确实送礼成风,每逢年节,哪一级的官员该送啥礼物都有不成文的规矩,有位按察使大人,当官六七年,用于孝敬的钱就多达45 000两。然而,官场应酬原本也是一种“礼”的表现。最初,每到一定时候,诸侯都要向皇帝朝觐,献上贡品,而皇帝也会赏赐,这本来只是一种君臣之间的礼节,是为了维护稳定的一种政治制度,他们交换的礼物甚至是等价的。然而,这里面的空隙太大,人的贪念也很多,官场的礼物也与原本的面貌渐行渐远。不过,也有清官拒绝送礼的趣闻。

明朝按察使周新,是个很有个性的清官。有人巴结他,送来几只肥美的烤鹅,周新无法拒绝,他想了想,就把烤鹅挂在了屋檐下,如果再有人来送礼,他就把那人领到屋檐下,和自己排排站,一齐仰头“瞻仰”烤鹅,很快,送礼者感到难堪,就不再送了。清代张伯行升职后,送礼者络绎不绝,他一怒之下,写了篇《禁止馈送檄》贴在门外,檄文说:“一丝一料,我之名节,一厘一毫,民之膏脂。宽一分,民受赐不止一分,取一文,我为人不值一文。谁云交际之常,廉耻实份,倘未不义之财,此物何来?”还有更厉害的,南朝顾协负责给皇帝起草诏书,有人为了拉拢他送了两千钱,顾协竟然命令家人将送礼的人重打十大棍赶了出去。

孙膑送寿桃 母亲白发变青丝

当礼物到了感情深厚的父母子女、朋友恋人之间时,“情”的意味就很浓了,这时候的礼物已经不能叫做“礼物”,而是一种心意。只要感情深,哪怕是送一棵草也能让收礼者欣喜。就像邻居之间,谁家做了好吃的、谁家收获了果实,就互相赠送一样。

相传,孙膑未及弱冠之年就背井离乡去和鬼谷子学习,长年累月不能回家。有一年五月初五,他突然想起自己的母亲今天过生日,而自己却不能在母亲身边尽孝,于是急急忙忙向师父告假。鬼谷子摘下一个桃子交给孙膑说,你拿回家孝敬你母亲。孙膑依言,回家后,母亲尝到了桃子,喜笑颜开,奇迹竟然发生了,母亲的白发变成了青丝,脸上的皱纹也不见了,又恢复了年轻。后来,大家争相模仿,在父母过生日时送桃子,可桃子不是四季都熟,于是儿女们用面粉捏成桃子表达对长辈的祝福。

父母对子女的爱也能在礼物上表现出来。直到现在,每当过年时,父母总是压几张钞票在孩子枕头底下,早先这个并不叫“红包”,而叫做“压岁钱”。因为“岁”和“祟”是谐音的,所以家长通过“压祟”来祝福自己的孩子。清代有诗云:“百十钱穿彩线长,分来再枕自收藏,商量爆竹谈箫价,添得娇儿一夜忙。”古代的压岁钱多是铜钱,用彩线穿起来放在孩子枕头下,到了民国以后,纸币流行,就用红纸包起来了,慢慢演变成了“红包”。压岁钱其实也是种礼物,虽然最终会回到爹妈腰包,但是爱护子女的心意已经送出去了。

古代有种礼物很有意思,多发生在朋友之间,人们会互相写诗当做礼物送给对方,称为“赠答酬送诗”。以李白为例,他就写过很多赠答诗,这是朋友间的一种美好互动。最著名的要属那首《赠汪伦》了,“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更有趣的是,诗人们不仅写诗送现实中的朋友,还会写诗送神交的朋友。比如有人曾假托苏武与李陵之名,写过几首苏李之间的赠答诗,感情真挚,虽然是没有版权的作品,可朋友之间惺惺相惜的感情表露无遗:“行人怀往路,何以慰我愁。 独有盈觞酒,与子结绸缪。”

现在很多年轻男女一到情人节就开始发愁了,该送对方什么礼物,礼物并不是越贵越好,在相爱中的人看来,真正的好礼物在于是否花了心思,古人也是这样。《诗经·邶风·静女》中有这么一句:“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悦怿女美。”“静女”送给男子的便是“彤管”(有人说这是种乐器,有人认为是一种茅草)。古代有首《定情诗》大量描写了恋人之间互相赠送礼物的情形:“何以致拳拳?绾臂双金环。 ……何以结相于?金薄画搔头。何以慰别离?耳后玳瑁钗。何以答欢忻?纨素三条裙。何以结愁悲?白绢双中衣。”缠臂金环、耳坠子、衣裳等都可以是表达爱意的礼物。“送礼”在此处送的不是物质,而是“情”。

礼轻意重 半条鱼胜过珍宝

送礼,除却铜臭味之外,可以有很多额外的含义。俗语说:“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有的礼物看似无厘头,实际上却需要收礼者“品”,只有那些拥有豁达胸襟或者大智慧的人,恐怕才能看出其中意味,这送的便是“品”,就像陈年老酒,需要尝过才知其中滋味。

明朝时,有个人叫鲁铎,有一天,他正在家里,他的一位朋友赵永经过他家。鲁铎问,你去哪里?赵永回答说要去给西涯先生祝寿。鲁铎又问,你带了啥贺礼呢?赵永说,就带了两方头巾。鲁铎决定自己也就这么送了,可在家里翻箱倒柜之后,没有找到。鲁铎家里很穷,他窘迫了很久,突然灵光一闪,自己家里好像有别人馈赠的鱼呢!就赶紧让家人取来,可家人说已经吃了一半了,鲁铎竟然说没关系,提上吃剩下的半拉子鱼就和赵永去老师家里了。如果换做贪官污吏,见到这两位活宝送来的礼物,不得立马大扫帚伺候,可西涯先生并不在意,他用酒菜招待两人,席间相谈甚欢,鲁铎也尽兴而归。这位西涯先生品的就是送礼者的这份惦念之情。

明朝张岱散文《五云山》中,记载了一个非常别致的礼物:“宋时每岁腊前,僧必捧雪表进,黎明入城中,霰犹未集,盖其地高寒,见雪独早也。”说的是五云山地势比较高,下雪比较早。每逢深冬,僧人们会将山上的雪收集起来连夜带进城里,作为礼物送给别人。将雪花作为礼物,高洁美好的意味显而易见。古代还有送云雾的、送茶的、送竹子的、送酒的等等,也许送者无意,但接受者必须有心才能体会到其中的美好。

礼物的味道 只有用心才能体会

其实,抛去那些功利性的送礼,人与人之间时不时相互馈赠一些礼物,会使人们之间的关系更融洽。宝剑赠英雄,良驹送识人,礼品本身会散发哪种味道全在于送礼者与收礼者双方。古代有句话叫“多货则伤于德”,礼物不在贵重而在于心意的传达。

在国外,虽然送礼也很普遍,但很多时候并不疯狂。节日里,巧克力鲜花会比高达万元的葡萄酒更受人欢迎。就是我国古代,送礼很多时候也是用土特产。《礼记》中说:“故天不生地不养,君子不以为礼,鬼神弗飨也。居山以鱼鳖为礼,居泽以鹿豕为礼,君子谓之不知礼。”古人认为,舍近求远、劳民伤财的送礼方法并不好,有什么送什么才是比较健康的状态。(连载完)

猜你喜欢

收礼桃子月饼
恭喜发财“红包”拿来
桃子
我有一个特别的月饼
桃子
一起来做月饼吧!
生日不收礼
每一次送礼的现场堪比奥斯卡
双重人
欢乐的中秋节
月饼你喜欢啥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