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学生的内动力,以问题引领高效课堂
2016-05-27卢顺友李丹君
卢顺友++李丹君
摘 要:以问题来引领学生学习,可以有效促进学生发散数学思维,提高学生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数学教学时,我们要在新授前提问,调动学生数学经验;在操作中提问,激发学生有效思考;在错误时提问,帮助学生梳理思维,从而促进学生在问题的引领下更好地学习数学。
关键词:问题;引领;激活;数学;课堂
2011年版的《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数学教师要“当好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与实践。”那么,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呢?笔者认为,课堂教学中的提问是激活课堂的关键,好的提问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有序地思考,可以让学生创新性地学习。在数学课堂上,教师要通过问题来引领学生的学习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用问题来引导学生交流、探究等活动,促进学生可以个性化学习。下面,笔者就结合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的《梯形面积》教学,谈一谈如何用问题来引领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以激活数学课堂,让学生能够以最佳状态投入数学学习过程中来。
一、在新旧知识衔接点上设计问题,让已有经验成为学习新知的内动力。
学生对新授内容的学习往往受他们已有的数学前经验影响,如果学生具备了学习新知识的数学经验,那么他们学起来就会显得非常容易,在探索新知识的旅途中也能够积极运用数学前经验来思考新问题,从而获取新的知识系统。2011年版的《数学课程标准》也指出:“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也可以说,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关键因素就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所以,在展开新授教学之前,我们要充分用问题来引领学生,调动学生的数学前经验,让新授的教学内容能够更加接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感觉到似曾相识,却又是陌生的。这样,学生就可以在我们问题的引领下,跳一跳就可以摘到“桃子”。
比如在教学这一课时,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与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思路是相同的,也就是用两个形状相同的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来让学生探索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所以,为了调动学生的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前经验,为学生在新旧知识之间架上一座桥梁,笔者预设了以下几个问题,让学生沿着这几个问题自主探索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1. 前面我们学习三角形面积公式时,是如何探索出来的?
2. 梯形面积计算公式可以转化成什么样的图形?是如何转化的?
3. 梯形的底、高与转化后图形的底、高有什么联系?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4. 梯形的面积=______________。
这样,学生就可以根据这一连串的问题,调动了自己的前经验,并可以迅速寻找到探索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的可行性思路,让新旧知识之间有效地链接在一起,完善了学生的知识系统,让学生的思维活动慢慢外显出来。
二、在操作探索中设计问题,激发学生探究思考的内动力。
《数学课程标准》把“动手操作”作为数学学习的一个重要方法而提出来。在新版的数学教材中,许多教学内容往往都是需要学生动手操作来完成的。在数学教学中,教师也努力让学生通过操作来获取数学知识,但是有些教师在学生操作时,只是让学生进行操作,没有教师的提问与理答。在这样的背景下,学生往往会产生一些无谓的操作,或者说操作不规范,在操作中不能够进行有效的思考。所以,在以问题引领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就要设计一系列的问题来激活数学课堂,促进学生思考,让学生在操作过程中能够结合老师的提问,让学生不但能够知其然,同时还要知其所以然。
比如教学这一课,其课堂教学的主要时间就是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来学习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所以,在学生操作过程中,笔者设计了这样几个问题,具体流程如下:
师:同学们,你们能结合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探究过程来探究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吗?(教师第一个问题)
学生动手操作。
师:为什么摆出来的这个图形是平行四边形呢?(教师第二个问题)
生:因为所摆出来的图形,它的上下两个底都是由相同的两个梯形上下底组合在一起的,它们的上下底是相等的,而平行四边形的另外两条边就是由梯形的相同边组成的,它们也应该相等,所以它就是一个平行四边形。
师:那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高是什么呀?(教师第三个问题)
生: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高就是梯形的高。
师:你们能求出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吗?(教师第四个问题)
生:可以呀,就是底×高,而底就是梯形的上底+下底。
师:这个梯形面积就相当于这个组合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多少?(教师第五个问题)
生:因为是由两个一样的梯形组成这个平行四边形的,所以梯形面积就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师:那么梯形的面积应该怎样计算呀?(教师第六个问题)
生:梯形面积=(上底+下底)×高÷2。
师:谁能说一说这一道公式的含义(教师第七个问题)
生:……
从上述的教学流程来看,学生的操作随着教师问题的引领,不断明朗化,学生的思维也在教师问题的引领下,逐渐向纵深处发展,让学生边操作,边进行数学思维,最终通过总结性的问题,让学生重新梳理一下自己的操作过程与思考过程,促进了学生思维能力与操作能力的同步发展,让学生从单一的操作转向边做边思。
三、在知识易混易错处中设计问题,重启思维纵深发展的内动力。
课堂是学生出错的地方,不允许学生犯错,就不可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学生的学习就是一个不断错误、不断纠正,然后再犯新的错误,再进行新的纠正的过程。学生能够在课堂上生成一些教师预设不到的错误,这正是学生创新思维的萌芽,它可以更好、更深层次地暴露出学生的思维过程。而这些,也正是我们数学课堂上最宝贵的资源,有利于我们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以促进学生的思维向纵深处发展。所以,我们要及时捕捉学生的这些错误,并通过提问来让学生进行大胆地质疑、探索、争辩,从而激活学生的二次思维,促进他们去认真体会、分析错误的原因,并形成正确的知识系统。
比如,在教学教材98页第8题。(见图1)许多学生都已经按照教材上的公式计算出来了,正当笔者准备进行到下面一题时,有一位学生站起来说:“如果我在这一堆木材上面再加上一根,那么这一堆木材就会变成一个三角形。这个三角形的底是6,高也是6,它的总根数就是6×6÷2=18(根),所以原来木材的总根数是18-1=17(根)。”正当这位学生在兴奋地述说着自己的最新发现时,他的话却被别的同学给打断了:“不对,如果不加上面的一根,这一堆木材就已经有20根了,加上一根之后,为什么会变少了呢?”他的话也引起了学生的争鸣,有的说前面一位同学的算法是对的,因为加上一根木材正好横截面就变成了三角形,根据刚才的推理,应该是对的,但是为什么又会错呢?正当学生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笔者抛出了一个问题:“同学们,本来最上面是一根木材,加上一根,是不是就代表最上面没有木材了呢?”笔者的这一问题,迅速打开了学生的思路,有的说:“上面有一根木材,那么我们还得用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来计算,也就是说有(6+1)×6÷2=21(根)。”还有的学生说:“我发现这一堆木材的摆放是有规律的,最上面一层是1根,而第二层有2根,第三层有3根,第四层有4根,第五层有5根,第6层有6根,根据我们在四年级学习的简便计算的相关知识,这一道题的算式应该是(1+2+3+4+5+6)=(1+6)×6÷2=21(根)。”这样的问题让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这一类问题的解决策略。如果我们当时只是随口说一句,即使上面加上一根,也只能按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来计算,学生就不可能碰撞出这么多的新思维。所以说,学生在课堂上生成错误知识时,我们不能急于纠正学生的错误,而是要善于用问题来引导学生剖析这些错误,从而在剖析的过程中获取正确的数学经验。这一过程是学生自主交流、自主讨论、自主探索的过程。在这样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知识点可以永远停留在学生的脑海中,而告知的方式让学生获取的知识点是不会在学生的脑海中长久停留的。
总之,用问题来引领学生的学习,发挥学生的内动力,可以激活我们的数学课堂。这不仅是启发学生有效思考的平台,还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平台。所以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要精心设计数学问题,让数学问题贯穿于课堂始终,让学生的数学素养在问题中得以更好的完善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