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化环境下高中物理教学探究

2016-05-26张晴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16年4期
关键词:高中生高中物理

张晴

【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得到了普及,并且多媒体技术、视听资源等在教学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物理是高中的重要课程,教师若能够有效利用信息技术提升物理课堂教学的效率,将对高中生自主学习能力、合作探究能力和思维创新能力的提升大有裨益。本文基于信息化环境,对高中物理教学的具体措施进行论述。

【关键词】信息化;高中;物理;高中生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1-7384(2016)04-0060-02

在信息化环境下开展高中物理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综合利用信息化手段将教学资源进行优化组合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实现与信息技术的有机结合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变革,为教师授课和学生学习提供了良好的环境,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掌握与应用水平。下面,笔者将针对如何在信息化环境下开展高中物理教学进行论述。

更新教学观念,将信息技术灵活融入物理课堂

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知识的引导者,需要不断更新教学观念。只有教师的思想解放,学生的视野才能够开阔。教师要在高中物理教学中高效地利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要积极主动地变革传统教学思想,力求与现代教育思想保持一致,推动教学方式的多样化,推动教学创新,使学生能够通过不同的渠道获得理论和实践知识。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形:很多经验丰富、教龄比较长的教师不认可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因而对信息技术在课堂中的应用表现出抵触情绪,导致学校投入大量资金配备的信息技术设备被闲置,造成了学校资金和教学资源的浪费。

此外,也有很多教师即便接受了信息技术,在实际的物理课堂中也仍旧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应用信息技术,没有实现教学方法与信息技术应用的融会贯通,没有体现出信息技术的应用价值。这样一来,信息技术在课堂中的应用反而降低了学生的学习效率,更加重了教师的负担,造成教师们对信息技术应用的失望心理。

事实上,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应用中之所以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主要原因是教师没有更新教学观念。因此,为了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教师就要及时地转变教学观念,接受信息技术在课堂中的应用,并熟练应用信息技术开展课堂教学,实现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的共同参与,实现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

以人教版高中物理第五章中的“向心力”为例,教师在讲解该章节的内容时,可以先对“向心力”的基本概念进行解释,再利用投影仪将实验演示投放到大屏幕上,让学生能够清楚地看到实验到底是如何进行的,更加细致、全面地感受相关定论的科学探究过程,提高学习物理的效率。

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教学辅助作用,重视学科本质的教学

在信息化环境下,要想提高高中物理教学的水平,教师必须认可信息技术在课堂中的应用,但又不能过于依赖信息技术。有的教师在应用信息技术教学时,没有认识到信息技术只是物理课堂中的辅助教学工具,没有深刻意识到物理学科的本质,将信息技术放在教学的主要位置上。直接后果是,教师和学生对教材与学科知识的探究与钻研力度减弱,导致教学的重点产生了偏离,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

教师只有将高中物理教学与信息技术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明确的辨析,才能够在教学实践中最大限度地提升信息技术给教学带来的价值,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因此,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科学看待高中物理教学与信息技术之间的关联性,将信息技术定位为高中物理教学的辅助工具,强化信息技术对教学质量提升的服务作用。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科学地应用信息技术来辅助提升物理教学效率与质量,确保信息技术恰当地应用到课堂教学环境中,却又不至于喧宾夺主,实现两者的有效整合。

以人教版高中物理第十章的“机械波”为例,教师在讲解“波的形成”时,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的图像动态应用来向学生展示“波”具体是如何形成的。这样不仅能够给予学生更为直观的视觉体验,也能够加深学生对“波”这一概念的认识与理解。假如教师将信息技术的应用作为课堂教学的重点,一味地使用信息技术对相关现象进行展示,而不及时地对其中涉及的物理问题进行理论知识层面的解答,教学重点就会产生偏离。正确的做法是,教师在运用信息技术演示了“波的形成”之后,对“波长和振幅是如何计算的”等一系列相关问题进行系统化的、科学化的指导。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够真正地将物理知识与信息技术有机结合,提高物理教学的有效性。

重视小组合作探究式学习的价值,在合作中渗透信息技术教学

在课堂教学中普遍适用且效率较高的是小组合作式教学。在当前信息技术环境下,作为课堂教学中的重要形式,小组合作探究式学习应当实现与信息技术的结合,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式学习来强化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基本物理素质划分小组,引导学生自主利用多媒体技术开展物理学习。

以人教版高中物理第十九章中的“光的折射”为例,教师在讲解“光的折射规律”时,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对一道光线穿过两面平行的玻璃砖的光线传播方向并与学生自己画出的光线图相结合进行综合分析,再引导学生在多媒体演示完成之后开展小组合作探究式学习来强化对这一问题的认识。经过小组合作探究,有的小组就会得出以下两点规律:第一,当光线按照一定的角度从玻璃砖的平面侧射入,光线必然会出现折射现象,但是折射的光线始终存在。第二,当光线通过两块玻璃砖,假如射入的光线与折射的光线呈现出平行的状态,那么这两块玻璃砖之间的关系必然也是平行的。

因此,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对学生进行思维的启发与辅导,能够有效提升物理教学的效率。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能放任学生完全自由地对相关问题展开探究,而应当及时对学生在探究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纠正,帮助学生调整学习思路。同时,当以小组的形式对学习探究成果进行演示时,教师应当对每个小组予以公正合理的评价,对表现好的小组予以表扬,从而提高学生积极参与多媒体教学、小组合作探究的热情,使学生愉快地接受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培养起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效率,从而更快地适应信息技术教学与学习。

总之,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普及应用是现代教育的重大变革。这对于教师和学生来说,都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教师应当勇于接受挑战,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正确看待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和地位,并在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中凸显信息技术的价值,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教师要在探索实践的过程中总结经验,以实现信息技术应用水平的提升。

(作者单位:重庆市城口县中学校)

猜你喜欢

高中生高中物理
只因是物理
《发明与创新》(高中生)征稿啦
高中生应如何适应高中数学的学习
高中生是否应该熬夜学习?
三脚插头上的物理知识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政治课中的分层导学探讨
理顺高中政治课堂问题教学流程研究
高中学校“三心素养特色德育”实施策略研究
我不是教物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