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物学创新作业的类型及案例
2016-05-26李文送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提高教育质量”,并把“创新”列为新五大发展理念之首。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中国社会强烈呼吁创新教育。创新教育需要创新作业作为支撑。作业是课堂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巩固和检验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能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效果。作业是学生学以致用的“锻炼场”和“试验地”,可以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培育兴趣、发现错误和锻炼能力。作业质量的高低影响着教学质量的高低。因此,中学生物学教师要创新课堂教学,设计创新作业。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来谈谈有别于传统习题作业的创新作业类型及案例。
1 行动研究类作业
行动研究类作业是指学生围绕某一问题或课题开展行动研究而完成的作业,也称为研究性学习类作业,常见的形式有问卷调查、实地考察、实验探究、观察分析、文献研究等。这种作业最大的亮点是能锻炼学生的探究意识和研究思维,培育他们的科学精神和问题解决等综合能力,同时有利于渗透科学教育。
在学习“生物和环境”专题内容后,教师可以设计“酸雨对植物种子萌发率的影响”“探究废弃电池浸出液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不同水分(温度)对霉菌生长影响的研究”等作业。学到“近视”内容后,笔者布置学生在校内完成作业“中学生近视情况的调查及原因分析”。在学生习得“生物多样性”核心概念等知识后,笔者曾布置如下作业:4~6名学生为一个研究性学习小组,可以在校园内,也可以到学校旁边的寸金桥公园或到世界地质公园——湛江湖光岩开展生物多样性的调查研究,然后撰写调查报告或小论文,并进行展示。选择湖光岩调查小组的学生如是说:“从小到大,我去过很多次湖光岩,但这次和以前不一样,我们成立研究小组去做生态环境的调查,我收获很大。首先,以前,我连校园里一些常见的树木,都不知道叫什么名字。这次,在生物老师的辅导下,我知道了很多植物名称。比如,格木、见血封喉、桃花心木、美人树、蛤蒌、肾蕨等植物都是我这次认识的。同时,我还拍摄并认识了碧凤蝶等动物。现在,我更加喜欢生物课了。其次,我们还没学过论文这种作文体裁。但这次调查,我们要进行研究,还要写成论文,所以,我觉得自己像个科学家一样,在同龄人中这是件值得自豪的事。在老师指导下,我懂得了论文的思路,要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我还明白了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有认真的态度,特别是科学研究过程中,要有科学精神和合作精神。”他们的报告“湛江湖光岩生物多样性的调查与保护”还获得了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科技实践类奖。
2 文学创作类作业
文学创作类作业是指学生依托中学生物学知识来创作文学作品,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想像力,加深他们对生物学知识的理解,也有利于在生物学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中学生物学教师可独立安排布置这类作业,也可以和语文教师或班主任联合进行。笔者曾在任教的班级布置这种课堂作业,即利用一节上课时间,让学生在40 min内完成一篇有关“基因”的文章,题目自拟,字数不限,体裁不限(包括诗歌);在内容方面,可以根据自己对基因的学习了解,介绍基因;可以根据基因的功能,创想未来,编织一个我的基因梦;可以根据自己的感悟,表达看法和想法。不管在文科班,还是在理科班,当笔者布置这次作业时,学生都感到很惊讶,因为他们完全是第一次遇到——在生物课上“写作文”。学生写得如何呢?且看陈楚琳同学的“小r基因的奇幻漂流”,全文如下:
小r生来便是茫茫基因中的一员,他每天都会看见他的同伴背着小背包到处旅行。看着出发前小伙伴们开心的笑颜和对旅游的兴奋,小r也不想待在家了,决定来一场属于自己的旅行,去体验外面世界的精彩。
他出发了,沿途的风景真是奇妙啊,一路上有无数的奇花怪草簇拥在路的两旁,那高得看不见顶的大树郁郁葱葱……
当他正陶醉在其中时,他定眼一看,才发现原来那鲜艳的花儿是由千千万万个他的小伙伴们组成的!哇!多奇妙!他兴奋地跑过去,发现原来不仅是这朵花儿,那黄色的、紫色的都有他的小伙伴,连那冲破云霄的大树,奇形怪状的草都是……啊!小r第一次感到了他家族的庞大,还有一股自豪感油然而生。他想,若不是他的小伙伴们长得好看而且数量庞大,就没有这一路上美丽的花儿草儿了。
就在他感到心意盎然时,身后传来一阵“隆隆”的响声。一回头,只见有几只野兽朝着它飞奔而来,他吓坏了,慌忙向不远处的石洞里钻,生怕被踩成一堆泥巴。但由于他惊魂未定,加上这石洞又黑,脚下一滑,他便跌入了一个黑洞里。“啊——啊——”他一边尖叫一边试图抓住些东西不让自己再往下掉,但奈何这石洞对于小小的他来说,实在是太大了。也不知道沿着黑洞掉了多久,当他醒来时,不禁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原来他来到了“基因梦工厂”。
这里有一流的流水线机器,正在整齐划一地操作着。他好奇地走近张望,谁知忽地被机器抓住进了流水线机器中。只见他被缓缓地注入液体里,后又随着液体继续上升。当液体停止继续上升的时候,他惊奇地发现他的小伙伴们也都在,并且他们一会儿两两贴在一起,突然又分离……哦!原本纳闷的他明白了,原来小伙伴们正进行着减数分裂随着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呢。再看一下他的左边,他发现了他的小伙伴们正在找伙伴,随后便两两分开进入了两个独立的空间……再抬头向上一看,原来那奇形怪状的小草都是因为他不同的小伙伴们在里面控制着呢!
正当他也想尝试下时,只听见载着自己的机器开始“隆隆”响,又开始运作了。
“哈哈……”他开心得大笑起来,正经历着一场从未有过的奇幻之旅……
3 操作类作业
操作类作业是指学生需要通过操作实验仪器、设备等完成的作业,如正确使用光学显微镜、解剖镜、pH测量仪、打孔器、试管、漏斗、滴管、培养皿等,有利于提高学生对中学生物学实验仪器和设备的操作能力和熟悉程度。
在设计这类作业时,考虑到学生个体的差异性,笔者通常的做法只是限定仪器或设备,至于作业的具体内容由各学习小组自定,在课余时间开放实验室给学生完成作业。有时,为了方便学生完成作业,笔者还把光学显微镜等仪器或设备拿到年级组的办公桌,让学生可以自由选择空余时间进行操作。此外,对已经懂得操作的学生,笔者允许他们不需要做这类作业,但会鼓励他们担任学习小组的小导师,指导和评价小组同学作业的完成。
4 制作类作业
制作类作业指学生根据生物学知识、原理和规律通过动手制作与实践的方式完成的作业,如制作生物模型(模具)、叶脉书签、生态瓶、生物电子期刊、视频或PPT、校园植物介绍牌、果酒、酸奶、种子画等。实践表明,制作类作业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创新意识和学习生物的兴趣。中学生物学教师可根据教学进度和学习内容布置制作细胞膜结构模型、细胞结构模型、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模型、关节模型等模型制作作业,也可以设计葡萄酒、苹果酒、青瓜酸奶等家庭亲子制作作业,还可以结合多媒体技术设计生物电子期刊、生物视频等电子制作作业。
为了发挥好这类作业的作用,笔者通常都组织学生把进行作业成果的交流展示或参加省市各级竞赛。如开展叶脉书签、“牙签搭塔”(学生每两人一组,在80 min内,利用100~200支牙签或萝卜现场制作一件塔体艺术品,高度达到70 cm以上)、种子画(学生根据自己喜好选择植物种子,依据种子的颜色和现状等特点来制作成一件画作,如制作成各种各样的花、动物、植物或其他饰品)、生物专题电子期刊等比赛,其中潘展鸿同学的“牡蛎报”、周厚全同学的“大周报·食品与安全专题”、莫衍凤同学的“湛江八景之南亚热作所植物园”和杨木林同学的“走进红树林自然保护区”等制作类作品参加广东省第中学生物多媒体作品竞赛均获得奖励。
5 绘画类作业
绘图类作业是指学生通过绘画的手段来完成的作业。绘图类作业不是普通观念上的画画,而是带着明确的学习任务和学习目标,以绘图的形式完成作业,其本质在于有一个知识中心,以此为原点向四周发散,表现形式不限。在教学中设计绘画类作,既可以帮助学生建立生物学知识之间的联系,又可以促进学生养成生物作图的规范性,还可以提高学生的绘画能力、创意思维和渗透美育教育。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给学生设计新颖而有创意的绘画类作业。如学习完“植物体的器官”内容后,教师不妨发给每个小组或学生一种或若干种植物的种子,然后要求学生根据种子的形状大小画出该种子的果实;或者呈现具体的植物果实(最好是不常见的),让学生根据果实的形状大小画出其中的种子。作业完成后,教师进一步给学生展示真实的种子(果实)进行对比。这样的作业,学生的参与度、兴奋度和热情度都是传统习题类作业无法媲美的。教师还可以设计科幻画的作业,如要求学生围绕水体污染、净化空气和环境保护等主题,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绘画能力,绘就充满科幻和创意的画作。当看到学生“蓝藻变鱼料转化器”“化漠成洲:科技植树造林”“雾霾净化器”等画作后,笔者更加深信中学生物学作业也可以美得如此惊艳,并散发科学和创意的气息。
6 感悟类作业
感悟类作业是指让学生写出自己的感受、感想和体悟的作业。这类作业最大的好处是能有效帮助教师走近学生的内心,倾听学生内心的声音,有利于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及时反馈教与学的真实问题及实现中学生物学教学的育人价值。笔者通常的做法主要有:让学生写生物学习心得——反思自己的学;写我的生物学教师——感悟教师的教;写影评(《侏罗纪公园》《疯狂的动物城》《熊出没》等生物主题影视后看感);陈述自己的看法、写书评(《昆虫记》《生命力顽强的两栖爬行动物》等生物科普图书读后感);分享自己的感悟。
总之,中学生物学创新作业的设计要形式多样、内容灵活、别出心裁和富有创意,既要有利于学生巩固和运用知识,激发和维持学习兴趣,又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从而使他们更加乐于做作业,并在做的过程中获得生命的成长。
参考文献:
[1] 李文送.让环境教育有效融入生物教学[J].环境教育,2010(12):55-56.
[2] 胡颖红.浅谈如何设置生物学创新作业[J].生物学教学,2006.31(9):23-24.
[3] 邓过房.生物学创意作业的探寻[J].生物学教学,2013,38(4):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