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图画书阅读滋养孩子的心灵

2016-05-26韩华萍

考试周刊 2016年27期
关键词:图画书阅读

韩华萍

关键词: 阅读是改善和丰富人类精神营养结构的最佳方法,近两年来连续被写进了政府工作报告,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如今书店里适合孩子看的儿童书越来越多,图画书凭着独特的语言、精美的画面,最能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是最适合孩子阅读的图书。引导孩子爱上读书,和孩子一起读书,让孩子的心灵得以滋养,这是师者义不容辞的责任。首先,教师要对图画书的教育价值有正确的认识,然后才能和孩子们一起演绎书中的精美故事,大声朗读给孩子听,带领孩子仔细观察画面,边读边鼓励孩子大胆猜想,尝试学习书中的语言表达,讨论讨论精彩故事的内涵,等等。相信孩子在图画书的滋润下能更健康快乐地学习和生活。

关键词: 图画书 阅读 滋养心灵

阅读是改善和丰富人类精神营养结构的最佳方法,给孩子读书,最重要的是给孩子心灵以滋养,让他们逐步学会观察社会,以便将来自如应对人生路上的各种变化。一般人认为,图画书是幼儿的主要读物,其实不然,图画书的内涵并不简单,它被公认为是世界上最适合儿童阅读的图书,它以优美的语言、独特的表达方式,为儿童展现了至真、至善、至美的世界。从某种意义上说,图画书阅读是儿童生活本身的需要,它的本体价值,就是儿童生命价值的体现。多年来,儿童文学作家梅子涵先生一直呼吁孩子多阅读经典图画书,把图画书当做孩子的“人生第一本书”。因为这样的书很容易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儿童在阅读时往往会全身心投入,他们会与图画书中喜欢的角色人物产生心灵的共鸣,并把自己融入其中,体验主人公所体验到的快乐和冲突,体验隐藏在图画书中的道德情感,并在潜移默化中习得人类永恒的理念,得到心灵的滋养。因而,语文教师更有责任经常性地引导孩子阅读图画书,让孩子爱上图画书,爱上阅读。

下面我就结合平时教学谈谈做法:

一、感悟图画书蕴藏的教育价值

一幅幅精彩的图画,一个个精妙的故事,凑成了一本本美轮美奂又富有内涵的图画书,这些书是儿童特别喜欢的文学形式之一,蕴含丰富的教育价值,传达人类共同的传统美德,如乐观向上、机智勇敢、宽容善良等。它与儿童积极情感的培养和心灵的成长有着相当密切的联系,对于儿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也能提高儿童的情感判断能力。因此,教者首先要对读本有全方位的解读,才能更好地发挥图画书的教育价值。

比如《爷爷一定有办法》,整本书除了叙述小约瑟一家的温情故事外,最与众不同的地方就是作者在画面的下方还特意留出了又窄又长的一条,补述了小老鼠一家的亲情故事。孩子们读了故事,一定会佩服这位慈祥、可以信任、又有办法的爷爷。“有办法”当然是第一主题,而感受书中“两户人家”的亲情和幸福当然也不能错过;《小猪变形记》中的小猪,更能让孩子在阅读中感受到快乐,但通过小猪的一次次变形,还应该让孩子们明白别人固然很优秀,但自己则是独一无二的那个,做好自己就是最棒的;《小黑鱼》中传递给孩子的不但是小黑鱼和小红鱼的齐心协力的精神,还有那条小黑鱼,很聪明,又会想办法。我们应在阅读时把这些思想情感一点点无形地渗透进去,给儿童的心灵世界注入更深一层的东西,使他们在生活和学习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二、品读图画书蕴含的精彩故事

图画书中的故事一个比一个吸引孩子的眼球。在引导孩子阅读图画书时,我们可以采用各种方法,留给孩子更大的空间,让他们有足够的时间倾听、观察、思考、想象,细细地品味故事,并积主动参与到故事中,共同演绎精彩的故事,体味故事带来的快乐。教学中,我主要采取以下几种方式:

1.大声朗读给孩子听

松居直是日本最久负盛名的图画书阅读的推广者,几十年来他就坚持一个观点:“图画书不是让孩子自己读的书,而是大人读给孩子听的书。”美国教育家杰洛姆·布鲁纳指导我们这样阅读图画书:“一开始,教师得先为儿童读故事,慢慢地,用比较戏剧化的方式,来呈现整个作品。”也就是说,教师在为孩子们朗读时,可以夸张一点,加上些手势、表情等辅助语言生动地呈现故事,给予学生强烈的情感熏陶、无声的语言滋养与畅快的阅读享受,从而让阅读像磁石一样牢牢地吸引学生。

确实,“听教师大声读”是图画书阅读的重要方式,也是孩子学习母语的重要方式。而且,孩子的耳朵是世界上最敏感的耳朵,最能打动他们的,无疑就是各种各样的故事。孩子对于故事的兴趣,有时甚至超过了游戏和动画片。好的故事,孩子会不厌其烦地反复聆听。因此,作为教者,我们不妨多读一些图画书给孩子们听。比如《月亮的味道》《花婆婆》《逃家小兔》等,这些图画书画面或精美,或有趣,能给孩子带来视觉的享受,而且文字很精彩,适合大声朗读。在阅读《逃家小兔》时,还可以学着妈妈说话的语气,轻轻柔柔地说:“如果你变成小男孩跑回家,我正好就是你的妈妈,我会张开手臂好好地抱住你。”当然还可以一边说,一边张开双臂,做出拥抱的样子。听了这些话,相信孩子一定会回家和妈妈一起做这个“逃家小兔”的游戏,在游戏中感受亲情的温暖。

2.引导孩子观察画面

儿童文学家彭懿先生在《图画书:阅读与经典》中指出:“图画不是文字的附庸,不再可有可无,甚至可以说是图画书的生命。”确实如此,每本图画书的背后都凝聚着“作者”多年的心血。如果把图画书比作一串精美的项链,那么,一幅幅图画就是一颗颗耀眼的珍珠。因此,在引导孩子阅读图画书时,细细观察画面能达到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

比如《母鸡萝丝去散步》中,主人公母鸡萝丝的表情“呆若木鸡”,自始至终没有多大变化,就保持着一个姿势,半闭眼睛,不快不慢地走着,悠闲、自在。那只跟踪在后面的狐狸却一会儿紧弓身体,一会儿一个倒栽葱,一会儿甩到了天上,让人忍俊不禁。再看狐狸的表情,每当它快要抓到母鸡萝丝的时候,那双会说话的眼睛亮亮的,把狡猾和贪婪全写在了脸上,紧接着画面一转,随即就会出现一双或歪斜,或无神,或呆板的双眼。这些强烈的画面对比带给孩子们更多的快乐。阅读前,我引导孩子们注意观察狐狸的表情和动作,特别是它的眼睛。于是,孩子们捕捉到了很多有趣的画面:“狐狸的眼睛被多齿谷耙撞歪了”;“掉进谷堆和面粉堆里的狐狸被压得只能翻白眼”;“落在手推车上的狐狸因为站不稳,眼睛睁得老大老大,好着急。”……在这一过程中,孩子们不仅感受到了阅读的快乐,还学到了观察图画的本领,一举两得。

有些书更特别,整本书里面竟然找不到一个字,例如无字书《里面外面》《手电筒看见了什么》《灰袍奶奶和草莓盗贼》等。《灰袍奶奶和草莓盗贼》讲述了一个身穿灰袍、抱着一篓鲜红草莓的奶奶身后,跟着一个身穿绿披风、头戴尖草帽的怪物,最后奶奶凭着聪明才智甩掉了草莓盗贼,安全回到了家。阅读时我告诉孩子,这不但是一个惊心动魄的诡异的故事,书中还有很多隐藏着的“秘密”等着我们寻找。孩子们都睁大眼睛仔细瞧,不时发出“哇”“哦”的声音。又一遍读完之后,教室里小手如林。有的说:“我发现草莓盗贼走过的地方都会迅速长出一串串蘑菇来。”有的说:“我发现门把手上有眼睛,它在愤怒地看着草莓盗贼。”有的说:“我发现沼泽和树林里有小鱼和小鸟。”……孩子们的眼力还真是不一般,一处处新的发现给他们带来了无穷的惊喜。这种由图画带给孩子的美好和智慧的体验绝对是文字无法传递与替代的。

3.鼓励孩子大胆猜读

猜读,顾名思义,就是指在阅读过程当中,根据已知的内容,猜想未知的内容。它是图画书导读中最合适的方法。不要说孩子,就是一个大人在阅读一本书或一篇文章的过程中,也往往会根据书本的文字或图画,对下面的故事情节进行推想。因此,在阅读时我除了引领孩子仔细观察画面外,还会时不时地安排足够的时间让孩子们尽情地交流、大胆地猜想,极大地满足了孩子们爱幻想的心理,同时还锻炼了孩子们的口头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比如《老鼠牙医地嗖头》这一本图画书,讲的是牙科医生地搜头的技术非常高,但他拒绝给会给他带来伤害的动物看牙。有一天,一只狐狸牙痛,请求地嗖头给他看病。看着狐狸那一副可怜相,我请孩子们说一说,地嗖头会同意给狐狸看病吗?有的说会,因为狐狸捂着牙齿,流着泪,看起来太可怜了;有的说不会,因为狐狸总是很狡猾、很贪婪,说不定在牙齿不痛后吃了地嗖头,这太危险了。我没说什么,接着给孩子们读。当我读到地嗖头愿意冒一次险给狐狸看牙的时候,所有同学都“呀”的一声,似乎在为地嗖头担心。地嗖头开始给狐狸看牙了,他帮狐狸拔掉了坏牙,重新做了一颗纯金的新牙。第二天,当地嗖头给狐狸装上了新牙以后,我请同学们猜测:结果会怎么样?有的说:“狐狸肯定恩将仇报,会吃了地嗖头。”有的说:“地嗖头一定会想出办法帮自己脱身。”有的笑着说:“说不定狐狸的嘴巴张不开了,吃不了东西了。”……看孩子们说得差不多了,我又开始读了:“地嗖头给狐狸的所有牙齿都涂上了一种新发明的让牙齿永远不会痛的神秘药水,然后让狐狸把嘴巴咬紧一分钟,好让药水充分渗透进去。一分钟以后,狐狸已经张不开嘴巴了,他得知要过半天才能张开嘴巴,只能乖乖地离开了。地嗖头终于‘狐口逃生了。”……在笑声中,在大胆的猜想中,故事更丰满充实了,孩子们的想象被激活了,思维的火花不断地碰撞,参与课堂的积极性非常高。

4.引导孩子训练表达

图画书中的文字大都很简洁,叙述流畅,而且重复出现,给儿童的语言训练提供了一个可参照的样式。

《爷爷一定有办法》中反复出现了好几个句子,给图画书带来了韵律美。如:“爷爷拿起了毯子,翻过来,又翻过去。”“‘嗯……爷爷拿起剪刀开始喀吱、喀吱地剪,再用针飞快地缝进、缝出、缝进、缝出。爷爷说:‘这块料子还够做……”我在和孩子们一起阅读的时候,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着这两句富有节奏感的话语,还一边读一边做动作,孩子们很快地学了起来,摇头晃脑的,可爱极了。在反复阅读、品味,并模拟动作之后,再引导孩子们在实践中进行借鉴、模仿。有的孩子在折纸时,一边折纸,一边就说开了:“我拿起了彩纸,翻过来,又翻过去。‘嗯……我又拿起剪刀开始喀吱、喀吱地剪,再飞快地左折、右折、上折、下折,很快折成了小鸟、小船、小飞机……我用嘴轻轻一吹,哈哈,这些东西都变成真的啦!”借用了这些句段,孩子们的表达就灵动了。

5.集体讨论故事内涵

读完一本书,读后讨论往往必不可少,它是对整个阅读活动的总结和提升。讨论之后,孩子的理解不再停留在了解书本表层的含义,而是更深入地了解文本,体悟文本中未言明的含义。我们共读了《小黑鱼》之后,进行了如下讨论:

师:“当小黑鱼的伙伴小红鱼全被大鲨鱼吞进肚子里的时候,小黑鱼的心情怎么样?”

生:“他很害怕,很孤独,很伤心……”

师:“他一直这样吗?”

生:“不是的,他重新发现了海底世界的美丽,又找到了好多朋友。”

师:“当小黑鱼又发现了一群躲在礁石和海草的影子里的小红鱼时,是不是想起了从前的日子?”

生:“不是的。”

生:“他变快乐了!”

生:“他会动脑筋想办法,最后和小红鱼齐心协力战胜了大鲨鱼。”

师:“说得真好,团结就是力量。小黑鱼在大海中慢慢长大了,已经会动脑筋想办法了。”

这样的话题讨论一步步地将孩子们的思维引向深处,孩子们不仅加深了对文本内涵的理解,而且增强了阅读体验。

图画书真是一位美丽的天使,它送给孩子一个充满奇异生灵的世界,一个无法用感官直接触摸、感知的世界,一个至真、至善、至美的世界,是上天送给孩子的一份特殊礼物。那一张张精致的书页就像一对对无形的翅膀,引领孩子走近大师,与大师对话,尽情享受童年的美妙,分享心灵的温暖与感动。通过阅读,孩子幼小的心灵一定会播下一颗颗善良的种子。我们深信,这些种子,会慢慢滋润孩子的心灵,让孩子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参考文献:

[1]彭懿.图画书:阅读与经典[M].接力出版社,2011.9.

[2]蒋雅娟,杨红珍.让阅读促进儿童精神成长[J].小学语文教师,2014.10.

[3]中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4]梅子涵.阅读儿童文学[M].少年儿童出版社,2005.11.

猜你喜欢

图画书阅读
图画书
低年级写话,不妨从图画书入手
图画书里的格子象
图画书里的兔子
花是一本图画书
基于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思考
“以读促写”与“以改促写”英语写作教学对比研究
语文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
“骑驴”出发在思辨中前行
阅读教学:“吻醒”文本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