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湖北省传统戏剧非遗数字化平台建设与研究

2016-05-26湖北师范学院音乐学院湖北黄石435002

丁 慧(湖北师范学院 音乐学院,湖北 黄石 435002)



湖北省传统戏剧非遗数字化平台建设与研究

丁慧(湖北师范学院 音乐学院,湖北 黄石435002)

〔摘要〕历时多年的湖北省非遗资源普查工作虽取得阶段性成果,但因传统非遗文化普查工作覆盖全省众多市、县、乡、镇、村,涉及名录种类繁多,因此在非遗数字化资源普查工作过程中受时空、资金、专人、设备、政策等客观条件的限制,工作人员难以全面和继而深入的开展。特别是湖北省27个传统戏剧非遗项目,在全省非遗文化普查中可谓举步维艰,对数字化平台的建设更是期盼与渴望。本文拟以“阳新采茶戏”为典型个案,以湖北师范学院音乐学院的“省级高校非遗研究中心”作为其数字化建设的专业平台,整合校内信息工程、历史文化、传统文学等方面的专家与学者,共同构建国家级非遗“阳新采茶戏”的数字化档案,并为其他省内传统戏剧非遗项目提供可参照的成功典范。

〔关键词〕湖北省传统戏剧非遗;数字化平台;省级高校非遗研究中心;阳新采茶戏

2010年3月25日,湖北省文化厅正式宣布“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资源数字化管理工程”全面启动。2012年,湖北省获得国家首批非遗数字化保护试点,长江峡江号子、薅草锣鼓、江汉平原皮影戏、孝感雕花剪纸、黄梅挑花、阳新布贴等,纷纷榜上有名。然而,历时多年的湖北省非遗资源普查工作虽取得阶段性成果,但因传统非遗文化普查工作覆盖全省众多市、县、乡、镇、村,涉及名录种类繁多,因此在非遗数字化资源普查工作过程中受时空、资金、专人、设备、政策等客观条件的限制,工作人员难以全面和继而深入的开展。特别是湖北省27个传统戏剧非遗项目,在全省非遗文化普查中可谓举步维艰,对数字化平台的建设更是期盼与渴望。

一、湖北省27个传统戏剧非遗的生存现状

以2012年10月长江出版传媒和湖北人民出版社共同出版、《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图典》编辑委员会主编的《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图典(第一卷)》为参照,共有如下27个传统戏剧及其主要代表性传承人:

目前,这些戏剧非遗传承人大多年事已高,稍微年青一点的50、60多岁,年长一些的70、80多岁,还能上台表演并传授弟子的师傅们可谓凤毛麟角。而有些著名的表演艺术家正逐渐消失在我们的视听范围中,如汉剧表演艺术家陈伯华老师在2015年1月30日在武汉去世,享年96岁高龄;优秀的楚剧名丑熊剑啸先生在2013年9月16日在武汉去世,享年91岁高龄,等等。也就是说,湖北省政府的戏剧非遗保护工作,不仅是保护濒临消亡的传统文化,最终的落脚点应该是这些传承老艺人,他们的一举手一抬足、一招一式、一颦一笑、一唱一和乃至手眼身法、口传心授,如果没有音响或音像资料的及时录制、妥善保存,没有统一建设的数字平台作为完备的信息载体,仅凭政府行为和媒体呼吁,恐怕很难实现真正意义上戏剧非遗的“活化传承”之梦。

然而,省内有的传统戏剧非遗是通过层层审批拿到了相当可观的扶持经费,但有了经费的支持后,如何有效支出与合理分配这笔费用的正确用途,却成了棘手的问题,这使得原本在民间自生自灭甚至濒临消失的珍稀传统戏剧非遗的生存现状更加举步为艰。

序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主要代表性传承人1汉剧武汉市陈伯华、程彩萍、胡和颜2楚剧湖北省张一平、熊剑啸3荆州花鼓戏潜江市、仙桃市胡新中4花鼓戏随州市曾都区何相安5花鼓戏麻城市、罗田县宋元珍6花鼓戏(襄阳花鼓戏)襄阳市李全寿7黄梅戏黄梅县周洪年8皮影戏(江汉平原皮影戏、渔鼓皮影)潜江市、仙桃市刘年华、汤先成9皮影戏(云梦皮影戏)云楚县秦礼刚10皮影戏(下鼓皮影戏)神家架林区王宏宣11南剧来凤县、咸丰县黄松柏、杨道运12提琴戏崇阳县甘伯炼13京剧湖北省京剧团朱世慧14汉调二簧竹溪县黄彩平15荆河戏荆州市刘厚云16采茶戏阳新县李家高17灯戏恩施市孟永香18傩戏(鹤峰傩戏)鹤峰县19傩戏(恩施傩戏)恩施市谭学朝20武当神戏丹江口市王德荣21梁山调钟祥市、荆门市东宝区乔先新22远安花鼓戏远安县林志清23鹤峰柳子戏鹤峰县熊晓华24巴东堂戏巴东县谭绍康25巴东堂戏(下谷堂戏)神家架林区王序田、胡运26英山采茶戏英山县陈思炯27文曲戏武穴市孙济春

虽然全省各级文化部门设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但传统戏剧非遗大多散落民间。一些民间老艺人虽被评为省级或国家级传承人,但因非遗保护中心没有配备足够的专人能负责联系、落实专项保护资金的审核与发放,故而实际上给予传统戏剧传承人鼓励创演的保护资金迟迟不能到位。导致相当部分传承人的戏剧创作与表演不能及时得到政府资助,预期成果实现受阻,这也大大延缓了湖北省传统戏剧非遗发展的进度。

由于传统戏剧非遗大多散落于民间乡村,各地各级文化部门专业戏剧非遗研究人才的配备远远不足,专业演员与民间艺人也交流甚少,缺乏良好的共建平台,因此能“走下去”调研传统戏剧非遗的人微乎其微。

如果能够借助网络平台,把种类众多的湖北省传统戏剧非遗信息统一采集、系统整合为规范的网络共享资源库,这又是一项庞大、复杂、细致、持久的数字化工程。

二、湖北省传统戏剧非遗数字化的春天

2014年11月28日,《中国文化报》记者边思玮、陈径舟特意采访了湖北省文化厅非遗处处长江清和同志,他认为:湖北省传统戏剧非遗要从生产性保护的“经济时代”上升到“文化时代”, 要注意把握好保护工作的“广度”和“深度”,不能一味只看经济效益,甚至曲解保护工作就是向政府伸手要钱,要看到传统戏剧非遗深层次的文化价值,注重民间传承老艺人的创作、表演、教习的传承环境与氛围,关注、关心传承人的生产和生活,逐步解决民间老艺人在传承戏剧非遗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现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已研究制定了资料采录规范,下一步湖北省各级戏剧非遗保护承责单位要认真按国家标准做好资料采录工作,如代表性传统剧目的复排、师徒传承的口述史等。

同年6月,江汉平原皮影戏被列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第二批试点项目。湖北省教育厅和文化厅接到这个重要的研究工作后,上至政府文化部门,下至该传统戏剧非遗发源地的研究中心,紧密配合、有序协作,安排经验丰富的专职研究人员进行数字化保护试点工作,加强培训力度,不断提高参与戏剧数字非遗研究人员的专业水平。此外,主要承责单位还组织了由专家、传承人和业务工作者组成的专班队伍,招聘了多名专业技术人员协助搜集、摄录、整理了许多文献、音响和音像资料。

同年10月,湖北省文化厅携手教育厅在全省14所高校设立了一批非遗研究中心,重点开展研究工作,并在省内中小学和职业设立一批非遗传承示范基地,重点开展传承工作。例如武汉大学将非遗作为本科生选修课、积极筹划非遗本科专业;湖北师范学院音乐学院还将国家级戏剧非遗“阳新采茶戏”纳入首批艺术硕士研究生人才培养方案中作为特色课程,初步搭建鄂东传统戏剧文化非遗数字平台;包括中南民族大学、湖北民族学院、江汉大学等高校的非遗研究活动也比较活跃,主要是整理、出版专著和大力开展数字化记录等抢救性保护工作。

同年11月,荆州市文化局对当地国家级传统戏剧非遗——-“荆河戏”进行资源整合,实现有效保护与合理开发,并借助地方的特色旅游项目尽其可能地将“荆河戏”文化与数字经济有机结合,深度挖掘当地文化旅游的开发价值,逐渐形成有利的数字化荆州非遗产业优势。

湖北省传统戏剧数字化的建设和发展,有利于民间传承人保护制度、非遗文化传播途径与非遗资源整合方式的创新。甚至可以利用现代商务平台,逐步实现湖北省传统戏剧非遗项目研究资金的招集、商业合作平台的建设,不断丰富“灵秀湖北”旅游品牌的文化内涵。

作为湖北师范学院音乐学院非遗研究中心成员之一,目睹上述传统戏剧非遗保护从博物馆有限时空的量的传承跨跃到数字平台无限的质的“活化传承”,我倍感欣慰且期盼已久,这说明湖北省传统戏剧数字化非遗的春天到来了。

三、湖北师范学院音乐学院非遗研究中心“阳新采茶戏”的数字化建设

2010年,阳新采茶戏参加上海世博会。2011年阳新采茶戏参加中央电视台戏曲春晚,阳新布贴参加武汉文博会,深圳文博会。全县现有乡剧团和民间文艺团队40余个,长期活跃在广大农村,并有专业的采茶戏剧团。县文体局在一些学校开办了阳新采茶戏专题讲座,在学生中开展采茶戏进校园、学唱采茶戏活动。并授予亿达学校为“阳新采茶戏传承学校”。县采茶戏剧团配有流动演出车,定时定点为群众服务。剧团坚持文化“三下乡”,年送戏下乡超过200场,并建有古商城戏曲广场(即富川大舞台)和五一采茶戏广场,专供传统“阳新采茶戏”的民间艺人表演和近现代“阳新采茶戏”专业剧团的演出。县政府还逐年提高基层文化机构提供数字化文化信息服务的能力,倡导人民群众可以通过多种方式使用文化信息资源,享受数字图书馆、数字文化馆的资源服务,并重点打造湖北省阳新采茶戏艺术节、还建阳新采茶戏大剧院。

2013年10月25日,湖北师范学院音乐学院作为主要申报和承责单位,获批由湖北省教育厅和文化厅共同认定的湖北省高校非遗研究中心,全省共六所。近2年来,湖北师范学院音乐学院主要围绕鄂东传统非遗文化,以国家级非遗项目“阳新采茶戏”为主线,开展一系列的专题研究,先后申报并获批国家级、省级、市级、校级科研项目12个。除了研究成果的产出,湖北师范学院音乐学院还特意增设“阳新采茶戏”非遗展厅,集中呈现该传统戏剧的相关乐谱、道具、服装、相片、文献、音响、音像等资料,并凭借湖北省高校非遗研究中心的资助,携手阳新县采茶剧团、文学院和历史学院,共同构建湖北师范学院音乐学院“阳新采茶戏”数字非遗网络平台。

目前,湖北师范学院音乐学院鄂东非遗研究中心主要通过视频技术,将“阳新采茶戏”以视频的方式在网络平台进行直观展现,环环相扣地逐步推演“阳新采茶戏”的发展概况。实际上,其他地区非遗项目数字化技术的尝试,给予我院非遗项目保护与传承提供了新的研究角度,如下表:

作者名发表文章名发表期刊名发表年限主要观点彭冬梅《面向剪纸艺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技术研究》浙江大学优秀博士论文2008年探讨如何应用数字技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有效保护李德仁《虚拟现实技术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应用》《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提出以虚拟现实技术为纽带,综合计算机图形技术、多媒体技术等,通过对文化遗产的保护、研究、修复以及虚拟旅游提供一种新的方法和平台刘斌《基于G/S模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异构数据可视化共享机制研究与实现》成都理工大学优秀博士论文2011年以HGML为基础,建立应用于非遗保护的数据交换标准规范ICHML,实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异域构空间数据的可视化共享黄永新谈国新《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开发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认为数字化技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中的重要作用体现在四个方面,即数字化采集和存储技术、数字化复原和再现技术、数字化展示与传播技术谈国新孙传明《信息空间理论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传播》《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探讨了信息空间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传播难题,提出信息视角下的解决方法,并从不同维度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进行规划指导,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传播周耀林程齐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视化图谱表示》《信息资源管理学报》2011年在分析图谱概念的基础上,阐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图谱的定义与作用,从非时序图谱、时序图谱两个方面重点分析了大旱物质文化遗产在时间传承上的表述形式赵智慧《文化遗产数字化研究演进路径与热点前沿的可视化分析》《国书馆论坛》2013年以WEBOFSCIENCE数据为有关文化遗产与数字化主题的522篇论文为研究对象,利用CITESPACEⅡ可视化工具对所采集数据进行文献共引、关键词、名词短语、突发词等的分析与处理,提示文化遗产数字化研究的演进路径

上述研究成果在各专业学科领域均有不同程度的侧重,笔者认为戏剧非遗数字化资源中的传承可视化探索,既要展现非遗的空间分布状态,还要呈示在时间流逝过程中传承人之间的师承谱系,这使传统戏剧数字非遗中的隐性关联得以全面深入的集中展示,呈现出非遗文化在传承中的时空规律与特点。

所以,湖北师范学院音乐学院在原有“出水莲——湖北省高校非遗研究中心网站”之“国家级非遗‘阳新采茶戏’”子页上,对上传的单一视频资源进行了必要的补充与完善。网页涉及的数据一部分来源于和“阳新采茶戏”有关的专著和研究论文,主要是一些关于戏曲声腔的专著和研究论文,同时利用网络数字资源对其进行了丰富。根据前人的研究成果,我们积极构想“国家级非遗‘阳新采茶戏’数字资源”子页设计思路,借助Netdraw工具生成“阳新采茶戏”民间艺人传承的时间传承谱系图表,包括师承关系、脉络与特点。因为,每个传统戏剧的唱腔流派都有各自的主要传承人,有些师徒关系比较单一保守,有些师徒关系比较开放兴旺,这些并非单一的师承谱系是特别需要重视和重点保护的。通过AreGis加载阳新县的地理地图和附近村庄数据,叠加数字高程模型dem,生成“阳新采茶戏”民间艺人流布图。同时,以阳新采茶戏民间老艺人所在村落的师承谱系表现为阳新采茶戏的地域传承关系。还可以通过社会网络分析法和地理信息可视化分别实现阳新采茶戏老艺人的时间传承与空间传承的综合呈现。

由此可见,借助阳湖北师范学院音乐学院省级高校非遗研究中心关于阳新采茶戏数字化建设这一网络信息平台,在时空的可视化展示下,我们可以总结出传统戏剧非遗在传承过程中的一些有规律的现象,如包括传承人和普及非遗文化知识的传播者——-中心人物、受传承区域限制影响的地理因素、时空结合的可视化态势比较等,都能有效地指导湖北省其他传统戏剧非遗的数字化平台构建。

[参考文献]

[1]杨俊杰.浅谈戏曲文化遗产音频数字化保护与抢救[J]. 戏剧之家(上半月),2012(01).

[2]赵智慧,颜鹰.杭州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技术演进与机制创新探讨——以智慧城市建设为视角[J]. 前沿,2014(Z3)

[3]白晶.赫哲族文化遗存数字化抢救若干问题研究[J]. 图书馆学刊,2009(5)

[4]周奇.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现状及应用前景分析[J]. 大众文艺,2014(14) .

[5]周炼.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与开发[J]. 大众文艺,2014(13) .

[6]任浪.地方文化资源数字化保护与文化创意品牌塑造[J]. 农业网络信息,2012(10) .

[7]朱翔.守望文化的精神家园——中华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J]. 大美术,2007(8) .

[8]周鸣勇.陕西民间艺术资源的数字化保护探讨[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13(13).

[9]刘迎新.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对黑龙江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可行性分析报告[J]. 黑龙江史志,2012(20) .

(责任编辑:胡光波)

doi:10.3969/j.issn.1009-4733.2016.01.009

〔中图分类号〕I20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4733(2016)01- 0037- 05

[作者简介]丁慧,女,湖北师范学院音乐学院副教授。

[收稿日期]2015—11—11

[基金项目]2015年度黄石市社会科学研究课题成果(2015z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