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理路径在三角吻合全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围术期中的应用
2016-05-25黄亚辉
黄亚辉
(湖北省咸宁市中心医院, 同济咸宁医院 胃肠外科, 湖北 咸宁, 437100)
临床护理路径在三角吻合全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围术期中的应用
黄亚辉
(湖北省咸宁市中心医院, 同济咸宁医院 胃肠外科, 湖北 咸宁, 437100)
关键词:全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 围术期; 三角吻合; 临床护理路径
胃癌是临床消化道系统中常见的疾病,危及人们的健康和生命。目前,临床治疗胃癌的有效手段是手术切除,研究[1]表明,胃癌根治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中,其治疗技术不断进步。临床患者远端胃切除后消化道的重建术中遇到的困难,已经由三角吻合技术得以解决。三角吻合技术简单易行,安全有效,且手术时间短,广泛应用于国外临床中。本研究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三角吻合全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90例研究对象均为本院2014年1月—2015年9月收治的行三角吻合全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的患者,其中男60例,女30例,年龄40~70岁,平均(55.7±11.3)岁,均经过临床X线、超声及CT检查结合症状确诊为胃癌[2],依据NCCN进行TNM肿瘤分期。根据围术期护理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5例,男30例,女15例,年龄42~59岁,平均(56.4±10.2)岁; ⅠA级患者8例,ⅠB级患者13例,ⅡA级患者15例,ⅡB级患者5例,ⅢA级患者4例。观察组45例,男30例,女15例,年龄40~70岁,平均(55.7±11.3)岁;ⅠA级患者14例,ⅠB级患者14例,ⅡA级患者15例,ⅡB级患者2例,ⅢA级患者0例。2组患者性别、年龄、TNM分级等一般资料无差异(P>0.05)。
1.2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实施综合检查和手术治疗,且患者均以责任制临床护理为基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上加用护理路径干预。
1.3护理路径
1.3.1成立临床路径护理小组:小组内护理人员均接受相关知识培训且考核合格,根据患者病情和手术方式制定临床护理路径表,以表格形式展示,横轴是时间,纵轴为入院评估点、术前准备工作点、术后营养点、健康教育点、出院指导点及效果评价点,其中效果评估主要针对患者营养情况、满意度情况及有无并发症等。
1.3.2术前护理:入院第1天,办理手续后,监测各项生命体征,进行护理评估,如过敏史、既往史、阳性体征等,实施二级护理措施,给予流质饮食,指导患者完成相关临床辅助检查,向患者及其家属介绍相关情况等。入院第2天,根据术前评估,指导患者完成相关锻炼,如吹气球、爬楼梯等。做好术前相关准备,如抽血检验、过敏试验、备皮等,同时进行心理教育,降低和消除患者的负面情绪。
1.3.3术中护理:入院第3天,密切监测患者24 h心电图、血氧饱和度、24 h出入量等,手术完毕观察患者伤口敷料情况,做出疼痛评估,必要时遵医嘱给予止痛药。实施针对性锻炼,如2 h翻身1次,腓肠肌运动2次等。
1.3.4术后护理:患者入院第4、5天实施一级护理,禁食水,每2小时饮水5 mL, 观察患者是否排气、病情变化、引流液情况、排尿情况等,针对性锻炼如嚼口香糖15 min、缩唇腹式呼吸15 min, 双上肢等张运动两次等。患者入院第6、7天实施二级护理,流质饮食,每2小时饮水10 mL,并逐渐增量,观察患者切口、引流管、肠内营养护理等情况,指导患者早期下床活动,妥善固定好腹腔的引流管。针对性锻炼如屈肘活动15 min、下床活动的时间和距离等。患者入院第8、9天实施二级护理,饮食采用半流质式,如稀饭。观察患者切口及敷料情况,拔出血浆管,指导患者日常活动的独立性和渐进性,向患者及其家属详细讲解需要注意事项和饮食结构。
1.4观察指标
观察2组患者围术期护理后的相关情况,如手术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患者进食流质的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疼痛感及使用止痛剂情况[3]。采用调查表方式评估患者满意度。
2结果
2.12组患者满意度和术后疼痛感情况比较
2组患者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满意度和治疗后疼痛感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 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表1 2组患者满意度和术后疼痛感评分比较±s) 分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2.22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和排气时间比较
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进食流质时间无显著差异,但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和排气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表2 2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和排气时间比较±s) d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3讨论
胃癌是临床消化系统的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死亡率高,危害较大,发病原因与饮食习惯、遗传因素及胃部相关疾病等有关。研究[4]显示,恶性肿瘤胃癌起于胃壁的最表层粘膜细胞,侵犯的胃壁深度、广度均不同,以胃窦幽门区居多,其次是胃底贲门区,以胃体部略少。目前,临床治疗多以手术切除为主,但很多患者术后容易出现心理障碍,影响了身体的恢复效果,导致治疗效果欠佳。近些年,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发展,临床护理工作逐渐得以完善。本研究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三角吻合全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临床护理路径是现今护理技术发展出的全新模式,面向指定的特殊患者群,以X轴线、Y轴线表示,X轴为时间,Y轴分为几个点,分别为入院指导、诊断、检查、用药、治疗、饮食指导、活动、教育、出院计划等护理手段,制定护理路径表,将临床护理工作标准化、规范化、模式化,使患者从入院到出院均依照该模式进行检查、手术、治疗、护理等[5],保证了临床护理效果的高效性。现今,临床治疗胃肠疾病的领域中已广泛使用腹腔镜技术,虽然腹腔镜技术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但其对机体的免疫状态仍然存在着一定的影响,尤其是患者围术期,这使得临床护理工作尤为重要。围术期护理工作对胃癌手术切除患者的治疗、术后恢复起到重要的作用[6]。护理人员经过系统全面的知识培训,熟练了业务能力和沟通水平,术前积极开导患者,消除其负面心理情绪,同时做好术前准备工作;术中密切配合主刀医师的工作,观察患者术中的生命体征;术后记录患者引流的情况,积极做好相关护理工作[7-8]。通过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障碍状态,刺激其求生欲望,加强抵抗疾病的能力,积极配合治疗,提高手术成功率。本研究全腔镜远端胃癌切除术采用安全、省时、简单快捷的三角吻合技术,促进了患者的治愈效果,提高了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9-10]。
参考文献
[1]胡帆, 徐婷婷, 罗荣丽, 等. 临床护理路径在三角吻合全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的应用及评价[J]. 护士进修杂志, 2015, 39(3): 239-241.
[2]李益萍, 谢浩芬, 费惠, 等. 应用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对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病人术后康复的影响[J]. 肠外与肠内营养, 2015, 22(3): 190-192.
[3]梁小红. 临床护理路径在胃癌手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 中国实用医药, 2013, 8(34): 3272-3273.
[4]苏琳, 汤迎伟, 张彩霞, 等.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围手术期护理[J]. 海南医学, 2015, 20(14): 2171-2172.
[5]刘晓丽. 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根治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J]. 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 2013, 11(1): 89-91.
[6]尹安春, 贾立红, 孙莉. 临床护理路径在腹腔镜胃癌手术病人中的应用[J].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3, 10(21): 417-424.
[7]薛兆平. 临床护理路径对胃癌手术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J].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4, 27(7): 1898-1900.
[8]朱利波. 临床护理路径在胃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J]. 齐鲁护理杂志, 2013, 19(14): 181-182.
中图分类号:R 473.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2353(2016)08-165-02
DOI:10.7619/jcmp.201608057
收稿日期:2015-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