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绝经后妇女2 844例宫颈癌筛查结果分析

2016-05-25张月莲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2016年2期
关键词:异常者妇女宫颈癌

李 洁, 张月莲

(山西医科大学附属大医院妇产科,太原 030032; *通讯作者, E-mail:zhangyuelian2004@126.com)



绝经后妇女2 844例宫颈癌筛查结果分析

李洁, 张月莲*

(山西医科大学附属大医院妇产科,太原030032;*通讯作者, E-mail:zhangyuelian2004@126.com)

摘要:目的了解绝经后妇女宫颈癌筛查情况,探讨宫颈癌筛查对绝经后妇女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2-01~2014-06在我院体检中心体检(共2 844例绝经后妇女)LCT结果异常的243例绝经后妇女为研究对象,对其筛查结果及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①2 844例绝经后妇女LCT结果异常243例,异常发生率8.54%,不同年龄组间LCT异常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CT结果异常类型在不同年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63)。②243例LCT异常者,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R-HPV)阳性者129例,感染率53.09%,随LCT检查结果异常级别的增高,HR-HPV感染率亦逐步增加(P<0.05)。③LCT结果异常者中153例行阴道镜及病理学检查,病理异常58例(包括CINⅠ-Ⅲ及癌),病理异常率37.91%,随LCT结果异常级别的增高,病理异常率亦逐渐增加(P<0.05)。HR-HPV检测阳性者CIN Ⅰ-Ⅲ/癌检出率高于阴性者(P<0.05)。结论为早期发现宫颈病变,阻遏疾病进展为宫颈癌,对绝经后妇女进行LCT检查及HR-HPV检查是必要的。

关键词: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测(LCT);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R-HPV);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绝经;宫颈癌

宫颈癌是妇女生殖系统常见肿瘤之一,且发病率有逐渐上升趋势,据统计,全世界每年新发病例49万例[1],我国每年新发13.15万例,约占世界新发病例总数的1/3[2],因此宫颈癌的早期筛查甚为重要。在国外有学者建议对于50岁以上女性,既往宫颈细胞学阴性者可停止筛查。但是,世界卫生组织详细调查显示,在我国仅仅23%的适龄妇女在3年内进行宫颈细胞学检查,多数老年妇女不重视妇科检查,更不做宫颈细胞学检查,这使老年宫颈癌发现较晚,发病较重。我国绝经妇女宫颈癌筛查值得关注。为此,本研究对2012-01~2014-06在我院体检中心参加体检的2 844例绝经后妇女的宫颈癌筛查情况进行了总结,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取我院体检中心自2012-01~2014-06间参加体检的2 844例绝经后妇女作为研究对象,年龄40-79岁,并对其异常情况进行随访。

1.2检查内容

妇科体检宫颈癌筛查内容包括妇科检查、阴道分泌物检查、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测(LCT),LCT结果异常者行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R-HPV)检测,LCT结果为非典型鳞状细胞意义不明(ASCUS)且HR-HPV阳性及LCT结果为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不除外高度病变(ASC-H)、鳞状上皮内低度病变(LSIL)、鳞状上皮内高度病变(HSIL)绝经后妇女,均在知情同意下行阴道镜下活组织病理学检查。

1.3检查方法

1.3.1LCT标本采集妇科检查时患者取膀胱截石位,用窥阴器暴露宫颈,擦净宫口分泌物,将一次性细胞采集刷紧贴于宫颈移行带区,轻轻转动3-5圈,收集宫颈脱落细胞,并置于细胞保存缓冲液中。采用新柏液基薄层细胞制片进行细胞学检测。检测结果按2004年第二版子宫颈细胞学Bethsda报告系统(The Bethesda System,TBS)为诊断标准,具体为:无上皮病变或恶性病变(negative for intraepithellal lesion or malignancy,NILM);非典型鳞状细胞意义不明(atypical squamous cells of unknown significance,ASCUS);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不除外高度病变(ASC-H);鳞状上皮内低度病变(low-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s,LSIL);鳞状上皮内高度病变(high-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s,HSIL);鳞状细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SCC);非典型腺细胞,性质未定(atypical glandular cells,AGCNOS);非典型腺细胞,倾向于肿瘤(AGC-N);可提示宫颈管或内膜来源;颈管原位腺癌及腺癌。将NILM视为LCT正常,其他视为LCT异常。

1.3.2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R-HPV)检测标本采集均使用一次性取样器插入宫颈管顺时针方向旋转5-8圈,取颈管分泌物装入特制保存液中,采用荧光定量 PCR(FQ-PCR)法,定量检测常见高危型人乳头瘤状病毒(16,18,31,33,45,52,56,58型)DNA。检测结果<5.0×102基因拷贝数(copies),表示体内病毒含量低于此数值或者不存在高危型人乳头瘤状病毒(16,18,31,33,45,52,56,58型),定义为HPV(-);>5.0×102基因拷贝数(copies)表示体内含有HR-HPV病毒(16,18,31,33,45,52,56,58型),定义为HPV阳性(+)。

1.3.3阴道镜检查和宫颈活检所有活检组织均由专人在阴道镜下取材,由病理医师进行病理学诊断。按病理诊断分组为:宫颈炎组、宫颈上皮内瘤变组(CIN Ⅰ级、CIN Ⅱ、CIN Ⅲ级)、宫颈癌组。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6.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用Kruskal-WallisH检验及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不同年龄段绝经后妇女LCT检测结果及LCT异常结果类型构成

2 844例绝经后妇女中,LCT结果正常2 601例,LCT结果异常243例,异常发生率8.54%(243/2 844),其中40-49岁LCT异常发生率3.23%(36/1 115),50-59岁组LCT异常发生率20.00%(120/600),60-69岁组LCT异常发生率10.48%(85/811),70-79岁组LCT异常发生率0.63%(2/318),不同年龄组间LCT异常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05,P<0.05)。LCT结果异常类型在不同年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c=3.987,P=0.263,见表1,2)。

表1绝经后妇女2 488例LCT检测结果例(%)

年龄nLCT正常LCT异常40-49岁11151079(96.77)36(3.23)50-59岁600480(80.00)120(20.00)60-69岁811726(89.52)85(10.48)70-79岁318316(99.37)2(0.63)合计28442601(91.46)243(8.54)

不同年龄组间LCT异常发生率比较,χ2=1.705,P<0.05

表2LCT检测异常结果类型构成情况例(%)

年龄nASCUSASC-HLSILHSIL40-49岁3620(55.56) 7(19.44)7(19.44)2(5.56)50-59岁12084(70.00) 17(14.17)14(11.67)5(4.17)60-69岁8550(58.82) 17(20.00)15(17.65)3(3.53)70-79岁21(50.00)0(0.00)1(50.00)0(0.00)合计243155(63.79) 41(16.87)37(15.23)10(4.11)

不同年龄组间异常类型构成比较,Hc=3.987,P=0.263

2.2比较LCT检查异常与HR-HPV感染的关系

243例LCT异常者行HR-HPV检测,HR-HPV阳性者129例,HPV感染率53.09%,随LCT检查结果异常级别的增高,HR-HPV感染率亦逐步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c=24.369,P<0.05,见表3)。

表3LCT检查异常与HR-HPV感染的比较例(%)

LCT nHR-HPV(+)HR-HPV(-)ASCUS15565(41.94)90(58.06)ASC-H4126(63.41)15(36.59)LSIL3729(78.38)8(21.62)HSIL109(90.00)1(10.00)合计243129(53.09) 114(46.91)

LCT异常级别组间HR-HPV感染率比较,Hc=24.369,P<0.05

2.3LCT联合HR-HPV检查对CIN及宫颈癌的筛查效果的比较

LCT结果异常者中153例行阴道镜及病理学检查,病理异常58例(包括CINⅠ-Ⅲ及癌),病理异常率37.91%。LCT结果为ASCUS 65例,HR-HPV阳性者65例,病理结果异常者11例,病理异常率16.92%。LCT结果为ASC-H 41例,病理结果异常者15例,病理异常率36.59%,其中HR-HPV阳性者14例,HR-HPV阴性者1例。LCT结果为LSIL 37例,病理结果异常者22例,病理异常率59.46%,其中HR-HPV阳性者21例,HR-HPV阴性者1例。LCT结果为HSIL 10例,有9例HR-HPV阳性,病理结果为CIN Ⅰ 1例、CIN Ⅱ 1例、CIN Ⅲ 2例、癌5例;另有1例HR-HPV阴性,结果发现病理结果为癌;HSIL者病理异常率100.00%。

经统计学分析,随LCT结果异常级别的增高,病理异常率亦逐渐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c=35.637,P<0.05)。HR-HPV检测阳性者CIN Ⅰ-Ⅲ/癌检出率高于阴性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807,P<0.05,见表4)。

3讨论

宫颈癌是危及妇女生命的主要疾病之一,发病率在女性恶性肿瘤中仅次于乳腺癌,位居第二位,我国每年约有2-3万女性死于宫颈癌,可见子宫颈癌的防治工作甚为重要。国家乳腺与宫颈癌早期诊断工程研究显示,CINⅠ-Ⅲ的高发年龄为30-34岁,宫颈癌的高发年龄为65-69岁[3]。也有资料显绝经后妇女因性生活频率少,宫颈病变症状多不明显,再加上本人不重视普查,往往在就诊时已达宫颈癌中晚期,预后较差,为此我们应重视绝经后妇女宫颈癌的筛查。子宫颈、阴道脱落细胞学检查是目前临床应用最广泛的宫颈癌筛查方法,在宫颈癌的防治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李艳玲等[4]曾对220例天津市绝经后妇女进行了宫颈癌筛查,发现细胞学检查异常6例,占2.73%,本资料显示细胞学检查异常率8.54%,高于上述研究,这可能与我省为宫颈癌高发病区有关[5]。此外发现,LCT结果异常者中,50-59岁年龄段妇女LCT异常者所占比例最大,达20%(120/600),与文献报道宫颈癌高发年龄相符[6]。

表4HR-HPV检测在不同级别LCT结果异常绝经妇女中的类型构成情况例(%)

LCTnHR-HPV(+)患者例数宫颈炎CINICINIICINIII癌HR-HPV(-)患者例数宫颈炎CINICINIICINIII癌AS-CUS656554(83.08)6(9.23)2(3.08)2(3.07)1(1.54)------ASC-H412612(46.15)10(38.46)2(7.69)1(3.85)1(3.85)1514(93.33)1(6.67)0(0.00)0(0.00)0(0.00) LSIL37298(27.59)5(17.24)3(10.34)6(20.69)7(24.14)87(87.50)1(12.50)0(0.00)0(0.00)0(0.00) HSIL1090(0.00)1(11.11)1(11.11)2(22.22)5(55.56)10(0.00)0(0.00)0(0.00)0(0.00)1(100.00)合计15312974(57.36)22(17.05)8(6.20)11(8.53) 14(10.85)2421(87.50)2(8.33)0(0.00)0(0.00)1(4.17)

示LCT异常级别组间病理异常(包括CINI-III及癌)率比较,Hc=35.637,P<0.05;HR-HPV阳性与HR-HPV阴性组间CIN Ⅰ-Ⅲ与癌检出率比较,χ2=7.807,P<0.05

除细胞学筛查外,人乳头瘤病毒(HPV)对宫颈癌筛查有重要意义。研究已证实,高危型HPV在宫颈癌中检出率高达87.5%[7],国外也有资料显示90%宫颈癌患者与高危型HPV感染有关[8],持续性高危型HPV感染可以发展为宫颈癌。本研究243例LCT异常者中HR-HPV阳性者129例,感染率53.09%,其中HSIL的HR-HPV感染率最高,达90%,与文献报道相符,更加佐证了HR-HPV感染是宫颈癌的主要发病原因。

单纯LCT结果及HR-HPV检测不能作为临床诊断的结论,阴道镜下准确定位并取活检,行病理组织学诊断才能作为临床诊断的金标准。本研究153例LCT结果异常者行阴道镜组织及病理学检查,病理阳性58例,病理阳性率37.91%。ASCUS中病理阳性11例,ASC-H中病理阳性15例,LSIL中病理阳性22例,HSIL中病理阳性10例,随着LCT结果异常级别的增高,病理阳性率亦逐渐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R-HPV检测阳性者CIN Ⅰ-Ⅲ/癌检出率高于阴性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总之,LCT检查是一种相对准确、可靠的宫颈癌的筛查方法,联合HR-HPV进行宫颈癌筛查,可以更好地筛出高危人群;对绝经后妇女定期行LCT检查及生殖道HPV感染检测,是预防老年妇女宫颈癌的重要办法,对提高老年妇女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杨玲,章文华.山西子宫颈癌筛查方法比较的可行性研究[J].中国肿瘤,2007,9(24):391-392.

[2]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012-2028.

[3]郎景和.妇产科学进展[M].北京: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2014:1-166.

[4]李艳玲,陈秀杰,曲芃芃.220例绝经后妇女宫颈癌筛查结果分析[J].山东医药,2015,55(24):39-40.

[5]赵方辉,李楠,马俊飞,等.山西省襄垣县妇女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与宫颈癌关系的研究[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1,22(5):375-378.

[6]贺昕红,蔺莉.绝经后妇女宫颈细胞学检查异常的临床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09,12(8):1390-1391.

[7]崔瑞华.湿疣及子宫颈癌组织人乳头瘤病毒DNA的比较研究[J].中华妇产科杂志,1996,31(3):163-166.

[8]Schiffman MH,Bauer HM,Hoover RN,etal.Epidemiologic evidence showing that human papillomavirus infection causes most 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J].J Natl Cancer Inst,1993,85(12):958-964.

[9]陈玉芬,张礼婕,刘志红,等.LCT+HPV联合筛查体检人群在宫颈病变诊断中的作用[J].罕少疾病杂志,2010,17(6):5-9.

[收稿日期:2015-11-25]

作者简介:李洁,女,1989-08生,硕士,E-mail:lijie200850617@163.com.

中图分类号:R737.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6611(2016)02-0161-03

DOI:10.13753/j.issn.1007-6611.2016.02.014

猜你喜欢

异常者妇女宫颈癌
中老年女性的宫颈癌预防
糖代谢异常者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病率及其相关因素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甲状腺激素变化
当代妇女的工作
针灸治疗对多发性神经炎患者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研究
Hepsin及HMGB-1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与侵袭性相关性分析
糖尿病患者如何筛查并发症
E-cadherin、Ezrin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妇女法》也要治未病等9则
Survivin、NF-кB和STAT3 mRNA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