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读书善反思重实践乐改变
2016-05-24胡琼
胡琼
【关键词】职业教育;语文教师;专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19-0078-02
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因素很多,从国家到地方大环境下的宏观指导及培训工作,学校环境下的校本活动,教师自身的不断反思、研究等等,这一切从不同层面制约着教师专业的进步和发展。而教师自身的觉醒和成为自发的学习研究者的主观意愿,是决定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语文教师应做到勤读书、善反思、重实践、乐改变,因为这是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然通道和自觉选择。
一、勤读书,以渊博的知识教育人
读书会增长见识,作为一名教师,尤其是一名语文教师,必须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要教好书、育好人,就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唯有不断学习,勤奋读书,我们才会有丰富的源头活水,才能不断丰富智慧,才能更好地展现自我风采。
现在是一个信息时代,是快速运转的时代,刷屏式的“速读”盛行,捧卷式的“慢读”遇冷,这是当前不争的阅读趋势。作为一名职业学校的语文教师,要在烦躁时捧书阅读,让心归于宁静;在休闲时品茗静读,用书为自己的心美容,实属不易。但是,语文教师是个“杂家”,这就决定了这个生命载体所要承载的知识是兼容并包的,除了要掌握必备的学科知识,还要有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知识,更要有广博的哲学、自然科学等知识作为补充。在博览大量不同领域的知识的同时,语文教师还应学会将知识建构起来,找到彼此的交叉处、关联点,将知识融会贯通。知识积累得充足,文化底蕴便能得到快速积淀。
读书的过程,如《礼记》所说,要学、问、思、辨、行。一要博学之,热爱书籍,如饥似渴,挤出时间,博览群书;二要审问之,审思反问,学中有问,问中有学,学问相长;三要慎思之,慎虑深思,书中道理,缜密思考,反复体味;四要明辨之,明书之是,辨书之非,不泥窠臼,守正出新;五要笃行之,学了就做,做中又学,切忌空谈,知行合一。魏书生如饥似渴地读了大量教育学、心理学著作,从古希腊的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苏格拉底,到近代的卢梭、赫尔巴特、杜威,到现代的赞科夫、马卡连柯、巴班斯基、布鲁纳;从中国古代的孔夫子,到现在的陶行知、叶圣陶、蔡元培,他还读了十几种国内外的心理学著作。可见,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勤读书是奠定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
二、善反思,以智慧的课堂启发人
教师的自我反思,指教师通过内省或其他方式对自己的教学思维、教学过程及教学活动的再认识。在自我反思的过程中,发现自己教学行为中存在的问题,进而通过探究问题解决问题,最终达到提高教学质量、更新教学理念、求得自我发展的目的。学会自我反思可以获得教学的优化和自身实践智慧的提升,是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学记》中说:“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指出了反思的重要性,教师通过对自己教学问题的思考,总结经验,再反复实践,从而达到促进专业发展的目的。美国学者波斯纳曾提出过一个教师成长的公式: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形成肤浅的知识。只有经过反思,教师的经验方能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并对后继行为产生影响。著名教育家叶澜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的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
笔者在参加全市一次教研活动时,有两位教师教授了《神的一滴》这篇课文,在感受瓦尔登湖的“纯净之美,原生态之美”这个环节,一位教师要求学生自读课文,思考“作者是如何描绘瓦尔登湖的”。这种理性的思考破坏了对美的感受,所以学生的回答差强人意。另一位教师是通过学生范读、老师范读、学生自由朗读这些不同的阅读方式,让学生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说出对瓦尔登湖的总体感觉。学生通过阅读,结合自己喜欢的语句,很容易地说出自己的感受,水到渠成地达成了教学目标。相同的教学目标,不同的教学方法,结果也截然不同。可见,善于进行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
三、重实践,以优质的教育引导人
“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古人的话语,告诫我们为人师者,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在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道路上,实践才能得真知,离开实践,优秀的理论就会变得空洞;离开实践,优质的教育就会变成空谈。
职校语文教师要把自己看成是研究者,研究教材教法,研究学生学法,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职校语文教学实践中的各种现象和问题,对自身的教学行为做出科学的分析和评价,形成理性的认识,从而实现由“教教材”的“教书匠”到“用教材教”的“教育研究者”的转变。时下流行的“两课”评比、微课大赛、信息化教学大赛等教育实践给予教师发展的空间和机会,有助于教师获得更快更好的成长。只有教师成长了,才能够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积极引导学生,真正地实现“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的目的。
四、乐改变,以人格的魅力感染人
教师,对学生来说是道德的楷模、行动的标杆。从一定意义上说,教师不仅是用言辞来教育学生,更是在用自己的行为、形象和情感教育鼓励着学生。语文老师作为知识和思想的再创者,他的性格、情意、审美取向,会随着语文教材一同走进学生的世界。正如于漪所说:“语文教师站在课堂上就是生命在闪光。”可见,有智慧的教师不单单需要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还需要精湛的教学艺术,更需要“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人格魅力。
在教学中,教师应把言教与身教结合起来,处处为人师表,用自己的爱心和人格魅力感染影响学生。著名特级教师程翔给语文教师一个响亮的称谓——“文化人”。语文教师必定是个“文化人”,这不仅仅是对教师职业要求的显性张扬,更是对教师专业发展的隐性吁求。魏书生很注意修身,他常常告诉学生和青年教师在面对不尽如人意的环境时,要“多改变自己,少埋怨环境”,“对求之而不得的东西想得通,看得透,出得来,放得下;对自己平凡的工作想得深,看得远,进得去,拿得起”。他还说,“一位班主任积极乐观,笑对人生,容易使学生受到感染,容易使学生性格开朗、乐观,我还叮嘱自己,要笑对人生,做一名乐观的班主任,是为了学生,也是为了自己”。
只有走在这样一条成长的道路上,职校语文教师才能发展成为一个丰富而立体的人,才能做到润物细无声地育人,才能带领学生在语文园地里诗意地栖居。
【参考文献】
[1]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M].桂林:漓江出版社,2000.
[2]程翔.一个语文教师的心路历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3]熊川武.反思性教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4]叶澜.让课堂焕发出生命力[J].教育研究,1997(9).
[5]肖川.教育的智慧与真情[M].长沙:岳麓书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