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气管切开患者高压氧治疗中气囊的管理与医院感染相关性研究

2016-05-24何中华李海香陈志勇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6年4期
关键词:气管切开医院感染

何中华 李海香 陈志勇

528500 佛山市 广东省佛山市高明区人民医院护理部



气管切开患者高压氧治疗中气囊的管理与医院感染相关性研究

何中华李海香陈志勇

528500佛山市广东省佛山市高明区人民医院护理部

摘要目的:探索气管切开患者高压氧治疗中气囊的管理与医院感染相关性。方法:将60例气管切开患者(已撤呼吸机)需行高压氧舱治疗的患者随机等分为A组和B组,A组入高压氧舱前采取气管切开套管下吸痰,并用干燥的10 ml注射器予气囊增加3~5 ml空气,行高压氧舱治疗后,用干燥10 ml注射器予气囊放掉3~5 ml空气;B组入高压氧舱前采取气管切开套管下吸痰,行高压氧舱治疗。比较两组患者高压氧治疗后血氧饱和度、痰痂率、医院获得性肺炎发生率。结果:A组患者血氧饱和度>90%的情况,明显高于B组(P<0.05),痰痂、肺部感染发生率低于B组(P<0.05)。结论:气管切开患者行高压氧治疗,加强气囊的管理能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气管切开;气囊管理;高压氧治疗;医院感染

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6.04.059

高压氧疗为一类特殊的治疗方法,能有效地改善脑组织缺氧状态,增加氧含量,减少中枢神经的缺氧性损伤,促使患者苏醒和改善神经系统功能,可应用于脑出血、各种颅脑疾病以及颅脑术后昏迷治疗,其疗效显著[1]。高压氧治疗中,氧舱气压增大,气囊受压体积变小,封闭气道压力减低,气管切开套管与气管壁间有了间隙,口咽部含有大量微生物的分泌物就可能通过气管切开套管与气管壁间隙进入下呼吸道,引起患者痰量增多、血氧饱和度降低、医院获得性肺炎等医院感染。因此,气囊的管理是防止和减少并发症的一项重要措施。2010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神经内科、神经外科气管切开需要进行高压氧治疗的患者60例,分别实施不同方法进行高压氧治疗,观察两种方法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概率,为临床寻求一种较理想的气管切开患者行高压氧治疗的方法,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60例,男39例,女21例。年龄23~86岁,平均56岁。原发疾病:脑外伤30例,脑血管意外26例,其他原因引起脑损伤4例。将其随机等分成A、B两组,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原发病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A组患者入高压氧舱前采取气管切开套管下吸痰,并用干燥的10 ml注射器予气囊增加3~5 ml空气,行高压氧舱治疗后,用干燥10 ml注射器予气囊放掉3~5 ml空气;B组入高压氧舱前采取气管切开套管下吸痰,行高压氧舱治疗。观察两种方法对患者高压氧治疗后血氧饱和度、医院获得性肺炎的影响。两组患者若听到患者呼吸伴痰鸣;或定时(1~1.5 h)用听诊器在胸壁上部听到痰鸣音;患者血氧饱和度<90%,伴呼吸急促或不规则,应及时为患者进行吸痰[2]。

1.3观察指标患者血氧饱和度、痰液的性质、肺部感染(根据胸部X线片、痰培养等由主管医师确诊)。由管床护士跟踪患者情况,记录患者血氧饱和度的变化,痰液的性质,肺部感染情况。

1.4统计学处理采用PEMS 3.2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表1)

表1 两组患者血氧饱和度>90%、痰痂形成、

3讨论

气管切开作为一种医疗手段,较为广泛应用在临床治疗和抢救中。人工气道的建立破坏了呼吸道正常解剖及功能,临床上广泛使用的气管切开套管为一次性掺硅聚乙烯材料,具有气囊及卡口装置。气囊是高容低压套囊,最适压力在25~30 cmH2O,成年人注入气体约8~12 ml,无需定时放气,但气囊压力和注气量的调整还是必要的。气囊充气后不仅能够固定导管,还能有效封闭气管切开套管与气管壁间隙,保证潮气量,预防口咽部分泌物进入肺部,从而减少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3]。气囊充气后,声门与气囊之间的间隙成为一死腔,使口咽部分泌物、食物残渣或呕吐物滞留于此。口咽部分泌物及定植菌易积聚在导管套囊上,在此区域形成“黏液糊”,成为细菌的储存库。气囊压力是决定气囊是否损伤气管黏膜的重要因素,理想的气囊压力为有效封闭气囊与气管间隙的最小压力,即低于正常毛细血管灌注压。如果气囊封闭压力过低,含有大量微生物的分泌物就可能通过气囊与气管间隙进入下呼吸道,导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但是如果气囊内压力过高,可能会因为对气管黏膜的长期压迫,血液供应障碍导致局部糜烂、缺血甚至坏死等严重后果。将气管切开患者置于1.5~2.5气压下的氧舱内给予纯氧治疗疾病,根据波-马定律,P1V1=P2V2,P是压强,V是容量,即对于一定质量的、温度不变的气体,P和V呈负相关[2],高压氧治疗中,氧舱气压增大,气囊受压体积变小,封闭气道压力减低,气管切开套管与气管壁间有了间隙,口咽部含有大量微生物的分泌物就可能通过气管切开套管与气管间隙进入下呼吸道,引起患者痰量增多、血氧饱和度降低、医院获得性肺炎等医院感染[1]。

本研究A组患者入高压氧舱前采取气管切开套管下吸痰,并用干燥的10 ml注射器予气囊增加3~5 ml空气,抵消因氧舱气压增大,气囊受压变小,保证气囊的体积能有效封闭气管切开套管与气管壁间隙,高压氧舱治疗后,用干燥10 ml注射器予气囊放掉3~5 ml空气,能有效避免长期压迫气管内壁黏膜,防止缺血坏死。B组患者入高压氧舱前采取气管切开套管下吸痰,行高压氧舱治疗。A组患者经过高压氧治疗后,90%患者血氧饱和度>90%,4例发生医院获得性肺炎,发生率13.33%,而B组30例患者发生医院获得性肺炎13例,发生率4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许多护理同仁都很关注并且采取多种方法致力解决气管切开患者高压氧治疗中引起的医院感染,张玮等[4]在高压氧舱治疗中全过程陪护,及时吸出气道内痰液,注意保护呼吸道通畅,观察各种治疗反应。佘爱红等[1]采取气管切开套管下吸痰,吸痰后立即行气道声门下冲洗,不仅能延长吸痰间隔时间,有效保持呼吸道通畅,保证高压氧治疗效果,而且还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4小结

人工气道是保障危重患者的呼吸道通畅,气囊管理是人工气道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气囊压力的管理又是气囊管理的重要部分。本课题旨在研究一种无创性气囊管理的方法,通过改变气囊的充气量,抵抗气压变化,避免气囊内气体在高压氧舱内因压力变化时发生容积变化,使气囊能有效封闭气管切开套管与气管壁间隙,减少口咽部分泌物进入肺部而造成医院感染。作为一种简便、易行的有效预防手段,可以降低医院感染,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医疗费用,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佘爱红,朱虹.高压氧舱内两种气道护理方法的效果比较[J].中国实用医药,2012,7(32):208-209.

[2]张维善.物理选修3-3[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20.

[3]吴超,沈梅芬.影响人工气道气囊压力相关因素的讲究进展[J].护士进修杂志,2014,29(4): 323-325.

[4]张玮,王君.气管切开危重患者高压氧治疗的护理[J].护理学杂志,2011,26(8):43-44.

(本文编辑崔兰英)

(收稿日期:2015-04-10)

基金项目:2013年佛山市医学类科技攻关项目(201308331)

何中华:女,本科,副主任护师,护理部副主任

猜你喜欢

气管切开医院感染
手术器械摆台图谱在手术室护士培训中的临床应用
外科临床护理过程中手卫生教育与预防医院感染
气道护理在脑外科气管切开中的应用效果
重症监护病房感染危险程度分析与护理措施
重症医学科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分析
气管切开致皮下气肿的抢救配合
重症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后胃管置入法的比较及护理
颅脑外伤行气管切开术后胃肠外营养护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