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射线胃肠道造影检查对食管裂孔疝诊断的临床价值评估
2016-05-20贾建卿
贾建卿
【摘要】 目的 对X射线胃肠道造影检查食管裂孔疝的临床诊断价值进行评估。方法 52例食管裂孔疝患者, 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 各26例。分别采用X射线胃肠道造影和常规胃镜技术诊断, 并对比两组的诊断效果。结果 研究组的诊断符合率为88.46%, 高于对照组的61.54%(P<0.05);研究组诊断操作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更少(P<0.05)。结论 X射线胃肠道造影检查对食管裂孔疝诊断的临床价值较高, 不仅能够提升患者的诊断符合率, 还能有效减少诊断时间, 值得推广。
【关键词】 X射线胃肠道造影;食管裂孔疝;诊断;临床价值
食管裂孔疝属于胃肠道疾病, 常因腹腔内脏器(主要是胃)通过膈肌的食管裂孔进入到胸腔后引发一系列临床症状, 由于患者未表现出明显或特异的症状, 因此在临床诊断上常出现误诊或漏诊的情况。临床上主要有两种诊断方式, 一是X线钡剂造影, 二是胃镜检查, 为探究出二者的诊断价值, 本文将对本院收治的52例食管裂孔疝患者实行对比分析,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4年9月~2015年11月收治的52例食管裂孔疝患者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 各26例。研究组中男15例, 女11例;年龄19~80岁, 平均年龄(51.30±9.61)岁;病程1~12年, 平均病程(4.43±2.53)年。
对照组中男14例, 女12例;年龄20~81岁, 平均年龄(52.08±
9.77)岁;病程1~11年, 平均病程(4.20±2.27)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胃镜技术实行术期诊断, 首先, 将胃镜缓慢置入患者的胃部中, 以充分看清其内部, 并对患者的食管黏膜、胃食管相关连接的部位进行认真的观察, 检查是否存在损伤;其次, 退镜后再通过镜身的翻转检查贲门位置和胃底部分, 并进行严密的观察。研究组采用X射线胃肠道造影实行术期检查, 选择的硫酸钡混悬液浓度为200%, 并指导患者保持正确的体位, 即俯卧位, 保持头低足高的姿势, 足部抬高的角度控制在15°左右为宜;为患者实行valsala试验, 在检查过程中仍要指导患者保持正确的体位, 即仰卧位, 保持右前倾位和立位;接着采用多轴检查的方式对患者的食管位置、贲门位置还有胃底部位进行检查, 同时做好摄片。检查结果出来后, 请院内的专科医生根据检查结果做诊断, 并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手术方式。
1. 3 观察指标 ①对两组患者手术治疗证实结果和术期检查结果实行准确记录和统计, 分析其诊断符合率;②记录和分析漏诊、误诊的情况;③对两种检查方式操作过程中所需要的诊断时间进行记录和统计。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诊断效果对比 研究组诊断符合率为88.46%, 与对照组的61.54%相比更高(P<0.05);其中, 研究组漏诊的情况与对照组相比较少(P<0.05)。见表1。
2. 2 两组检查操作时间对比 研究组检查过程中所需操作时间为(17.36±4.87)min;对照组所需时间为(25.34±4.47)min,
研究组所需时间明显更少(t=2.24, P<0.05)。
3 讨论
食管裂孔疝主要分为两种, 一种是恢复性病变, 另一种是不可恢复性病变, 其中还分成短食管型、食管旁型以及混合型食管裂孔疝三类。食管裂孔疝疾病非先天性疾病, 而是因外因导致, 主要包括膈食管膜发生病变, 如松弛等, 导致食管裂孔出现扩大, 从而增加了患者腹内压, 引发食管胃角水平出现不平衡[1]。在食管裂孔疝的临床诊断上, 主要通过疝囊的存在进行确诊, 但是疝囊在人体内的位置会随着患者体位的变化而移动, 如从患者的肠道观察上看, 可发现患者的胃黏膜发生了变化, 即表现出粗大且弯曲的形态, 部分胃黏膜还会发生变形, 主要表现出颗粒状形态;若患者的病情属于持续发展的状态, 则形态会表现得更为宽大, 尤其是肠上的胃黏膜会出现增粗的情况;再次观察疝囊, 则会发现其上界部分与食管的下端部分发生了粘连, 从而变成了一个缩环, 该缩环也被称为A环, 主要是因为食管下括约肌在收缩过程中形成, 且无固定的状态, 因此诊断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难度[2]。
利用钡餐实行检查则很难发现形态较小, 或不固定的疝囊, 从而出现漏诊的情况。因此, 在食管裂孔疝患者的临床诊断中, 需要按照食管裂孔疝的标准操作步骤实行, 检查前要求患者保持正确体位, 即仰卧位, 并保持足部高于头部, 同时服用足量的钡餐。检查过程中还要求患者适当移动体位, 即从右前斜位转移到左前斜位, 以保证钡剂能在体内反流;为了更加清晰地看到疝囊, 还可以叮嘱患者保持深呼吸, 适当提升腹压水平[3, 4]。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 CT技术也逐渐被广泛应用在相关疾病的临床诊断上, 如何将其应用在食管裂孔疝的临床诊断中值得进一步探讨。要求医学研究者引起足够重视的是, 部分食管裂孔疝患者还会出现多种临床症状, 如边缘性溃疡还有消化性食管炎等, 为避免出现误诊或者漏诊的情况, 需要对患者的病情进行严密的观察和分析[5]。
在此次研究过程中, 研究组的诊断符合率为88.46%, 比对照组的61.54%更高(P<0.05), 诊断操作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更少(P<0.05)。
综上所述, 为食管裂孔疝患者实行X射线胃肠道造影检查, 能获得较高诊断符合率, 应用价值高, 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季锋, 汪忠镐, 李震, 等.高分辨率食管测压法在食管裂孔疝诊断中的意义.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2013, 28(6):427-430.
[2]李义红, 李献亮, 韩文峰, 等.胃超声造影与胃镜诊断食管裂孔疝的对比分析.中国医药导报, 2013, 10(30):133-137.
[3]李林堂, 李敏, 冯智虹.老年性食管裂孔疝放射诊断探析.当代医学, 2014, 20(29):100-101.
[4]董海斌, 刘锴, 邓勇.大平板多功能数字X射线机在消化系统的应用.中国医学装备, 2014, 11(6):68-70.
[5]谢永红, 欧阳小鹃, 叶圣东. X射线胃肠道造影检查对食管裂孔疝诊断的临床价值分析.医学信息, 2015, 28(42):327.
[收稿日期:2016-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