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研究生资助育人工作刍议

2016-05-20陈振兴刘悦

新西部·中旬刊 2016年4期
关键词:激励作用资助育人高校

陈振兴?刘悦

【摘 要】 本文阐述了我国高校研究生奖助学金政策的实施现状,提出了重视其基本功能,发挥激励作用的措施。要公开客观认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确保物尽其用;加强跟踪、监督和管理力度,从而更好地发挥激励与引导作用;注重推进感恩教育,促进奖助学金资助育人作用的长远化和广泛化。

【关键词】 高校;资助育人;奖助学金;激励作用;措施

我国研究生奖助学金制度是当前高校资助育人职能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集中体现,为了发挥高校的资助育人优势,也为了保障研究生奖助学金制度的不断完善, 很有必要了解和梳理研究生奖助学金制度的目的, 克服评定过程中的不足,开展感恩回馈教育,进而更好地发挥研究生奖助学金的引导与激励作用。

一、现状:国家对研究生奖助学金的高度重视及其政策种类的多样化

研究生国家奖助学金制度的核心在于落实资助育人,其重要性在于让每一个学生有学上,不能因为家庭经济原因退学;同时要给研究生提供正常的生活补助,解决其后顾之忧,让其能够放下包袱、安心学习、认真科研、多出成果,能够不辜负祖国、人民、家人的重托,能够成长为服务于国家各领域、各项事业建设的高水平研究型人才。

当前研究生奖助学金主要包括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各类社会及企业奖助学金、研究生奖学金、助学金等四种资助类型。为完善研究生奖助政策体系,提高研究生待遇水平,国家政策对研究生奖助学金做出相关调整。从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开始,研究生国家助学金已代替原有的普通奖学金;同时,根据财政部、教育部针对研究生国家助学金的适用对象、使用途径、补助标准等做了详细的规定,其适用对象是:计划内所有全日制(不包括在职)研究生;使用用途是:基本生活开支;补助标准:每位硕士研究生每年不低于6千元、相应的每位博士研究生每年不低于1万元。

二、措施:重视基本功能,发挥激励作用

1、公开客观认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确保物尽其用

首先,由于国家助学金只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因此对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是关键,怎样做到公开、公平、公正、合理,怎样才能切实有效得保障物尽其用是当前各学校开展助学金评定工作的重中之重。为此,各个学校都展开了家庭经济贫困情况调查,并制定相应的审核认定办法。审核以上情况的重要依据是地方政府所出具的贫困证明。然而,盖的公章真的能反映学生的贫困情况吗?据了解某些学生为了能进入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档案库,刻意去捏造家庭低收入和家庭情况,找渠道拉关系托熟人盖假章。这样一来,一些“假经济困难证明”和“假经济困难学生”便应运而生。[1]为此,学校在实际操作上要加大对这些情况的真假判断力度,降低评审过程中的失误率,保障真正的经济困难学生利益。

其次,研究生获得的资金资助一般有奖学金、助学金。奖助学金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是资助评选品学兼优的同学,但是也有差别,奖学金标准单一就是奖励表现优秀的研究生,评选工作一般没有什么争议,助学金评审条件有表现优秀、家庭困难两方面。目前,高校都采取综合测评的方法对研究生各方面的表现进行评定,综合测评涉及到研究生德、智、文体方面,较为全面,同时得到老师同学的认可。因此,研究生奖学金可以以其综合测评成绩进行评定。

2、加强跟踪、监督和管理力度,从而更好地发挥激励与引导作用

进一步加强跟踪、监督和管理力度:高校要对受助学生进行理想信念和正确理财教育指导,定期与学生和家长沟通,了解奖助学金的使用情况,同时还可以通过学生干部等其他同学了解详细情况,一旦发现违规使用情况将立即进行批评教育或相关处理;要引导学生将好钢用在刀刃上,珍惜来之不易的机会,要全面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要努力回报国家、社会和学校的关怀和期望;同时要注意形成一种长效机制和制度传承,避免有始无终。

在奖助政策的调整和完善过程中,学生是最直接的受益主体,高校要做好研究生奖助学金评定的后期调研和回访工作。对于获奖或受助学生的先进事迹要加大宣传力度,提升宣传水平,让更多的学生感受到正能量;对于一些退步学生要在第一时间给予引导,让学生少走弯路、保证自己良好的形象和模范作用。最后还应对全体研究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以更好地发挥奖助学金的引导和激励作用。

3、注重推进感恩教育,促进奖助学金资助育人作用的长远化和广泛化

“滴水之恩,涌泉相报”。感恩自古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先受助,后助人;对于大学生而言更是一种责任意识。感恩教育从大学新生入学教育开始就贯穿了学生大学、研究生学习的始末。特别是在当前出现一些感恩情感缺失的受助学生的情况下,高等院校更应非常重视学生的感恩教育,十分注重向学生灌输立志成才、回馈社会的价值理念,并格外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让沐浴母校恩惠的学子怀着感恩的心情进入社会、走向成功。感恩教育的方式有多种,如:加强感恩教育的宣传工作,增强责任意识。多引入一些感恩教育的版块,校园里也要树立感恩教育的典型,用一些生动的案例引导学生学会思考,以起到现身说法的作用;同时要重视辅导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辅导员,自身首先要做好表率,要引导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将感恩的情感和理念铭记于心,真正做到入脑、入心、入行,切实保障研究生奖助学金引导与激励作用的长远化和广泛化。

当前,高校在开展研究生奖助学金的相关工作时要不断完善规章制度,提高成效、减少纰漏,真正让综合成绩优异、科研成果显著、整体素质突出的研究生从中受益。要结合实际情况,在研究生中开展感恩教育,不断提升其思想道德品质,保障奖助学金资助育人职能的实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和储备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 杜雪莲.高师院校经济困难学生助学问题初探[J].广西高教研究,2002(02)101-104.

[2] 耿政松,张琳.如何构建科学合理的高校帮困助学体系[J].中国建设教育,2006(02)49-51.

【作者简介】

陈振兴(1989.7-)男,汉族,甘肃张掖人,医学硕士,主要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猜你喜欢

激励作用资助育人高校
高职院校贫困生资助育人探析
如何在国有企业中激励统战成员建功立业
高职院校资助育人工作的探索与实践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精准扶贫”视角下的高校资助育人工作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论述多重职业发展通道对国企专业技术人员的激励作用
企业文化有效融入人力资源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