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供求管理的城市交通拥堵综合治理对策研究

2016-05-20王敬斋

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6年1期
关键词:交通拥堵需求供给

□王敬斋

(商丘学院,河南 商丘 476000)



基于供求管理的城市交通拥堵综合治理对策研究

□王敬斋

(商丘学院,河南 商丘 476000)

【摘要】城市交通拥堵是城市顽症之一,拥堵管理的重点在于提高管理的有效性,即解决城市交通供给和需求的有效性问题,解决了供给和需求这个核心问题,交通拥堵问题迎刃而解。

【关键词】交通拥堵;原因;供给;需求

1绪论

交通拥堵是“交通拥挤”和“交通堵塞”的两个概念的叠加。[1]城市交通拥堵是世界各国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几乎不可避免的现象,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人口数量大量增加,城市拥堵现象时有发生。拥堵给人们带来很大不便,降低了社会效率,造成土地、石油资源大量消耗,污染空气,[2]由于交通拥堵给社会造成的各种损失也是不可估量。

解决城市拥堵的方法和措施也应运而生,直到现在,城市交通拥堵问题依然是城市头疼的问题,甚至已蔓延到一些小城市。交通拥堵呈常态化和区域蔓延之势,[3]拥堵问题亟须解决,刻不容缓。

2当前城市交通拥堵综合治理措施概述

2.1通过技术手段解决交通拥堵问题

技术手段着力于研究有关交通的技术,为交通而产生。比如改进交通信号,智能交通系统,限号行驶,通过技术措施监控不良交通行为等,具有快捷性、实时性,便于城市交通的管理,对于提高交通效率起到了巨大作用。从人类历史发展来看,技术促进了交通方式和速度的重大变革,交通也促使了技术的不断进步,两者相辅相成。另外,可以通过交通仿真技术、视频技术、FRID技术等对未来的交通发展进行分析和评价。

2.2利用经济手段解决交通拥堵

城市道路交通设施作为准公用物品,其外部效应必然导致交通拥堵的发生。[4]因此可以通过交通成本内部化这种方式让人们考虑个人出行成本方面因素,从而改变人们出行习惯,达到解决交通拥堵的目的。选择公共交通工具,提高了运输效率,减少了私家车的数量,降低了社会出行成本。

2.3政策手段解决交通拥堵

政府会出台一些鼓励或限制的政策,甚至通过立法解决交通拥堵问题。比如对大货车进行的行驶时间进行规定,违反规定的进行处罚。另外就是修建绕城公路,减少过路车辆进城。还有较常见的是多个城市禁止电动车或摩托车上路,减少了上路电动车的数量,减少了三轮车和电动汽车在道路上不遵守交通规则的行为,畅通了道路,对交通的改善起到了明显的作用。

2.4增设交通硬件设施手段

通过道路拓宽、延长,修建分流通道等方式解决交通拥堵,是目前多数城市的做法。通过这样的方式,城市的范围逐渐扩大,车辆出行更加便利,交通拥堵得到缓解。但是若干年后,城市又会陷入“修路—扩大—修路”的循环。

2.5以上措施的效果评价

总体来讲,这些措施都是因交通拥堵应运而生,视野相对狭窄,不便于整体把握交通拥堵的实质,实际上,无论上述那种措施,都是围绕一个基本的问题——交通的供给和需求问题一一展开的。

3城市交通拥堵深层次原因分析

交通拥堵是城市交通系统输出的结果,从经济学角度进行分析,可将城市交通拥堵看作是交通系统转换过程中供给和需求的矛盾过程。

3.1城市交通拥堵的实质

城市交通拥堵的实质,是作为交通供给的主体——政府和作为交通需求的主体之间在交通供给和需求使用上的矛盾。

政府本着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对交通的供给进行控制和管理,出发点在于公共需要。因此,有时会牺牲某些群体利益。比如,对某些车辆限行,对交通进行临时管制或疏导。

居民以及企业的交通需求,则是站在个体立场上,目的是为了满足个体交通顺畅性,因此,会选择有利于自己利益的交通方式。比如,选择最近的道路,违背交通规则,随意停车等。这样的结果,对交通的拥堵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因此,两者都有交通畅通的需求,但由于两者达到目标过程中的不匹配行为,导致城市交通拥堵产生。

3.2城市交通拥堵的供给分析

3.2.1城市交通供给

通常来看,城市交通供给主要包括:道路、交通工具、交通信息系统。总体来看,交通工具的使用是有成本的,道路和交通信息系统则是无偿使用。一个城市可以在可承受的资金范围内,调整三者的数量。

3.2.2交通供给的特点

第一,随时间发展增加。首先,道路的增加是阶梯性的。这是由于作为固定设施的道路修建具有周期性,道路没有完工,则不能投入使用发挥作用;道路完工后,城市道路数量则保持一段时间稳定。因此,随着时间的变化,道路供给不会线性变化,而是呈阶梯状跳跃增加,如图1所示。其次,交通工具和交通信息系统也伴随道路的增加而增加。随着道路数量的增多,公共交通工具和私家车都会有一定增加,交通信息系统的数量也会增加,它们的增加可以是线性的,如图2所示,其中Q表示数量,t表示时间,S代表供给曲线,下同。

图1 城市道路的阶梯性变化示意图

图2 交通工具和交通信息系统随时间的变化示意图图

第二,道路随时间波动性增加。正常情况下,修建城市道路,会对邻近或者交叉的道路产生影响。比如修建高架桥是为了增加道路供给,但是对桥下正常的道路通行造成了影响,对交叉的道路也造成了不同的影响。因此,在修建新的道路时,往往意味着在工期内城市的交通供给的减少,如图3所示。在该图中,Q1是最初道路的供给量,Q2表示修建道路期间道路供给量的水平,比Q1低。Q3表示道路修好后,道路供给的新的水平,Q4表示修建道路期间道路的供给,同样比Q3要低,以下类推。

图3 道路数量随时间波动性的变化示意图

总的来看,由于经济的发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镇居民数量增加,几乎所有城市交通供给随时间的发展,有逐步增加的趋势。

3.3城市交通需求特点分析

交通需求从本质只是一个派生需求,是人们实现其他需求的一个工具。

3.3.1城市交通需求的分类

从需求弹性来划分,可以分成刚性需求和弹性需求。刚性需求受外界因素影响较小,交通需求数量比较稳定。交通刚性需求主要是上学、上班、企业的运输活动对交通的需求。这些活动具有重复性,一般不会轻易改变。弹性需求则是受外界因素影响较大的需求。这样的交通需求并非人们的基本需求,比如外出旅游需求、购物需求等。

3.3.2城市交通需求的特点

第一,受时间影响比较大。这个时间主要指的是一天中的早中晚三个时间点,另外指的是节假日。三个时间点和节假日都是交通需求的高峰。在高峰时点或高峰时段,交通需求明显高于交通供给,从而造成拥堵。正常情况下一天中城市交通需求量如图4所示,Q表示需求量,D表示需求曲线,t表示时间,以小时为单位。可以看出,每天8时,12时,17时左右形成交通高峰,容易造成城市交通拥堵。

图4 一天不同时刻交通需求分布

第二,受城市布局影响较大。在一个城市里存在着工业区,住宅区,休闲区、商业区等,这些区域布置对其附近的道路需求会产生重要影响。

3.4城市交通供给和需求的矛盾分析

3.4.1城市交通供需矛盾的内容

城市交通供需矛盾,是两者数量的矛盾,即交通需求大于交通供给。为此,政府倾向于增加供给的方式来满足交通需求。这种决策的结果是,城市的基础设施规模不断扩大,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

城市交通的供需矛盾,主要存在以下方面:

第一,供需数量的矛盾。供需数量的矛盾,往往是供给小于需求。这是城市基础设施得以扩大的基本的依据,也被当作是一个主要矛盾,往往忽略了供需种类的矛盾。

第二,供需种类的矛盾。市民实际所需和政府实际提供存在着差异。

第三,供需量和质的矛盾。没有充分挖掘潜力,缺乏对城市交通制约因素的认识,一味从“量”的方面满足市民对交通的需求。城市交通问题看起来很复杂,但是也有其关键制约因素。这个制约因素,就是管理的有效性方面。

3.4.2城市交通供需差异分析

城市交通供需差异可以分三类:

第一,市民的需求和政府对这种需求认知的不同。政府通过各种途径调查市民对交通方面的需求与居民的实际需求存在着差异。可以把这个差异称为差异1。

第二,政府调查得到交通的需求,和政府实际提供的交通需求之间的差异。这个差异可以称为差异2。

第三,市民实际需求与政府实际提供的交通需求差异。这个差异是最终差异,称作差异3,等于差异1和差异2之和。

三个差异的关系可以用图5所示。

图5 三个差异分析

4基于供给和需求管理的城市拥堵治理对策研究

4.1基于供给管理的城市拥堵治理对策

城市交通拥堵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供给不足,在很多情况下,并非真的是交通供给不够,而是交通供给的有效利用不足,使得交通供给的能力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4.1.1做好交通需求调查

交通需求调查工作是一个基础工作,通过交通调查,能够实际的掌握市民对交通的需求状况,从而针对性的解决交通拥堵问题,并使得实际的交通供给能力提高。

交通需求调查包括以下方面:

第一,对各条道路每天交通需求高峰时段和拥堵路段的调查。

第二,对节假日道路的拥堵状况的调查。

第三,对企业生产活动对交通的影响状况进行调查。

第四,对重要场所的停车位拥有情况以及道路顺畅状况进行调查。

第五,对公共交通工具的能力进行调查。

4.1.2普及交通安全教育

交通安全教育是一项前馈控制的手段,是防患于未然一种方式。具有良好交通意识的市民会规范自己的行为,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为交通的顺畅和交通能力的提高,起到重要的作用。交通安全知识需要从娃娃抓起,另外要经常性的对社会进行宣传和普及。交通安全教育工作要走向学校,走向社会。

4.1.3规范道路秩序,提高道路供给能力

第一,对商贩占道经营进行规范管理。商贩占道经营会引发车辆运行不畅,严重降低了道路的供给能力——即车辆的通行能力,此时宽阔的公路的通行能力相当于一个乡间小道。商贩占道经营,长期以来有之,形成了马路市场。对此现象,应当坚决进行治理,同时要考虑到周边人们生活的需要,对这些商贩进行引导,换到合适的场所经营。

第二,要严格管理交通秩序。要严格区分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规范人们的交通行为,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减少乃至杜绝非机动车辆随意走机动车道,行人乱闯红灯、机动车辆随意占据非机动车道的现象。

第三,快速处理突发事故和故障。交通事故会对造成堵塞,降低道路通行效率。交通信号出现故障也会引发城市交通拥堵,造成秩序混乱。交通管理部门要发挥高效的作用,快速处理交通事故,解决交通故障问题。

第四,做好交通引导工作。交通管理部门要通过各种方式对市民的出行做好预报和引导工作。比如在道路上安置电子公告牌,不间断的提示道路的拥堵情况,对交通的分流做好引导。或者通过交通广播的形式对司机和将要出行的人进行提醒,以减少交通拥堵的发生。

4.1.4合理做好城市规划

当前我国路网密度为4.85公里/平方公里,低于世界发达国家水平16.21公里/平方公里,也低于国际标准7.1公里/平方公里的上限。[2]老城区道路一般比较狭窄,机构林立,人口稠密,容易产生交通拥堵。当前各个城市都有新区建设,新区建设需要统筹谋划,科学布局各个机构及商业设施的位置,考虑到以后交通需求的变动。目前,城市新区道路一般都比较宽阔,对通行能力提高了不少。在道路建设方面,可以考虑修建专用通道,如学生的校车,公交车,交通应急,消防,急救、保险公司等专用通道。

4.1.5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

先进的技术手段包括道路拥挤的识别技术、道路拥堵的预测技术、道路拥堵的解决技术等。通过技术手段挖掘道路的潜力,扩大道路的通行能力。

4.1.6大力落实公交优先战略

公交车是提高交通供给的一种方法。在道路状况不变的前提下,通过公交化,可以有效减少私家车数量,减少道路拥堵,提高社会资源利用率。对于道路拥堵的核心区域,政府甚至可以提高小汽车的使用成本,收取拥堵税。[5]因此,政府要大力支持公共交通工具的投入及使用,不仅要宣传,而且要真正落实“公交优先”的战略,决不能让公交优先的决策与计划相分离。比如修建公交专用通道,拥堵路段交通优先通行,提高对公交公司的补贴等,为公交的顺畅运行提供必要的条件。

4.2基于需求管理的城市拥堵治理对策

对市民的需求管理,可以采取价格手段和非价格手段。价格手段则是通过价格的杠杆作用,提高或降低出行的成本,借以提高道路畅通的目的。对于需求进行管理,可以采取增加需求,抑制需求和转移需求的方式。

4.2.1刚性交通需求的管理对策

刚性交通需求主要包括上班、上学、社会物流交通需求等。刚性需求影响到社会经济的政策运行,不能采取抑制策略。

一方面,刚性需求是必须满足的;另一方面,刚性需求又造成城市交通拥堵。因此,刚性需求的管理是城市交通管理的重点。对于刚性需求,可以采取转移需求的方式进行管理。

第一,采取交通方式转换引导交通需求。鼓励学生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上学,市民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上班,有条件的学校和企业开通校车或班车,最大程度减少私家车的出行数量。

第二,采取时间转移方式引导交通需求。提倡生产企业和商业企业通过时间安排,利用晚上的时间进行运输。由于生产节奏的安排,必须白天运输的车辆,提倡合理错开交通高峰进行运输。

第三,做好分流工作。如果刚性交通需求比较大,虽然采取了以上方法,但是仍然会存在交通拥堵的现象。此时可以采取分流的方式,合理分配各条道路车流量,提高通行效果。另外,可以在一定的时间段,对人口稠密的学校、工厂附近,采取车辆限行政策,只允许某些车辆进出,减轻交通压力,其他车辆绕行。因此需要规划好分流道路的相关内容。

4.2.2弹性交通需求的管理对策

弹性交通需求难以管理,为了应对交通增加的需求而修建大量设施,是一种社会资源浪费。因此,对于弹性交通需求,必要的增加还是要有的,如果没有分清弹性需求和刚性需求,过多的供给只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因此,弹性交通需求,主要是从需求的角度解决。

第一,对节假日的时间进行灵活安排。交通拥堵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集中休假,集中出行,导致交通需求突然大幅度增加引起的。政府部门应该鼓励各有关单位保证放假政策得到执行的情况下,将放假时间进行合理安排,错开放假时间,平衡交通流量。

第二,合理安排商家的商业活动。商家促销活动一般在闹市,占据交通要道位置,人流量大,容易造成拥堵,存在安全隐患。商业活动如果条件允许,可以转移地点,远离交通要道。既满足商家活动要求,又最低限度影响交通需求。

第三,与刚性交通需求的对策相结合。刚性交通需求的策略,在这里同样是适用的。因此,要充分利用管理刚性交通需求的交通对策,双管齐下,保证效果。

5结论

城市交通拥堵是城市顽症之一,通过合理的管理,并非不能解决。城市交通拥堵管理的重点在于管理的有效性。城市交通拥堵的实质在于供给和需求的有效性问题,解决了供给和需求这个核心问题,交通拥堵问题迎刃而解。在供给方面,不能一味地大拆大建,而是通过精细化的管理,使原有的交通资源充分发挥作用,挖掘潜力,提高交通的供给水平。在需求方面,通过对需求进行转移,从而平衡交通需求水平,从而达到减少资源投入,满足人们需要的目的。

因此,把握了城市交通拥堵的实质,就能找到解决交通拥堵的重点,因而可以采取更有效的策略,满足人们交通需求。

参考文献:

[1]孙欣妹.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浅议[J].经济师,2010,9:62.

[2]李军.解决城市交通拥堵的对策分析[J].城市,2011,12:62-64.

[3]孙继孚.对中国大城市交通拥堵的认识[J].城市交通,2011,2(9):8-14.

[4]曾鹦,李军.合作博弈视角下城市道路交通拥堵收费研究[J].运筹与管理,2013,1:9-14.

[5]徐铭阳.基于外部性理论的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研究[J].企业导报,2015,3:187-188.

[责任编辑:王文俐]

Comprehensive Management Countermeasure of Urban Traffic Congestion Based on Supply and Demand Management

WANG Jing-zhai

(ShangqiuUniversity,Shangqiu476000,China)

Abstract:Urban traffic congestion is one of the city's chronic problems. The key to congestion management is to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management, that is, to solve the problems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urban traffic supply and demand. Solving the core issue of supply and demand, the problem of traffic congestion will be easily solved.

Key words:traffic congestion; reason; supply; demand

【中图分类号】F28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101(2016)01-0028-05

作者简介:王敬斋(1981-),男,河南洛阳人,硕士,现工作于商丘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企业管理。

基金项目:2015年度商丘社科联课题“城市交通拥堵的深层原因及综合治理对策研究”(SKG2015182)

收稿日期:2015-09-11

猜你喜欢

交通拥堵需求供给
一图带你读懂供给侧改革
特种车辆在城市交通拥堵中的现状及建议
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国内研究述评
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国内研究述评
“以学习为中心”的Checkouttime板块教学实践
从不同需求层面分析欠发达地区的发展与贫困
我国少儿图书的供给与需求关系探究
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培训的关联性分析及阐述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新公共管理理论视角下重庆市交通拥堵整改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