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建筑资料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2016-05-19王建岭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 2016年5期
关键词:埃菲尔铁塔重难点高中历史

王建岭

随着新课程的逐步实施与推进,对历史教师的课堂教学也提出了新要求——让历史课堂成为学生全面发展的舞台、健康成长的阶梯。建筑是人们用木材等构建的供人居住和使用的场所。在历史的发展和沉淀中,建筑已经不仅仅是现实存在的建筑,它还拥有深厚的文化内涵。现结合本人教学实践,谈谈建筑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一、建筑资料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1.运用建筑资料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建筑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在教学中,正确运用建筑资料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例如,在讲授《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我是这样导入的。我先向学生展示埃菲尔铁塔图片(图1),让学生仔细观察,然后提问:“建于1889年的埃菲尔铁塔真的是纯铁打造的吗?如果不是,那是什么?这种材料又是从什么时候广泛用于建筑的呢?”这就是利用学生在关于埃菲尔铁塔方面的知识盲点,巧妙地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引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内容。

2.运用建筑资料教学,引导学生突破重难点。

高中历史教材中有许多重难点对学生来说不好理解。要突破这些重难点并非易事,而建筑资料的引进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难题。

例如,在《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这一课中,宗法制对后世的影响是这一课的难点,为了加强学生的理解,我向学生展示一幅四合院图片(图2)。随后,向学生解说:“四合院分前院、后院,前院是辅助用房,后院中轴线上设堂屋,是院中规格最尊贵的建筑,是供奉“天地君亲师”牌位的地方,然后依次是长辈、晚辈住房,体现了严格的等级伦理观念,这正是宗法制在后世建筑上的体现。”这样,通过合理的解说,使学生对宗法制的影响理解得更加全面了。

3.运用建筑资料教学,有利于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陶冶学生情操。

美育是通过美的事物来影响人们的心理活动,从而使人们在情感上产生共鸣,性情上得到陶冶。通过历史课堂再现建筑艺术之美,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提高审美能力,培养高尚情操。

图3

例如,在讲授道家的“道法自然”和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时,为了方便学生理解,我向学生展示中国四大古典园林图片,即北京颐和园、河北承德避暑山庄、江苏苏州的拙政园(图3)和留园。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古典园林和道家思想的关系。 这四大古典园林,既有山水,又有花木,人在此中游玩,仿佛置身于一个四维空间的立体山水画卷之中。在空间布局上,四大名园错落有致,协调搭配,虚实交织,空灵俊秀,具有无穷美妙的意境。这些无一不体现着“道法自然”和“天人合一”的审美情怀。

二、运用建筑资料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1.立足于教学目标,精心设计。

要想充分发挥建筑资料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教师还需要在备课时精心准备,根据教学目标,合理、科学地选择与教学内容密切的典型建筑。

2.不可喧宾夺主。

引入建筑资料虽然有助于历史教学的深入开展,但过多占用课堂时间来探讨建筑问题,将会影响学生学习历史知识。

3.准确解说。

在历史教学中仅仅展示建筑资料是不够的,为了能使学生准确理解建筑的文化内涵,还需要教师对建筑资料进行准确解说。

总之,我们要改变传统的历史教学方法,深层次、多角度地挖掘课程资源,将建筑资料适时、适度地引入历史课堂,使学生乐学、会学,让学生与历史变得“相亲相爱”。

猜你喜欢

埃菲尔铁塔重难点高中历史
不可思议的埃菲尔铁塔
诵读100句,记考纲重难点词汇(二)
埃菲尔铁塔是谁设计的
讨论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海面上的“一千座埃菲尔铁塔”
高中历史学科高效课堂的构建
高中历史的学习感悟
化学平衡重难点知识突破
包产到户与包干到户——岳麓版高中历史教材商榷
Units 13—14重难点☆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