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高中政治课堂法治教育探析
2016-05-19陈庆涛
陈庆涛
作为培育人才的主要场所,高中承担着重要的职责。所以,在新常态下必须要做好学生的政治教育,将法治教育全面渗透到政治课堂中,为法治社会化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因此,研究新常态下高中政治课堂法治教育的实施对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能使高中政治法治教育更加迎合新常态的发展需求,降低未成年人犯罪现象的发生,为构建和谐社会作贡献。
一、在高中政治课堂中开展法治教育的意义
1.国家法律文化建设过程中政治课程法治教育的支撑效用。
国家法律文化的发展和繁荣需要依靠高中政治课堂来推动,这就要求政治课堂中必须涵盖法治教育内容。首先,在新常态的社会发展理念下,构建法治国家是我国今后发展的主要目标,高中政治课堂要顺应这一发展趋势,将法治理念同政治教育内容有机整合起来,使法的精神实现从人治化到法治化的有效转变。其次,将法治教育融入政治课堂已经成为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依靠法律体制能够增强高中生的法治意识,对法治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为实现建设法治国家提供保障。
2.政治课程的法治社会化进程及社会化渠道。
学生只有接受良好的教育才可以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具备科学的思想价值观念。法治教育的本质也是提高学生的社会价值理念,要求学生严格约束自身行为,更好地了解和认识社会标准,遵循社会法律制度。所以,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政治课程中的法治教育可以推进法治社会化进程。高中学生群体在政治课堂中,通过法治教育可以形成较高的政治素养、心理素质及道德素养。
二、在高中政治课堂中开展法治教育的对策研究
1.完善高中政治课堂法治教育系统。
在将法治教育渗透到高中政治课堂的过程中,首要任务就是要构建完善高中政治课堂法治教育系统。高中政治课堂法治教育系统的建设要围绕教学模块来开展,可以从政治及经济两个生活层面入手,有条不紊地开展法治教育工作,使高中生不仅了解到刑事诉讼法、选举法、宪法等同政治生活有关的法律制度,还可以熟练地掌握劳动保护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及公司法等经济法规,使学生更好地适应新常态下的法治社会。另外,教师还可以在政治课堂开设单独的法治课程,专门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也可以将法治教育内容合理地穿插、运用到政治课堂中。
2.设置明确的高中政治课堂法治教育目的。
设置明确的高中政治课堂法治教育目的是在高中政治课堂开展法治教育的重要前提,在制定好法治教育体系后,要明确根本教育目标,从根本教育目标入手逐步落实高中生的法治教育工作。从整体上看,情感价值观、能力及知识是高中政治课堂法治教育的三大根本目标,要求学生熟悉有关的法治理论知识、法律的作用,能够正确地分辨法律的秩序、基本结构和一系列的条款项目,并了解法律运用的具体策略。同时,还要具备较高的法律信仰和法治理念,能够意识到自身承担的责任,具备良好的法律信息获取能力,拥有公民基本的社会观念,能够对法律问题进行充分的评判和解析,肩负起构建法治社会的职责。
3.构建科学的高中政治课堂法治教育模式。
结合新常态下法治教育的基本内容,在设置科学的高中政治课堂法治教育模式时,可以通过以下两种途径来实现:(1)在把握法治教育内容与高中政治课堂教学关系的基础上,对教学进行深层次的拓展,使其更具法律特征,增强学生的法治观念。(2)将政治课堂的法治教育理论同实践进行整合,在课堂中可以引入一些实际案例,让学生通过分析案例的方式了解其中涉及的法律知识,将法律内容更加形象具体地呈现给学生,使法律教学更加具有说服力。
法治教育同政治教育有着紧密的联系,二者不可分割,尤其是处在新常态形势下,必须要将法治教育摆在政治课堂的重要地位。新常态下高中政治课堂同法治教育的融合势在必行,教师可以借助高中政治课程的改革机会,构建全新的政治课堂法治教育模式,明确法治教育教学目标,并完善法治教育教学体系,从而构建良好的校园法律文化,提高高中生的法治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