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转化语文“学困生”

2016-05-19吴菁萍张和发

开心素质教育 2016年4期
关键词:人教版玻璃学困生

吴菁萍 张和发

《新课标》要求落实“学困生”在接受新知识的同时,享受到知识的阳光和学习的快乐。那么,如何转化语文“学困生”呢?

一、用心关注学生心理

用热情激发激情。从人的心理角度出发,如果教师在“情”上关注学生,亲近学生,可能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育人的工作其实是引导学生情感世界的工作,如果我们注意在“情”这个细节中下“心”思,也许就找到了成绩不理想的学生教育的切入口。(1)喜欢听故事,是每一个学生的天性。利用这一点,结合教材适时讲一些小故事,如学习人教版第8册《金色的鱼钩》,给学生们讲《两个小八路》的故事,激起学生羡慕和仿效,指导“学困生”克服困难,勇敢向前,激发学习情趣。(2)乐在其中做游戏,激发学生探索创新的激情。小学生的抽象思维习惯还未真正形成,还较喜欢形象思维,因此实物、模型等教具在教学中是不可缺少的,而且对培养学生的观察、类比、猜想、归纳,以至创新能力有极大的帮助。

在讲授人教版第五册11课《新型玻璃》时,乡村学生对各种玻璃了解较少。笔者利用去县城出差的机会,去玻璃老板店子里,收旧利废,花点小钱,各种各样的玻璃搞一个样品。让学生观察,让学困生摸一摸玩一玩不同的玻璃。用汽车拉丝玻璃做石子,给学生打石子、下五子棋。在讲人教版第九册15课《我的战友邱少云》一课时,带学生去校园边做草帽,模仿军人玩打仗潜伏游戏。学生很快进入角色,体会到邱少云的英雄本色。

二、用心赏识学生行动

要知道梨子的滋味必须亲口尝一尝。在赏识中不断鼓励学生自主探索,自主研究,在积极主动的参与和思考中获得学习的乐趣。(1)尝试成功,快乐学习。课本中的试一试、想一想、读一读等意在让学生在语文活动中学会学习,体会成功,觉得是自己学会的,自己是学生的主人,自己掌握了一个个的知识点,一步一步地登上语文高峰,从而有成功感。在探索《望庐山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古诗,夸张,极度夸张,浪漫主义情感时,学生理解“夸张”修辞手法,难度较大。笔者与学生一起用水桶装好水,爬到人字楼梯上,慢慢倒下来,尝试让同学们自己去证明,结果学生们用很多方法进行了验证,超出了笔者的想象,笔者把他们的方法及时进行点评,并表扬了他们,使他们尝到了成功的喜悦,感到学习语文是一件快乐的事。(2)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教师应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学习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知识与技能、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活动经验。在讲三年级上册《科利亚的木匣》时,把学生带到校园,实地用步子测量步幅,感受科利亚的感受。笔者让学生走出教室,分小组实地测量看哪一组想出的方法好、方法多,结果得到方案有十几种,虽然有些方案有缺陷,但学生的合作精神得到了培养,同时产生了激励机制。

三、用心培养每个学生

要关心每一个学生,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特别是“学困生”。偏爱个别或者少数学生会引起大多数学生的反感,不利于教学。“学困生”智商都不低,精力充沛,接受能力强,只不过是他们的注意力不在学习上,转移到了其他方面,形成了知识上的断层,沦为“学困生”。实践证明,他们一旦被激发,经调控将知识沟通、入了路,学习上就会有一个很大的飞跃。要看到他们的优点,发现其闪光点。解剖麻雀,各个击破。孔子曰:“因材施教,有教无类,循循善诱,诲人不倦。”每一个学生都有每一个学生的家庭背景,千差万别。我利用课外时间有计划的家访,一个学期每个学生必须保证一次家访,特殊学生根据情况,随时家访,甚至不停家访。根据具体情况调整教育方法。有一个学生,因为父母离异,爷爷奶奶年迈体弱多病,他常常逃课、打架、搞破坏、甚至夜不归宿……笔者知道情况后,连续3年家访跟进,找干部给他办低保,买衣服鞋子给他,让干部带头关爱他。请求邻居关心他、帮助他、提醒他,不要歧视他。

让“学困生”理解老师的爱心与期望,并影响其心理和行为。因此通过教师的热情、耐心、赏识和激励,一定能在语文教学中提高“学困生”的学习成绩。学生体验到被赏识的快乐,也就学会了赏识他人。使其真正走向语文世界,学到有价值的、富有挑战性的语文,从而提高其素质。

(作者单位:江西省于都县天润实验学校)

猜你喜欢

人教版玻璃学困生
用爱和机智帮助学困生转化
人教版11.1功-教学设计
浅谈转化学困生的几点体会
用爱托起明天的太阳
为什么沾水后的玻璃不宜分开?
玻璃上怎么会起雾?
人教版必修四核心词汇闯关
人教版选修七核心词汇闯关
人教版选修八核心词汇闯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