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语文教学的“必修”与“选修”的同步整合

2016-05-19蔡超群

开心素质教育 2016年4期
关键词:二者学时学期

蔡超群

根据高中语文教学新课标规定,高中语文必修课的教学时间是1.25学年,而选修课的教学以及备考复习时间是1.75学年。但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许多高中语文教师明显感觉到必修课的教学任务比较紧,而选修课的时间则相对宽松。这一难题长期困扰着许多高中语文教师。基于这种现实状况,有必要对目前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必修”与“选修”课程进行研究和整合,使两者协调地贯穿于高中语文教学中。

一、教学现状分析

就目前情况看来,各学校对于高中语文“必修”“选修”课程的教学安排各不相同,但总体而言,大多数学校和教师普遍侧重于“必修”课程的教学,而忽视“选修”课程。这主要是受到应试教育的压力所致。大部分教师对于“必修”课程教学严谨、细致,讲解翔实,要求学生反复吃透,熟练掌握。但对于“选修”课程,部分学校存在选而不修或是干脆不选,只进行“必修”教学。这种教学现状显然是不合理的。“必修”是高中语文科目的主要部分,也是重点部分,但选修课程对于延伸知识面和技能,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等十分重要,也是高中语文教学不可或缺的部分。我们以人教版选修教材为例,这套教材有15个选修模块,其中包含《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语言文字应用》、《文章写作与修改》、《中外传记作品选读》、《外国小说欣赏》等。可以看出,选修课程弥补了必修课程的不足之处,完善了高中语文的教学体系,对于学生语文功底的培养十分重要。然而,这些重要的课程却被部分学校在教学中忽视了。

二、“必修”“选修”同步整合

为了让“必修”“选修”两个部分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各自的作用,有必要采取有效措施使二者同步整合。“必修”和“选修”两个教学环节看似独立,但从教学内容和方式的角度看,其实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在使“必修”和“选修”同步整合的过程中,要注意分析二者教学内容和难易程度的不同和相似之处,合理的安排教学次序和学时。考虑到高考的需求和教学内容的侧重,在遵循新课标的要求之下,可以适当灵活的调节“必修”和“选修”的课时分布,适当增加“必修”的学时,酌情减少“选修”的学时。但切不可忽视选修,要科学认识“必修”和“选修”在教学体系中各自的地位。

从具体操作上来看,可以采取“必修”“选修”交叉教学的方法,根据教学内容和难易程度将二者合理穿插。例如《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可以与“必修一”的课程结合安排,在高一上学期教学;《语言文字应用》、《中外传记作品选读》可以与“必修二”结合安排,在高一下学期教学;《外国小说欣赏》可以与“必修三”、“必修四”结合,在高二上学期教学;《文章写作与修改》可以与“必修五”穿插在高二下学期的教学中。这样将二者相互整合,穿插教学,不仅缓解了教学内容的枯燥,活跃了教学过程,也能充分发挥“必修”和“选修”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不同作用。

三、整合过程中的技巧探析

将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必修”、“选修”二者同步整合,充分体现了高中语文课程的基础性和选择性,拓展了高中生的知识面和文学修养,实现了“必修”、“选修”齐头并进和“教”与“学”的双赢。但二者同步整合的过程十分讲究技术性,综合来看要注意以下几点:

(1)选择教法。“必修”和“选修”两个环节在内容上各有侧重,因此教学方法也要有所变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引导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善于运用启发式教学,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对于“必修”课程,教师要详细讲解,尽量面面俱到,同时要引发学生思考。在选修课程教学中,要详略得当,善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2)讲究策略。“必修”和“选修”的整合不仅仅是简单的穿插教学,在选择结合对象和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深入研究二者内容上的共同点,找到二者的“结合点”,以保证教学过程的连贯和自然。同时,在穿插的过程中,不一定要硬性规定各自的教学方式和时间,可以结合学生的掌握程度和兴趣变化,调节教学时间和手段。比如,在时机成熟之时,可以开展研讨会或者主题班会,进行“选修”教学,使学生既学习了“选修”课程,又活跃了学习氛围,调动了学习兴趣。

(3)注重反思。“必修”和“选修”的同步整合,没有固定的模式,需要教师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探索,不断总结。反思教学中成功与不足之处,思考改进措施等。

高中语文的“必修”和“选修”环节在教学过程中一样重要,都不容忽视。在“必修”和“选修”的同步整合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要合理选择教学方法,讲究策略,并且时常反思,不断总结实践经验,探索高中语文教学新模式。

(作者单位:江西省上高二中)

猜你喜欢

二者学时学期
摇曳
学习不是“刷学时”
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测试题(D)
八年级上学期易错题
试论机动车驾驶员培训的学时问题
期末综合复习测试卷
ACT和SAT的几个区别
高校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学分/学时换算研究
完善“供应链管理”课程内容体系的建议
Units 13—14词语辨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