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创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核心:课程、课程结构及课程体系
2016-05-18方法林
方法林
摘要:课程体系是“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组成部分。文章分析了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构建了烹调工艺与营养专业八个模块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将创新创业课程和专业课程有机的融合起来,将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社团活动、科研以及各类竞赛等纳入实践教学计划,建立成绩和学分认定机制,提升了学生创新创业的能力。
关键词:高职院校课程体系“创新创业+”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6)02C-0008-04
一、“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解读
“创新创业+”是将创新创业理念深度融入到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中一种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创业”作为核心概念,其宗旨是以培养拔尖创新创业人才为指向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目的是让高职学校教师和学生能不断地更新和提高教育观念,持之以恒投入到教育改革的浪潮中,融合教学、研究、大赛、创新创业与人才培养中,从而实现重视能力和素质培养高于单纯注重知识的传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能力和创造意识,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是适应我国经济新常态下的一种教育模式改革的发展导向。“+”作为模式外延,即将创新创业与高等教育中各类专业的人才培养及专业建设相结合,以创新创业教育为导向,改革传统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专业建设质量,以适应我国经济新常态下对人才培养的需求。
“创新创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其外延是无限延展的,是可推广、可复制的。该模式不仅适用于高职高专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同样适用于综合性大学、研究型大学的专业、学科建设及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研究。简单地说,就是“创新创业+XX专业=基于创新创业导向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当然其成效绝不是简单地相加。
二、课程、课程结构、课程体系、“创新创业+” 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是“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组成部分,是“创新创业+”的人才培育的核心环节,也是观念转化的桥梁。设计一个全新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有利于教育过程中最大压发挥学生创新创业的能力,最终实现将创新创业与专业教育精准融合在一起的教育体系。目前,我国高校与美国、日本、英国等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差异主要表现在课程设置、以及课程各要素和结构之间。因此从学校的课程设置、课程要素和体系几方面去研究是有必要的,再来研究创新创业课程体系的相关问题。国内外许多先进理念和模式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借助这些理念和经验构建和完善适合南京旅游职业学院烹调工艺与营养专业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一)课程
国内外对课程的研究很早就开始了,“课程”这一概念较早出现是唐代孔颖达编写的《五经正义》和《示子全书·论学》里。过去对“课程”解读仅局限在教学的时间上、教学范围里和工作进程中等元素。国内专家王伟廉[1]的观点“课程是指学校为了达到一定的教育目的整合学科和教学督导、教学活动的一项工程”。还有专家将课程理解是一种文化发展与创造的过程,是学校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探索和研究活动中的思想观念、实施意义、精神层面、实践经验、多项能力的生成过程等等。
国外“课程(curriculum)”一词来自拉丁语“跑道(Cursumrace course)”随着时代的变迁演变为教育上的专业用语,意指学习者的学习路线。奥利弗(Albert.Oliver)是系统的研究课程定义的一位美国学者,他从广义到狭义的顺序分析出“课程”有七种代表性解释。Lewy,A.[2]认为课程是“学习者在学校指导下获得的一切经验”,Johnson[3]认为课程是“一种提前预习结果的结构化排列组合”,奥利瓦[4] (Peter F.Oliva)认为:“与教学管理、教学监督和教学研讨等教学过程中的相关术语相比,课程确实具有一种神秘的味道。
综上所述,“课程”不同的专家有不同的解读涵义。一位美国的学者做过一个关于课程的统计,课程这一术语至少有119种之多。[5]可见,“课程”概念解释有很多种,但并不影响人们对它的研究和分析,反而凸显课程研究领域的生机。
(二)课程结构、课程体系
“课程”概念众说风云,“课程体系”也不例外,从不同层面和角度阐述“课程体系”的情况也大有人在。因此认识“课程体系”必须先认识课程结构。国内有很多专家研究它,他们的研究成果有助于我们进一步对“课程结构”有更深的理解。
顾明远[6]认为,“课程结构”一方面是一个学校将课程各方面的有效组织、合理安排、相关内容配合的统一”。另一方面是我们一般提及的教科书。施良方[7]却认为“课程内部各要素的有序组织和合理配合,也就是说研究课程内部各组成部分如何最佳的融合起来的问题。”廖哲勋[8]指出:“课程结构是一个学校所有课程组成的内部诸要素之间有一定规律的组织表现。”杨树勋[9]认为:“课程结构是一个学校课程全面规划以及总体推进的综合体。”在《简明国际教育百科全书·课程》[10中,描写课程结构关系最为准确的词语是“Curriculum Organization”(课程组织)。书中给出的定义意思是:“课程组织是指一个学校将所有教育体系内的各要素的组合,根据需要加以排列组合的一种方式。”张华[11]认为“课程组织是一个学校将特定的专业配置的各种课程组成要素有机地融合成课程结构,以便各种课程在教学运行的过程中使他们的结构系统产生一种合力,最终实现课程教学的目标。”
课程体系与课程结构一样也可以分为广义和狭义。狭义分类具有代表性的是研究者赫冀成等[12]主编的《课程体系与人才培养比较》一书,指出“课程体系是学校教学的核心部分,是某个专业所设全部课程相互之间的分工和合作。”它是特指课程结构以及各类课程之间的融合和分配。广义分类是一个系统,是在一定的教育价值理念前提下,进行有效的形成规律的组合成课程内的多个构成要素。
国外与我国所述的“课程体系”相近的单词是“Program”,卢晓东[13]认为: “Program”仅代表一个系列、并形成逻辑关系的课程组合,相当于一个教学计划也可以看做是课程体系。美国并没有课程体系的说法,它们对相关专业教育是让学生以主修不同方向的课程来进行的。其教育的组织方式以及隐藏在这种组织方式背后的指导思想与我国现在的课程内涵还是区别较大。尽管国内外的理解有差异,从形式上看,“主修”和“专业”都是由不同的课程组织来体现的[14]。因此可以总结出这样一个结论,不同的课程组织即课程体系,都是教育系统培养人才的主要手段和路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发办(2015)36号文件精神,这些文件中所提到的创新创业精神和活动包括第二课堂、社团、大赛竞赛、综合社会实践、各类课外活动、校园文化活动等都可嵌入到教学课程体系之中,都是为教育的本源服务的。所以我们应该讲课程体系理解为既有思想内容,又具形式结构的育人的“文化场域”,而不是一种只有空洞而无内容的外壳。课程体系是学校培养学生如何去使用人类创造和积累的精神财富为社会服务,它可以交给每一个学生掌握怎样生存与发展的知识、技能和素质体系,是学生成长过程必须汲取的不同营养的“菜谱”,通过这些“菜谱“根据自己的个性化需求来品尝营养丰富的文化大餐,以提高自己在成长过程所需要的文化营养。endprint
(三)“创新创业+”的课程体系
“创新创业+”的课程体系是指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与专业教育的课程有机融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密不可分的课程体系,在创新创业价值观念指导下,将同一专业不同课程门类按照门类顺序排列,是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内容和进程的总和,由其课程观、目标、内容、结构和活动方式所组成,其中创新创业课程观起着主导作用。建立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是“创新创业+”模式的形式表现。我国现在高校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很多处于一种“两张皮”的状态,即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分离的,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教育教学体系。与国家提倡和推进创新创业教育主旨相背离,将国外创新创业成果的运行实践经验,结合国内的实践,归纳和总结我国创新创业教育在课程内容设置上应包括以下五个方面内容: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创业知识、创新创业能力和创业心理品质。创新精神是指做任何事情都能够用前人没有用过的方法、前人没有提出的观点的思维能力以及不断实施发明创造、创新改革、革新的意志、信心、勇气和智慧。创业意识是指学校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业需求、创业动机以及浓厚的创业兴趣、远大理想、职业信念、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形成;创业知识是指在学校教育的各环节都要培养学生掌握职业知识、经营管理知识和综合性知识;创业能力是指在学校培养学生具有职业能力、懂经营会管理、能具备独立工作以及掌握相关专业技术、社会交往的综合能力;创业心理品质是指学生在校内外应具有独立、敢为、坚韧、克制、适应、合作、缜密、外向型等多方面的心理品质能力。
三、烹调工艺与营养专业“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构成
南京旅游职业学院通过多次调整,多方调研、科学论证,最后构建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的课程体系,全部课程包括八大模块,如图1所示。
(一)人格与应知模块,包括大学学习方法、人际交往与礼仪、大学生诚信教育、大学生行为规范、校园生活百科、评奖评优、网络课程学习、图书借阅、学籍管理、专业解读、学分制方案、安全教育、健康教育、宿舍管理。这类课程主要是针对刚刚进学校的大学生,学习环境和人际关系都发生变化,要让他们了解新的环境下一些基本要求,主要安排在开课的第一周全部上完,授课老师有院系部的辅导员、学工、团委、安全部门等讲授。
(二)思想与理想模块,包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军训与军事理论、体育与健康五部分,全部为必修课程。
(三)应用与工具模块,包括大学语文、大学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等全部为必修课程
(四)旅游与素质模块,包括旅游学概论课程群、职业礼仪与形体塑造、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养成教育、人文艺术课程(限选课)、作品欣赏课程(限选课)、迁移拓展课程(任选课)等
(五)创新与创业模块,包括创新理论与实践、创业基础、创业拓展课程如旅游创造学、创业基础、管理学基础、经济学基础、创业管理、商务沟通、企业法与知识产权管理、创业投资与创业财务、电子商务前沿、技术创新管理、新产品开发和项目管理、创业设计、企业实习等综合素质课程。
(六)专业通识课模块,包括烹饪原料学、中国烹饪概论、食品营养与卫生安全、烹饪工艺学、烹饪英语、中式面点制作工艺、地方风味菜品制作、烹饪化学、快餐经营与管理、食品雕刻、现代厨房生产与管理、餐饮运营实务、菜单与宴席设计、创新菜点的开发与设计、餐饮成本核算与控制等
(七)专业核心课程模块,包括中式烹饪基础、畜肉菜品工艺、禽蛋菜品工艺、水产菜品工艺等
(八)实践与设计(论文模块),包括综合实践、顶岗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
结语
“创新创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是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应用而生的,它的核心是课程体系,通过对国内外课程、课程结构、课程体系的分析,以南京旅游职业学院烹调工艺与营养专业为例,构架出全新的将创新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融合在一起的“创新创业+”的课程体系,并在实践积极推进。
参考文献:
[1]王伟廉.高等教育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1.
[2]Lewy,A.The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Curriculum. 1991. Oxford: Pergamon Press. PP. 15.
[3]Johnson,M,Jr. Definitions and Models in Curriculum Theory. Educational Theory 17, No 2. 1967. pp. 130.
[4]PeterF.Oliva,Development the Curriculum,Little,Brown&Company (Canada) Limited, 1982, pp. 4.
[5] [美]乔治.A.比彻姆著,黄明皖译.课程理论[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 169,
[6]顾明远.教育大辞典[Z].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
[7]施良方.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8]廖哲勋.课程学[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
[9]杨树勋.现代高等教育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9:97-98.
[10]江山野主编译.简明国际教育百科全书·课程[Z].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1:73.
[11]张华.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230.
[12]赫冀成,张喜梅.课程体系与人才培养比较[M].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 1994:19.
[13]卢晓东,陈孝戴。高等学校专业内涵研究[J].高等教育论坛,2002, (1).12, 11-18.
[14]王伟廉.高等教育学. [M] 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1:13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