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区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考
2016-05-18韩成福
韩成福
近年来,我区加快推进农村牧区改革和农牧业现代化进程,农牧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农牧业增产增收,粮食生产“十二连丰”,2015年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0776元,农牧业成为了内蒙古经济社会发展的“压舱石”。“十三五”时期,内蒙古要实现农牧业持续稳定发展,农牧民持续增收,把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做大做强,就必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切实加强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农畜产品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努力实现农畜产品由低水平供需平衡向高水平供需平衡的跃升。为此,我区农牧业发展要着力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完善农牧业生产的基础设施。当前水利、道路、电力等基础设施是农牧业稳定生产的突出短板。要尽快补齐短板,必须切实加大投资力度,加强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完善灌区配套设施,改善农村牧区小微型水利设施,搞好防灾减灾水源工程建设,解决农牧民生产生活用水困难问题,保障农牧业发展用水需求;整合资源和资金,加快村村通沥青水泥路及联网路项目建设,降低农牧民生产生活的成本;建立健全“区域明确、联络简单、供电可靠、容量充足”的分区供电网络结构,提高供电可靠性和电网安全运行水平,有效保障农牧业生产用电需求;大力推进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和打贮草与畜牧饲养机械化水平。
二、加快调整农牧业种养结构。要综合考虑各地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区位优势和市场条件,加强分类研究,科学制定规划,因地制宜,因势利导,主动适应市场变化、满足市场需求。旗县级政府要建立专门机构,深入研究需求特点、市场走势,善于利用市场信息引导农牧业生产,善于通过市场流通链条带动农牧业生产,善于运用市场的办法指导和组织农牧业生产,进一步优化农牧业区域布局和种养业结构,开发农牧业多种功能,专业化、特色化。比如我区种植业结构方面,2014年,全区粮食产量2753万吨,同比下降0.7%。在粮食结构中,玉米占粮食产量的79.4%,而谷子仅占粮食产量的1.2%,薯类仅占粮食产量的5.9%。可见,玉米占粮食产量的主体。为此,要加快引导农民调整粮食种植结构,注重粮食作物、高收益的经济作物和饲草业协调发展,发挥农牧结合的传统优势,大力推动种植业和畜牧业协调发展,形成良性循环经济,减少单一化的连年种植方式,激励农民多元化的换茬种植,精细化生产,确保收入稳定增长。
三、加大农畜产品品牌化建设。农产品的发展首要依托的是产地优势,产地化发展是农产品品牌化的重要因素。要加强农畜产品原产地商标注册,差别化供给绿色有机畜产品。如建设以锡林郭勒盟、赤峰市、通辽市、兴安盟、呼伦贝尔市蒙东五盟市肉牛肉羊饲养和精深加工基地,形成产业集群,尽快实现牛羊肉产品由单一向多品种发展,初加工向精深加工、大包装向小包装方向发展,延长肉牛肉羊产业链条,形成利益紧密的价值链,提高产品附加值。推进农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建立适合内蒙古实际的农畜产品安全监管模式。在全区各乡镇分别建设优势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测站、饲料质检站,逐步健全农畜产品产地准出、市场准入、质量追溯、召回等制度,保障完善农畜产品质量安全。实施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工程,确保重大动物疫病始终处于稳定控制状态。整顿和规范农资市场秩序,保障农牧业生产资料的安全供应。在“十三五”期间,建立健全初级农畜产品无公害化和产品质量可追溯制度。建立诚信经营体系。制定严格的行业标准及建立诚信档案,监督管理各生产商和经营销售商,督促生产经营者诚信经营,为做大做强农牧业保驾护航。
四、加快培养新型职业农牧民和创新农牧业经营方式。要加快建立教育培训、规范管理和政策扶持“三位一体”的新型职业农牧民培育体系。重点培养种养业能手、科技带头人、农村经纪人和专业合作组织领办人等,解决好“谁来种植、谁来养殖”问题。大力扶持专业大户、家庭农牧场、农牧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鼓励发展集体经营、合作经营和企业经营,构建现代农牧业经营体系。同时,积极探索尝试其他土地流转模式,包括整村整屯大面积流转、大型龙头企业直接流转、托管和半托管,甚至建立“土地银行”,规范土地有序流转,不改变土地用途,保障农牧民保底产量,提高土地规模经营效益,降低生产销售成本。
五、提高农牧业资源利用效率,改善农牧业生态环境。首先要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根据各旗县区自然生态环境条件,统筹规划土地资源,划定永久性基本农田,集中在河流两岸或土地平整地区建设旱涝保收高产基本农田,并通过法律手段永久保护基本农田,夯实粮食生产根基。对山区和丘陵地区的耕地产量低、人口较少的村庄进行合并重建,整合耕地资源,发展饲草产业,调整优化种植业结构,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其次要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在农业领域,采取膜下滴灌、全膜覆盖、集雨窖、湿润灌溉、管道输水等节水措施,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在工业领域,可通过财税、水价等手段降低工业购置循环利用水资源设备的成本和后期运行成本,各地区依据水资源可利用条件调整优化工业结构,严厉打击企业污染水资源行为,提高水资源循环利用率。建立水权转换制度,节水者获得收入,调动用水户节水积极性;再次要减少农业面源污染,改善农田生态系统。加强乡镇农业技术人员服务队伍建设,在农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逐步提高有机肥料的使用,降低化肥、农药的使用量,提高耕地有机质,有效遏制土地板结和水土流失问题;提高秸秆回收利用率,治理农田白色污染,根据气候特点和地形及效益适量使用地膜,并形成地膜生产、使用、回收再利用的良性循环。
六、用信息化改进农牧业生产销售模式。要全面加快农牧业信息化进程,以信息化促进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农牧业信息化覆盖工程,推进宽带进村、信息入户。加快培育信息技术人才,促进物联网技术在农牧业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应用。加快农村电子商务、物流配送业发展,使实体经济与互联网产生叠加效应,从而改变传统的生产营销管理模式,提高农牧业产业的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实现各旗县农牧业信息化与农牧业现代化融合发展,培育更多知名品牌。
(作者单位:内蒙古社会科学院)
责任编辑:康红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