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类专业大学生就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2016-05-17冯杰张刘佳杨雪皎汤晟伍潇
冯杰 张刘佳 杨雪皎 汤晟 伍潇
摘 要 大学生就业问题是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我国每年毕业的大学生中财经类专业的学生占的比重非常大,他们的就业状况对经济的增长、社会的稳定和自身的发展都有一定的影响。我国少有学者正式引入“就业能力”的概念,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操作化研究就更少了。本文以财经类专业毕业生严峻的就业形势为背景,拟通过文献分析、问卷调查以及访谈等方法分析并确定就业能力的构成要素,再利用层次分析法和Delphi咨询法构建出一套就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关键词 大学生就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一、研究背景和现状
根据教育部和人社部公布的数据显示,从 2005到 2015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总人数从 338 万增长到 749 万,总人数翻了一倍多;从全国就业市场统计,我国每年需要就业的人员大约有 2500 万。经初步测算,到 2030 年左右,我国劳动力将一直保持在8 亿人以上,劳动力供给将保持历史高位,而经济发展周期的不确定性,导致就业市场面临供过于求,就业长期存在压力。虽然一直以来,财经类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状况是比较好的,但是2008 年以来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全球经济进入衰退期,知名大公司裁员的消息不断,我国诸多中小企业也相继陷入困境,使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变得严峻起来,也给财经类专业大学生的就业带来了新的挑战。
二、财经类专业大学生就业能力影响因素分析
1.财经类专业大学生就业能力影响因素问卷设计
首先,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梳理,共整理出 50个大学生就业力影响因素,再进一步筛选和分析展开三轮调查。第一轮是问卷调查,针对于刚毕业或者即将毕业的财经类大学生。问卷以选择题、排序题以及补充题的形式将上述40个影响因素包含在内,主要从财经类大学生自我认知的角度来分析对其就业能力影响较深的因素。我们通过网络电子问卷与纸质问卷相结合的方式,共计发放664份问卷,实际的有效问卷为649份(含电子问卷364份)。
第二轮调查针对于在职校友和企业用人单位,即从企业招人的角度进行分析。第二轮调查主要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被调查单位的背景资料,请被调查者如实填写单位名称、单位性质等背景资料;第二部分是大学生就业力影响因素的重要程度调查,每个指标分为很重要、重要、中等、不重要和很不重要五个等级,分别记为 5、4、3、2、1 分,依据重要程度打分。
第三轮采取当面访谈的形式。本课题组与江西财经大学招生就业处取得联系,借此对来我校进行招聘的企业HR进行访谈。根据前两轮问卷结果对指标进行增删后,我们设计出更具有针对性的访谈大纲(详见附录2)。访谈企业涉及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各类银行、中小型会计师事务所、事业单位等,通过面对面的交流,避免了填写问卷所带来的一些缺陷,使分析结果更精准有效。
3.问卷施测以及影响因素的删减
第一轮调查问卷主要是进行问卷的删减。为了删减影响因素,需要对问卷调查所得数据进行隶属度分析。
根据调查的结果,剔除隶属度低于 20%的指标:创业精神,特长,记忆能力等 7个指标;增加职业认同感这一指标。增删之后,通过电子邮件和面访的形式,请被调查者对剩余的 45个影响因素进行第二、三轮的调查。
将重要性得分进行降序排列,并选取“很重要”、“重要”的指标作为参考。根据排序结果,共确定出 20种基本因素:学业成绩、学生干部、实习经历、职业资格证书、获奖情况等。
三、大学生就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首先运用SPSS软件对于已经初步整理的问卷数据进行信度和效度检验,确保数据的准确与合理性。在此基础上,根据性别、专业、是否签约等项目进行深入分析,运用T检验等分析主要问题。通过权重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财经类专业大学生就业评价指标的统计分析结果
四、总结与建议
作为当代大学生应积极参加各类学生组织和社团活动,锻炼组织、协调和管理能力,培养创新意识,提高综合素质,这对提升就业层次,提高就业率来说非常重要。自我形象管理是当代大学生审美观念的体现,也是尊重他人的一种表现,服装整洁、举止大方得体能给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因此绝不能忽视对审美能力的培养。
另外,对财经类专业的大学生来说,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英语和计算机已成为工作中的一种工具,提高英语和计算机应用水平不仅是就业应聘的需要,更是实际工作的需要。社会实践和工作经历,也是目前用人单位十分看重的。财经类专业大学生应当丰富自己相关的实习经历。
参考文献:
[1]迈克尔.波特.竞争优势,北京:华厦出版社,1997.1
[2]刘小怡.中国企业国际竞争力:“入世”冲击与对策,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1
[3]金碚.中国工业国际竞争力:理论、方法、实证研究,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9
[4][美]布鲁斯.斯科特和乔治洛奈,在世界经济中的美国竞争力(英文版),1996
[5]狄昂照,吴明录,李正平.国际竞争力,改革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