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中国互联网产业的发展对交易费用的影响

2016-05-17方竹兰王子龙

关键词:费用交易软件

方竹兰 王子龙

一、引言

过去十余年,互联网技术及使用互联网技术的产业在中国得到了迅速发展,现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之一。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与其它一般应用于生产领域的技术的不同之处在于,它应用最广泛、影响最大的领域是交易领域。其主要表现在,改变了传统的交易形式和组织形式,创造了新的多样的商业模式,甚至改变了政府的行为方式。按照交易费用理论,交易形式、市场结构、企业组织乃至经济制度的变化根源都在于交易费用的变化,因此探究互联网技术及产业对交易费用的影响是研究互联网经济的关键切入点。

特别应注意到,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进步和广泛应用于交易,专门的交易行业获得了很大的发展并出现了分化和细化,一些具有新特点的交易行业出现。所以,研究互联网技术产业对交易费用的影响绕不开交易行业,具有研究行业(产业)互相关系的特点,交易费用的测算也离不开对交易行业的研究。所以,本文对交易费用的测算、关于互联网产业对交易费用影响的研究,都围绕交易行业来进行。

二、交易费用理论综述和相关概念界定

(一)交易费用理论和测算方法综述

交易费用经由科斯(Coase)①科斯等:《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巴泽尔(Barzel)②巴泽尔:《产权的经济分析》,上海三联书店1997年版。、诺斯(North)③诺斯:《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版。以及张五常④张五常:《经济组织与交易成本》,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E~J),经济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等经济学家的发展,成为新制度经济学的核心概念。近代制度经济学的代表人物康芒斯(Commons)将经济活动分为“生产”活动和“交易”活动,前者是人对自然的活动,后者是人与人之间的活动,进而将“交易”活动分为三种类型:买卖的交易、管理的交易和限额的交易。⑤康芒斯:《制度经济学》(上册),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交易费用概念的提出者科斯认为交易费用是获得市场信息、谈判、订约、监督等活动的费用,并认为企业的管理费用和市场交易费用决定了企业和市场的边界。阿罗定义交易费用是“经济系统的运行费用”,巴泽尔定义为“与转移、获取和保护权利相关的费用”,沃利斯和诺斯将经济活动分为交易活动和生产转换活动,并据此将经济活动中的费用分为交易费用和生产转换费用,给出交易费用的范围是“衡量交换物之价值的成本、保护权利的成本和监管实施契约的成本”。张五常将科斯的交易费用的概念扩展为“制度费用”,认为交易费用包括一切不直接发生在物质生产过程中的费用。

由于定义精确性和数据搜集的原因,对交易费用的测算和计量分析则是一个难点。威廉姆森和张五常等都认为交易费用的绝对数很难或者无法测量。国内一些研究者对此进行了整理和概括,如张雪艳总结出主要有两种方法,即交易行业方法和交易价格指数方法,⑥张雪艳:《衡量国民经济交易成本方法研究》,辽宁大学2008年博士学位论文。王细芳则提出利用投入产出表的分析方法。⑦王细芳:《基于投入产出表的我国国内交易成本测度》,《经济管理》2008年第11期。在这些方法中,沃利斯(Wallis)和诺斯认为测量交易成本的最理想的方法是分析每一次交易并把这些成本分开来,但这是不现实的,于是退而求其次,分析每个行业中交易所消耗的资源。⑧Wallis,J. & North,C.Measuring the Transaction Sector in the American Economy 1870-1970 in Stanley,L.Engerman and Robert,E.Gallman,Long Term Factors in American Econom ic Growth[M].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6沃利斯和诺斯利用了大量的统计数据和研究成果分别分析了批发零售部门、金融部门、房地产部门的交易费用。但对于交易行业的划分,沃利斯和诺斯及之后的学者,提出了不完全相同的划分方法。例如,沃利斯和诺斯将航空、高速公路运输列为交易行业,多莱里(Dollery)和隆(Leong)将邮政服务划为交易行业(1998),达塔(Samar K.Datta)等则将通讯列为交易行业(2004)。

虽然这些学者在对交易行业的划分上意见总体是一致的,如批发零售业、金融业等都是没有异议的交易行业。但对个别行业的不同划分却反映了一个问题,就是对生产活动和交易活动边界的认识和界定不够清晰,这在面对“生产性”服务业时尤为明显。造成这种不清晰的原因主要在于服务作为无形商品的特殊性——其自身的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是同时发生的,在服务提供的同时,服务本身正在被交易,还很可能同时进行着利用该服务进行其它商品交易的过程。因此,就可能把个人所处的地区及时代交易所主要倚赖的工具性行业作为交易行业的一部分,特别是运输或者通信业,其原因就是运输、通信都曾经是交易所直接利用的主要手段。然而运输业所提供的只是改变物品的地点的服务,通信业所提供的是信息传递的服务,虽然这些服务的提供常常被利用来进行商品产权的改变,但这些服务的内容本身并不是进行交易,也不必然被用于交易,而仅仅是可以作为交易活动的重要部分——信息获得与分析——的工具。而且交易活动选择哪种工具,也是和当时的技术水平发展有关的。事实上,就与交易的关系而言,互联网行业在今天扮演了过去交通运输业、邮政通信业等曾经扮演的重要角色,但互联网行业本身不是交易行业,其产品是接入互联网的服务和供人使用的互联网软件,其本质依旧是为交易信息的获得与分析提供工具。

本文借鉴的是沃利斯(Wallis)和诺斯的方法,认为这是在现实条件下对交易费用进行估算的较好方法,为了容易操作,用测量交易行业(即主要提供交易服务的行业)的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作为交易费用的相对值。其它的方法则具有主观随意性较大和数据难以获得的缺点。

用交易行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作为相对交易费用,是迫于统计数据的现实,因此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首先因为这个比重事实上是整个经济的收益在交易行业的分配,而不是交易所需成本在经济总投入中所占的比例。在市场完全竞争、资源完全自由流动的条件下,等值的投入会获得等值的收益,但显然现实的市场条件并非如此。如果交易行业出现了某种垄断的市场结构,那么就会从分配中获得更大的比重。另外就是缺失了个人交易所需的成本,以及对非交易行业中交易费用的准确估计,造成了对交易费用测算偏小。所幸的是,由于生产分工的趋势,交易行为越来越集中到交易行业中,非交易行业中的交易费用比例将越来越小,成为一个相对小量。因此,以交易行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作为相对交易费用,将会越来越趋近于真实。

(二)交易活动、交易费用的界定

从前面经济学家对交易以及交易费用的各种定义或界定可以总结出,交易活动本质是进行产权的变化的活动,例如买卖、租赁、借贷、投资、聘雇等,也包括政府收税、征用等。交易费用是进行、维护、限制交易活动所需的人力物力成本。进一步可以将交易费用分为两类:

1.进行交易活动的费用。即科斯所说寻找交易方、谈判、签订契约、监督实施等活动的成本。由于本文还考虑劳动力交易,因此个人找工作、企业招聘所需的费用也属于交易费用。进行交易活动的主体主要是个人或者企业,但政府也会进行一些交易活动,如招标工程、购买社会服务,以及最基本的雇佣职员和购买维持运作所需的物资,这些交易活动同样产生交易费用。这一类交易费用是体现在具体交易活动上的。

2.维护交易制度的费用。调解裁决交易争议的费用,保护、限制、禁止某些具体类型交易所需的费用,例如企业的注册登记、对某些商品的特许或限价、禁止人身奴役强买强卖,等等,这一类交易活动重要的角色是政府或政府类社会组织。在这里必须要注意到,政府是由人组成,并且需要一定的物资消耗,因此所有执行这类活动的人和物的成本,构成此类交易费用。这一类交易费用中其中一部分与具体交易活动的关系是间接的,具有宏观性。

在厘清交易费用的本质后,接下来在划分交易部门测算交易费用时,如何确定交易行业就有了标准,在进一步分析互联网产业的发展对交易费用的影响时,就具有了分析两个产业关联因素的特点。

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新制度经济学虽然提出了交易费用的概念,但将交易费用的概念从微观视角扩展为宏观视角并不够明确。其主要问题表现在,从产业角度讲,未能将交易服务本身和交易所依赖的支持服务清晰而明确地区分开。具体体现在交易行业的划分上,就是对是否将一些直接为交易行业提供支持的服务行业划入交易行业,不同的学者没有统一的标准,或者采取了模糊的态度,例如对交通运输、邮政通信、教育等行业便有不同的观点,从而给我们讨论直接影响交易费用的因素和交易费用所直接影响的要素造成了混乱。

(三)交易行业的确定

由于交易费用的内涵广泛且统计数据具有相当的局限,所以在实践中如何测量交易费用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

根据本文之前对交易活动的界定和对交易费用的分析与分类,划定如下行业作为交易行业:

(1)批发和零售业——提供一般商品的交易服务;

(2)金融业——提供货币、有价证券及其它金融产品和衍生品的交易服务;

(3)房地产业——提供房屋、土地类不动产的交易服务;

(4)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提供一般生产资料的租赁服务,提供企业管理服务、资产管理服务、法律服务、咨询调查服务、人力资源服务等;

(5)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属于政府交易行业,从事的工作是保护、限制、禁止各种交易活动,以及保障交易正常进行的活动。

综上所述,将中国国民经济行业划分如表1所示:

表1 :交易行业与非交易行业的划分

三、互联网产业的发展对交易费用影响的理论分析

本文所说的互联网产业,是指在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属于第三产业的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主要是提供计算机和互联网软硬件服务的行业,但不包括提供硬件设备的制造(这属于制造业)。前面从本质的角度分析了交易费用的构成,交易费用在现实中有其具体的物质承担者,即具体的物质资料或服务形态。具体的形态是由一定科技水平下的市场竞争所决定的,即交易费用也总是会选择那些使交易的平均消耗最低而效率最高的交易工具。在信息产业方兴未艾的今天,市场选择了基于互联网通信的交易手段,其物质消耗主要是用于接入互联网的通信工具,而服务消耗则是互联网产业所提供的互联网通信服务和各种软件服务。再加上从事这些工作的劳动力,便是如今交易费用的具体物质形态。作为交易费用重要组成部分的互联网通信和软件服务,便是连接互联网产业和交易行业的关键纽带,通过对这个纽带的分析,我们可以知道互联网产业的发展是如何影响交易费用,影响交易行业,进而影响整个国民经济的。

(一)中国互联网通信和软件产业发展的历史、趋势和特点

中国互联网通信服务是在近十年快速发展起来的,首先体现为宽带上网取代拨号上网成为主要的上网方法。这种上网方法的改变,其原因是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导致的互联网服务质量的提升,以及提供互联网服务边际成本的下降,表现在上网服务价格水平的下降。时至今日,仍使用拨号上网的人已经寥寥无几,宽带上网服务则在不断地提速降费,提供的带宽甚至已经开始大于人们的一般需求。这说明提供互联网通信服务的边际成本仍然在不断下降,已经降到了一个非常低的水平,在将来甚至可能接近于零。

互联网通信服务的发展给软件产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影响。在互联网通信服务不够普及和网络质量不高的年代,软件的制造主要面向个人电脑使用者,软件的使用对网络依赖很小或者没有,软件的发售也主要依靠存储介质(如软盘、光盘等)在商品市场上进行。这样的软件的价格通常较贵。中国当时消费水平还较低,因此导致了盗版软件市场的兴盛,使得软件的获得仅需付出存储介质的费用,这个盗版软件费用实际上可以用来衡量当时提供软件服务的边际成本。在互联网通信服务广泛应用后,软件的传播不再需要通过存储介质,而只需通过网络,获得盗版更加容易,甚至连原先的介质费用都省去了。这个过程突出显示了软件服务提供的高固定成本和低边际成本之间的矛盾,而互联网通信服务进一步降低了这个边际成本。软件服务市场经过充分发展和竞争的选择,软件的售价不断降低乃至于零,免费软件大量出现,并使得软件服务提供商不得不采取其它的方法来获取收入。

软件服务的边际成本虽然降到接近零,但是硬件设备的制造成本,特别是高性能服务性硬件制造成本的下降就慢得多。因此将软件服务与互联网服务紧密结合,依靠独有的服务端设备和功能提供服务,并在大量积累的客户群形成的平台资源上获得收益,是软件服务行业的必然趋势。

综上所述,互联网通信服务和软件服务都具有高固定成本、低边际成本的显著特点,并且边际成本都在进一步下降甚至接近于零。在两者互相作用的过程中,互联网通信服务更进一步地促使了软件服务的边际成本的下降,并使得软件服务的提供极为依赖互联网通信服务。软件服务商的关注重点已经从软件本身的开发制作逐步转向依托网络软件服务平台的客户群积累,并且使软件制作更侧重于有利于客户进行网络互动。可以看到,里夫金所预言的零边际成本社会的特征在互联网行业中率先有了突出的表现①里夫金:《零边际成本社会》,中信出版社2014年版。。

(二)应用互联网通信和软件服务作为交易手段与传统交易方式的比较

交易行业的传统交易方式,其所需的信息获得与分析主要通过电话、电报、邮政、新闻以及熟人圈子等方式,交易活动包括人与人面对面的商谈、人到实地去考察等,这极其依赖个人的人际关系网络和人际交往能力。这样的方式其信息的获得是小范围的、单线条的,信息的分析只能依赖人力且低效,耗费的物质和时间成本相对较高。而与互联网通信结合的交易活动则大幅度地将劳动力从上述活动中解脱出来,容易从互联网终端获得交易信息,也可以方便与陌生人进行信息交流。软件服务可以代替人脑处理具有大量重复性特点的工作,并且比人脑效率更高,大幅度将劳动力从简单重复劳动和人际交往活动中解脱出来,人的劳动力将主要用于探索性的交易分析活动。信息的获得是大范围的、多线条的,乃至平面、立体式的,也一定程度上摆脱了地域和熟人圈的限制。在信息分析上,使用互联网软件等手段,处理同样大小的信息量,耗费的物质和时间很少。例如对于商业来说,假如要获取全国某类商品的价格信息,传统方式需要用传统通信手段逐一咨询,如果要获取更详细可靠的信息甚至要逐一实地考察,往往只有从较熟悉的人那里才能获得比较可靠、准确和全面的信息,这样才能比较该类商品的地区差异,交易费用非常之高昂。而应用互联网通信和互联网软件服务后,只要每个使用者都在网络的统一信息平台服务器提供自己的信息,那么就可以通过该平台所积累的数据立即查询到并获取分析结果,依托平台建立的信用体系也会促使各方提供较为真实的信息。

我们可以看到在表现形式上最主要的转变是交易信息的获得从依赖现实人际关系网络转变到依赖网络信息平台,其深层原因是在市场选择下,交易方式必然转向交易效率更高、平均成本更低的方式,这和在市场竞争下,商品的生产也必然转向生产效率更高的方式是相同的。

(三)在互联网产业支撑下非劳动力交易费用的构成

如前面对交易活动所分析的那样,交易活动究其本质是获得各种交易所需的信息并做出决策的过程。因此,这一过程对信息的获得与分析极为依赖。而这一获得和分析所需的人力和物力,便构成了交易费用的主要组成部分。随着提供计算机和互联网行业服务的边际成本不断下降,交易活动所需的信息获取与分析服务便从来自传统的电话、电报、邮政、新闻等行业转向主要来自于互联网行业。这既体现在硬件上——互联网和计算机这些基础设施为信息的大量传递与存储提供了基本的物质条件,也体现在软件上——各种复杂专业的信息处理软件被开发出来,并为交易提供分析参考。这两者构成了现代交易行业的最主要“生产资料”,互联网行业即提供给交易行业这些无形的“生产资料”——软件和由软硬件结合的服务。所以,互联网时代的交易费用的主要组成有三部分:劳动力、交易所需的硬件设备、交易所需的互联网技术服务和软件服务。第二部分需从相应的设备制造厂商购买,形成了进行交易活动的固定资本。第三部分又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互联网通讯服务,这类服务通常由大型的电信企业提供,让进行交易的人和企业能够使用互联网,是互联网的基础设施;另一类是提供各种各样的收费或者免费的软件服务,这类软件或者存在于使用者的终端上,或者存在于提供商的服务器中,属于互联网的应用层面。本文所讨论的互联网产业显然是第三部分的提供者。

根据前面的分析,互联网通信服务和软件服务的边际成本已经变得很低。随着技术的发展,其边际成本在继续降低甚至接近于零,服务品质则不断提升,类型不断增多。交易行业所需的服务,尤其注重信息的交流互通、客户之间的联系、操作上的简洁便利。而这些恰是互联网通信和软件服务的优势。因此,作为交易手段的互联网通信和软件服务,其网络平台化、信息集中化、易用性等特征更为明显。在交易行业的服务器—客户端这样的网络软件服务模式中,客户端的比重很小甚至没有,而服务器端的硬件和软件要求都非常高,尤其是要具有庞大数据的存储和运算能力。因此,作为交易手段的互联网通信和软件服务,其高固定成本低边际成本的特点更为突出。提供互联网通信和软件服务的市场,是竞争非常激烈的市场,特别是软件服务市场近乎于一个完全竞争市场。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提供服务的市场价格就会非常接近其边际成本,而提供服务的市场价格又构成了交易行业的成本即交易费用的一部分。按照这样一个过程,这部分交易费用在市场竞争机制下会接近互联网通信和软件服务的边际成本,并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趋向于零。

与互联网通信和软件服务配套的硬件设施,构成了前述交易费用组成的第二部分,其具体形态例如电脑、手机、网络终端设备,等等。这些硬件设施的价格在互联网刚兴起的时候是比较昂贵的,但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这些设施的制造成本大幅下降,使其价格下降,到如今已经是个人使用的必要配置,交易甚至不是其专门功能。与传统交易方式的人际交往成本相比,这是非常少的成本消耗,并且同软件一样,其成本具有明显的下降趋势。

综合来看,互联网产业的发展,使得交易费用的非劳动力部分不仅在形态上发生巨大变化,在数量上也大幅度降低了。通信和软件服务的费用降低到接近于零,硬件的费用也从一个较高水平降低到普通消费品水平。

(四)互联网产业的发展对劳动力交易费用以及交易费用结构的影响

将从事交易活动同样视为一种劳动的话,交易的劳动成果的一个直观指标就是单位时间内的交易总额T,如果我们将交易的非劳动力费用记为C,交易的劳动力费用记为V,那么互联网产业发展就大幅改变了三者的比例。T∶C以及T∶V的大幅提高这是显而易见的,即单位非劳动力成本或者劳动力成本的消耗可以进行更大量的交易。对于C∶V的影响则需要仔细分析。

在传统的交易活动中,交易活动主要依赖劳动力,C的主要组成来自于围绕人与人的直接交易产生的物质消耗,如交易场所设施费用、旅行考察费用、人际交往费用、信用担保费用,等等。在互联网产业充分发展后,上述费用大为减少甚至消失不见,C的主要组成变成了必要的计算机网络硬件设施、互联网通信和软件服务,就互联网和软件服务而言,提供它们的边际成本很低乃至接近于0,硬件设施的制造成本则在逐年下降。这些商品和服务市场在发达开放、技术成熟且有充分的竞争之后,其价格必然下降,乃至零边际成本,这种变化很快并且已经在发生。另一方面,互联网通信与软件服务的广泛使用,使得对从事交易的劳动力的素质要求从人际关系和交往能力转向了信息处理和分析,更加专注于交易的信息分析活动而非简单交易活动,对劳动力的要求从个人经验的积累转向了相关技术知识的培养。其结果是,从事交易活动的人群被扩大了,交易活动不再被掌握传统商业渠道和商业关系的人或者企业所垄断,一般人只要有相应的互联网相关服务使用知识,就可以进行交易,所以V在互联网交易充分发展后,相对于其它行业的劳动者,是具有一个长期下降的趋势,但由于市场对劳动力流动的调节作用,这种变化将是缓慢的。

因此我们可以做出一个理论上的预计,随着互联网产业的兴起、发展直至其逐步取代传统交易方式,交易活动中的C∶V应是一个下降的过程,并且V将占据主要部分,而交易行业的V与其它行业相比,则有一个较缓慢的先上升再下降的过程。

(五)互联网产业的发展对相对交易费用的影响

从上面的分析可知,互联网产业的发展使得交易变得容易了,即进行一次交易所需的费用降低了。这样一种单位交易费用的降低,会打破许多具有自给自足性质的、其内部交易不进入统计体系的区域小经济体,使得它们参与社会分工,融合到社会化大生产中来;也会使许多原来由于交易费用高而闲置、未能进入市场的资源进入市场进行交易,被利用到生产或者消费中去,从而交易更加频繁,社会分工更加分化。那么对于落后经济体来说,短时间内由于交易次数、交易额的急剧上升,可能使得交易行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增加,交易行业增加值占总产值的比重增加。这一增加会体现在统计数据上,因为纳入统计的交易活动是迅速上升的。但是当一个经济体成熟发达到互联网已经将所有资源连接,所有大小区域经济体连接,那么互联网产业的发展对交易活动的根本影响会体现于统计上,即总体交易费用占比的下降。中国目前的上网人数约为总人口的一半,还有许多经济落后地区未能参与到依托网络的交易中来,同时互联网信息技术仍在不断进步,被认为将来会发展到具有“物联网”的特征。因此,中国相对交易费用预计在未来一段时间仍将持续增长。

综上所述,互联网产业的发展深刻地改变了交易费用,包括其物质形态、数量大小和构成比例。作为这种影响的表现,伴随互联网产业的发展,在短期内相对交易费用会增加,长期则会降低;在互联网交易的快速扩张期,交易行业的非劳动力成本会有先升后降的波动。

四、互联网产业对交易费用影响的实证分析

接下来本文将结合中国统计数据,对上述部分结论做一个实证分析。在分析之前,必须要注意到,前面理论上的分析是对一个孤立经济体而言,并未考虑外部影响,因此首先需要说明这一分析在中国经济开放条件下的可靠性。对开放经济体而言,如果在交易行业和非交易行业之间形成内外互补的关系,则对于单个经济体而言,上述结论是难以成立的。例如对卢森堡或是香港这类以金融业为主的小经济体而言,交易行业所需的物品是从外部购买的,进行交易的参与者(如金融市场上的企业)也主要来自外部,所以讨论内部交易行业与互联网产业发展的关系毫无意义。但对于中国(大陆)来说,国内交易行业所需的软硬件服务主要是从境内购买的,从事金融交易的企业(在上海、深圳上市交易的企业)也基本是国内企业。所以,相对国内而言,国外经济状况对国内交易行业的影响是次要和间接的。这说明接下来的分析对于中国来说是比较可靠的,即境外互联网产业对境内交易的直接影响是可以忽略的。

但由于中国自2004年开始才将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单独作为一个产业进行数据统计,至今不超过10年,是一个小样本估计,导致其准确性不够高。事实上互联网产业的兴起和发展也不过十余年时间。因此,实证分析的结论可能在数据上不是充分严谨。

(一)相对交易费用和交易行业工资趋势性变化的实证分析

根据本文第二部分论述的方法,从国家统计局数据库的统计数据获得1990-2012年的GDP和交易行业增加值,以交易行业增加值占GDP比值为相对交易费用,计算结果如表2及图1所示:

表2 1990-2012年中国相对交易费用计算结果

观察中国交易费用20多年来的变化,可以看出,1990年至1992年相对交易费用快速上升,主要是批发零售业比重的上升,从1992年至1996年所有行业均有幅度不等的下降,随后缓慢上升至1999年,然后在这个水平上稳定到2005年,近年来又有一个明显上升过程。

从2005年开始,相对交易费用有一个明显的上升趋势。同时,根据《中国统计年鉴》的互联网主要指标发展情况,中国互联网技术的使用在2005年后有了一个迅速的扩张式发展,主要指标如图2:

图1 1990-2012年中国相对交易费用

图2 2005-2013年中国互联网上网人数占人口比重和网页数

从图2可以看到中国互联网上网人数和网页数目都以极快的速度增长,这反映出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在这一段时期处于快速扩张期。互联网上网人数比重从不到0.1快速上升到接近总人口的一半,反映了互联网产业的受众已经占据了人口的主要部分。互联网网页数从零发展到如此巨大的数目,则说明互联网上的信息有了指数式的增长。根据本文第三部分第五点的分析,互联网技术应用的快速扩张,互联网技术逐步替代传统交易手段,会使得相对交易费用上升,这与上面相对交易费用测算数据在这一段时期的表现是一致的。

交易行业工资根据第三部分第四点的分析,其相对其它行业的工资比例水平,应有一个先上升再下降的过程。本文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工资的相关统计数据,以交易行业数据比较齐全的2003年至2013年进行计算,得到的如下结果,见图3:

图3 2003-2013年中国交易行业职工平均工资和其相对全行业平均工资比值

这里可以明显看出,相对全行业的平均工资, 交易行业的平均工资是有一个先上升再下降的过程,而这个过程所处的时期,就是中国互联网行业快速发展和扩张的时期。

(二)互联网产业的发展和交易效率的相关性分析

交易的效率应当用单位时间单位成本下的交易总额来衡量,即一定时间内的交易总额/交易费用。对于交易总额,根据现有的统计数据,本文用如下数据的加总作为交易总额:批发零售业的销售总额、金融业的社会融资总额和保险赔付总额、房地产业的商品房销售总额、全国财政支出总额。以上五项均为目前有统计的由市场实现或由政府实现的所有权转移额,采用销售、支出额也是因为这属于以交易行业为中介最终实现了的所有权转移,本文认为其总和可以作为表示交易总额的指标。

交易费用就其构成而言,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一个是人力成本,一个是物资和服务购买成本。人力体现在工资上,本文用交易行业工资总额来衡量。而物资和服务购买成本是向其它产业购买的,由于统计数据的缺乏,本文采取从交易行业增加值中扣减的办法。根据收入法核算,行业增加值等于该行业的工资、营业利润、固定资产折旧、税收这几个方面的会计核算加总。由于数据的缺乏,本文不得不作一些假定,即假定在折旧和税收政策的调节下,各交易行业自由进出的结果是实际利润率趋于一致。那么在这样的假定条件下,各交易行业增加值扣除工资总额后,所得结果和各行业交易费用是近似成一致的比例的,由于这里关注的是交易总额和交易费用比例的趋势变化关系,所以可以用上述数值替代交易费用。

互联网行业的发展水平这一指标,本文用不变价格的人均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增加值来表示。如果互联网产业发展水平指标与交易效率指标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和因果关系,那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互联网产业的发展具有提高交易效率的效果。

由于中国从2004年开始才将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与软件业作为一个单独行业进行核算,因此样本较少(只有9个),会对计量模型的可靠性产生影响。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库提供的统计数据,我们可以得到上述指标的列表:(见表3)

表3 2004-2012年中国人均互联网行业增加值和交易效率数值

从表3我们可以看到,对于交易效率这一指标,除了2007年较为异常外,其它年份从整体上看是一个稳步上升的趋势。

首先对这两个指标做单位根检验,以变量NET表示人均互联网行业增加值,变量TRADEEFF表示交易效率。经过检验,我们可以认为这两个变量是一阶单整的:

NullHypothesis:D(NET)hasaunitroot

Exogenous:Constant

LagLength:1(Automatic-basedonSIC,maxlag=1)

?

?

于是将这两个变量进行回归并作协整分析,结果如下:

Dependent Variable:TRADEEFF

Method:Least Squares

Sample:2004 2012

Included observations:9

Variable Coefficient Std.Error t-Statistic Prob.C 4.002629 0.424069 9.438620 0.0000 NET 0.003546 0.000852 4.161963 0.0042

可以看出它们之间有很显著的相关关系。但是当检验残差时,有如下结果:

t-Statistic Prob.*Augmented Dickey-Fuller test statistic -2.427585 0.1632

即并不能拒绝残差序列单位根的存在。本文认为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很可能是互联网产业的人均产值与交易效率之间并非简单线性关系,因为这个关系的本质是技术进步与生产率之间的关系,以及这个分析本身的数据量不足。但我们仍然继续进行一个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结果如下:

Pairwise Granger Causality Tests

Sample:2004 2012

Lags:1

Null Hypothesis:Obs F-Statistic Prob.NET does not Granger Cause TRADEEFF 8 4.44552 0.0888 TRADEEFF does not Granger Cause NET 0.22046 0.6585

根据此结果,人均互联网产业增加值很可能是交易效率的格兰杰原因,而不是相反。这与第三部分第五点的理论分析结果是一致的。

五、总结与展望

本文对交易费用的本质以及测算交易费用的行业划分法从理论上进行了探讨,并根据统计数据测算了中国近20多年的相对交易费用及其构成。通过分析互联网通信和软件服务这一关键纽带,进一步从理论上论证了互联网产业的发展对交易费用变化的影响,并以实证分析检验了理论上的相关结论。从实证分析的结果看,互联网产业的发展对交易效率具有较大的提升作用,对交易费用的组成结构有着深刻的改变。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互联网产业的发展,使得互联网通信和软件服务的边际成本进一步降低甚至接近于零,从而大幅降低了单位交易的交易费用。这使得交易效率更高,也使得交易的劳动力门槛和物质门槛都降低,从而让交易的规模迅速成长。

单位交易费用的降低让原本闲置的社会资源进入市场成为商品得以充分利用,打破了一些原本存在的地域的或者行业的交易壁垒,将市场交换渗透到更细微的角落。这会促进市场的竞争,使市场竞争更活跃、范围更广,从而推动各行各业的加速发展和变革,为创造新产品新产业提供了有利条件。例如,房屋短租行业、网络出租车服务等新产业、新产品产生并迅速发展。我们可以预见在将来还会有更多的新产业、新产品的出现。这些新型产业和产品会进一步打破旧有的产业利益格局,不仅使旧的产业结构发生变化,也会促进政府机构和市场监管体制的改革,要求政府机构能够适应新的市场和产业,能够更有效地监管和运作,使用适合互联网时代的管理方式,淘汰旧的不合时宜的管理方法。我们可以预计,产业结构调整的节奏将会越来越快,而未来产业的发展趋势,将是建立在打破信息封闭、充分利用每一处信息的互联网信息结构上。充分利用互联网信息从而降低单位交易费用的产业会不断诞生,使用传统交易方式的产业将会被市场淘汰。

纵观历史上数次产业革命的进程,其主要领域在于两个方面——能源产业和通讯产业,前者决定制造的效率,后者决定信息传播的效率,对应到康芒斯对经济活动的划分,便是生产活动和交易活动。互联网行业的发展便是后一领域的变革,把人类从成本高昂、信息传输效率低下的运输通讯时代、中心结构单向式的电视电话通讯时代带入到网络互动式去中心化的大数据通讯时代。这是在市场竞争机制作用下技术进步的必然趋势,这一机制的关键作用点,如同制造领域的生产成本一样,对于交易领域便是交易费用。

互联网产业的发展,通过交易费用这个杠杆,影响到所有参与市场交易的商品,影响到所有的行业产业,从而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这同时也为中国宏观经济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模式转型创造了机会,也提出了挑战,即究竟是顺应了这股经济浪潮而取得成绩,还是被其淘汰而失败。研究和探索这中间的关系,寻找其中的规律,面对经济发展的历史潮流获得恰当的应对之策,才能够为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更好的理论指导,这也是本文的意义所在。

猜你喜欢

费用交易软件
禅宗软件
关于发票显示额外费用的分歧
软件对对碰
监理费用支付与项目管理
大宗交易榜中榜
交易流转应有新规
医疗费用 一匹脱缰的马
医疗费用增长赶超GDP之忧
即时通讯软件WhatsApp
大宗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