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文化渗入学校教育的正负价值分析
2016-04-13阎国华
阎国华
近年来,诸如微博、微信、微课、微视频、微公益等“微某某”格式词语逐渐成为热词,尤其是微博、微信、微课更是迅速铺开。关于微文化的定义,《微的哲学》提出微文化是一种积蓄的力量,微不足道却悄然改变人类生活①石裕东、邪起龙:《微文化内涵初探》,《湖北工业大学学报》2013年第6期,第78页。。与之同时,也有学者认为微文化不仅是逻辑上的以小见大,其形式上的微也是显著特色②周滨、裴艳庆 等:《论中国文化变迁中微文化的发展研究》,《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5年第1期,第75页。。尽管目前学界对微文化尚未给出统一的定义,但笔者认为,这种以微博、微信为代表,以“微某某”为形式,以言简意赅、微言大义、以小见大为核心特征的文化新样态就是微文化。作为当前社会文化发展的重要名片,微文化的产生是社会文化发展、科学技术进步、知识信息膨胀、传播技术创新的结果,也是人类生活节奏加快、认知方式调整和心理需求变化的结果。如同一股思潮,微文化的流行似乎是在一夜之间迅速完成的,而且不仅影响了人的学习方式、生活方式,也改变着整个社会生态,这其中自然也包括学校教育。微文化在学校教育中的渗入,既是社会文化对各行各业固有影响的体现,也是学校教育特殊发展逻辑对文化的响应。
一、微文化渗入学校教育的原因
伴随着微文化在社会中的蔓延,学校教育也日益受到这种潮流的影响。对于微文化在学校教育的渗入问题,很多人将其视为洪水猛兽,认为微文化是导致学校教育无序化的重要诱因,应该给予坚决的阻击。但简单的干预不仅不能祛除微文化的不利影响,更是放弃了微文化的重要教育价值,因为微文化在学校教育的流行有着诸多深层次的原因,存在现实合理性和内在需求性。
(一)生活以及学习模式的碎片化
自工业时代以来,人类“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生活模式逐步被打破。机器、体系、制度开始控制人类生活,将人类的生活模式安排得如同车间的流水线一般,如此造就的环节和环节间的间隔引发了生活的碎片化。在类似的逻辑指引下,学生的生活模式同样缺乏大块的时间供其自由支配,而是被严格的条块化和网格化安排所碎片化。碎片化的生活模式切割了学生用于接受大篇幅知识信息的整段时间,从而使其更加青睐由微文化带来的“快餐式”文化消费内容。同时,基于外在信息流和内在学习心理的共同作用,学生的认知也在悄然发生变化。相对于传统的系统性学习模式,当前学生更加喜欢微文化带来的这种碎片化学习模式。
(二)对固有教育模式的叛逆情绪
受苏联模式和以福特主义为纲领的现代化大工业时期文化的影响,中国教育在很长一段时间以大规模、规范化、完备化作为发展方式、文化诉求和美学理念。这种理念在大学基础成长阶段的确发挥了极大的作用,体现了其独有的优势,但其发展的弊端也现实存在,尤其是模式化、程序化、无个性和千篇一律也正在引发学生的紧张、压抑、沉闷甚至厌倦等情绪。而正在此时,作为以简单、快速、精炼等避繁就简理念为基本追求的微文化的发展恰好迎合了学生的心理需求。因此,一定程度上讲,今天微文化的流行表达了学生对目前臃肿、过度重视体系和格式的教育体系的一种叛逆,或者说是厌倦情绪的流露。从这个意义上讲,微文化在学校教育中流行本身是对传统校园文化的一种平衡力量和警示力量。
(三)信息技术与设备的推波助澜
除了内部的潜在需求之外,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也是微文化得以实现迅速裂变式发展的重要保障。近年来,消费者对智能电子终端提供丰富功能的诉求不断膨胀。以手机为例,据调查只有三分之一左右的用户使用手机主要是通信的需要,更多人对其它功能的增加有强烈的向往①Jared Keengwe,Malini Bhargava.Mobile learning and integration of mobile technologies in education.Educati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2014(19):744.。同时,受信息技术领域创新进程本身的推动以及行业竞争氛围日益浓郁等因素的共同影响,信息技术和信息设备快速发展,尤其是高速互联网通信技术、智能操作系统以及各类便携式移动终端的普及,使学生在信息技术使用的便捷性、易得性、使用成本和界面交互性等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使微博、微信、微课等新的教育手段不再只是人们想象中的空中楼阁,而开始日渐融入各种教育活动中。同时,信息技术与设备的发展不仅促成了碎片化知识的传播,也实现了对大众化传播方式的颠覆。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知识传播的碎片化也与传播工具的碎片化有很大的关联。
(四)教育理念革新下的主动响应
学生生活模式的碎片化已经是不争的事实,而且也并非新生现象,如何对其加以应对是教育学界一直思考的重要议题。之所以对碎片化时间的利用问题之前没有受到如此高的关注,缺少有效的利用办法是非常重要的原因,而微文化的发展为高效利用碎片化时间提供了方法和可能。在碎片化生活模式下,学生的学习时间、理念乃至习惯都会出现整体性变化,同时他们的个性化需求也会空前膨胀②薄琥:《媒介社区化聚合》,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2页。。针对这种情况,目前教育界已经开始主动响应,普遍开始关注以学生学习模式碎片化以及知识学习浏览冲浪化为核心的特色教育创新活动,包括微课、在线学习、微博、慕课等教育教学创新行为不断涌现,既满足学生不同时间、不同长度、不同时空的学习,也迎合了学生在不同知识间快速浏览、不断切换的现实需求。
二、微文化渗入学校教育的正向价值
伴随着技术发展和教育理念创新,微文化在学校教育中的应用空间日益拓展,其载体也日益丰富,诸如微课、微博、微视频、微信等新型教学手段和信息交流手段不断涌现。如果把微文化在学校教育中的应用概括为两句话,那就是形式上的无“微”不至和内涵上的“微”言大义。如果能扎实贯彻上述两句话中的教育理念,微文化在学校教育中的应用价值极具潜力,概括起来至少具有这样几点:
(一)知识信息的实时化传播
近年来,虽然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为信息的快速、大范围传播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但所传播“信息”的本身格式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还保持着浓郁的纸质文档规范。而根植于信息技术的微文化不仅秉承了信息技术高效、快速和实时传播的优点,还在更高程度上摆脱了传统文本体例上的框架限制,其一句话、一张图片或者短短几行字的信息片段形式更加适合及时更新、快速响应的需要。从博客到微博、从文本短信到微信、从在线影视到微电影、从视频课到微课都深刻表达了这种“重要点、轻形式”的变化趋势。在微文化促使下,知识被进一步碎微化、片段化、微小化以及微量化,这对压缩知识制作时间、降低知识传播难度、增强传播或接受工具易得性方面等极其有利,无不为实现知识传播速度的提高,达到实时化传播提供了更大的上升空间。同时,基于Ebner对微博的研究,信息的实时化传播不仅可以实现知识信息的快速流动,其密集化的信息涌现还可以在学生之间以及师生之间形成一种稳定的信息流①Ebner,M.,Lienhardt,C.,Rohs,M., & Meyer,I.Microblogs in higher education-a chance tofacilitate informal and process-oriented learning?.Computers & Education,2010(55):92.。
(二)知识信息的多样化传播
在以课堂模式为中心的传统课堂教育活动中,一对多的知识传播方式被普遍采用。尽管在从点到面的传播方式下,教师也极力想兼顾到学生的层次性和多样性,但效果很难保证,因为其本质上很难超越对学生匀质性及无差别性的默认。而在信息技术推动下,尤其是微文化支撑下,微型传播载体所承载的教育和知识传播活动可以划分得更加细腻,从而具有更好的兼容性,可以充分考虑教育对象的多样化和个性化,以丰富的资源满足不同对象的差异化需求。这是因为:首先,在微文化快速发展的推动下,数字化教育技术的多样化传播功能得到了进一步延展,早期的新闻传达式、宣传式知识传播方式被进一步演变为公共话语平台式的知识传播方式。其次,网络传播具有强烈的个人化色彩,传播主体的丛林化趋势极大地增加了传播过程中的积极性、主动性以及多样性②张品良:《网络文化传播:一种后现代的状况》,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335页。。再次,目前部分学生不愿意把时间投入到书本却愿意投入到先进的电子设备,这样,利用微手段能一定程度上分享智能电子终端本身所具有的诱惑力,把他们从书本上流逝的时间部分地抢回来③J.Traxler,S.Vosloo.The prospects for mobile learning.Prospects,2014(44):17.。
(三)知识信息的参与化传播
伴随微文化在学校教育中的广泛应用,知识信息的传播方式被显著改变,传统的单向性传播被网状传播所取代。在这种网状传播模式中,原来单纯的知识接受者纷纷成了知识传播的参与者。作为知识传播的中间节点,学生不仅接受还可以发送其受到影响的知识信息,成为知识传播中的新主体。在信息时代,教师不再是唯一的知识发布者,其在履行权威知识发布职责的同时,更像是一个知识原料的供给者,其知识供给在传播中不断被传播者所加工和传播。而基于微文化载体,学生可以实时接受到各种信息并随机对其进行重新编码,融入自己的知识和创造,这使得知识的参与性传播更加得心应手,权威知识的二次开发现象愈加明显。通过参与化传播,对学生学习和知识传递都有很大帮助:其一,学生在选择、加工、传播知识的过程中可以学到知识,锻炼能力。其二,学生对学习的热情得到了释放,可以提高对所学知识点的专注度。实践证明,学习热情需要及时保护和利用。国外高校曾经在学生课堂试验过使用电子应答器以满足学生实时化的互动,实验表明的确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①Michele L.Barr.Encouraging College Student Active Engagement in Learning:The Influence of Response Methods. Innovative Higher Education,2014(39):308.。其三,知识信息在参与化传播中不断汲取传播者智慧,使其总体朝向更优、更易于理解和接受的方向优化,从而提高知识传播的效率。
三、微文化渗入学校教育的负向价值
学生正处在知识获取的重要阶段,对知识的好奇和渴望让他们对快速、便捷、生动的微型学习方式十分依赖。但是,学生阶段也是一个人知识体系建构的初级阶段,这个阶段学生在很多方面还缺乏理解和分辨的能力,包括对不良知识还缺乏免疫力。因此,在大力发挥微文化传播载体巨大优势的同时,我们也必须要高度重视微文化深入学校教育存在的负向价值,以扬长避短实现其教育效果的最大化。就目前来讲,其负向价值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问题:
(一)过度简化过程中的系统性缺失问题
微文化自然是以“微”为其显著特征,比如微博多有140字的限制,微课一般限制在15分钟以内。“微”成就了微文化的快速高效传播,成就了其对碎片化生活的契合,但这种类似快餐化的知识信息也常常受限于其体例。在学校教育过程中,知识的传授须要服从其整体性、系统性、延续性等特征,微文化可能会使得学校教育在知识过度简化过程中所引发的系统性缺失问题更加敏感。首先,过度简化容易让学生由于沉浸于某些知识的枝节之中而破坏其总体性视野的形成。由于知识点的过度碎片化,学生不容易感受到知识的内在力量,最终导致学生无法从整体上把握相关知识并因此影响其知识的融合和整体建构。其次,这种过度简化带来的系统性缺失问题也不利于文化知识本身的传承与发展,对文化知识的累积性存在不小的挑战。再次,长时间的快餐式学习可能会削弱学生的系统学习情绪,削弱学生在学习上的耐心和韧性。
(二)扁平化传播过程中的权威结构问题
在传统教育中,教师位于信息传播的中心,其由点到面的传播方式也自然构筑了自己的中心者地位。在微文化主导的学习模式下,教师的信息传播中心地位被弱化,取而代之的是以“去中心化”为核心特征的扁平化传播模式。微文化传播除了具有互联网传播特点之外,还实现了对个人信息传播功能的强化。在微文化传播模式下,每一个信息传播参与者还往往会加入具有个人性、即时性、互动性、倾向性等特征的内容,以体现出其自我表达、交往需求与社会认知。所有这些变化无疑将互联网时代的平等、去中心化和反权威精神演绎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如果说互联网时代的信息传播是一种网状传播,那微时代的扁平化传播可以算作信息的裂变式传播。在信息扁平化传播模式下,信息的接受者和发布者出现位置的互换、重叠和模糊,并由此引起教师主导型权威结构的削弱和瓦解。权威结构的削弱或瓦解对于教育活动的影响是巨大的,其不仅很大程度上阻碍了知识信息灌输的流程,容易让学生难以分辨知识的真伪,还会干扰学生既定的信息获取途径,容易让学生陷入相对封闭的小规模信息流动圈。
(三)泛传播过程中的知识信息检测问题
自从有了信息传播,就有了垃圾信息。在传统信息传播模式下,信息的监管相对受控,因为媒体行业中的主编、编辑,教育行业中的教师等类似职位肩负起了信息发布之前的监测职责。但在微文化时代,信息的泛传播彻底冲垮了传统的信息检测体系,因为人人都可以成为信息的发布者,而且是瞬时、自由的发布者。当网络进入泛传播时代,虚拟空间带来的身份定位偏差、网络语言的表达偏差、网络传播的伦理非受控等开始凸显②王炎龙:《网络语言的传播与控制研究》,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62-168页。。以手机学习为例,多数受测者认为应用手机会有强烈的轻巧性、自发性、功利性以及非正式性的感觉③Beddall-Hill,N., & Raper,J.Mobile devices as'boundary objects'on field trips.Journal of the Research Center for Educational Technology,2010(6):28.。不仅如此,由于自我中心意识的存在,多数信息发布者都期望自己的信息能够博得更多的赞同和支持。因此,为了尽可能吸引更多人,赢得赞同和阅读量,部分信息发布者会倾向于发布一些能吸引眼球的内容。例如,通过语码混用,毫无根据的语言变异造就一些生僻的网络语言已经成了一部分人眼中个性和时尚的标志①宗丽、李菁:《符号理论观照下的网络语言》,《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版)2005年第1期,第65页。。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教育和监管体系跟不上,一些诸如“只言片语”、“耸人听闻”、“虚编乱造”、“假借名人”、“似是而非”的内容就容易被到处传播。诸如此类,知识信息的泛传播会严重污染学习资源的纯洁性,直接威胁文化安全。因此,在微型学习模式下,如何做好信息监测,保障学生学习资源的科学性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四)社交化传播过程中的信息茧房问题
微文化的传播不仅仅具有大众传播、组织传播的一般特征,还具有自我传播和人际传播的重要特征,因此往往具有强烈的社交化特点。以微博、微信为例,作为良好的维持合作关系的媒介,其知识信息传播功能需要通过社交才能得以实现和流行②Adam M.Goldstein.Digital Tools for Bringing Evolution to Everyone.Evolution Education Outreach,2011(4):183- 184.。有社交就有社交圈的问题,个人的微学习常常受限于其社交圈的划定,而社交圈形成的本身又常常受到文化、价值认同上的志同道合之影响。如此就形成了一个循环性强化,一方面人们更倾向于选择与自己想法相似或有共同点的群体形成社交圈,另一方面社交圈又倾向于流行符合其价值观或可以愉悦自身的相关信息,这种类似“回音壁”似的文化知识传播模式促使了文化部落和“信息茧房”的最终形成。信息茧房对学生的学习和个人成长都非常不利。一方面,信息茧房容易挫伤学生的社会存在感,而社会存在感被认为对一个人参与学习社区、建构自身知识具有重要意义③Tu,C.H., & McIsaac,M.The relationship of social presence and interaction in online classes.The American Journal of Distance Education,2002(16):131.。高水平的社会存在感对于个人融入大范围的学习社区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④Gunawardena,C.N., & Zittle,F.J.Social presence as a predictor of satisfaction within a computer mediated conferencing environment.The American Journal of Distance Education,1997(11):8.。另一方面,信息茧房束缚社交圈成员在知识选择上的视野,进而容易导致他们认识上的偏激、盲目、信仰错误,甚至是无端的极端主义情绪。
四、微文化渗入背景下的学校教育调适
一方面是微文化日益渗入学校教育,广大学生深深迷恋其中,另一方面是微文化既具有正向价值又存在负向价值。这两个基本情况构成的格局为微文化渗入学校教育确立了基调,那就是既是机会,也是挑战。基于微文化的核心特质和学校教育的当下实践,为了能充分扬微文化之长、避微文化之短,学校教育应该主要从这样几个方面作出调适。
(一)树立阵地意识,构建完备的话语体系
鉴于微文化在信息传播和学生知识获取中的重要作用,学校在微文化问题上必须牢固树立强烈的阵地意识,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微文化领域的学校教育话语权建设,完善学校教育的话语体系。话语体系表面上只是一个“说什么、怎么说”的问题,实际上它涉及价值观念、表达方式、思想态度和传播理念等重大问题。话语体系在教育活动中十分重要,其建设对于提升学校教育对青年学生的影响力和吸引力是十分关键的。当学生和学校话语体系吻合时,学生会更容易对学校教育形成共鸣以及产生认同感和追随感。反之,当学生和学校处在不同的话语体系之中时,学生就会在心理上对学校教育产生莫名的抵触感,进而影响学校教育的有效性。因此,在微文化渗入教育已经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潮流、广大学生又深深迷恋其中的前提下,学校教育唯有顺势而动方能取得良好效果。具体就是要在充分肯定微文化影响的前提下,深入研究微文化体系的价值观念、表述方式、传播特点、接受心理等核心问题,着力打造兼容微文化的概念、范畴和表述方式,构建涵盖微文化的更加完备的教育话语体系。
(二)合理开发利用,引导形成积极信息流
从理念上重视微文化还仅仅是一个开始,重要的是还要拿出具体的措施。微文化时代带来大学生信息来源途径的多元化,也为教育的现代化提供了丰富的手段和方式。学校教育在实施过程中应当充分利用好这些手段和方式来对学生开展有效影响,以积极的信息流占据学生信息获取的主渠道。具体来说应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建立快速信息传播途径。针对微文化传播速度快,容易形成先入为主的特点,学校教育应该加快建立信息的快速传播途径,将权威的知识第一时间送达给学生。例如,有些学校建立了官方微博、微信,同时能第一时间发表权威信息,势必能起到从正向引导学生的作用。(2)立足传统教育资源,结合微文化传媒手段的实际运行特点,创造一批优质的符合学生接受心理的正能量的碎片化传播资源。(3)跟踪信息传播动态,及时阻止和纠正不良信息,挤压其传播空间,防止不良信息通过以讹传讹的方式蔓延。
(三)重视媒体素养,提升学生信息掌控力
由于权威结构崩塌、信息检测滞后、参与化传播流行以及信息茧房效应等原因的存在,微文化传播下的信息质量常常呈现良莠不齐的态势。面对这种情况,学校教育除了需要做好通过积极信息流挤压不良信息生存空间,及时跟踪、阻止以及纠正不良信息之外,还需要重视学生的媒体素养的培育,提高他们的信息掌控能力。具体来说需要做好以下几件事情:(1)通过专门的培养和训练,提高学生的信息检索能力,帮助他们能够在浩如烟海的信息记录中迅速找到正确的、自己最需要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利用微文化时代信息传播快、信息海量等优势,克服信息碎片化带来的杂乱无章感。(2)通过增加科学素养、扩展知识面来提高学生的信息鉴别能力,帮助他们能够在鱼目混珠的大量信息中去伪存真,科学利用。(3)增加对知识框架和知识体系的传授,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整体性认知能力,帮助他们带着问题寻求知识,从而克服碎片化传播带来的体系性缺乏问题。
总之,微文化在学校教育中的蔓延是不可逆转的一种趋势。随着微文化的发展,微文化与学校教育的融合只会更加密切,这不单单是技术发展的结果,也是对当代学生的生活模式、学习模式和学习心理变化的必然响应,同时也是当前条件下追求教育创新的重要途径。但是,知识在教育领域传播方式的转变势必要引起表达方式、表达内容、校园文化和组织方式等问题的随之调整,这就要求我们在对待微文化问题上不能仅停留在口头上的接受以及态度上的欢迎,还需要在肯定微文化价值的前提下,充分认识微文化的内涵,不断研究具体的调整和应对策略,重视微文化载体在教育领域中的重要功用,充分挖掘好传统教育途径所不具备的实时化、多样化、参与化信息传播优势,尤其要找出其与传统教育优势互补的具体路径。与此同时,学校教育还要注意微文化的负向价值,在整个社会都倾向于“迷恋”微文化的热潮中保持必要的理性,尤其是要从构建完备化教育话语体系、开发积极信息流、提升学生信息掌控力等角度入手对其中容易出现的知识过度简化过程中的系统性缺失问题、知识扁平化传播过程中的权威结构问题、知识泛传播过程中的知识信息检测问题、知识社交化传播过程中的信息茧房问题等加以调适,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利用其正向价值,规避其负向价值,实现对微文化渗入学校教育问题的顺势而行、理性驾驭和有效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