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战国时期秦领土扩张及置郡背景

2016-05-17琴载元

关键词:楚地蜀地领土

[韩]琴载元

战国时期,秦首先占领上郡及巴蜀、汉中等“大关中”以内地区,在此基础上开始扩张到关外地区。截止到韩灭亡(前230)的时候,秦占领地可以分为三种典型区域:汉中郡的一部及巴郡、蜀郡,可以称为“巴蜀”;上郡、河东、河内、太原、上党、三川、东郡以及南阳郡的一部,可以称为“三晋”;汉中郡和南阳郡的一部以及南郡一带的占领地都可以称为“楚地”(参考图1)。以往学界在研究这三种不同区域的时候,只是一概而论,忽略了各地区的特殊性。①赵化成曾经对于秦占领地各自不同文化特点进行过研究,他主要通过考古墓葬的分析说明各地列国文化及与秦文化融合的过程(《秦统一前后秦文化与列国文化的碰撞及融合》,《苏秉琦与当代中国考古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本文在他研究的基础上,按照历史学的视角进一步探讨战争和外交及地方统治等因素。本文试图探索战国时期秦向关外地区扩张这段时间内,对占领地的人口政策及该地郡县制发展过程,进而从此会发现“三晋”、“巴蜀”以及“楚地”的异同。与此同时,在战争与外交、人口政策、反秦情绪等方面进行考察,力图说明它怎样影响到各地的人口地理形势。

图1 秦王政十七年(前230)势力范围示意图

一、《商君书·徕民》所见韩、魏人口情况与其实际

为了了解战国时期秦人口政策,首先要探讨《商君书·徕民》。所谓“徕民”,“夫秦之所患者,兴兵而伐则国家贫,安居而农则敌得休息。此王所不能两成也,故三世战胜而天下不服。今以故秦事敌,而使新民事本,兵虽百宿于外,竟内不失须臾之时,此富强两成之效也”。①《商君书》卷四《徕民》,蒋礼鸿撰:《商君书锥指》,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92页。即为了改变军事和农事不能同时发展的情况主张“徕民”,这样可以获得同时发展军事和经济的效果。以后很多史籍广泛引用这则史料,多数学者认为这是对秦富强起推动作用的主要政策。②《通典》卷一《食货一》:“秦孝公任商鞅,鞅以三晋地狭人贫,秦地广人寡,故草不尽垦,地利不尽出。于是诱三晋之人,利其田宅,复三代无知兵事,而务本于内,而使秦人应敌于外。故废井田,制阡陌,任其所耕,不限多少。数年之间,国富兵强,天下无敌。”北京:中华书局校勘本,1988年版,第6页。《新唐书》卷二一五《突厥传上》:“秦地旷而人寡,晋地狭而人夥,诱三晋之人耕而优其田宅,复及其子孙,使秦人应敌于外,非农与战不得入官。大率百人以五十人为农,五十人习战,故兵强国富。”北京:中华书局校勘本,1975年版,第6025-6026页。

不过,目前学界都认定商鞅不是《商君书·徕民》的作者。③钱穆:《商鞅考》,《先秦诸子系年》,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今三晋不胜秦四世矣。自魏襄以来,野战不胜,守城必拔,小大之战,三晋之所亡于秦者,不可胜数也”④《商君书》卷四《徕民》,第90页。、“且周军之胜,华军之胜,长平之胜,秦之所亡民者几何?”⑤《商君书》卷四《徕民》,第94页。“周军之胜”、“华军之胜”、“长平之胜”分别指称秦昭襄王十四年(前293)的伊阙之战、秦昭襄王三十四年(前273)的华阳之战、秦昭襄王四十七年(前260)的长平之战。有人说,“周军之胜”是秦昭襄王五十一年(前255)的灭周之战,甚至还有些学者支持这一说法(徐勇:《 <商君书·徕民篇>的成书时代和作者蠡测》,《松辽学刊》(社会科学版),1991年第2 期,第50页;黄佳梦:《秦移民及相关问题研究》,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5月,第13页)。不过,这三个战役按理说来有可能是按时间顺序排列的,而且文脉上强调经过大规模的战役发生严重的人口损失,但是西周攻略很容易进行并没有发生过大规模的人口损失。于是“周军之胜”也应该是大规模的战役,斩敌军首24万的“伊阙之役”就符合这一条件,因此笔者赞同“周军之胜”为“伊阙之役”之说 (《商君书锥指》,第94页注释;仝卫敏:《 < 商君书·徕民篇 > 成书新探》,《史学史研究》,2008年第3 期,第80页)。等记载都是商鞅死后的事情。尤其“长平之胜”是秦昭襄王四十七年(前260)发生,距商鞅去世(前338)已有78年的时间。所以,《商君书·徕民》可能是秦昭襄王末期商鞅的后学或者另一论者的作品。⑥对《商君书·徕民》的编撰时期及作者有各种说法。大概有三种说法:第一,秦昭襄王末期在公元前255年与公元前251年之间商鞅的后学说;第二,孝文王或庄襄王时期(公元前250年与公元前247年之间)吕不韦说;第三,秦始皇即位以后(公元前242年与公元前230年之间)尉缭子说(对研究成果的整理参考,仝卫敏:《 <商君书·徕民篇>成书新探》,第80-81页)。一般认为该篇章于秦昭襄王末期成书,但另外的说法也有各自的说服力,还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难题。不过,总结所有的说法,至少可以确定《商君书·徕民》成书于秦昭襄王末期长平之战(前260)以后。

尽管如此,它比较明确地分析了三晋地区(尤其是韩、魏地区)的形势及对秦关系,有重要的史料价值。按照以往的研究,我们可以提出关于《商君书·徕民》的三种话题:第一,关于秦及韩、魏人口情况。史料往往用“地广民寡”或“地狭民众”的说法,来表示土地对比人口的密度。通过《商君书·徕民》及相关资料,可以知道秦政府非常看重人口及土地问题。第二,秦朝廷为解决土地与人口间的不均衡而施行的人口政策。笔者区分人口情况和人口政策,是因为怀疑秦实际上施行了徕民政策。第三,被统治者的反秦情绪。这一问题在《商君书·徕民》里没有明确提出,但是以往研究认为,三晋民不愿做秦民就是反秦情绪的表现,对此需要重新讨论。

首先通过《商君书·徕民》的内容,找出相关的客观事实。在《商君书·徕民》提到韩、魏的人口情况,如下:

今秦之地,方千里者五,而谷土不能处二,田数不满百万,其薮泽、溪谷、名山、大川之财物货宝又不尽为用,此人不称土也。秦之所与邻者,三晋也;所欲用兵者,韩、魏也。彼土狭而民众,其宅参居而并处。其寡萌贾息,民上无通名,下无田宅,而恃奸务末作以处。人之复阴阳泽水者过半。此其土之不足以生其民也,似有过秦民之不足以实其土也。⑦《商君书》卷四《徕民》,第87-89页。

提出政策与实际执行是两回事,学界对于徕民政策的施行与否还在争论不休。我们至少可以知道《商君书·徕民》的书写年代明确是秦昭襄王末期长平之战以后,所以商鞅生前施行徕民政策的说法值得商榷。当时秦朝廷的主流相信“爱爵重复”路线,如:“三晋之所以弱者,其民务乐而复爵轻也。秦之所以强者,其民务苦而复爵重也。今多爵而久复,是释秦之所以强,而为三晋之所以弱也。”①《商君书》卷四《徕民》,第89页。认为减少爵位的赐予及赋役的免除才是富国强兵的策略。《徕民》的作者批评,秦朝廷坚持“爱爵重复”的路线导致不能招徕三晋民的情形。

《商君书·徕民》的作者认为三晋民不愿来秦的理由是“而晋之无有也信,秦之有余也必。如此而民不西者,秦士戚而民苦也”②《商君书》卷四《徕民》,第89页。,这就与秦政府坚持“爱爵重复”的路线有关。即使对三晋多次获得胜利,却面临“秦能取其地而不能夺其民”③《商君书》卷四《徕民》,第90页。的情况。有些研究认为,两地区不同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导致了这一现象④欧阳凤莲:《 <商君书·徕民>篇的移民思想及其实践》,《史学月刊》,2008年第6 期,第125-126页。,在六国地区蔓延的反秦情绪会与此有些关联⑤[韩]李成珪:《秦帝國舊六國統治限界》,《閩錫泓博士華甲紀念史學論叢》,首爾:三英社,1985年版,第776页。。不过,只根据文献资料,还无法判断集体人群的情绪。所以,对于反秦情绪的问题应该把视角限定为更实在的方面,明确地把握反秦情绪形成的实际原因。

根据以上分析可以认为,《商君书·徕民》比较正确地反映了当时秦及韩、魏地区的形势。与秦“地广民寡”相比,韩、魏“地狭民众”,作者认为这是由秦坚持“爱爵重复”路线引起的,因此提出徕民政策。不过,我们还不能知道秦以后是否改变路线而以徕民政策代之。此外,有些研究认为三晋民不愿归降秦与在六国蔓延的反秦情绪有关,但还不能证明这两者之间有什么具体的关系。可以简单地说,通过《商君书·徕民》明确看到的只有当时的人口情况,对政策的施行及反秦情绪还需要补充研究。

另外,为了以史料来用《商君书·徕民》所见人口情况,还要鉴定时间及空间的限制。秦自孝公以来推进富国强兵政策,到昭襄王时期已拥有韩、魏的大规模领土。然而,《商君书·徕民》说“秦之所与邻者,三晋也;所欲用兵者,韩、魏也”⑥《商君书》卷四《徕民》,第87页。,据此可以说此时所指的三晋是秦未占领的区域。大约以长平之战(前260)为下限,能整理出来秦所进行战役以及由此占领的地区,如表1。

战国时期领土角逐都由内政和外交的原因交叉而展开,很难找出系统的脉络。不过,将视角限定在秦领土扩张并把握其宏观的脉络,可以提出两大区分点。第一,区分秦惠王时期与武王即位以后。秦惠王时期占领魏河西地、上郡及陕,然后灭蜀并且从楚夺取汉中地区,完成了“大关中”的领土区划。可以将这一系列过程称为关中领土扩张。从武王即位后,秦主要试图往关外扩张,而武王死后昭襄王时期开始实现了其大部分成果,总括这些可以指称关外领土扩张。第二,以昭襄王在位时期为限,可以区分三大战役前后领土扩张的异同。从表1能看到,自武王即位至伊阙之战秦对韩、魏展开激烈的领土角逐。在伊阙之战大败韩、魏联军后终于实现了大规模的领土扩张。相反,华阳之战及长平之战之后没发生飞跃的领土转换。因为韩、魏已处于明显缩小的状况,从此不能期待大量的领土割让。而秦在长平之战后,由于秦朝廷内部发生矛盾并且各国的反秦情绪达到了顶峰,对赵战争以彻底失败而告终。

按照秦置郡而言,秦昭襄王时期从韩、魏获得的领土,包括上郡、河东郡、河内郡、南阳郡一部分地区。即这些地区应被排除在《商君书·徕民》所说的韩、魏地区以外。而且,《商君书·徕民》的成书年代可能是在长平之战的几年后,因此庄襄王元年被设置的三川郡⑦《史记》卷五《秦本纪》,第219页:“庄襄王元年……秦界至大梁,初置三川郡。”北京:中华书局校勘本,1959年版。也有可能被排除在外。如上假定的话,当时的韩、魏地区已相当缩小,“地狭民众”的人口情况就与那些长期逐渐被秦丧失领土的史实有关。

上面得到的状态方程是非线性的方程,需要依照扩展Kalman滤波器[15]的方式对其进行线性化和离散化处理,得到k时刻的过程雅可比矩阵如下:

《商君书·徕民》所指的“地狭民众”主要以韩、魏为对象,它不仅不反映战国时期所有韩、魏地区的情况,当然也不能反映其他秦占领地的情况。惠王和昭襄王时期秦除韩、魏之外,还从巴蜀及楚获得了大规模的领土。如果秦真的在全国范围内施行过徕民政策,这就意味着所有的占领地也与战国末期韩、魏地区一样“地狭民众”。不过,根据战国时期的文献记载,其他地区跟韩、魏的差别还比较明显。所以,秦在各地所进行的人口政策乃至被统治民的情绪不可能都相同。通过分析这些被占领地的异同,也能够追踪秦占领地人口政策多样的面貌及其演变过程。

表1 秦惠王-昭襄王时期领土扩张年表

二、广地政策的开头——蜀地①蜀地一般跟巴地一起被并称为“巴蜀”。但是,战国时期,秦在巴地与蜀地占领并设置郡县方面有不同的历史经验。还有人认为巴地的川东地区到秦昭襄王时期还属于楚国(孙华:《巴蜀为郡考》,《社会科学研究》,1985年第2 期)。因此,对于当时的巴、蜀还要加以区分,本节讨论的蜀地主要限定在以后成为“蜀郡”的地区。攻略

蜀地于秦惠王九年(前316)被占领。“苴蜀相攻击,各来告急于秦”②《史记》卷七〇《张仪列传》,第2281页。,趁苴侯与蜀王纷争的时机,秦惠王发动占领蜀地的战争,这是秦攻略蜀地的开端。对秦来说蜀地是以后进行领土扩张的根据地,在蜀地经营的基础上秦可以继续向关外方向发展。王子今对此评价为,“秦人兼并蜀地,是首次实现大规模的领土扩张,为后来统一中国事业的成功奠定了最初的基础”①王子今:《秦兼并蜀地的意义与蜀人对秦文化的认同》,《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2 期。,这样的评价很妥当。自孝公以来秦一直执行富国强兵政策,其成果在领土扩张方面突显出来。因为蜀地的占领是其最初的成果,为了分析对以后领土扩张带来的影响,首先需要了解秦占领蜀地的全程。

很多学者做过这方面的研究,这里不再赘述,②有关秦占领巴蜀的研究,主要有以下成果:罗开玉:《秦在巴蜀地区的民族政策试析——从云梦秦简中得到的启示》,《民族研究》,1982年第4 期;孙华:《巴蜀为郡考》;冯一下:《战国后期至秦朝四川地区民族融合的基本趋势》,《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年第4 期;王子今:《秦兼并蜀地的意义与蜀人对秦文化的认同》;胡绍华、赵建忠:《战国后期秦国统治蜀之政策研究》,《渝西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3 期;赖华明:《秦汉移民与巴蜀文化的变迁》,《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11 期。但关于蜀地的人口情况还有几点需要补充。尤其是关于蜀地与其他地区的区别乃至演变过程,以往的研究关注较少。因此,本节在说明蜀地与上一节所分析的韩、魏地区的区别同时,还要探究与楚地的关系,以了解秦领土扩张过程中蜀地所独有的特点。

关于蜀地与中原地区的不同,可以参考张仪和司马错的争论,并与《商君书·徕民》所说的秦“地广民寡”和韩、魏“地狭民众”的情况比对。其中,对当时秦人口情况的描述应该尤其注意。秦惠王想抓住占领蜀地的机会,但是后方还有韩的威胁,对于攻蜀还是攻韩举棋不定。张仪主张先讨伐韩,因为“臣闻争名者于朝,争利者于市。今三川、周室,天下之朝市也,而王不争焉,顾争于戎翟,去王业远矣”③《史记》卷七〇《张仪列传》,第2282页。,王业的名分在中原,应该在中原进行与王业符合的战争。但是,司马错反对张仪的意见,认为攻打蜀地是比较现实的措施:

臣闻之,欲富国者务广其地,欲强兵者务富其民,欲王者务博其德,三资者备而王随之矣。今王地小民贫,故臣愿先从事于易。夫蜀,西僻之国也,而戎翟之长也,有桀纣之乱。以秦攻之,譬如使豺狼逐群羊。得其地足以广国,取其财足以富民缮兵,不伤众而彼已服焉。拔一国而天下不以为暴,利尽四海而天下不以为贪。是我一举而名实附也,而又有禁暴止乱之名。今攻韩,劫天子,恶名也,而未必利也,又有不义之名,而攻天下之所不欲,危矣。臣请谒其故:周,天下之宗室也;齐,韩之与国也。周自知失九鼎,韩自知亡三川,将二国并力合谋,以因乎齐、赵而求解乎楚、魏,以鼎与楚,以地与魏,王弗能止也。此臣之所谓危也。不如伐蜀完。④《史记》卷七〇《张仪列传》,第2283页。

司马错分析了秦的国情及当务之急,蜀的形势及占领的可能性,韩的形势及占领的不可能性。首先通过他对秦国情的说明,可以了解当时秦大概的人口地理形势。尤其,应该关注“今王地小民贫”这句,这里司马错提到秦“地小”,与《商君书·徕民》所曰“秦民之不足以实其土”的“地广”情况正好相反。秦惠王时期的领土只限于渭水平原一带及上郡地区,此后秦从攻打蜀地(前316)到编撰《徕民》的时期(以长平之战为上限,公元前260年以后)经过50 余年的时间。根据“今秦之地,方千里者五,而谷土不能处二,田数不满百万,其薮泽、溪谷、名山、大川之财物货宝又不尽为用,此人不称土也”⑤《商君书》卷四《徕民》,第87页。的内容,秦面临的问题不是土地不足,而是土地荒芜,无人开发。其间,秦从“地小”转变为“地广”,有可能因为在巴蜀、楚地等的领土扩张。由此,秦惠王时期所要追求的国家发展方向也不会是“徕民”。司马错说,“欲富国者务广其地,欲强兵者务富其民”,“广地”和“富民”是富国强兵的基本要素。为了解决秦“民贫”的情况,公元前316年时秦不需要“徕民”而需要“广地”。到秦昭襄王末期领土已扩大到原来的几倍的时候,才形成了施行“徕民”政策的社会环境。通过了解这一段史实,也可以证明商鞅执政时期没有施行过“徕民”政策。

在司马错看来,蜀地就是符合秦广地目标的地区。首先,蜀地正好经历与“桀纣之乱”相当的政治混乱,可以用较少兵力来占领。而占领后会获利甚丰,“得其地足以广国,取其财足以富民缮兵”。而且,司马错还强调说“欲王者务博其德”,占领蜀地符合王业的名分,秦会容易占领,因为“拔一国而天下不以为暴,利尽四海而天下不以为贪”,各国应当都会承认秦占领蜀地。从现实的层面来说,作为“西僻之国”、“戎翟之长”的蜀是“边地”,与中原诸侯国没有紧密的利害关系,所以不用考虑周边国家的干涉及阻扰。

秦王采纳司马错的建议,成功地占领了蜀地。蜀地“贬蜀王更号为侯”①《史记》卷七〇《张仪列传》,第2284页。,蜀地的统治阶层完全被秦控制,实际上不可能发生大量的人口流出。由此可以推测,蜀地在吸收以往人口的基础上,不断接受秦迁移人口,自秦占领以来一直保持人口增加的趋势。而且,这些过程中蜀地并没有摆脱对秦的藩属关系,秦最终在此地确立了郡县统治,这比中原地区还早50 余年。正如司马错所说,由于蜀地是“边地”,秦很早实现“灭国”,这与其他六国通过合纵连横不断抵抗秦国的事实相反。司马错说“周自知失九鼎,韩自知亡三川,将二国并力合谋,以因乎齐、赵而求解乎楚、魏,以鼎与楚,以地与魏,王弗能止也”,因为中原各国的关系太紧密,占领并不容易。实际历史也这样展开,战国末期韩、魏的国力已经沦为秦“藩国”的地步,但是还继续强烈地对抗,拒绝成为秦的附属国。

虽然蜀地跟中原国家没有紧密的外交关系,但是还不能完全排除其周边国家的影响。尤其,紧邻的楚国会与它有一定的关系,事实上在巴蜀地区发掘的战国墓葬中就可以发现楚文化特点,表明这些地区之间有过比较活跃的交流。②徐中舒、唐嘉弘:《古代楚蜀的关系》,《文物》,1981年第6 期。而且,在军事战略方面巴蜀与楚的关系也不可忽略,楚威王采纳苏秦的合纵政策时说:“寡人之国西与秦接境,秦有举巴蜀并汉中之心。”③《史记》卷六九《苏秦列传》,第2261页。秦占领汉中在楚怀王十七年(前312)发生,虽然楚威王在位时汉中还属于楚国,但是他已经开始忧虑秦举巴蜀攻占汉中的可能性。结果楚不能解决这一问题,秦占领蜀地刚过4年就夺取了汉中地区,将此地编入汉中郡。楚失去汉中首要的原因是楚怀王的外交失败,但是也与秦事先控制蜀地,能确保后方安全有关。

秦占领巴蜀、汉中,并完成了“大关中”的地理基础,也意味着打通了向楚本土进军或补给的交通路线。张仪曾向楚王提出连横政策说:“秦西有巴蜀,大船积粟,起于汶山,浮江已下,至楚三千余里。……扞关惊,则从境以东尽城守矣,黔中、巫郡非王之有。”④《史记》卷七〇《张仪列传》,第2290页。尽管当时的游说一般都有夸张的特点,但也能反映出秦对楚这一军事战略方面的优点。大概30 余年后,秦就实行经过蜀地的交通路线进攻楚中心地。秦昭襄王时攻击楚地,“二十七年,……司马错发陇西,因蜀攻楚黔中,拔之”;“三十年,蜀守若伐楚,取巫郡,及江南为黔中郡”⑤《史记》卷五《秦本纪》,第213页。。就这样,秦占领蜀地在“大关中”地理区划乃至楚地攻略方面,起到桥头堡的作用,有很重要的意义。

三、广地政策的延续——楚地攻略

战国时期秦占领的楚地可以分为汉中地区与江汉平原一带,这两地分别被设置汉中郡(前312)与南郡(前278)。在丧失汉中地区这件事上,楚最严重的失误是被张仪欺瞒而与齐毁约的外交失策。⑥《史记》卷七〇《张仪列传》,第2287-2288页。至于江汉平原的丧失,虽然表面上看不出明显的失误,但通过具体的分析就能发现,这主要也是由错误的外交政策引起的。本节在上节分析的基础上,对比南郡与蜀地,说明引起获得南郡地区的外交局面的转换。

关于秦攻略楚地的问题,在《战国策》里有一篇值得关注的议论,也可以跟司马错所说的“蜀地占领论”比较。内容如下:

图2 秦惠王十三年(前312)势力范围示意图

[阙文]献书秦王曰:“昔窃闻大王之谋出事于梁,谋恐不出于计矣,愿大王之熟计之也。梁者,山东之要也。有虵于此,击其尾,其首救;击其首,其尾救;击其中身,首尾皆救。今梁王,天下之中身也。秦攻梁者,是示天下要断山东之脊也,是山东首尾皆救中身之时也。山东见亡必恐,恐必大合,山东尙强,臣见秦之必大忧可立而待也。臣窃为大王计,不如南出。事于南方,其兵弱,天下不①“不”原文为“必”,但是其文意不通。注曰:“鲍本‘必'上补‘不'字。补曰:作‘必不'语顺。又‘必'字,恐当作‘不'。”何建章《战国策注释》(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926页)说“据文意,此‘必'字当作‘不'”,可从。能救,地可广大,国可富,兵可强,主可尊。王不闻汤之伐桀乎?试之弱密须氏以为武教,得密须氏而湯之服桀矣。今秦国与山东为仇,不先以弱为武教,兵必大挫,国必大忧。”秦果南攻蓝田、鄢、郢。②《战国策》卷二五《魏四》,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887页。

论者将魏及其周围地区比喻为一条蛇,如果秦要征伐魏,由于在头部和尾部的国家都来救在中身的魏,对其的征伐就会失败。这种逻辑与司马错的说法很类似。司马错曰:“周自知失九鼎,韩自知亡三川,将二国并力合谋……”③《史记》卷七〇《张仪列传》,第2283页。周、韩、魏等都处于中原要地,自然要结成强固的外交同盟。秦为了回避这样的冒险,选择占领边地。然而,这里所说的“边地”与司马错所指的边地有所不同。司马错说的是蜀地,而按“秦果南攻蓝田、鄢、郢”的论述看,它指的可能是楚地。不过,该书作者不明,而且因为各种原因不能把它当作史料使用。首先,文书的首部存在阙文,而最后一句“秦果南攻蓝田、鄢、郢”有可能是后来插入的。鄢、郢同一时期被占领,但是蓝田的占领比鄢、郢更早,不是一回事。其次,从献书的内容来看,不能断定它是关于征伐楚地的。文书里只提到“不如南出”,并没有直接把楚地指定为攻打的对象。再次,楚的兵力与韩、魏等相比还要强大,④《史记》卷六九《苏秦列传》:“楚,天下之强国也……夫以楚之强与王之贤,天下莫能当也。”第2259页;卷七〇《张仪列传》: “凡天下强国,非秦而楚,非楚而秦,两国交争,其势不两立。”第2290页。楚“兵弱”的说法并不符合当时的常识。由此可见,文书的内容并不符合楚地的实际。

尽管此文对指定的占领对象有些疑问,但是编辑者从书奏的内容联系到楚地并且最后加一句“秦果南攻蓝田、鄢、郢”,在一定程度上是有道理的。秦在占领鄢、郢的时候,楚确实没有跟三晋结成紧密的外交关系。秦占领巴蜀地区以后,为了继续执行“广地”的发展路线,还要找另外的“边地”,楚地就是最合适的对象。

楚顷襄王七年(前292)通过政治婚姻与秦订立和约⑤《史记》卷四〇《楚世家》:“(楚顷襄王)七年,楚迎妇于秦,秦楚复平。”第1729页。后,两国关系进入10年左右的稳定期。在当时的局面下,除楚以外能与秦敌对的强国是齐。然而,齐用武力吞并宋,引发中原各国的轰动,最后所有国家都联合起来攻打齐国(前284)。⑥《史记》卷四六《田敬仲完世家》,第1900页。在各国外交形势中保持均衡作用的齐没落,天平突然向秦倾斜了。

首当其冲的是韩、魏两国,秦撕毁与魏国的同盟攻略魏都大梁。但是,由于魏周围的燕、赵前来救援,秦只好放弃大梁,匆匆撤军。⑦《史记》卷五《秦本纪》:“二十四年……秦取魏安城,至大梁,燕、赵救之,秦军去。”第212页。上面所说的所谓魏“山东之要”的地理特点,被事实所证明。当时孟尝君留在魏国,去赵、燕游说,曰:“今赵不救魏,魏歃盟于秦,是赵与强秦为界也”,“而燕不救魏,魏王折节割地,以国之半与秦,秦必去矣。……以四国攻燕,王且何利?”⑧《战国策》卷二四《魏三》,第866-867页。孟尝君的这些说法都反映出当时中原国家的共同危机。然而,在魏、赵、燕的联合格局里,韩、楚却没有参与。于是可以判断出当时的“合纵连横”大约再编为秦、韩、楚的联合对抗魏、赵、燕的联合。不过,韩、魏已沦为小国,不能实施主动的外交战略,而且燕与秦相距甚远,其对峙事实上成为秦对赵的局面。在这种情况下楚的立场就重要起来,而楚没有跟赵联合,还继续跟秦和亲。众所周知,楚这次的外交措施引发了破灭的结果。

然而,秦、楚同盟破裂的事实,从秦昭襄王二十七年(前280)“错攻楚”,同年“又使司马错发陇西,因蜀攻楚黔中,拔之”⑨《史记》卷五《秦本纪》,第213页。,“秦击我,与秦汉北及上庸地”⑩《史记》卷一五《六国年表》,第741-742页。等记载可以确认。值得注意的是,从“白起攻赵,取代光狼城”①《史记》卷五《秦本纪》,第213页。、“击赵,斩首三万”、“秦败我军,斩首三万”②《史记》卷一五《六国年表》第741-742页。等记录能看到,秦昭襄王二十七年时赵秦之间展开战争,一年以后秦才与赵缔结和约。③《史记》卷一五《六国年表》:(赵)惠王二十年(前279)“与秦会黽池,蔺相如从”。第742页。即,在开始进攻楚的时候,秦军还在三晋地区发动对赵战争。不过,对此仔细考察就可以发现,秦军对赵方面的进攻还隐瞒着最终进攻楚地的目标。众所周知,在攻略楚地时“白起拔郢”而设置南郡,白起所率的秦军在楚地的战场里立下了最大的功劳。所以,通过追踪白起军的移动路线,可以了解“白起拔郢”成功的秘诀。

表2 秦对外战争及白起从军年表

《史记》卷五《秦本纪》说秦昭襄王二十七年(前280)“白起攻赵,取代光狼城”④《史记》卷五《秦本纪》,第213页。。秦从公元前282年发动对赵战争,经过“秦拔我两城”、公元前281年“秦拔我石城”、公元前280年“秦败我军,斩首三万”,到公元前279年“与秦会黽池”结束战争。⑤《史记》卷一五《六国年表》,第741-742页。白起从军的光狼城战斗在这场对赵战争的脉络下发生,表明这期间白起军驻屯在赵地。

《战国策》里有此时庄辛上谏楚顷襄王楚都即将面临危险的记载。如:“君王左州侯,又夏侯,辇从鄢陵君与寿陵君,专淫逸侈靡,不顾国政,郢都必危矣。”而楚王却反问:“先生老悖乎?”⑥《战国策》卷一七《楚四》,第555页。作为史料值得注意的是庄辛的行迹,他为了观望形势前往赵国。庄辛在赵国驻留5 个月后,楚都及周围地区彻底陷落。⑦《战国策》卷一七《楚四》:“庄辛去之赵,留五月,秦果举鄢、郢、巫、上蔡、陈之地,襄王流揜于城阳。”第555页。然而,按照《史记》的记载,从秦开始战争到攻陷楚都郢,大约经过两年多的时间。那么,在庄辛给楚王谏言的时候,楚国早就进入战争状态了,即使楚王不理朝政,但是没认识到秦威胁的可能性比较小。在与赵议和之前,秦获取楚汉北及上庸地而征伐楚黔中地区。①《史记》卷一五《六国年表》:“秦击我,与秦汉北及上庸地。”第741-742页;《史记》卷五《秦本纪》:“蜀守若伐楚,取巫郡,及江南为黔中郡。”第213页。其实,秦军路过巴蜀攻击扜关以及黔中、巫郡一带的战略很容易被预料到,秦惠王时期张仪早已对楚王说这些战略。②《史记》卷七〇《张仪列传》,第2290页。然而,张仪接下来说“秦举甲出武关,南面而伐,则北地绝”这一句,可见从南阳进攻江汉平原的战略也不是出乎意料的。但是,秦在赵地展开激烈战争的情况下,可能没有再次兴发兵力南下楚地的余力。秦为了实现攻略楚都的计划,首先要与中原国家和约让楚陷入孤立,将兵力集中在对楚战役。楚王的错误就在于没有敏锐地观察到此时外交局面与战争联动的影响。总之,秦军先攻打楚国西部,分散了北部的防御力量后,运用外交手段隔开三晋与楚之间的联系,最后在楚没充分准备的时候就迅速派白起的精锐部队攻陷楚都。

秦比较顺利地获得了南郡地区,但以后不能持续对楚战争。秦打算继续攻打楚国的时候,春申君作为使者访问秦国并建议与楚签订和约。他对秦昭襄王说:“昔智氏见伐赵之利而不知榆次之祸,吴见伐齐之便而不知干遂之败。”将秦目前的情况比作智伯与吴王夫差的故事。秦不可攻击楚的原因可以简单整理如下:首先,韩、魏对秦有深怨,总是要警戒。如果秦要继续攻打楚地,不得不向韩、魏借路,中间韩、魏背叛就会面临退路被断绝的情况。其次,即使秦攻打楚国取得胜利,但战果都会归于魏、齐等周边国家,导致“破楚以肥韩、魏于中国而劲齐,韩、魏之强”的结果。③可参《史记》卷七八《春申君列传》,第2389-2392页。

于是,秦不再对楚用兵,把矛头转向了三晋地区。有趣的是,春申君的外交战略居然类似于赵国的外交战略。赵把三晋的危机转嫁给楚,这次楚反而把危机转嫁给三晋。楚迁到江淮地区后默认秦对三晋进行的战争,一心修养生息恢复国力。但是,也事实上放弃了收复江汉地区,于是南郡很顺利地变成为秦地。相反,秦以后对三晋的攻略没有像南郡那样顺利。尽管秦在华阳击败魏军(前274),并且在长平大败40 多万的赵军(前260),但是三晋居然重新联合坚持抵抗。三晋地区与蜀地及楚地不同,是各国的利害关系纵横交叉的“中原”。“边地”与“中原”可以以外交关系的紧密程度来区分,外交关系越紧密征服的难度越高。秦碰到再也没有“边地”的情况,领土扩张的局面就开始发生转变。下一节将做一小结,附带评论决定各地,特别是形成关外占领地不同特点的几种机制。

四、战国秦占领地异同的主要机制

以上对战国时期秦领土扩张的历程做了大概的梳理。因为获得蜀地和楚地,秦国国力得以飞跃发展,顺利造成从“边地”到“中原”逐渐压迫的形势。然而,三晋对秦强烈地抵抗,亡国的时间推迟到战国时期的终局。蜀地、楚地以及三晋之间有怎样的区别,可以通过战争及外交、人口政策、反秦情绪等要素来考察。

(一)战争与外交

在蜀地、楚地以及三晋地区进行的战争形态有关键性的区别。在战争中三晋同时实行“合纵连横”的外交战略是为生存而必须要做的。与此不同,楚的外交战略不如三晋老练,应对秦和三晋的外交谋略时一再失误,引发致命的损失。

从人口流动方面来看,蜀的领土和人口都归属于秦,基本上没发生大量的人口流出,而秦占领江汉平原对楚国来说是一场动乱,发生了其统治阶层及大量人口的流出。三晋尽管没有发生像楚地那样突然性的人口流出,但是总体来讲也有大量的人口逐渐东迁。尤其,在秦对魏战争中,“出其人”的记录值得关注,④《史记》卷五《秦本纪》:“(前325)使张仪伐取陕,出其人与魏。”第206页;《史记》卷五《秦本纪》:“错攻魏河内。魏献安邑,秦出其人,募徙河东赐爵,赦罪人迁之。”第212页。这些史料明确反映了此时秦追求“广地”的占领路线。魏不得不容忍它,把领土割让给秦而收回人口。与韩、魏不同,在白起军袭击江汉地区时,楚突然丢失首都无法控制人口。由于大量的楚人迁移到江淮和江南地区,秦、楚之间形成了以南郡为界的新的战线。

(二)人口政策

图3 秦昭襄王二十九年(前278年)势力范围示意图

秦在占领魏领土的过程中实行“出其人”的政策,因为秦此时只追求“广地”而并没有关注招人口。占领蜀地及楚地也是在这一系列的路线上拿到的成果。但是,秦“出其人”记事,在魏割让安邑及河内地区以后再也没有出现。这有可能因为秦内部的情况开始有了变化。随着向蜀地、楚地扩张领土,土地不足、百姓贫穷的问题得以解决,“地小民贫”甚至变成了“地广民寡”。广地政策因此碰到限制,这时候秦可能开始关注增加人口的方案。而且,随着三晋领土被吞食,三晋逐渐“地狭民众”,但其抵抗居然越来越激烈。于是,秦就开始认识到,三晋的实际力量不在于土地,而在于人口。长平之战时秦杀掉40 余万的赵军俘虏,就是由于这种想法。①《史记》卷七三《白起王翦列传》,第2335页。秦征伐上党郡的时候不想“出其人”,而愿意那里的编户民都归附秦国,但上党郡民不愿作秦民而向赵国归附。因此,白起对长平之战胜利获得40万赵军俘虏时,就要极力阻止赵人口的恢复。这表明秦痛感需要减少三晋的人口,但是还没有制定相关的完善制度。徕民政策既可以减少三晋人口,又可以增加秦人口。但是,它在战国期间并没有施行。再说,秦对人口政策没有及时改革,就埋下了秦末反秦起义的种子。

(三)反秦情绪

根据表面上突出的实例来看,导致反秦情绪的第一原因是秦国发展历程本身。秦自孝公以来,就被六国论者视为“虎狼之国”②关于“虎狼之国”的研究可参何晋:《秦称“虎狼”考》,《文博》,1999年第5 期。,这样的情绪在秦昭襄王时期攻打赵国时尤其突出。秦领土扩张中六国民累积的反感,到此时达到了顶峰。《史记》卷八三《鲁仲连邹阳列传》记载了鲁仲连阐明三晋要坚决抵抗秦国的理由:“彼秦者,弃礼义而上首功之国也,权使其士,虏使其民。”③《史记》卷八三《鲁仲连邹阳列传》,第2461页。秦看重军功授爵而严格执行赋役是富国强兵的秘诀,而这居然引起其他中原国家的强烈反感。

三晋在被秦压倒的情况下,居然构建了反秦路线。秦军包围赵都邯郸的时候,魏公子无忌(信陵君)抗命支援赵国,在打退秦军中起了关键作用。④《史记》卷七七《魏公子列传》,第2379-2381页。这就表明秦仅仅依靠武力根本无法控制三晋的现实。三晋早就有通过“合谋”的方式来抵抗强国的传统。诸如,秦昭襄王轻视韩、魏的国力,曰:“以孟尝、芒卯之贤,率强韩、魏以攻秦,犹无奈寡人何也。今以无能之如耳、魏齐而率弱韩、魏以伐秦,其无奈寡人何亦明矣。”而中旗用智伯的故事回答秦昭襄王:“今秦兵虽强,不能过知氏;韩、魏虽弱,尚贤在晋阳之下也。此方其用肘足之时也,愿王之勿易也!”⑤《史记》卷四四《魏世家》,第1854-1855页。由此可以看到,三晋从建国开始就保有应付强国威胁的经验,而且都城中有一批谋士为君主出谋划策,所以,秦绝不能忽略三晋的传统和潜力。

然而,后来使得秦帝国灭亡的反秦起义,在楚地较三晋更激烈和主动地进行。战国末期三晋经过对秦的长期抵抗,不断消耗国力最终灭亡。在韩、魏、赵依次灭亡的时候,秦已经吞食了河东、河内、三川、上党、太原郡等三晋的广大领土,于是到秦统一时三晋人口已相当减少。与它相反,战国时期楚被失去江汉平原一带后没有与秦发生过大规模的战争,灭国前反而能保有大规模的领地和人口。而且,楚军谋士范增曰:“夫秦灭六国,楚最无罪,自怀王入秦不反,楚人怜之至今,故楚南公曰‘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也。”⑥《史记》卷七《项羽本纪》,第300页。可以说,楚人由于失败的记忆和亡国的怨恨而形成强大的反秦力量,与三晋为生存而战有所不同。不过,我们还要注意这样的反秦局面是从楚迁都以后才开始形成的。在楚迁都前后发生严重的人口流动,以后的反秦情绪可能在江淮地区移民人群之间不断蔓延。由此逐渐形成初期被秦占领的汉中、南郡地区与后期被吞并的楚地之间相反的情绪。

总的来说,由于战争中发生大规模的人口外流,秦在占领地实行郡县制并且对边境地带加强军事控制,初期占领地与后期占领地之间形成相异的情绪等,到反秦、楚汉战争时期形成东西地域分裂局面(到西汉时期发展成“郡国并行”格局)。在此基础上,以后的研究需要进一步探讨秦早期置郡的关外地区与保持“反秦”的旧六国区域之间形成的人口地理分界。

猜你喜欢

楚地蜀地领土
国防小课堂 领土
宝墩遗址:蜀地城市之源
琉球的领土地位与自决权
乡愁
解决中印领土争端要打“持久战”
《陌生领土》:考验还是幼稚
地灵人杰 蜀地少年
追寻小平足迹: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地灵人杰蜀地少年
蜀地这边独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