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Sometimes I do housework.学习工具制作综述

2016-05-16杜红云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6年3期
关键词:本课电子白板工具

特色与亮点

Sometimes I do housework.学习工具在课前利用微课程,将问题前置,为学生预习思考提供了便利;在课中运用电子白板,增强了师生的互动,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提高了课堂效率。另外,图表﹑点读笔﹑Photo Story制作图片故事﹑相机录制视频﹑PPT制作动画等的应用,让课堂变得有声有色、丰富多彩。

制作背景

Sometimes I do housework.学习工具的服务对象是小学四年级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一定的英语基础,能够与教师和同学就熟悉的话题进行简单的英语交流。

小学生好奇心强,乐于接受现代化的学习工具,但他们集中注意力的时间不长。因此,在制作本学习工具时,我尽可能采用多样的、有效的教学工具,如PPT、电子白板、点读笔、Flash等,既避免了单一学习工具带来的枯燥和乏味,刺激了学生的多种感官,让他们轻松快乐地体验,全神贯注地参与,又轻松解决了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提高了教与学的效率。

学情分析

本课是鲁科版小学英语三年级起点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内容,本单元的主题为Weekend,主要功能是谈论自己和他人的周末活动。课文通过Li Ming与Tom的简单对话,旨在让学生学会正确使用频率词often、sometimes来描述自己的课外生活。

频率词不属于实词,意义抽象,小学生学起来比较困难。但四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强烈,对英语学习能保持高涨的热情和兴趣。况且often这个词在上学期已经学过,学生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再加上本课的情境真实自然、轻松有趣,相信学生能够通过参与课堂活动,习得新知。

教学策略

本着“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的教学理念,在教学方法上我采用了任务型教学法、情境交际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和TPR教学法。在学习方法上我采用了自主探究学习法、参与体验学习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设计思路及内容结构

学习工具由热身复习、导入课文、文本教学、拓展应用四部分构成,用导航页将各板块有机组合在一起,整体的设计简洁、时尚、统一、完整。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我选用的背景唯美活泼,精巧的页面设计、完美的艺术构思、合理的色彩运用,既呈现了知识,又渗透了美育。

1.热身复习

利用电子白板的音频播放功能,展示Flash歌曲动画Days of the week,要求学生在动感的节奏中完成TPR活动(如图1)。歌曲内容帮助学生回忆了星期的英文表达,为下一步的重点知识传授做了铺垫。Flash歌曲动画有声有色,既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热情,又帮助学生迅速地进入了英语的学习状态,达到了热身的效果。

2.导入课文(该部分由两个环节构成)

(1)Free talk

为了帮助学生在旧知句型的基础上,思路清晰地建构新知,教师先抛出以前学过的What do you do on Monday/Saturday/Sunday…?句型,让学生自由回答。然后利用PPT动画,形象﹑直观地将Saturday/Sunday换为weekend(如图2),顺利出示本课主题句型What do you do at the weekend?并进行问答练习。这样的安排自然流畅,学生接受起来也不突兀。

(2)出示活动表格

利用表格设计和制作教师一周的活动表,让学生通过观察表格,自主探究sometimes的含义及其与often的用法区别(如图3)。表格的设计,深入浅出,将频率词的抽象含义直观地呈现给学生,降低了学习难度,很容易地突破了本课的重难点。

3.文本学习(该部分由四个环节组成)

(1)带着问题,观看课文视频

教师提出问题:Now, let’s ask our friend Li Ming, “Do you often do housework, Li Ming?”并用电子书播放课文录音,让学生带着问题感知课文的整体内容(如图4)。

(2)听音填空

再次播放录音,利用电子白板的荧光笔、覆盖、拖拽功能,要求学生找出细节问题的答案,以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同时讲授新单词museum)。

有语境的语言学习,才更有效。所以,学生在文本创设的情境中学单词、练句型,较好地体现了“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篇不离用”的英语教学理念(如图5)。问题的设置,也是由易到难,层层递进。

(3)听音跟读

利用点读笔的跟读功能,要求学生模仿纯正的语音语调,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如下页图6)。

(4)角色扮演

学生戴上头饰,扮演角色,入情入境地表演课文(如下页图7)。在这一环节,教师可进一步了解学生掌握课文的情况。

4.Consolidation练习巩固(该部分由两个环节构成)

(1)Retell the text

将课文的关键点空出,利用电子白板的书写功能,要求学生上台完成(如图8)。通过复述课文,既帮助学生巩固了本课的重点句子,又能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2)Practice with your partner

教师出示自己录制的视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模仿视频,同时通过动作练习对话(如图9)。视频model来自本班学生,这更能刺激学生们的眼球,激发他们模仿的欲望。小组合作练习,生生互动,既培养了学生与他人交流的能力,又实现了本课的能力目标即谈论自己的周末活动。

5.Extension(拓展应用)

(1)话题选取

暑期临近,暑假生活也是学生们感兴趣的话题。教师利用Photo Story制作自己的暑期生活视频,让学生仿照教师的生活视频,利用本课重点句型“I often…”“Sometimes I…”描述自己的假期生活。同时,教师还应鼓励学生把学到的课本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并增强学生习得的成就感和自豪感。

(2)上台展示

为了帮助学生培养健康、广泛的兴趣爱好,当上台展示的学生提到良好的生活习惯时,教师在黑板上贴出笑脸,当提到经常无节制地玩计算机等不好的习惯时,教师在黑板上贴出哭脸(如图10)。展示完毕后,让学生根据黑板上的笑脸和哭脸,自己总结应该怎样度过假期生活。

(3)情感升华

学生观看教师用PowerPoint制作的连续动画(图11是在动画中截取的几个画面),最后教师归纳总结:“Have a meaningful weekend! Enjoy healthy life!”从而将本课的学习推向高潮!

评价与反思

本节课以学习工具为支撑,本着“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的基本理念,整体设计目标,开展各类活动,倡导体验参与,充分采用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将语言知识、技能的形成和情感品德教育融入课堂教学中。同时,注重了英语教学的有效课堂评价,以评促学,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数字化学习工具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手段,将其应用于英语课堂教学,有助于化解教学中的难点,能为学生创设愉悦有趣的学习氛围,并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如果说英语课堂教学是一株绽放的花朵,那么数字化学习工具就是花朵下面的一片绿叶,二者运用得当便能互为一体,相得益彰。

幕前幕后

这是我第一次参加NOC活动,却意外获得了好成绩,我由衷地为自己感到高兴。备赛的那些日子,我一直忐忑不安,自己的专业不是计算机,不会编程,更不会写代码,能不能在比赛中获胜?一位评委老师的话让我醍醐灌顶:“如果不用数字化学习工具,会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那就证明了这个工具的有效性及不可替代性。好的学习工具,在课堂上要做到适时适中,要有实用性,不能为用而用。”

于是,我将设计的重点放在了如何提高学习工具的有效应用性上。在陈述答辩中,无论是恰当的动画设置、可选择的学习内容,还是数字化学习工具的具体使用,都得到了评委教师的肯定。对于此次比赛,我有以下两点思考。

1.确保学习工具应用的实效性

各种各样的数字化学习工具已被越来越多地运用到课堂教学中。但在选择和使用的过程中,必须确保其实效性,否则一味追求形式,为技术而技术,往往收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甚至适得其反。

任何一种新型的数字化学习工具的使用,都需要让学生易理解、易互动,这样它才能更具吸引力。它的设计、造型、色彩和结构也需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才能给学生带来新鲜的体验和情感触动,从而激发学生对创新的深层次思考。

2.将学习工具与传统教学紧密结合

在师生互动的教学过程中,数字化学习工具为学生学习新知、解决重难点提供了拐杖。但是,它不能完全取代传统教学活动给师生带来的情感交流。如果说现代化教学手段和传统的教学手段是课堂教学的双翼,那么只张开一翼,自然无力飞翔,只有双翼并举,才能展翅翱翔。

于是,积极探索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整合方法,客观合理地将其用于课堂教学,已成为现代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必须遵循的理念。因此,此赛项不仅是数字化学习工具的大比拼,更是教育理念的大比拼;不仅是数字化学习工具设计实践的大整合,更引领了未来现代化学习工具的发展趋势。

NOC活动给我们中小学一线教师们提供了展示自我的平台和互相观摩与交流学习的机会。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借此“东风”,继续学习新的教学理念,用现代化的学习工具丰富课堂,不断探索,勇于实践,力求使自己的教学水平更上一层楼!

评委印象

Sometimes I do housework.学习工具是由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凤鸣小学杜红云老师,依据小学生的好奇心强、注意力集中时间短等心理特点,利用微课程、PPT、电子白板、点读笔、Flash动画以及视频等现代化的学习工具结合传统的教学模式制作完成的学习工具。

该学习工具结合了小学四年级学生的认知心理,将文本式的教学过程借助多媒体平台支持下的软件设施进行了设计和讲授,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注重教学的整体性,且充分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与自主探讨能力,在教育性、科学性、使用性、教学性上都展现了有效、实用的风采,具有一定的新颖性和可借鉴性。

试听教学较之传统教学模式中的口耳相传有一定的教学优势。该学习工具利用试听音效,播放和教学情境相关的音乐作为教学的切入,让学生在音乐声中感受试听上的刺激,与此同时得到本次授课的热身效果。

在教学内容的导入上,以PPT动画为桥梁,进行了回顾旧知识(What do you do on Monday/ Saturday/Sunday…)与导入新知识(What do you do at the weekend)的恰当构架,在学情回顾与温习的指引下,为学生清晰地展现了新知识的教学内容,在教学性和使用性上都值得借鉴。在进阶学习的过程中,学习工具中使用图文、表格、音效的结合引出教学的重点(sometimes的含义及与often的用法区别),利用表格形式的直观性、图文音效的形象性,将抽象的often与sometimes做了清晰的界定,扫除了学生对教学难点的认知上的障碍。

对于教学文本的学习,学习工具中插入了教学视频,视频的呈现是教学最为直观的形式,也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从而优化教学的最为重要的教学手段,恰当的教学视频可以让学生在观摩过程中领悟实践的力量。随后结合录音让学生对内容进行感知,且利用电子白板的荧光笔、覆盖、拖拽功能,让学生登上讲台找出细节问题的答案,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从而完善了教学过程。

在课堂教学中,师生的交互性较强,尤以角色扮演最为突出。通过情境对话以及角色扮演,学生可以达到认知和掌握知识的目的,并能培养口语表达能力,此种教学设计既考量了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也结合了传统教学模式下的师传生受,展现了较为完美的教学情境。

Sometimes I do housework.学习工具在技术使用上更注重的是教学技巧。该学习工具的演示符合以学生为中心的现代教育理念;它在课堂的各个环节设计上符合认知逻辑,环环相扣,结构严谨,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认知水平;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念支撑下,也符合学生的接受度,实用性较强。

总体来说,Sometimes I do housework.学习工具在内容环节的设置、交互和技巧等方面都具有较大的优势。但必须注意的是该学习工具的使用必须结合恰当的传统教学模式,学习工具上呈现的只是教师观念中的思路(教师认知的重难点与学生认知的可能存在差异),教师的主动性较学生要强,所以教师必须牢牢把握教学进程,通过口语表达与多媒体软件的呈现,保证教学内容的恰当体现。如果杜老师能在编程及动画制作方面多加努力,相信在以后的数字化学习工具制作中会更上一层楼!

(李志河  NOC活动评委/山西师范大学教育技术与传媒学院)

猜你喜欢

本课电子白板工具
浅析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波比的工具
波比的工具
Let’s play football.(部级优课)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液体的压强》教学设计
从“听唱读写”四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节奏训练
准备工具:步骤:
神奇的“豆腐”
新标准出炉,促进交互式电子白板为教学服务
“巧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