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中学习,师生共享快乐
2016-05-16张玲
张玲
创新整合点
本课教学基于云学习平台,突出“云品德与社会课”特色,努力营造生活化、活动性、探究式的课堂氛围;借助多媒体重建一种真正意义上尊重学生的创造性,充分发掘学生的潜力,促进学生间的交流、合作。在教学设计上,充分考虑学生需求,着眼于学生的能力培养和兴趣发展,放手让学生运用计算机及网络自我选择、自我学习,强调学生个性与创造性发展,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独特的体验,并能根据书本的内容,结合自己对生活的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进行思维的发展和开拓。
教材分析
本课是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鄂教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基础上的创编。教学内容有机地整合了教师和学生在课前利用网络搜集的有关武汉水资源的相关资料。学习内容侧重学生的家乡武汉市,体现家乡的特色,并且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使他们通过学习最终回归生活。
学情分析
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对家乡很熟悉,对家乡的水资源都有一定的了解,他们热爱自己的家乡,愿意为家乡的建设出力,而且他们具备了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这为学习本课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学习,认识家乡的水,感受家乡水资源的丰富、物产的多样、景色的优美;了解家乡水资源的现状,知道家乡的水日益短缺,正饱受污染;学会如何节水护水。
过程与方法目标:学会节水护水;借助云平台中丰富的教学资源,引导学生自主体验、感悟,并在生活中予以践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学会关注社会、关注生活。
教学环境与准备
多媒体教室、宽带网络、配合本课制作的云学习平台、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1.云中漫步,畅游水乡
(1)激趣导入,喜爱家乡的水
①学生观看视频,教师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在视频中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学生回答)
②教师揭示学习任务,板书本课主题。
师:是啊,这就是我们家乡的水,它时而浩浩淼淼,时而浪漫灵动,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领略一下美丽水乡的迷人魅力。(板书“我的梦里水乡”)
(2)分组学习,了解家乡的水
①教师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导质疑。
师:同学们,你们想了解家乡水的哪些知识呢?
学生提出想要了解的问题。
师:刚才大家提出了很多有意义的问题,接下来请同学们进入“我的梦里水乡”云学习平台展开学习,通过浏览学习你们的这些疑惑都会一一得到解答。
教师指导学生按步骤进入云平台,学习平台内容(如图1)。
②点击进入“美丽水乡”,分组学习。
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分组,各组自由选择学习内容展开学习。
③教师分组巡视,个别指导。
④小组合作学习讨论,各自将感受记录在留言板中。
⑤成果展示,小组派代表发言。
⑥教师板书“水资源丰富、物产多样、景色优美”。
2.风云际会,情系水乡
教师播放自制视频,激发学生对水乡的热爱之情。
3.风起云涌,心系水乡
(1)点击进入“心系水乡”
师:同学们,让千千万万荆楚儿女魂牵梦萦的水乡,此时却变了模样,让我们点击进入“心系水乡”(如图2),去寻找答案吧。(学生进入“心系水乡”)
(2)浏览视频,寻找答案
学生观看视频及资料,将自己的发现写在云平台的留言板上。
(3)留言展示,交流发现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相信你们有了很多发现,此时此刻,你们有什么想法呢?(学生回答)
4.拨云见月,梦里水乡
(1)继续浏览,共商对策
学生浏览云平台,小组内部共同商议对策。
(2)全班交流,分享对策
(3)尽情展望我的梦里水乡
①引导学生尽情畅想梦中的水乡的样子。
(教师板书“梦里水乡”)
②学生欣赏建设者的梦里水乡。
师:在他们的梦里,什么最吸引你?(学生回答)
5.握雨携云,再游水乡
师:同学们可以继续浏览云平台中的梦里水乡。课后也可以带着对未来水乡的憧憬进一步学习,并在平台上发表自己的想法。
教学反思
1.利用云资源,引领自主探究
配合此课教学的“梦里水乡云学习平台”所包含的大量的学习资源,在教学中有着重要的引领作用,学生在此基础上可以自主探究。
在“云中漫步,畅游水乡”这一环节,教师带着学生进入云学习平台。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兴趣,自由选择“水乡美景”“水乡资源”“水乡物产”开始畅游。通过游览,学生可以尽情领略水乡秀丽的风光,可以了解水乡有哪些丰富的水资源,这些水资源给水乡做出了哪些巨大的贡献等,甚至还可以和食客们一起来了解美食的盛宴。这些极具声、光、电效果的学习资源,使学生们的学习充满了乐趣。
2.通过云学习,深入体验感悟
在“风起云涌,心系水乡”这一环节,“曾经的水乡是那么令人魂牵梦萦,可现在的水乡却变了模样”。云平台的“心系水乡”板块中触目惊心的视频、图片、文字,让学生有如坠入深渊的感觉,他们不相信自己热爱的、迷人的水乡如今居然面目全非,他们不相信“千湖之省”居然连饮用水都无法保证。从学生震惊的眼神中,从他们激动的话语中,我深切地感受到他们想拯救水乡的迫切愿望。
3.借助云空间,促进知识内化
课堂上,建设者心中的梦里水乡深深地吸引了学生,他们对未来的水乡充满了向往。我结合武汉市正在进行的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活动,抛出问题“如何实现自己的梦里水乡”。学生带着对未来水乡的憧憬,课下纷纷登录教育云平台,在班级圈中踊跃地发表自己的看法,课堂上的学习收获,已经在他们的心中生根发芽。
反思这堂课,我认为还有很多问题需要改进。例如,这次是初次尝试结合云平台进行教学,学习网站中的信息容量又相当大,而我期望学生尽可能多地了解其中的信息,从而导致时间把握不够到位。另外,有些环节需要教师计算机和学生计算机的屏幕切换,但我对这些按键的操作还不是很熟练,影响了教学效果。同时,在品德与社会教学方面我还需要不断地积累、不断地提升自己,不断更新教学观念和教学手段,进而能够将最前沿的教学技术引入到品德与社会课堂中,构建属于我和学生的梦里课堂!
点 评
本节课给我的总体印象是新坛老酒亦飘香。从形式上看,本节课是在一对一数字化学习环境下完成的项目式学习,可谓新坛。从资源上看,学生的主要学习资源是主题网站,这是一项并不算新却相对成熟的技术,可谓旧酒。从效果上看,二者的搭配产生了相得益彰、恰到好处的效果,可谓香气四溢。
1.信息技术真正成为学科学习的助推器
一对一网络环境使学生自主学习从梦境成为现实。在经过教师大量的前期技术准备(主要是主题资源网站制作)后,小学生使用技术就变得相对容易了,学生可以自主控制学习内容和进度,由此带来的弊端是从学科课程演变成技术探究课程。本节课显然比较成功,没有喧宾夺主。主题网站提供了丰富的多媒体素材,成功地搭建了由感性认知到理性思考的脚手架。同时,通过网站信息的浏览,学生也学习了信息技术技能,可以说是一节整合了信息技术内容的品德与社会课,体现了项目式学习的思维,有一定的创新性。
2.教师是云端学习的引领者
从传统到云端,变的不仅是课堂形式,更重要的是改变了师生的思维方式。云时代,小孩子自然地成了学习的主人,但是在小学阶段,孩子的认知能力、学习能力还未形成,教师并不是可有可无的的角色。课堂是学习的“场”,教师存在的意义在于对“场”的引和导。本节课中,张老师没有把所有的素材都呈现出来,放任学生网际漂流,而是首先利用“美丽水乡”部分多媒体素材对教学情境进行建构,在成功引起学生感情共鸣和探究欲望后才把探索的钥匙交到他们手上,可以说放得恰到好处。从充满矛盾的“心系水乡”中的家乡大事到“梦里水乡”中的身边小事,又把发散的情感聚焦到学生自己的行动上,实现了知、行统一的目标,可以说收得潇洒,思想品德课程的育人价值也因此而凸显。
从单一的学科课程到多学科融合,我们欣喜地看到了一个新的尝试,如果能进一步放开课程的设计思路,让学生的思维进一步交流碰撞,对德育目标的实现会更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