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翻转游云中课堂
2016-05-16付郧华
创新整合点
1.知识整合系统性、学生学习自主性
借助慕课平台,将与计算工具相关的信息资源整合到慕课中,运用丰富的媒体资源,突破时空局限,为学生展现了一幅通过计算工具来演绎数学文化的历史长卷。
2.开放性的交流和及时多元的评价
本课采用慕课的学习方式,不仅学生可以随时自主学习,家长也同样可以参与其中。在开放性的讨论板中,学生可以随时提出疑问,并在线交流学习成果,有效地提高了学习效率。
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大数认识”中的知识。教材在“亿以内数的认识”后安排了“数的产生”这一教学内容,并用图文配合的方式介绍了“数的产生”和“数字的演变过程”。随后,教材又安排了对计算工具的认识,再一次介绍了计算工具的发展历程和现状,同时对算盘的认识又进行了丰富,最后才安排了有关计算器的一些知识。这部分知识为学生日后运用计算器进行大数运算奠定基础,并从不同的角度渗透数学文化,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是在不断的探索、调整中发展的。
学情分析
本节课授课对象为四年级学生,学生已经具备用算盘表示万以内数的基础,并有一定的自学能力,以及合作分享、质疑解惑的经验。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初步了解计算工具发展的历史,感受古老数学文化的发展;了解各种计算工具的记数方法;学会用计算器进行大数计算,并能探索计算规律。
过程与方法目标:借助慕课平台展开泛在化的学习,通过任务检测,巩固学习内容,在同伴互助、分享、质疑中掌握技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科技为人类社会发展作出的突出贡献,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环境与准备
慕课平台、媒体资源、电子白板、电子书包、平板电脑、算盘。
教学过程
1.前置学习,信息搜集,汇报交流
师:课前,同学们借助慕课平台进行了计算工具的研究,查看同学们的学习进度统计,老师发现大家已经掌握了一些计算工具的相关知识,在讨论板中大家也提出了许多问题。今天这节课咱们交流分享《我学计算工具》的研究成果,哪位同学介绍一下自己学习到了哪些计算工具的知识。(板书课题:我学计算工具)
学生交流已经掌握的计算工具的相关知识。
师:真了不起,你们了解到的知识可真多,老师想检测一下大家的掌握情况,请用电子书包接收题目。(发布计算工具演变历史的排序题目,如下页图1所示)
学生操作,提交结果。
师:大家掌握得很好,全班有36名同学都做对了,请接收表扬。
2.分组讨论,互助学习,多维探究
师:昨天,我们在平台上展开了交流,并根据大家的研究兴趣,分了三个小组。下面,我们展开进一步研究,请大家先观看两段动画,观看完毕后,结合视频在小组里交流,讲一讲从动画中你看懂了什么。
学生观看动画,小组交流。
(1)交流摆石子记数方法
师:谁来说一说讨论的结果?
生:我看到第一个动画是说古人出去打猎的时候,打到一只猎物,就会摆一个石子,再打到一只猎物,又会摆一个石子,最后看看一共有几个石子就打到几只猎物。
生:我看到第二个动画,是捕到一条鱼就在绳子上打一个结,再捕到一条就再打一个结。
师:如果要拿走一只猎物呢?
生:拿走一只猎物就解开一个结或者拿走一个石子。摆石子和结绳不仅可以用来记数还可以用来做简单的计算。
(2)交流算筹记数方法
师:现在请研究算筹的小组汇报一下研究结果。
学生汇报研究结果。
生:为什么算筹技术方法要用纵横交错的方式记数?
师:看来,同学们学得都很认真,不仅学到了知识,还有问题,现在老师先检验一下你们是不是真的掌握了算筹的记数方法。请接收题目,做完并提交。(发布“读出算筹数”的练习,如图2所示)
学生提交后,通过提交结果的对比分析,明白纵横交错的记数方法。
师:读数已经没有问题了,想不想用算筹摆一摆数呢?(发布算筹摆数的练习,如图3所示,并对提交结果进行讲解)
师:刚才有同学提问为什么用纵横交错的方式摆数?谁能简单地说一说?
生:我觉得是因为用小木棍来记数,所以用纵横交错的方式容易看清楚数位,方便记数。
师:大家说得都很好,当然古人的智慧结晶远不止这些。他们还发明了一种更为先进的计算工具。
生:算盘。
(3)交流算盘记数方法
师:说对了,老师想请两位小助教,一位给大家讲讲算盘的结构。他讲到哪,另一位就在那个位置标名称。
学生拿着实物讲解算盘结构:梁、框、档、上珠、下珠、定位点。
师:你们组还研究出什么了?在学习中,你们还有什么特别的发现吗?谁能回答?
(预设学生回答:发现算盘有两种,一种是上珠有2颗,下珠有5颗,还有一种是上珠只有1颗,下珠有4颗)
生:我知道,我在慕课的课外拓展里看到了,因为古人是十六进制的,所以上面一颗表示5,两颗代表10,加上下面5颗是15,满十六就进1,而我们现在是十进制,满十就进1,所以上面只要1颗,下面4颗就可以了。
师:回答得很好,学习要善于思考,也要善于寻求答案。我们对算盘已经有这么多了解和认识了,你们敢接受老师的挑战吗?(发布一组练习)
学生提交结果,通过对比分析,引发讨论,明确定位点的重要作用。
师小结:其实算盘作为最早的计算工具,它的神奇之处不仅在于能方便记数,还可以进行加减乘除的运算,如果你想学习,可以借助慕课更深入地学习,也可以浏览算盘博物馆的网页,上面有更多的、你不知道的内容等着你去发现。(点击链接)
设计意图:学生先展开慕课学习,认识算盘结构,通过反馈两种算盘的不同,了解算盘记数的原理。接着,采用十进制记数,通过电子算盘进行记数练习,在交流中,领悟定位点不同,记数也不同,从而进一步理解位置值记数原理。最后通过做练习,完成这部分知识的学习。
3.即时检测,当堂反馈,巩固提高
师:在生活中,我们目前最常用的计算工具是什么?(生回答)你们了解计算器吗?来,说一说。
学生按照电子白板上出示的计算器进行讲解。
生:我还知道计算器有很多种类,如科学计算器、普通计算器、神经计算器。
师:平台上也有同学询问“计算器能进行分数运算吗”?
学生回答。
师:大家了解了这么多有关计算器的知识,现在来检测一下你们的使用情况。请在慕课平台上点击拓展练习,用计算器计算,输入结果并提交。
学生自主完成,提交并反馈结果。
师:老师发现,虽然使用了计算工具,依然有5位同学提交的结果不完全正确,这是什么原因?
教师明确用计算器计算同样需要认真、细致以及检验的必要性。
生:我还有个问题,我发现计算器显示的数字个数是有限的,如果超出了怎么办?
师:这个问题提得好啊,所以计算器也不一定就是万能的,有时还需要我们动脑才行,来看看这组题目。
4.互动质疑,延展提升,能力拓展
教师出示一组题目(如图4)。
师:请大家先使用计算器计算出前两题,然后根据前两题的结果猜测一下第三题的得数,在组内交流一下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交流发现计算规律,体会运用规律计算的魅力。
5.全课回顾
师小结:今天的学习,三个组的同学分别从古老的计算工具石子记数说起,说到算筹、算盘,然后认识了电子计算器,学完之后,你们有什么体会?
学生谈体会。
师:同学们认为电子计算器使用更为方便,其实这也是电子计算器为什么会逐步取代算盘并广泛应用的原因。其实我们今天使用的电子计算器是最简单的,还有很多其他类型的计算器(展示各种电子计算器图片),而且我们的手机里,计算机里,平板电脑里也有计算器。即便是这样,科学家也没有停止研究的脚步,他们正在研究新一代计算技术——神经网络技术及神经计算机,它可能成为21世纪计算机发展的核心。
我也希望同学们能从现在开始,好好学习知识,筹划自己的未来,也许未来计算工具的发展,会由你们去续写。
教学反思
通过教学前后对比,我有三点感悟。
1.构建“互联网+教育”的学习理念
创设开放的互联网课堂,教师搜集广泛资源制作慕课,让学生展开整合性学习成为可能。这种以项目研究为核心的学习方式变革,不仅改变了学生学习方式,也改变了教师授课方式,更能激发学生对数学文化深入研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提高学习效率。
2.重塑“互联网+教育”的新型育人环境
不断提升家长信息素养,家校共同创建学生学习的全新环境。课前,学生在家通过慕课平台提供的学习资源和多个微课视频进行自主学习;课中,教师鼓励学生围绕感兴趣的项目成立学习小组积极展开思考、交流,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及问题反馈,评估学生完成相关的学习任务的情况,进而发布自主测试习题和相应的技能操作练习来评估学生达成学习目标的情况;课后,学生有未掌握的困难点可以再次观看视频进行巩固,已经掌握的可以通过网页链接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究,传统教室变为动态、交互的学习场所,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具备自主性、交互性、个性化等特点的网络课堂教学。
3.建设“互联网+教育”的区域联盟共同体
借助武汉精品教育慕课联盟,实现优质资源区域共享,不同年龄阶段的学习者、不同区域的学生都可以登录慕课平台享受相关的学习资源,找到适合自己学习的兴趣点进行深层次的研究,符合数学课标提出的“不同的人在数学学习中有不同的发展”,体现学习数学的价值,最大限度地发挥资源效能。
当然,通过授课也发现学生自学时研究的深入程度已然超出了我的想象,他们对知识的渴求也不是一节课所能给予的,如何既能照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又能给予学生必要的指导值得我不断思考。
点 评
现代学生是信息时代的原住民,“互联网+教育”模式的变革,给现代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付郧华老师的《我学计算工具》一课,向我们展现了基于项目研究的授课方式的转变。
1.实施项目研究,以富媒体资源拓展课程
课前,付郧华老师将教材中与计算工具相关的知识进行梳理,借助视频、网页资源等丰富的富媒体资源,向学生展现一幅通过计算工具演绎数学文化的历史长卷,为学生实现项目研究性学习成为可能。学生借助慕课平台,完成一个个富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在完成任务的同时也综合性地使用了网络资源。课堂上,教师通过不同小组的汇报,设置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检测题,学生在辨析、理解中全面运用学到的知识。整堂课的学习变得灵动而富有挑战。
2.实现全境学习,以全开放方式自主探究
本课充分利用“互联网+教育”的线上线下自主探究的教学模式,打破了教室与网络环境的界限,实现了全开放的自主学习。借助慕课平台,不同组别的学生进行问题的探讨、成果的交流,教师则通过平台数据的反馈,及时调整授课内容,将学生感兴趣的、有疑惑的内容进行重点辨析及检测,真正实现全开放方式自主探究。
同时,教学中还要注意:一是要充分给予学生课前学习的时间,为课堂进行深入研究和交流提供可能;二是课堂的反馈与交流要及时引导与评价,避免课堂上出现由“人灌”变“机灌”的现象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