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市场化下银行理财产品发展探析
2016-05-16张贺胜
张贺胜
[摘 要]利率市场化对银行理财产品的诞生、发展和走向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理财产品是利率市场化的产物。文章从利率市场化视角探究银行理财产品发展规律,并给出相关发展对策。
[关键词]利率市场化;银行理财产品;发展
[DOI]10.13939/j.cnki.zgsc.2016.16.085
理财业务的发展对于商业银行市场地位的提高和竞争力的增强具有重要意义。银行理财可以定义为“商业银行为客户提供的财务分析、财务规划、投资顾问、资产管理等专业化服务活动”。理财顾问服务和综合理财服务是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管理运作的主要方式。一般意义上的“银行理财产品”,其实是指其中的综合理财服务。从制度上看,利率市场化对银行理财产品的诞生、发展和走向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理财产品是利率市场化不断发展的产物。1993年12月国务院颁布《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逐步形成以中央银行利率为基础的市场利率体系”。2015年10月24日起,央行放开利率管制,利率市场化改革基本完成。本文从利率市场化视角探究银行理财产品发展规律,并给出相关发展对策。
1 银行理财产品的分类
按照不同的角度理解,银行理财产品可以划分为多种不同类型:首先,根据银行对投资人的权益保障差别,银行理财产品可以分为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非保本浮动收益理财产品、保本浮动收益理财产品和商业银行承销的理财产品四类。其次,根据理财产品投资币种的不同,理财产品还可以分为人民币理财产品、外币理财产品和双币种理财产品等。最后,根据募集资金的投资方向与支付投资本金与收益的资金来源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信贷资产类理财产品、股权投资类理财产品、资本市场工具类理财产品和债券与货币市场融资工具类理财产品四类。
2 利率市场化下理财产品的发展
2.1 利率市场化下银行经营的主动调整是理财产品发展的根本原因
由于资金不断寻求更高的收益,人民币理财产品收益率的市场特征远远领先于人民币存款利率市场化的步伐。第一款人民币理财产品于2004年诞生以来,商业银行的人民币理财产品已经成为近年来金融创新中最为活跃的部分,这些理财产品发展与创新中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银行作为金融市场的微观主体,通过理财产品的推动实现投资者、融资者的利率市场化或者积极使用已利率市场化的成果来减小利率市场化对银行造成的“脱媒效应”实现“反脱媒”。这可从近年来居民财富分配比例上看出,2001年,居民财富80.2%配置在银行存款之上,股票资产约占15.1%,其余金融资产占比不到5%;而到2011年年底,居民财富配置比例为存款62.2%、股票12.8%、信托7.5%、银行理财7.3%、保险3.4%、基金约3%。2014年年末我国居民财富配置中70%为房地产,存款和通货占比18%,金融资产占比12%左右,其中,银行理财占居民总财富的比例为3.5%,与股票持平,远高于基金0.8%、保险准备金2.6%和信托、券商资管等资产。若无理财产品,银行在投资体系中的角色将会得到极大的削弱,理财产品起到了重要的银行“反脱媒”作用,增加了银行在居民生活中的黏性。
2.2 理财产品的投资方向日益丰富,市场化程度较高与不高的金融市场均为理财产品投资的重要领域
2004年,在当时的利率市场化水平下,人民币理财产品主要投资于债券市场,这与外币理财产品投资于固定收益、标准的金融市场工具经验紧密相关。2006—2007年,我国流动性过剩,特别是2007年以来面对较高的通胀率,一方面资金寻找较高的收益率;另一方面掌握较多话语权的部分优质融资主体要求降低融资成本。商业银行通过信贷类理财产品充当保证人或产品管理行角色,为融资人进行信用增级,突破贷款利率管制下限,为投融资人提供“准直接投/融资”理财产品。2008年之后,我国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信贷类理财产品成为了银行进行“表外融资”的重要通道。2010—2011年期间通胀率高企,银行理财产品短期化趋势愈加明朗,各商业银行陆续推出自主品牌的开放式理财产品和短期理财产品,这也是理财产品精细化的重要表现。在投资渠道明确的情况下,商业银行通过期限的错配提高收益率,满足客户的需求,提高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从银行理财产品这几年的发展趋势来看,每年都各具特点:如2006年的信贷类产品,2007年的票据产品、打新股理财产品,2010年的资产池产品、债券产品,2012年的保本型理财产品,2014年的非净值型理财产品等。
2.3 市场利率向理财产品的传导有效性出现,短期理财产品的定价与债券、货币市场相关性较高
从推动我国利率市场改革的角度看,一方面,银行理财产品从资金来源方替代了大量银行存款,从资金运用方替代了部分银行贷款,在银行为客户提供的产品范围内提供了一个与“存贷款”部分可比的价格,对投资者资金的分配、融资者产品的选择提供了更多的市场化选择;另一方面,以市场化利率(如债券市场利率、货币市场利率)影响理财产品定价,进而以理财产品定价影响融资人成本,这样的一个传导链条日益清晰,客观上,理财产品的市场化定价有助于推动存贷款利率市场化。
2.4 人民币理财产品随着利率市场化推进,发展趋势出现分化
人民币理财产品的发展趋势包括两个独立、并行的方向:一是针对高端人群的资产管理业务;二是针对较为广泛人群的存款替代性业务。无论是哪个方向,都与利率市场化紧密相关。具体来看,人民币理财产品近期的发展可能会呈现以下特点:最具“存款替代性产品”特征的银行表内理财将会保持较高水平的发展;表外银行系理财产品短期内的市场地位不可撼动,但在投向上将更多的投向债券市场、货币市场,甚至逐渐出现结构化、衍生化的倾向;中长期理财产品可能会有较大的发展。
3 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发展策略
3.1 积极创新金融理财产品
商业银行应积极与证券、保险、信托等非银行金融机构合作,努力发展交叉性金融业务,不断推进产品整合、开发能力,加快个人理财产品和服务创新。商业银行应建立完备的客户信息系统平台,细分客户层次,对不同层次的客户设计不同的理财产品与投资方案,提供有针对性的、差别化的产品和服务,满足不同层次客户的需求。
3.2 更新营销理念,提升理财服务质量
商业银行在营销理念上应有所创新,建立整体营销体制,主动向客户出售服务。培育理财文化,向公众宣传金融知识、理财观念和理财产品,打造有特色的理财品牌。理财师要帮助客户分析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理财目标,详细了解客户的财务状况及其他各方面的投资需求,向客户传达正确的理财观念和方法,推荐适合的理财产品。
3.3 建立风险管理体系,完善信息披露机制
商业银行在设计理财产品、宣传销售理财产品、投资及后续服务等环节应建立全面的风险管理体系,及时向客户充分披露相关信息。理财人员在销售理财产品时要向投资者完整、准确、详尽地揭示每个产品内在的风险结构,让客户了解产品的操作方式和风险度。
3.4 增加科技投入,加快培养理财人才
商业银行应在现有网络、计算机等设备的基础上,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加快计算机网络、相关软件建设。开展理财业务,人才队伍的建设是关键,重视培养高素质的专业理财队伍。
参考文献:
[1]殷剑峰.中国理财产品市场发展与评价[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0.
[2]西南财经大学信托与理财研究所,普益财富金融理财研究中心.中国理财市场发展报告[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0.
[3]徐志高.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收益影响因素研究[D].成都: 西南财经大学,2009.
[4]江华峰,姜志敏,李玉娥.我国商业银行人民币理财产品的消费者行为分析[J].商业现代化,2006(12).
[5]宋扬,陈晓荣,吴艳飞.我国理财产品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J].中国市场,2015(35).
[6]邱继忠.商业银行理财产品信息披露风险分析[J].中国市场,201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