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少儿舞蹈的教学方法

2016-05-16单晓琳

大观 2016年4期
关键词:少儿舞蹈训练教学方法

单晓琳

摘要:美国舞蹈大师肖恩说:“舞蹈教育是对人的全面教育,他的身心、情感将在舞蹈中获得滋养,人类任何有意识的动作,都产生于心灵内在的启示。”通过科学系统的舞蹈训练,可以提高少儿身体各部分的协调能力和灵活性,促进儿童的骨骼发育,增强孩子们的消化机能,提高身体素质。

关键词:少儿舞蹈;教学方法;训练

一、少儿舞蹈的重要作用

(一)有利于促进少儿的智力发展

爱动爱跳是少儿的普遍特点,他们虽然年纪小,但是特别喜欢模仿成年人以及某些动物的行为动作。而少年舞蹈的教学主要是以儿童模仿老师的各种舞蹈动作为主,这就恰好符合了少年儿童好动的生理特征。儿童在学习舞蹈的过程中经常会动用自己的想象力通过肢体表达出自己所模仿的动作,这个过程不仅提高了儿童的模仿能力,也启发了儿童独立思考以及创造性思维的能力,有利于少年儿童的智力发展。

(二)有利于少儿良好的道德意识和意志品质的提高

不论是成人舞蹈还是少儿舞蹈,其训练过程都具备一定的艰苦性。儿童要使其舞姿达到优美的程度就必须经历汗水、泪水和疼痛这个过程,通常情况在,在少儿舞蹈教学中老师会采用一定的教学方法来帮助儿童克服这些问题,经过一定时间的刻苦训练之后,不仅提高了儿童的舞姿美感,对儿童的道德意识以及意志品质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使他们从小就树立起做好一件事就必须要有坚强的意志力这样的观念。

(三)有利于提高少儿基本身体素质

我国当前的独生子女众多,儿童在家里一般均是集三千宠爱在一身,从小就养成了不良的生活习惯,近视、驼背已经成为了一个普遍的现象。而通过舞蹈的练习则可以纠正这些不良生活习惯。如芭蕾舞的基本训练可以纠正少儿的不良体态,从而加强对少儿的优雅气质以及身体良好协调性的培养。此外,舞蹈也是运动中的一种,一定程度上也是在进行体育锻炼,因而,通过舞蹈训练有利于提高儿童的身体基本素质。

二、科学有效的开展少儿舞蹈教学

(一)培养学生对舞蹈的兴趣

舞蹈课堂中,教师如果能够与学生有一个良好的互动,不仅可以激发孩子们对舞蹈的兴趣,还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因而,教师在课堂上应当多与孩子们进行互动,使孩子们在最短时间内进入学习舞蹈的最佳状态中。如在练习踢腿的动作时,教师可以发挥自身的想象,将踢腿看成是孩子们脚上粘住了很多的黄泥巴,为了将黄泥巴甩掉换回自己漂亮的小脚丫而不断的重复踢腿的动作,通过这些假设的讲解,不仅可以使孩子们迅速的融入到课堂上来,还可以使本身枯燥无味的踢腿动作得到有效的训练;再比如进行蒙古舞蹈的马步训练时,可以先给孩子们讲解蒙古人们的生活环境以及生活习惯,如无边无际的大草原上,有一个蒙古少年骑着马在草原上奔驰,头上顶着蓝蓝的天空等等情景的构造,将孩子们的思维吸引的课堂上来,使他们对该舞蹈动作产生浓厚的兴趣;此外,教师多设计一些富有情趣且孩子们比较喜欢的音乐和人物动作,在对动作的示范时,利用生动的语言来引导孩子们的想象力,从而通过孩子们无边际无止境的想象来培养他们对舞蹈的兴趣。

(二)重视教学的反馈,提高课堂的效率

少儿舞蹈教学过程中不能仅仅只重视舞蹈动作的教授,还应当重视孩子们对舞蹈动作学习后的反馈,只有通过反馈才能找出课堂中所存在的问题,才能全面的了解孩子们的学习情况,及时有效的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从而取得更佳的教学效果。如课堂上,教师可以先进行动作的师范,然后孩子们对该示范动作进行模范,之后教师可以安排给孩子们练习的时间。在孩子们进行练习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在旁边观察,如发现孩子在练习该动作时,手脚僵硬或是身体协调能力差时,应当停止该动作的练习,及时进行放松。如给孩子们放一段他们喜欢的音乐,让他们跟随音乐的节奏即兴表演,并将刚示范的新动作也穿插在该即兴表演的舞蹈中,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教授了新的舞蹈动作,提高了课堂的效率,还给孩子们带来了轻松愉快地学习感觉,从而更加有利于他们在舞蹈学习过程中找到乐趣。

(三)为舞蹈课设置情感基调

少儿舞蹈教师不同于成人的舞蹈教师,原因在于他们所面对的一般是几岁至十岁左右的少年儿童,对于教师的理论讲解和分析他们根本没有能力去理解。因而,舞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更多的采用动作示范的方式进行教学。然而,舞蹈课上的内容倘若只是专门的进行动作示范,而没有其他新颖的内容去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那么这样的课堂所能产生的教学效果不会十分乐观。因此,教师在课前应当认真的进行备课,在课堂上对舞蹈动作进行示范的同时,还要加以感情色彩且直白的语言对动作要领进行解说。此外,在教学之前,教学应当简单的对舞蹈情境进行间接,让孩子们从内心体会到该舞蹈的情景,使其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还要根据舞蹈的内容将孩子们分为不同的角色,通过角色的分类,唤起孩子们对舞蹈兴趣,从而带动了课堂的气氛,也达到了教学的目的。

(四)实际案例分析——舞蹈《数鸭子》教学

爱小动物是孩子们的天性,小鸭子是日常生活中孩子们能经常见到的小动物。因此,在开始舞蹈课之前,可以通过谜语“头上没帽子,全身白袍子,说话伸脖子,走路摆架子;嘴象小铲子,脚象小扇子,走路左右摆,不是摆架子”让孩子们来猜,从而激发孩子们学习的热情,使孩子们以最快的速度融入到课堂上来。第二步可以利用多媒体的教学手段直观的展示出小鸭子的姿态,并通过《数鸭子》歌曲的播放使孩子们与其欢快、活泼的旋律产生共鸣,激发出孩子们对该舞蹈的兴趣。第三步是借助现有《数鸭子》舞蹈的画面打开孩子们的视野,让其跟着舞蹈画面即兴起舞。第四步是教师对孩子们不规范的舞蹈动作进行示范和纠正,同时对表演优秀的孩子要进行表扬,其他的孩子也要多多进行鼓励,让孩子们在一种无压力的氛围下完成整个学习过程,从评价中深深的感受到学习中的乐趣。

总之,少儿舞蹈直观、形象而且生动活泼,它是通过少年儿童的表演来体现出儿童生活的无限童趣,反映的是儿童的生活、思想以及情感和态度,是陶冶少儿性情的一个重要手段。此外,少儿舞蹈教学对儿童身体的全面健康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在进行舞蹈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注意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结合孩子们在舞蹈学习过程中的实际情况,对课堂内容及时调整,注意因材施教,为开创我国少儿舞蹈教学工作的新局面以及少年儿童的身心健康更好的发展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谌莉.关于少儿舞蹈教学的几点体会[J].艺术教育,2012,(04) .

[2]程云燕,邓小娟.浅谈少儿舞蹈教学实践[J].音乐时空,2012,(02).

[3]王岳.刍议少儿舞蹈教学的创新[J].中国校外教育,2012,(14).

猜你喜欢

少儿舞蹈训练教学方法
基于gitee的皮肤科教学方法研究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小学语文字理教学方法探析
少儿舞蹈编排中创新问题的探讨
浅谈少儿舞蹈的创作
浅谈少儿舞蹈的编排与训练
让文言文教学迸发思维的火花
日媒:日自卫队将以“训练”为名“出兵”南海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