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药洗剂联合糠酸莫米松乳膏治疗淤积性皮炎疗效观察

2016-05-16张丽丁小珍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2016年12期

张丽,丁小珍

(长江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 荆州市中心医院皮肤科,湖北 荆州 434020)



中药洗剂联合糠酸莫米松乳膏治疗淤积性皮炎疗效观察

张丽,丁小珍

(长江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 荆州市中心医院皮肤科,湖北 荆州 434020)

[摘要]目的:观察中药洗剂联合糠酸莫米松乳膏治疗淤积性皮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淤积性皮炎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给予中药洗剂温水桶浴2次/日,联合糠酸莫米松乳膏2次/日外用患处;对照组给予温水桶浴2次/日,糠酸莫米松乳膏2次/日外用患处,治疗4周后评价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82%和64%,两组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洗剂联合糠酸莫米松治疗淤积性皮炎效果显著,为进一步探讨中药治疗淤积性皮炎提供了经验。

[关键词]淤积性皮炎;中药洗剂;糠酸莫米松乳膏

淤积性皮炎是皮肤科常见的疾病,尤其在老年患者中发病率较高。淤积性皮炎的病因是静脉曲张导致下肢静脉循环障碍,慢性淤血,引起的小腿皮肤湿疹样改变,因此又称为静脉曲张性湿疹或重力性湿疹[1]。其主要特点是反复发作的多形皮疹,包括红斑、丘疹、丘疱疹、糜烂、渗出、皮肤增厚苔藓样改变等,瘙痒明显,严重者可因搔抓或局部皮肤营养障碍发生难愈性溃疡。本病普通抗过敏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单纯长期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外用药物可造成局部皮肤毛细血管扩张、继发感染、加重色素沉着等[2],且病程长,反复发作,给患者带来严重的心理压力,导致患者对治疗失去信心。近年来,中药在皮肤科多种疾病中广泛应用,并取得满意疗效。我们应用中药洗剂联合糠莫米松乳膏治疗淤积性皮炎,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选取我院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皮肤科门诊淤积性皮炎患者共100例,其中男性52例,女性48例;年龄 48~75岁;病程6个月~5年。采用随机分组法分成两组,治疗组50例,对照组50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皮疹面积、严重程度、瘙痒程度评分方面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病例入选标准:有静脉曲张病史,临床诊断符合淤积性皮炎[1],并发大面积渗出及溃疡的患者除外;近1月未接受系统或局部的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排除严重糖尿病、肝肾功能障碍、心脑血管疾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治疗组每日2次中药煎剂(外洗方 :苦参10g,蛇床子10g,地肤子10g,黄柏15g,艾叶15g,花椒10g,当归10g,红花 10g,白矾10g)温热浸泡双下肢,水面至腘窝,水温35~38℃,每次10~15min。浸泡后局部外用糠酸莫米松乳膏(湖北恒安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20074173),2次/日;对照组同样予温水桶浴(不加中药),给予糠酸莫米松乳膏外用,2次/日。两组分别治疗 4周,治疗期间每周门诊定期随访,观察疗效进展及有无不良反应,4周后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

1.3观察指标及疗效标准

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由同一医师对患者皮疹及瘙痒情况进行评估观察,皮损面积评分:无皮损记0分;皮损面积占双小腿表面积<25%记1分;皮损面积占双小腿面积25%~50%记2分;皮损面积占双小腿面积>50%记3分。皮损严重程度评分:轻度皮损(红斑,丘疹)记1分;中度皮损(皮肤苔藓样变,脱屑)记2分;重度皮损(伴小片糜烂,溃疡)记3分。瘙痒程度评分:无瘙痒记0分;轻度瘙痒,不影响正常生活和工作记1分;中度瘙痒,痒的程度能够忍耐记2分;重度瘙痒,影响正常生活和工作记3分。皮损面积、皮损严重程度和瘙痒程度评分之和为总积分,症状改善率 =[(治疗前总积分-治疗后总积分)/治前总积分]×100%。

治疗后总的疗效评价标准:临床治愈(皮损基本消退,无瘙痒,治疗后症状改善率>90%);显效(皮损及瘙痒明显改善,症状改善率在60%~89%;有效(皮损及瘙痒有改善,症状改善率为20%~59%);无效(皮损及瘙痒无明显改善,症状改善率<20%)。治愈率和显效率之和为临床有效率。观察并记录用药后有无不良反应发生,如皮疹及瘙痒加重、局部烧灼感等。

1.4统计学分析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评分比较

表1 两组淤积性皮炎患者治疗前后总积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间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t=0.364,P>0.05);两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t1=20.165,t2=12.386,P<0.05);治疗后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t=5.015 ,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4周后,治疗组临床有效率为82%,对照组为64%,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χ2= 4.106,P<0.05)。见表2。

与对照组比较,P<0.05。

2.3不良反应观察

两组患者均按照医嘱用药,局部外用药物未出现严重局部刺激和过敏反应。

3讨论

淤积性皮炎中医称“筋病,烂腿”,原因为“湿热下注,经络阻滞,瘀血凝集,气血不通,肌肤失养,日久破溃成疮”,好发于小腿下1/3处,胫前或侧面,常对称,表现为棕红色斑、丘疹、丘疱疹、糜烂、渗出、色素沉着等,瘙痒明显[1]。多见于老年或长期站立工作的人,随着年龄增大逐渐加重。患者因先天或后天的原因致静脉曲张,下肢静脉循环功能障碍,静脉压力增高,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局部代谢产物堆积,皮肤失营养发生病变。部分患者病情可通过外科手术获得缓解,但大部分保守治疗患者因病程长,反复发作,临床治疗较为棘手。

本方所用中药洗剂主要成分为苦参、蛇床子、地肤子、黄柏、艾叶、花椒、当归、红花、白矾,其中苦参、黄柏具有清热燥湿的作用;蛇床子、地肤子能够杀虫止痒;艾叶、花椒具有温经通络;当归、红花具有改善血液循环的作用;白矾具有收敛抗菌的作用。全方具有清热燥湿、活血祛风、抗菌止痒、温经通络的作用。现代的药理学表明苦参中的苦参碱是其药效的主要成分,具有较强的抗炎作用,对炎症反应的各个阶段均有抑制作用,并对各种炎症介质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2]。黄柏具有抗菌、抗炎、抗溃疡等作用[3]。蛇床子中的蛇床子素,具有镇静催眠、局部麻醉、抗焦虑、抗炎、抗过敏等作用,动物实验中蛇床子素对小鼠急慢性过敏性反复均有抑制作用[4]。艾叶中的艾叶油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具有抗细菌、真菌、病毒的作用[5]。地肤子提取物有抑制急性及迟发型超敏反应,起抗敏止痒的效果。本方中的多种药物均具有抗过敏止痒、杀菌作用,可有效缓解淤积性皮炎的瘙痒症状,其抗菌作用对局部皮肤小片糜烂及溃疡具有治疗作用。当归、红花活血祛瘀,部分药物本身具有抗氧化作用,可保护局部受损的血管。行温水中药桶浴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减少代谢产物的堆积,还可促进药物的吸收,提高中药的治疗效果。

糠酸莫米松是一种中效糖皮质激素,具有抗过敏、止痒、抗增生的作用,其优点是药物在局部皮肤代谢,不吸收到全身,无系统性副作用。但长期大剂量外用糖皮质激素可导致皮肤萎缩、毛细血管扩张、继发细菌或真菌感染等副作用。

本研究显示中药洗剂与糠酸莫米松乳膏联合治疗淤积性皮炎具有良好的协同性,联合应用可减少糖皮质激素的用量,避免糖皮质激素的副作用,减少淤积性皮炎的复发,疗效好,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赵辨.临床皮肤病学[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725.

[1] 刘梅,刘雪英,程建峰.苦参碱的药理研究进展[J].中国中药杂志,2003(9):11~14.

[3] 龚淼.黄柏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09,9(4):318~320.

[4] 郑立卿,张力,董晓华,等.蛇床子素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神经药理报,2013,3(6):29~35.

[5] 戴岳,夏玉风,陈海标,等.地肤子70%醇提物抑制速发型及迟发型变态反应[J].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01,18(1):8~10.

[编辑]何勇

[中图分类号]R7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409(2016)12-0061-03

[作者简介]张丽(1981-),女,主治医师,硕士,主要从事皮肤科临床工作,49530704@qq.com。

[收稿日期]2015-12-17

[引著格式]张丽,丁小珍.中药洗剂联合糠酸莫米松乳膏治疗淤积性皮炎疗效观察[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2016,13(12):6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