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门冬氨酸钾镁与胺碘酮联合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

2016-05-16吴祖茂

东方食疗与保健 2016年12期
关键词:钾镁室颤氨酸

吴祖茂

海南省白沙县人民医院内一科 572800

门冬氨酸钾镁与胺碘酮联合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

吴祖茂

海南省白沙县人民医院内一科 572800

目的:探讨对急性心梗死(AMI)室性心律失常患者行门冬氨酸钾+胺碘酮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7月¯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84例AMI室性心律失常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法法进行分组,分为单一组和联合组,各42例。单一组行胺碘酮治疗,联合组则行胺碘酮+门冬氨酸钾镁联合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以及室颤的发生几率。结果:联合组治疗有效率40例(95.24%)显著高于单一组32例(73.19),联合组发生室颤几率1例(2.38%)显著低于单一组8例(19.05%),只有满足P<0.05时,才可认为差异在统计学当中存在意义。结论:对AMI患者行胺碘酮+门冬酸钾镁联合治疗,不仅能够降低发生室颤的几率,同时,还能够获取十分显著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借鉴。

门冬氨酸钾镁;胺碘酮;急性心肌梗死;室性心律失常

急性心肌梗死(AMI)伴发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患病程度十分危重,对于临床治疗而言具有一定难度,具有极高的死亡率。目前,造成患者出现心脏猝死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心室颤动所致,特别是对于12h内的AMI患者而言,发生心事颤动的几率可达5%[1]。临床研究显示,通过补充家镁盐的方式,能够有效降低AMI患者发生死亡率的几率。胺碘酮作为一种III类抗心律失常阻滞剂,能够达到扩充患者血管以及心肌缺血作用的目的,同时,还能够改善患者心力衰竭等不良症状,对于抗心律失常的治疗效果十分显著[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实验均为患者自愿参与,将2015年7月~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84例AMI室性心律失常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法法进行分组,分为单一组和联合组,各42例。其中,联合组男性22例,女性20例,年龄为44~76岁,平均年龄(57.4±6.2)岁;单一组男性24例,女性18例,年龄为46~80岁,平均年龄(58.3±6.8)岁。经统计学检验,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及病情程度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单一组行胺碘酮(生产企业:赛诺菲(杭州)制药有限公司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94129935H)治疗,将150mg胺碘酮溶解至20ml含量为5%的葡萄糖中,以1.0mg/min的速度进行静脉滴注。患者的心律失常症状并未得到缓解时,则于20min后增加一次。而患者心律失常症状得到良好控制后,将静脉滴注的方式改为口服胺碘酮的治疗方法,每天三次,每次200mg。服用一周时间后,将口服剂量改为每天两次,每次200mg。服用一周时间后,将口服剂量改为每天一次,每次200mg。一个月为一个疗程。

联合组则行胺碘酮+门冬氨酸钾镁(生产厂家:辅仁药业集团有限公司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 H20068113)联合治疗,将 250ml含量为5%的的葡萄糖与40ml门冬氨酸钾镁进行混合溶解,行静脉滴注,每天一次。一个月为一个疗程。

1.3 临床观察指标

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以及室颤的发生几率。治疗指标:①显效:患者各项症状全部消失;②有效:患者各项症状得到一定缓解;③无效:患者各项临床症状并未发生改变,甚至出现病情加重的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AMI患者各项临床资料进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采用卡方检验,认定为P<0.05为两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治疗效果

联合组治疗有效率40例(95.24%)显著高于单一组32例(73.19),只有满足P<0.05时,才可认为差异在统计学当中存在意义。见表格1:

表1 2组治疗有效率比对[(n,%)]

2.2 比较两组发生室颤率

联合组发生室颤几率 1例(2.38%)显著低于单一组 8例(19.05%),卡方值=6.098,P值=0.014,只有满足P<0.05时,才可认为差异在统计学当中存在意义。

3 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具有高死亡率、高致残率的临床疾病,室性心律失常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临床症状,其中包括:心动过度、室颤以及室早搏等,与患者实际年龄存在正比关系。急性心肌梗死伴发室性心律失常在临床治疗的过程中,使用的治疗药物琳琅满目,但是治疗效果却是差强人意[3]。胺碘酮作为一种钾通道抑制剂,具有起效快的特点,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心律失常的治疗过程中。门冬氨酸钾镁具有一定的温和性特点,能够有效调节患者体内酸碱盐的平衡,促进人体心肌细胞钾、镁离子的激化和调整。两者联合使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整体治疗效果[4]。

经过临床研究讨论,结果为:联合组治疗有效率40例(95.24%)显著高于单一组32例(73.19),联合组发生室颤几率1例(2.38%)显著低于单一组8例(19.05%),P<0.05,两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通过联合用药的方式,能够获取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

结语

言而总之,通过行胺碘酮+门冬酸钾镁联合治疗,不仅能够降低AMI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发生室颤的几率,同时,还能够提高整体治疗有效率。

[1]刘建新,陈卫英,黄政,黄伟彬.急诊应用胺碘酮联合门冬氨酸钾镁治疗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临床观察[J].亚太传统医药,2013,9(07):208-209.

[2]丁桂根,陈真祥,陈莹.门冬氨酸钾镁联合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观察[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3,21(10):75-76.

[3]德吉卓嘎,索朗德吉.门冬氨酸钾镁与胺碘酮联合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08):138-139.

[4]徐元杰,陈小燕,孔繁亮,陈缙,吴同果,李纪明.门冬氨酸钾镁联合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伴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观察[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6,24(05):146-147.

R542.2

A

1672-5018(2016)12-049-01

猜你喜欢

钾镁室颤氨酸
ST 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室颤动患者的临床特点探讨
沸石微粉对磷酸钾镁水泥水化性能的影响
玉溪烟区土壤钾镁交互作用对烤烟化学及感官品质的影响①
磷酸钾镁水泥力学性能研究进展综述
蒜氨酸抗菌机制研究
心电形态学特征与心率变异性指标预测室颤能力的比较
硅钙钾镁硼肥的开发与制备技术研究
特发性室颤射频消融后的心电图改变
不同导联J波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心室颤动的预测价值
高羊毛氨酸硒提高猪肌肉中硒沉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