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他汀类药物治疗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近期临床效果观察
2016-05-16吴陈欢
郭 璇 吴陈欢
湖北省鄂州市程潮铁矿职工医院 436051
不同他汀类药物治疗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近期临床效果观察
郭 璇 吴陈欢
湖北省鄂州市程潮铁矿职工医院 436051
目的探究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治疗中运用不同他汀类药物治疗的临床疗效,以便为临床工作提供指导。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我院心内科收治入院接受治疗的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4例,按照他汀类药物治疗的不同分成两组,每组32例,对照组给以阿伐他汀药物治疗,观察组给以瑞舒伐他汀药物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的各项指标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后血脂指标较对照组降低明显,但统计学分析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两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临床常用的他汀类药物(阿伐他汀、瑞舒伐他汀)在早发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的治疗当中均能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近期疗效显著,且瑞舒伐他汀在血脂指标降低中作用更为明显,值得推广实践。
他汀类药物;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近期疗效
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疾病具有病情发展迅速,预后差等特点,因而早期进行干预治疗对缓解患者病痛、预防患者心急梗死死亡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就目前来看,常用的治疗药物主要是他汀类药物,该类药物治疗早发冠心病并心急梗死的机制是控制细胞炎症、动脉粥样硬化以及辅助血脂降低。为研究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治疗中运用不同他汀类药物治疗的临床疗效,本文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我院心内科收治入院接受治疗的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4例,以此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我院心内科收治入院接受治疗的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4例,按照他汀类药物治疗的不同分成两组,观察组32例,男性17例,女性15例,年龄在40-5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0.1±2.7)岁;对照组32例,男19例,女性13例,年龄在38-5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9.2±2.3)岁。所有患者均经心电图、冠脉造影等相关检查确诊。排除近期使用他汀类药物、肝脏肾脏障碍、血液疾病、心脏搭桥支架患者。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上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 目的两组患者均给以常规(低分子肝素、β-受体阻滞剂、阿司匹林等)早发冠心病治疗。对照组32例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以阿伐他汀药物(20mg/日,口服)治疗;观察组给以瑞舒伐他汀药物(10mg/日,口服)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为一个疗程,一个疗程后对临床疗效进行评定。
1.3 观察指标(1)两组治疗前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内皮舒张功能(FMD)及血脂指标(TC、TG、LDL-C)比较;(2)两组治疗后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将此次调查统计的结果数据录入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用X2检验计数资料,用(±s)表示计量资料,判断得出P<0.05具有显著差异,该统计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左心室射血分数及血脂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的各项指标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统计学分析得出P>0.05,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各项指标改善明显,统计学分析得出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后血脂指标相对对照组降低明显,但统计学分析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果见表1。
2.2 两组治疗后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比较 对照组出现心绞痛患者出现1例,发生率为3.1%;观察组未出现心绞痛患者,两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统计学分析得出P>0.05,无统计学意义。
表1:两组治疗前后左心室射血分数及血脂指标比较(±s)
表1:两组治疗前后左心室射血分数及血脂指标比较(±s)
组别(n) 时期 LVEF(%) FMD(%) TC(mmol/L) TG(mmol/L) LDL-C(mmol/L)观察组(32)对照组(32)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49.8±3.2 49.3±3.5 50.2±3.6 49.8±3.7 6.31±2.1 7.89±1.5 6.29±2.0 7.91±1.3 5.8±1.3 3.2±0.6 5.7±1.3 3.8±0.6 2.5±0.5 1.4±0.3 2.6±0.6 1.9±0.4 3.4±0.8 1.5±0.5 3.5±0.9 1.9±0.5
3 讨论
冠心病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种心内科疾病,主要是由冠状动脉血管出现动脉粥样硬化而导致的血管腔阻塞或狭窄[1-2]。其临床主要表现为心悸、胸闷、气短等,严重会引起心肌梗死,甚至猝死。早发冠心病患者由于粥样硬化斑块中脂质的含量较为丰富,纤维帽比较薄,极易发生心血管事件,因而预防及控制心血管事件是早发冠心病预后改善的关键。TG、LDL-C水平的变化是心肌梗死事件发生的高危因素,因而早发冠心病患者进行调脂治疗对健康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他汀类药物治疗早发冠心病并心急梗死的机制是降低血脂、控制细胞炎症、动脉粥样硬化。阿托伐他汀是常用的降脂药物,其能够对胆固醇及HMG-Co A还原酶在肝脏中的合成进行有效抑制,以此降低血浆中脂蛋白及胆固醇水平,加快LDL代谢、摄取,实现LDL-C 水平的有效降低[3]。瑞舒伐他汀是具有高肝选择性的一种HMG-CoA还原酶抑制剂,代谢率较低,不易进入非肝细胞,但可有效增加肝LDLD细胞表面受体数量,从而使LDL-C水平降低。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血脂指标较对照组降低明显,但统计学分析无明显差异,P>0.05;且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之间亦不存在显著差异,与相关学者研究结果相似[4],说明两种他汀类药物的治疗均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1]石蕊,姜铁民,赵季红等.不同他汀类药物治疗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近期临床随访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2,15(23):2619-2622.
[2]禹亚丽.不同他汀类药物对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近期的临床疗效[J].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2013,23(7):3887-3887.
[3]战云.不同他汀类药物治疗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疗效分析[J].当代医学,2016,22(11):151-152.
[4]雷丹.不同他汀类药物治疗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近期随访研究[J].河南医学研究,2013,22(6):904-906.
R541.4
A
1672-5018(2016)07-03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