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闸在即的冷思考

2016-05-15法人吕斌

法人 2016年8期
关键词:支付宝二维码

文 《法人》记者 吕斌

开闸在即的冷思考

文 《法人》记者 吕斌

二维码支付市场正在曲折中不断前行,但截至目前,巨大的市场前景和完善的技术、竞争、监管体系,并未相互匹配

自央行重新开闸二维码支付的消息传出后,市场对于二维码支付再迎热情。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互联网+”概念的日益普及,与之相辅相成的支付技术也得到快速发展。而支付手段和支付方式的改变,也使得人们更深刻感受到互联网浪潮到来的气息。

如今的移动支付市场,算不上一个新鲜的话题,作为移动支付的一种方式,二维码支付在国内已有数年的发展时间。并先后经历了快速发展——被叫停——再被放开的曲折路径。

2014年的3月14日,央行曾下发《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结算司关于暂停支付宝公司线下条码(二维码)支付等业务意见的函》,紧急叫停支付宝、理财通的二维码支付等业务。彼时,外界对于央行此举的解读,多是基于用户安全因素的考虑。

随着二维码支付的解禁,银联、工商银行等国资背景的机构,先后宣布发力二维码支付,也给市场未来格局的变化,增加了些许不确定因素。

按照央行的授权,中国支付清算协会牵头制定行业技术标准和业务规则,并在个人信息保护、资金安全、加密措施、敏感信息存储等方面提出明确要求。中国银联表示将在前述标准基础上制定自己的二维码支付标准与业务规范。工行则推出了基于支付标记化(Token)技术研发的二维码支付产品。

对于二维码支付市场来说,一场厮杀似乎无可避免,但技术规范、安全保障和完善监管,不能缺席。

二维码支付崛起背后

二维码支付是一种基于账户体系搭起来的新一代无线支付方案。在该支付方案下,商家可把账号、商品价格等交易信息汇编成一个二维码,并印刷在各种报纸、杂志、广告、图书等载体上发布。

比较常见的是在消费场所打印出来并贴在收银处的二维码,用户通过手机客户端如微信、支付宝等扫拍二维码,便可实现与商家收款账户的支付结算,免去了支付现金和找零钱的麻烦。

在电商消费过程中,也有部分二维码支付功能比较常见。如预订酒店、购买商品选择支付方式时,有的平台会有一项扫码支付,即在支付页面出现一幅二维码,用户无须登录自己的微信、支付宝账号等,直接打开自己手机中的APP扫码便可快捷支付。

不过,由于许多二维码扫码工具并没有恶意网址识别与拦截的能力,也给了手机病毒极大的传播空间。目前来看,针对在线恶意网址、支付环境的扫描与检测等技术手段的应用,仍未得到普及。这一点也被认为是两年前央行叫停二维码支付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维码支付技术早在上世纪90年代便已出现,日本与韩国是使用二维码支付较早的国家。尤其是日本,相关数据显示,日本国内二维码普及率高达95%以上。相对来说,二维码支付在中国不过兴起了几年的时间。

二维码市场的快速崛起,与我国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电子商务产业的极速普及有着密切的关系。相关技术的成熟与发展,推动了智能手机、网络消费以及在线支付行业的发展。移动消费使得人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在效率和成本上也有很大的改善。

多年来,国内电子商务产业也积极发展与“移动消费”相关的消费体验,尤其是O2O等细分市场的发展,推动了大批移动设备的研发和普及,也带来了大量的移动消费者。这一背景使得支付成本就变得尤为关键。因此,二维码支付解决方案应运而生。

在业内,通常的说法是,二维码支付技术的广泛流传始于2010年底,这也被认为是国内二维码被广泛普及的标志。

蛋糕争抢与叫停争议

随着移动支付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逐渐渗透,移动支付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在早期,国资并未切入支付领域,这里是一片自由与峥嵘的市场。以支付宝、财付通等为代表的民营支付机构很快便开辟了移动支付市场的新天地。其中,支付宝是绝对的主角。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尽管支付机构层出不穷,但支付宝一直占据了支付市场的主要份额。腾讯旗下的财付通一度被成为业界“老二”,但其份额始终无法与支付宝相提并论。直至依托于微信崛起之后出现的微信支付。

根据比达咨询(BigData-Research)发布的《2015年度中国第三方移动支付市场研究报告》显示,2015年中国第三方移动支付市场交易总规模达9.31万亿元,同比增长57.3%。在2015年第三方移动支付交易规模市场份额中,支付宝以72.9%的份额居首,财付通(含微信)以17.4%位居第二,另外三家市场份额超过1%的分别是拉卡拉3%、百度钱包2.2%、易宝支付1.5%;快钱、平安付、京东支付、连连支付等其他支付机构的份额则相对较小。

二维码支付在国内的发展路程并非一帆风顺,就在市场如火如荼之时,央行一纸禁令,给火热的市场泼了一盆冷水。

2014年3月13日,央行下发紧急文件《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结算司关于暂停支付宝公司线下条码(二维码)支付等业务意见的函》,暂停支付宝、腾讯的虚拟信用卡产品,同时叫停的还有条码(二维码)支付等面对面支付服务,并要求支付宝、财付通将有关产品详细介绍、管理制度、操作流程等情况上报。

央行此举引发市场对二维码支付安全性问题的极大关注。但质疑的声音同样指向竞争因素。互联网分析师刘兴亮曾专门撰文指出。央行的紧急叫停,有三个层面的原因,其中一个是可以讲的原因,即安全因素。二维码支付的风险控制水平直接关系到客户的信息安全与资金安全,而虚拟信用卡突破了现有信用卡业务模式,在落实客户身份识别义务、保障客户信息安全等方面尚待进一步研究。

刘兴亮认为,还有两个因素不大拿得上台面。一是央行担心不能完全掌控局面和没有面对新事物的积极心态;二是触动了既得利益者。

在刘兴亮看来,移动支付市场的急速发展和广阔前景,同样吸引了国资系的平台。表面被暂时叫停的背后,也隐含了竞争的因素。

从未销声匿迹

尽管被暂时叫停,但二维码支付从未在市场上销声匿迹。自2014年底开始,经过技术改进之后,部分支付机构包括金融机构开始研究二维码支付。近一年多以来,随着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的普及,二维码支付频频出现于线上、线下各类消费场所。

支付行业向来腥风血雨,厮杀惨烈。由于从行业诞生至今一直是民营资本唱主角,国资平台相对进入较晚,且在技术和体验上仍有部分差距,但业内对于国资平台的举动格外关注。

就在央行宣布计划放开二维码支付市场之后,有媒体报道称银联正在制定自己的二维码支付标准,试图在二维码支付市场分一杯羹。

而在接下来的7月15日,工商银行突然宣布正式推出二维码支付产品。工行二维码支付支持用户主扫和被扫两种场景,并嵌入了国际清算组织领先的Token令牌技术,通过对卡号的变异处理,保护资金和信息安全。据了解,经过此前测试,到7月15日为止,工商银行已经有20万的商户可以受理二维码业务。

国资平台的加入,无疑将使二维码支付行业格局面临更多变数。不过就现在的情况来看,行业的发展仍然面临许多瓶颈。除经常被提及的支付安全问题之外,还涉及到完整产业链的构建、硬件改造、消费者使用习惯等多个方面的问题。在缺少成熟的支付方案支撑背景下,国内二维码应用只能停留在打折、比价等信息应用层面,却无法深入打通资金链完成结算,这也极大抑制了二维码的应用规模。

一位业内人士表示,二维码支付的开闸,也在一定意义上说明央行对二维码技术和市场的肯定,经过这两年的技术发展,无论在场景运用、客户接受度、信息安全防范上,行业都有了长足进步。而市场的进一步开放,也将推动技术的完善与进步,二维码支付或将迎来新一轮的爆发。

不过与此同时,二维码支付行业还面临标准不统一和兼容的问题。除银联率先研究制定自己的二维码支付标准之外,各大第三方支付机构和各大金融机构也都在推行自己的二维码支付系统。长此以往,可能会出现一个市场多套标准的尴尬情况。这也是监管应充分重视的重要问题。

猜你喜欢

支付宝二维码
11岁少女被支付宝聘用:养出优秀的孩子,离不开这3点
抱怨成就的支付宝
零花钱
二维码
二维码让政务公开更直接
银联发布二维码支付标准
银联发布二维码支付标准
二维码,别想一扫了之
有诚意的话
支付宝用户数达到两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