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维稳信访工作要运用法治思维

2016-05-14徐殿胜

企业文明 2016年4期
关键词:信访工作依法纠纷

徐殿胜

维稳信访工作关系到企业和谐、社会稳定,关系到进一步深化改革发展的大局。党的十八大明确指出: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企业必须树立依法维稳的理念,将法治作为维稳的基本方式,真正转变维稳理念、思路和模式,坚持依法依规和以人为本的原则,最大限度化解各种不稳定因素,确保企业健康、和谐发展。

当前维稳信访工作分析

多年来,企业一直都高度重视维稳工作,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然而稳定形势并未得到根本改善,还是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问题。事实证明,脱离了法治范畴的维稳模式已经无法适应新形势下维稳工作的现实需要。

从信访人角度看:由于少数人法律知识不足,法治意识淡薄,仍存在着违背《信访条例》和法律法规的行为。有的走访反映问题,不是依法逐级有序,而是越级上访;有的不是到有权处理的机关或指定的信访接待场所反映问题,而是采取非正常上访方式反映问题,进行缠访闹访;有的反映问题缺乏事实依据和法律政策根据,主观臆断,凭空想象,不能实事求是反映问题;有的人不计危害和后果,利用手机信息、QQ群、微信、微博等方式,散布传播不良信息,组织、煽动、串联群众集体上访;甚至还有的非法聚集、打条幅、喊口号、围堵企业机关、影响道路交通等。这些行为都违反了《信访条例》和相关法律法规,既不利于问题的解决,又影响了正常的社会秩序,违法者还要受到法律的惩处,需要引起信访人的高度注意。

从维稳信访部门角度看:一些系统工作人员将稳定曲解为“太平无事”的社会状态,从心理、行为上排斥矛盾纠纷的存在,视群众正当的利益表达为对社会稳定的破坏,压制群众诉求,将群众正当的维权行为与维稳工作对立起来。一些系统工作人员法治意识淡薄,用法治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足,既不能事前预防矛盾纠纷,也不懂得用法治方式解决矛盾纠纷。

依法依规维稳势在必行

要解决维稳信访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有效化解矛盾纠纷,就必须树立依法依规维稳理念,运用法治思维与法治方式,将维稳信访工作纳入法治范畴,使维稳工作走上法治化轨道。

法治维稳是加强维稳工作的必由之路。注重于强调法律的权威性,目的在于打破权大于法、以权压法的传统习惯,这是我国法治建设进步的体现。作为化解矛盾冲突、维护稳定的维稳信访工作,是法治建设的环境保障,构成了依法治企的重要组成部分,必然要纳入法治轨道。

法治维稳是加强维稳工作的根本保证。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实现公平正义是维护稳定的根本。法治的普遍性、原则性、稳定性、可预期性可以为群众的行为提供可靠的指引,进而通过它的规范、指引、教育、强制作用将人们的行为纳入法律的轨道,减少矛盾冲突的发生,为纠纷的解决提供明确可预期的操作规则。

法治维稳是加强维稳工作的应有之义。之所以要用法治途径维护社会稳定,不仅是因为法治维稳有其合理性、可行性,更重要的是维稳与法治在本质上是相通的。维稳就是维持稳定的法律秩序,使社会生活在法律范围内有序运行,法治所要求的普遍遵守与其内在良好品格正是群众所追求的,法治维稳也必然会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理解与支持,离开法治谈稳定就使稳定成为“空中楼阁”,离开稳定谈法治也会使法治丧失价值基础。

实现法治维稳有效途径

积极畅通信访渠道。对来访人员随访随接,对反映问题首问负责,及时就地解决上访问题;定期调研,变上访为下访,变接访为走访,与群众勤沟通、勤联系,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充分利用员工恳谈会、民主联系人、微信、QQ群等创新方式,及时协调解决员工反映的问题,防止矛盾上行。

积极推进阳光信访。为减少群众走访,避免越级上访,开通网上信访,信访人可以通过网络反映问题,网上查询信访事项的办理情况等。实践证明,网上信访减少了信访人的奔波之苦,降低了信访成本,已逐渐成为信访人反映问题的主渠道。

积极推动联合接访。对群众反映的问题,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认真落实办理责任,严格依法按政策办事,对于需要多部门联合办理的事宜,充分发挥协调联动作用,共同推动疑难复杂特殊信访事项的解决。

积极推进惠民工程。高度重视民生工作,大力实施民生实事,将改革发展的成果普惠群众。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在政策允许范围内,尽最大努力帮扶救困,使群众充分感受到企业的温暖。

积极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利用新闻媒体和多种形式,深入宣传《信访条例》和法律法规,信访部门把接待信访人的过程与宣传法律法规相结合,对信访人开展面对面的教育引导,依法规范信访秩序,推进信访法制化建设。

(责任编辑:郝幸田)

猜你喜欢

信访工作依法纠纷
邻居装修侵权引纠纷
提升人大信访工作效能的若干思考
依法保护生态环境要坚持“抓小打早”
九图带您读懂《信访工作条例》
署名先后引纠纷
为常委会依法履职当好参谋助手
牢记使命担当 依法履职尽责
用“情”化解离婚纠纷
纠纷
依法履职尽责 献计振兴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