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卓越企业文化引领企业创新发展

2016-05-14国家电网娄底供电公司

企业文明 2016年4期
关键词:娄底讲堂班组

国家电网娄底供电公司

近年来,国网娄底供电公司始终坚持把“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高标准、高质量推动各项工作扎实开展,以建设与弘扬“五统一”企业文化(统一价值理念、统一发展战略、统一企业标准、统一行为规范、统一公司品牌)为契机,紧密结合企业生产经营实际,大力推进“一支部一品牌”建设,把企业文化切入点落实在先进集体的挖掘、宣传与感召上,推出了“老虎创新工作室”“方陟亨劳模工作室”“共产党员服务基地”和“小娜道德讲堂”(简称“两室一基地一讲堂”),以及“锑都电骏马”和“梅山电保姆”服务品牌。公司努力营造“诚信、责任、创新、奉献”的核心价值体系,不断收获着凝聚人、鼓舞人、激励人的文化聚集效应。

卓越企业文化在“一支部一品牌”建设中有效落地

国网娄底供电公司积极探索卓越企业文化的有效落地,以“一支部一品牌”建设推进员工创新创效,努力锻造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爱岗敬业、执行力强的精英队伍。其中“两室一基地一讲堂”经历了从发现到选树,再到挖掘、整理与宣传、造势等一系列过程,它是公司多年来先进典型积累与沉淀的产物。这些先进的文化在生产过程中培育,又回到员工身边,具有较强的鲜活性、真实性和典型性,使员工感到可亲、可信、可学。

“老虎创新工作室”以创始人邹德华(外号“老虎”)的名字命名,工作室自成立以来,一直秉承“全员参与、全员提升”的工作理念,高度注重创新人才的培养,全面激发员工创新积极性。

随着国家电网公司全面推进“两个转变”、建设“一强三优”现代公司发展战略的整体推进,传统的专业管理模式、员工素质和技术水平难以跟上企业发展和电网发展的新形势。特别是输电专业一线部分员工学历在高中及以下,整体文化素质偏低,如何适应科技化、信息化时代的要求,如何适应国家电网公司建设坚强智能电网的发展需要,这是输电专业一线员工亟须思考解决的问题。

在新的形势和任务面前,娄底供电公司高度重视职工科技创新工作,以创新凝聚人心,使员工们具有一股“偏向虎山行”的钻劲,创新成果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先后完成了27项创新成果,其中“单导线、双分裂导线两用走线飞车”“钢绞线弯曲器”“用于三相供电线路的短路融冰”等6项成果获国家专利。“线路融冰短接装置的研制”获第二届全国电力职工技术成果三等奖,并获第二届湖南省职工科技创新奖二等奖、2013年湖南最具影响八大职工发明;“全方位旋转升降绝缘平台的研制”获国家电网公司职工技术创新优秀成果三等奖;“携带式电动绞磨的研制与应用”获第四届全国电力行业设备管理创新奖优秀奖,并获得湖南省电力公司系统科技创新及质量管理奖35项。

“方陟亨劳模工作室”展现了“以责任担当,用激情奉献”的优秀品质,10余年来始终坚持“每天多做—点点”的工作信条,使所在班组率先成为湖南省电力公司第一批“标杆班组”和“全国工人先锋号”。

“方陟亨劳模工作室”集中展示了公司17名获得市级及以上劳动模范的典型风采,它以方陟亨的名字命名,反映全公司劳模群体的精神风貌,再现了17名劳模工作中的点点滴滴。工作室分为成果展示区、电化教学区和会议讨论区,并把方陟亨本人的办公室也搬到了其中,形成精品集散地。目前,班组管理篇、企业文化篇“方氏工作法”等17条和不起眼的活更加要用心等“方氏宝典”22例,已经结集成书,成为引领广大青年员工立志成才精神财富的宝库。

“共产党员服务基地”坚持把满足群众用电需求、解决群众用电难题、完善优质服务机制作为活动切入点,从政府重大项目和重要活动的保电,到企业发展和民生用电需求等各个方面,全面落实群众路线和优质服务的原则和要求,不断创新服务手段,使企业扎根于“泥土”,深汲于“源泉”。

为配合沪昆高铁娄底段供电变电站220千伏吉星变和冷江南变的建设,公司共产党员服务队积极与地方政府和群众沟通,及时化解施工过程中存在的矛盾和困难,确保了工程顺利进行,顺利完成了新化鸭田变、新邵郭家变、娄底颜家变等高铁重要牵引站以及娄底南站的线路架设施工、验收送电周边杆线拆除等配套工程,为沪昆高铁的安全用电和按期通车创造了条件。

“共产党员服务基地”的建立,为卓越企业文化的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创造了良好环境。“锑都电骏马”“梅山电保姆”“业扩快装队”等一个个鲜活的服务品牌从此而生。

“小娜道德讲堂”讲述了全国“孝亲敬老之星”周小娜默默无闻地用行动诠释一个“爱”字,多年如一日地悉心照料身患多种疾病的公公和婆婆,直至养老送终。从2001年起她每年都参加无偿献血,累计献血4000cc以上,并无私地向社会捐款资助双峰两名失学学生完成大学学业的典型事迹,将“诚信、责任、创新、奉献”传播到公司的每一名员工,让大家共同感悟道德的力量。

卓越企业文化引领企业创新的实际效果

娄底供电公司“两室一基地一讲堂”的建设,是国网公司“五统一”企业文化落地与应用的有效成果,是“诚信、责任、创新、奉献”核心价值观的集中体现,以3位典型人物引领的“两室一基地一讲堂”,虽然侧重点各有不同,但浓缩而成的全部意义,是公司广大员工“奉献在岗位”的职业道德和精神操守。

“创新工作室”致力于创新。在24年的日常工作实践中,成员们把目光敏锐地定格在“创新”二字上,结合自己的工作阅历,从小发明、小革新起步,坚持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两条腿走路,收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他们创新性地借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精心提炼出“三包四自主五年不变”的管理模式,要求在严格遵循线路运行规程的前提下,将线路巡视、维护和管理“包产”到人,把权力下放给班组员工,班员可自主安排巡线时间、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护线员管理、线路维护项目等,并公开承诺“承包期”五年不变。随后,他们率先推出“监督性巡视制”和“星级设备主人评选制”,将机关所有的生产管理人员统统“赶”出了办公室,促使他们亲临现场,逐基杆塔找茬;同时,定期评选星级设备主人,显著提升了线路运维质量。

他们勇于变革,突破常规,持续创新了一系列技术成果,从而焕发出极大的工作热情。在一次配电抢修作业中,因绝缘斗臂车无法进入作业点,被迫取消带电抢修造成大面积停电影响时,他们把目标瞄准了用简易平台替代绝缘斗臂车的办法。经过反复试验和改进,历时一年多,一款定型的360度全方位旋转绝缘平台,成功实现了垂直升降、水平旋转和调整定位。这一成果从经济效益来讲,它体积小巧,施工简单,运输方便,彻底摆脱了作业点地形的限制和影响,且不需建造专用库房,相对于绝缘斗臂车可节省购置成本100多万元;就社会效益而言,使用过程中不耗油,无噪音,对于地处山野中的农电线路也可通过该平台开展配网带电作业,进一步扩大了带电作业的普及率和供电可靠性。这一系列产品的研制与开发,大大减轻了劳动强度,降低了作业风险,更重要的是改变了线路员工“傻大黑粗”的固有形象。如今,他们灵巧的双手照样能操纵遥控,让繁重的爬竿放线变得轻松自如。

“劳模工作室”注重于责任。从每一天做起,让平凡的工作变得不再平凡。10多年里,劳模工作室的成员们在现场施工、安全生产、业务培训等方面的经验总结成定律,提出了“方氏工作法”,并将这个“魔方”玩转得淋漓尽致。其中,“方氏班组管理法”就是将粗放型管理转化为精益化管理,将“豆腐块”独立管理转化为“网络化”协调管理,让班组与员工目标同向,责任共担。同时,他们精心推出“加减乘除”法,即“加”上主题实践,让班组资料“网上安家”;“减”去墨守成规,创建班组建设“快捷方式”;“乘”以带动效应,“孵化”优秀人才;“除”掉浮夸作风,释放“幸福能量”,带动变电检修室一跃成为省公司“十佳电网先锋党支部”和班组建设标杆单位。

正如“方氏宝典”中所描绘的那样,是“责任”二字让他们义无反顾地投入到工作当中。2008年9月,劳模工作室向公司提出了构建班组网页的设想,这个方案将班组建设概况、班组规章制度、设备图纸资料以及员工岗位培训等栏目全部囊括,很快在全公司推广。除了专业资料,成员们还将有用的小软件、小方法、通讯录等“开诚布公”。“这个网站就是我们的百宝箱,即使待在变电站,即使没有带书本,它同样可以随时随地拿来应用”。参观了“方陟亨劳模工作室”的调度专业人士,都不无愧疚地感叹,二次班的相关资料,比继电保护专责更齐全。如今,“方陟亨劳模工作室”已经转变为公司“履行责任、感恩企业”的一种文化现象。

“共产党员服务基地”彰显奉献。多年以来,娄底供电公司共产党员服务队用他们的“真心、诚心和爱心”温暖着广大城乡客户,用职业情怀实践着“四个服务”的不变宗旨。共产党员服务队或与晨曦同行,或随烈日共舞,或伴灯火而归,那一面面鲜活的队旗,飘扬在大街小巷,点亮了万家灯火。

“没想到时间这么短,没想到服务这么好,没想到你们对客户利益这么重视……”2010年8月21日,湖南宜化老总以几个“没想到”对娄底供电公司共产党员服务队竖起大拇指,表达出他对37小时增容一台110千伏主变的惊讶。作为全省三大化肥生产基地之一,生产系统的临时变化,导致其对增容需求的提前。时间就是金钱,这台待增容的变压器承载着宜化近一半的负荷,对一个年销售收入达10亿元的企业来说,意义非同小可。“共产党员服务队”业扩组闻讯后火速出击,密切协作,全力以赴地投入到增容工作中,创造了从停电至送电仅用了37个小时就完成一台40000千伏安主变改造的崭新纪录,此举为湖南宜化每年增加销售收入近20007万元。队员们常说,供电企业与用电客户始终是鱼水关系,而诚信服务却是鱼水相欢最好的催化剂,只有先做好客户的“贴心人”,才能真正赢得客户的信赖,实现供用电双方的共赢。湖南海螺等大客户,从最初交电费一拖再拖,到主动实行购电制,反映出“诚信服务”在为企业降低损失的同时,也换来了他们抵触情绪180度的大转弯。

与此同时,共产党员服务队深入田间地头,彻底解决娄底农村客户缴费渠道单一等问题,2508个行政村全部建成缴费网点,覆盖率100%。新增POS机806台、商翼通408台、邮政代收点420个,与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合作开拓批量代扣与代收网点,大力发展农行“慧农通、智付通”缴费,极大方便了客户缴纳电费。

“小娜道德讲堂”传播高尚品质。“小娜道德讲堂”通过以‘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人讲自己事、身边事教身边人的形式,让员工讲述身边道德模范的事迹,讲述立足岗位、创先争优、忘我奉献的先进典型,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不仅为公司发展提供了积极的正能量,也提供了精神支撑。

“五统一”企业文化引领企业创新发展的延伸思考

娄底供电公司“两室一基地一讲堂”的建设与实践,既是“五统一”企业文化落地与应用的过程,更是国家电网品牌宣传和传播的载体。通过先进典型群体与个人的选树与宣扬,推行的是实践,追求的是奉献,其中引发的深层次思考是显而易见的,企业经营管理者可以从中得到有益的启示及无形的鞭策和鼓舞。

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又系统的工程。国家电网公司把建设统一的优秀企业文化作为一项长期艰巨的战略任务,湖南省公司党组把建设和弘扬“五统一”企业文化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娄底供电公司“两室一基地一讲堂”的建设,是在推进“一支部一品牌”建设中,发现了闪光点,契合了时代要求,使企业文化真正融入到主营核心业务,彰显出独特魅力。因此,必须从国网公司的要求和自身实际出发,详细制订出企业文化建设的规划和计划,通过党政工团共同努力,员工群众积极参与,使文化“凝聚人心、引领未来”的功效真正渗透到精神领域,全面实现员工与企业的共同进步。

企业文化建设是一个继承与创新的过程。国家电网公司倡导的“五统一”企业文化,既有约束性的要求,也饱含创新性的期待,它系统总结了国家电网人优良的精神品质,同时,明确指出了继承与发展的必然路径。娄底供电公司“两室一基地一支部一品牌”的建设,—方面承继了几代电网人薪火相传的优良传统;另一方面更展示出与时俱进的理想追求,集中体现的是企业文化核心价值的光芒。岁月变迁,不变的是“诚信、责任、创新、奉献”,从而把平凡的事做得不平凡,把日常的工作当成了毕生的事业,在精益求精中做到尽善尽美,时刻激励身边的同事见贤思齐,创先争优。

企业文化建设是一段从感知到理性的历程。“两室一基地一讲堂”的建设是娄底供电公司着眼长远、致力未来的可喜举措。目前,“方陟亨劳模工作室”培养出近20位先进典范,他们让广大职工在日常工作中无数次感知先进的工作态度,能理性对待自身的成长,这种可喜的裂变形象,正成为引领企业科学发展的主流;或许“老虎创新工作室”只是一个新的起点,他昭示出的前景将会更加璀璨夺目;或许“共产党员服务基地”的奉献只是又一个开端,但是这在无尽的供电服务中,必将奏响更加绚丽华美的乐章。

(责任编辑:胡正)

猜你喜欢

娄底讲堂班组
国家级娄底经济技术开发区
国家级娄底经济技术开发区
国家级娄底经济技术开发区
立足“和合讲堂” 开展“和融党建”
“党员进班组”促进班组建设的探索和实践
“4+1”班组运行见实效
法律讲堂之——管住自己的馋嘴巴
新闻小讲堂
法律讲堂之——交通安全我最棒
创建“放心满意班组” 打造精品班组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