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智能理论在数控车床编程与加工课程评价模式中的应用
2016-05-14杨宏涛杨崇英
杨宏涛 杨崇英
加德纳认为考试是去发现学生的潜能,而原来的考核的方法则是以教师的评价为主,着重去发现学生的缺陷和短板。实践证明,这种倾向导致教师只关注学生的错误,不利于引导学生的成长。基于此,笔者从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角度,对《数控车床编程与加工》课程的评价模式进行研究,构建科学的评价体系。
一、多元智能理论的由来和主要内容
1983年美国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家加德纳出版了《智能的结构》一书,创建了多元智能结构理论。加德纳吸取智能研究中的认知观点,注意到智能的不同表征方式,即不同的智能具有不同的信息加工操作。每一种智能都有一种可识别的核心操作或操作系列,它们能对各种特定的信息进行处理,识别出这些核心操作,就可以证明不同种类的智能的存在,这代表了信息加工论影响下的智能研究发展新趋势。多元智能理论在教育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使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学生观、教学观、评价观发生了改变。许多教育工作者对多元智能理论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并依据多元智能理论进行教育改革的实践。
以加德纳的观点,“多元”不仅指相对于单一智能论来说,人类具有八项彼此独立的智能,而且指智能组合也是千差万别的。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世界上也没有智能结构完全相同的两个人。这八项彼此独立的智能是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关系智能、内省(自我意识)智能、自然观察者智能等。
二、多元智能理论的评价观
第一教师应该有效地运用积极的评价,比如可以运用公开赞美、鼓励等语言进行积极评价。对自信心较弱的学生在集体中表扬等形式,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自我形象。
第二教师要重视非正式的评价,因为某些时候教师对学生的认识要比纸笔测验准确得多,教师每天都可以评价学生在某一教学活动中的表现。
第三教师要鼓励每个学生积极参与小组活动,在小组活动中强调个人的学习效果,避免出现有些同学“什么都不干,就等着别人出活”的现象。鼓励个人的方式可以通过最后的个人评估来实现,比如让学生书写独立的实习报告,整理工具等。
三、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数控车床编程与加工》课程评价体系
1.重新确立课程的目标体系
教学组织方面,以数控车床操作工岗位能力为目标,针对中职学生特点,重新确立了数控车床编程与加工课程的目标体系(见图1)。分析培养对象,确定人才培养目标。根据课程特点,确定人才培养规格,明确企业初级数控车床操作工能力水平及文化知识要求。
2.《数控车床编程与加工》学业评价表的设计指导思想
《数控车床编程与加工》学业评价表的设计要以多元智力理论为指导,通过对企业初级数控车床操作工应用能力需求的分析,探索和实践新的学业评价模式,改变数控专业学生学习的困境,提高中职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具体实施的时候教师应注意向学生说明,考试的主要目的在于诊断学习困难,评判操作技能是否已经熟练,而非惩罚学习有困难的同学。此外,应合理增加考试次数,避免“一锤定音”,尽量降低考试的竞争意义,全方位考察学生能力。
3.《数控车床编程与加工》课程学业评价表的建立
①形成性评价(Formative assessment)方面
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的评价肯定终结性评价的作用,但更重视学习过程中的形成性发展性评价。教师除了在学习结束后以测试的形式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外,更重要的是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及时给予肯定、鼓励,真正实现全面评价学生的目的。针对现阶段中职学校班级多为50人以上的大班,适用的策略为:口头的、书面的、非言语的评价方式。教师要负责每个操作的计划和组织:准备测验、分析和解释结果、提供补救措施。为此笔者设计了如下表格:
②教师评价和小组互评、个体自评相结合
以教师评价为主的传统评价方式,使学生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的局面中,扮演的是被管理者的角色,学生会对评价的结果产生消极心理。因此,我们采用了自评、小组评、教师评相结合的主体多元性的评价方式,提高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师生处在平等、民主的互动中,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在愉快的心境中主动客观地评价自己,进一步完善自我。见表二
③专业技能和职业能力方面
主要依据期末理论知识闭卷考试的价模式是不适合目前中职教育的。按照多元智能理论,不同个体在认识、能力、情感、个性、兴趣等方面均存在差异。我们要承认他们之间在不同智能发展方面的差异,因此在课程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成绩的评定上,我们采取分阶段、多项目(工件质量、独立操作能力、安全规程、文明生产、编程能力、团体精神、自我表现、个人评议表)、标准多样的综合考核方法。多样化评价标准让学生有机会表现自己的各种才能,促进了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见表三、表四。
四、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学业评价表应用结论和反思
在数控专业一体化教学模式中我们应用了多元智力理论的评价方法,明确规定了每个项目任务的学习目标及评价标准,设计了《学生数控车床操作实习手册》及一些相关的表格,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详细地分类记录。通过在试点班级的实践,绝大多数学生对这种评价模式持满意态度,并且有90% 的学生认为其评价标准合理,说明了该评价表提供的评价方式是较为科学且受欢迎的,学生们在理论知识掌握方面与原来区别不大,但是专业技能方面比原来有较大提高,表现为全体同学均掌握了简单零件的加工方法,个别同学达到较为熟练的程度。此外在加工操作过程中,实验班学生表现出来的职业素养也有明显提高。从整体来看,在该评价体系的影响下,大部分学生能有效地降低对考试的焦虑程度,学生们的学习态度变得更加积极,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精神和综合素质都得到了提高,这样的评价模式有利于中职学生走出中招考试失利的阴影,体现了以人为本的职业教育新理念。
(责编 李亚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