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应用语言学研究选题现状研究
2016-05-14杨洁王子贤刘杨
杨洁 王子贤 刘杨
【摘要】本文以我国应用语言学以选题为观察角度,基于对专著的阅读和对CNKI相关文献的检索,探讨了应用语言学的本体问题、研究领域和具体的研究选题,探讨应用语言学各研究领域的发展程度不平衡的具体情况,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一些建议和启示。
【关键词】应用语言学 选题 综述
我国应用语言学研究在3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也存在诸多问题。本文以选题为观察角度,基于对专著的阅读和对CNKI相关文献的检索,回顾我国应用语言学研究的本体问题,探讨其研究领域,就研究选题展开讨论。
一、应用语言学的本体问题
应用语言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应用语言学是指把语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其他研究领域的各种问题,而狭义的应用语言学则是指语言教学, 特别是第二语言教学或外语教学。
语言学分为理论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但应用语言学并不仅仅是“(理论)语言学的应用”,而是既包括传统意义上的“语言学 (即普通语言学) 的应用”,又包括“语言的应用”, 同时也包括“语言本体和本体语言学的应用”,应用语言学是这三者的有机整合。应用语言学在分析语言和语言学应用中的现象和问题过程中,形成了应用语言学自己的理论。于根元等提出了如层次理论、中介理论、交际理论、动态理论等一系列的应用语言学理论。
应用语言学在与其它学科结合过程中形成了诸多研究领域,主要包括语言教学、语言政策与计划、语言通讯研究、专业用语、语言治疗、词典编辑和机器翻译等。
二、我国应用语言学研究领域综述
我国在应用语言学这个研究领域的研究,就要找到应用语言学与我国的社会需要的结合点。但显然,对这门学科的研究还远没有充分而完全地展开。然而,由于英语对于我们仅仅是一门外语,我们缺乏充分的进行语言研究的环境,因此,要在这些领域获得高质量的研究成果并非易事。但我们的研究发现中国应用语言学在语言教学(二语习得)方面还是取得了很丰硕的成果的。除此以外,在以下几个方面也有所建树:
1.语言政策与规划。在国际学术界,语言政策与规划研究早已成为应用语言学的重要的研究领域,该领域在过去几十年中出版了大量学术专著。近年来,我国的语言政策及规划研究也取得了一定成果。通过CNKI检索可以看出从2000年到2013年,有关“语言政策”和“语言规划”呈倍数增长。2014年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创办了《语言政策与规划研究》杂志。这本杂志是国内第一种以语言政策与语言规划学科名称命名的专业刊物,目前为半年刊,常设栏目有语言规划研究、语言政策国别研究、语言政策与规划学科建设、语言生活、语言理论、书刊评介等。
2.词典编纂。《英汉大词典》(第二版,陆谷孙主编)于2006年出版,在释义、举例等方面都有较大修改,增收新词8000余条,反映了英语语言研究的最新成果。第二版在工艺方面也比第一版有较大改进。第二版严格遵循描写主义原则,避免主观做出优劣判断。同时,编纂过程中应用了先进的词典编纂软件及词典数据库,提高了词典的质量。当然,与英语国家的一流出版社的词典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尤其体现在我国基于计算机的语料库在双语词典编纂中应用得不够广泛和深入。
3.机器翻译。我国机器翻译研究始于1956年。1959年,我国机器翻译方面的学者成功地进行了首次机器翻译试验。至今,已出现了四种机器翻译系统:基于规则的机器翻译、基于实例的机器翻译、基于统计的机器翻译和混合式机器翻译。这几种机器翻译系统总的来讲各有所长。基于规则的机器翻译系统翻译符合规则的句子较为擅长,翻译效果较好;基于统计的机器翻译系统具有一定的通用性,能够自动地在语料库里进行语言提取。总的说来,机器翻译还有待进一步发展,现在仍需要人与系统的配合,尤其体现在基于段落乃至篇章的翻译方面。
三、基于狭义应用语言学的研究选题综述
就狭义应用语言学,即语言教学/二语习得而言,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学者研究成果丰硕,研究选题范围广且有一定深度,主要包括:
1.外语教学研究:涉及课程设计、教学模式、教学策略、课程评价和教学理论和测试研究等方面。语料库在教学中的应用成为亮点,语料库软件和检索技术得到一定应用。进行教学的研究;对教学理论在教学上的运用研究越来越多,涉及的理论主要有多
2.二语理论研究:所涉及的二语理论非常广泛,主要包括行为主义理论、人本主义理论、建构主义理论、支架理论、元智能理论、原型理论、图式理论、关联理论、功能理论等。有一部分文章针对特定理论进行了分析、应用或质疑,促进二语理论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3.个体差异研究:个体差异研究包括学习动机研究和自主学习能力研究,大部分属于调查类型,目的是调查学习者的差异,对学习者个体差异和语言学习结果之间进行均值分析、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对学习风格、观念、情感、记忆、个性等的研究较少。
4.学习策略研究。学习策略研究主要是分析学习者学习策略应用情况。学习策略包括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以及对听力、写作等具体技能策略。但缺少对学习过程和原因深层次探讨。
参考文献:
[1]戴炜栋.中国二语习得研究历史、现状及前瞻[J].外国语,2005.
[2]王立非.国外第二语言写作研究的现状与取向[J].外语界,2009.
[3]谢邦秀.中国大学英语教学的研究现状概述[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0.
*本文为河北农业大学社科基金项目《我国应用语言学研究方法现状研究》(SK201407-1)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