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创业教育创新模式研究
2016-05-14秦蔚蔚谢鑫建
秦蔚蔚 谢鑫建
摘要:国家鼓励高校加大力度投入创业教育事业,各高校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号召,创业教育整体状态良好,但仍有很多不足之处,有待创新改进。创业教育模式改革,可从加强师生创业教育理念的变革,实现创业教育大众化、普及化;充分利用地域特征优势,共建公共服务平台;科学合理建设各高校创业教育教学体系;增强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力量,强化师资内涵深度等几方面着手进行,力求符合时代特征,符合人才综合发展要求,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关键词:创业教育;创新模式;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7836(2016)04000703
李克强总理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指出:“就业是民生之本。坚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优化就业创业环境,以创新引领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今年高校毕业生将达727万人,要开发更多就业岗位,实施不间断的就业创业服务,提高大学生就业创业比例。”[1]
《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提到:“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发展的动力之源,也是富民之道、公平之计、强国之策,对于推动经济结构调整、打造发展新引擎、增强发展新动力、走创新驱动发展道路具有重要意义,是稳增长、扩就业、激发亿万群众智慧和创造力,促进社会纵向流动、公平正义的重大举措。”[2]国家鼓励大学生投身创新创业实践中,提供各项优惠政策,从企业注册登记、金融贷款、税收缴纳、企业运营等方面落实,项目众多,资源丰厚,期望他们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本领,充分利用知识才干探索新领域,服务国家和社会。
伴随中国第四次创业浪潮到来,各高校高度重视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深入实施国家政策方针,创业教育特色初显成效,取得一定的成果,但是正处在建设过程中,仍旧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有待改进,长足发展。新形势下,加强推动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帮助大学生实现创业孵化和成就创业梦想,需要进一步细化工作要点,创新工作模式。高校创业教育建设要与区域发展要求相结合,要与所享有的资源统筹相吻合,要符合人才培养计划,能够提升创业实践平台功能。高校应当重视顶层设计,从源头开始,自上而下去贯彻落实,加强经费投入,建立奖惩机制,将创业教育实践基于素质教育视域下,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
一、社会环境优越,可推动高校创业教育整体发展
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推动下,创业教育在各地区,特别是经济发达、教育实力较强的地域进展较快。以江苏省南京市为例,南京地区经济与社会形势发展为大众创业提供了较好的环境,教育事业协调发展。据2014年数据统计,全省共有普通高校134所,南京市目前有48所。普通高等教育本、专科招生44.49万人,在校生169.86万人,毕业生47.87万人;研究生教育招生4.91万人,在校生15.07万人,毕业生4.17万人。南京高校生源充沛,各高校充分利用地域优势,加大力度宣传国家和江苏省鼓励支持大学生创业的政策措施,分享各地、各高校开展创业教育的成功经验,展示大学生创新、创业风采,传播创业理念、创业知识,搭建创新、创意、创业平台,开展创新、创业竞赛,激发大学生的创业热情,培养大学生创业精神,提升大学生创业能力,激励更多的在宁高校大学生投身于创业浪潮中去。为大学生创业提供空间环境支持和系统服务的省级大学生创业教育、创业实践及创业成果孵化基地——江苏省大学生创业园坐落南京,支持5年内的全日制普通高校毕业生及在校大学生创办企业,有51家在园企业,13家出园企业成功运行。在宁地区的各高校积极创建创业实践平台,建设创业园地,选择扶持创业项目比较成熟、技术含量较高、创新性较强、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的大学生创业实践项目,整体创业氛围浓厚,创业环境和制度良好,同时经济的高速运行发展和快速的城市化进程孕育了巨大的创业机会和创业需求。
创业教育的发展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但是经济水平和文化教育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其前进的速率,人们对创业教育的接受程度、重视程度和愿意改变的程度无一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所以说,良好的社会环境是推动创业教育快速、全面的发展的重要因素,我们在研究、探讨高校创业教育如何进一步向前发展时,应当考虑其社会环境背景,将这一层面的影响纳入研究领域[3]。
二、加强师生创业教育理念的变革,实现创业教育大众化、普及化我国高等教育早已进入到大众化时代,高校从学校管理制度、教育教学改革、学生管理创新等方面深入剖析,增加教育资源投入,提高教育管理效率,力求大众化教育的成效能够达到最高。众多高校,在创业大背景的促使下,把创业教育从边缘学科转向高等教育的学科门类,这种现象说明创业教育的正规化、科学化改革在渐渐实施。作为教育工作者应从现存状态中分析其优点及不足,长远思考其发展趋势,更要去适应高等教育的整体发展,力求从精英化走向大众化,普及创业教育,改变只是少量学生参与或者有兴趣的学生参与的错误观念。理解创业教育最后的所见成效不是指高校创业成功的数量有多少和创造何种利益价值,而是大学生主动学习创新思维概念,把思维灵活转化为实践的能力和手段,培养自己创业者的综合素质,学习企业家精神,在工作单位发挥自己创新的本领优势,极强的综合素质,为单位创造利润,为社会创造价值[4]。这种改变,不仅指学生思维中的理念变化,学生对创业教育的理解和认可是核心因素,他们是受教育主体,他们主动接纳,用心思考,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一方面是教育工作者自身的固有认知,他们的认知是关键性因素,学生的知识来源主要是教师,对他们影响最大的也是教师,学校各项改革的推进者也是教师,所以教师的巨大作用不可忽视,要高度重视师资的感召力,对他们的能力提升前提是思想上的正确认识,明白学生接受的创业教育理念,作为教师又该培养什么样的学生,怎样去培养学生等种种问题。创业教育理念的改变不是一气呵成,需要经过漫长的过程积累,紧跟经济和社会发展形势变通,属于全员参与性质,创业教育的施展也要经过时间的历练,不断改革,让所有的大学生接受熏陶和教育,真正实现大众化和普及化。
三、充分利用地域特征优势,共建公共服务平台
地理位置而言相对较为集中的高校,不仅有共同的地域特征,资源可共享,合作便利,创业教育可在符合实际情况的条件下,在最大程度上拓宽合作路径,扩展合作模式,增添合作项目,切实可行地为大学生创业实践提供有效服务措施[5]。除学校、政府、企业、行业四方联合的创业实践基地建设、校企合作等形式,可进行优化服务质量的平台建设,包括:创业项目专家咨询服务、注册登记服务、创业经验交流、信息服务、商务业务对接等项目。建立共同运营机制,即在同一地区市场机制,同一政策条件引导下,建立统一的管理和服务机制,各高校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可自行设置内部运行方案,但是前提是必须在统一的管理要求之下,而不是各有各的理念,各有各的想法,毫无关联度,毫无章法。同时必须建立一套相应的评估体系,进行实地调研工作,根据实际情况设置评估指标、权重。在区域范围内所建立的共同机制,是要在城市整体要求的范围内,是以提升服务质量为核心,优化整合资源为契机,面向区域性的高校提供功能齐全的服务。公共平台的建设,因地制宜,资源共享,为高校提供切实可行的保障措施,所涉及评估体系的创建促使考核科学、合理,各高校之间可以相互比较,相互学习,促进共同进步。
四、科学合理建设各高校创业教育教学体系
目前国家整个创业教育进程发展趋势是整体向前的,大学生创新意识的增强,各类创新创业大赛的如火如荼的开展,创业成功率的越来越大,全员综合素质提升等等成效,足以对创业教育作良好评价。与此同时,需要客观公正地总结创业教育的发展情况,肯定其所有的成绩,但是仍有许多不足之处,有待改善。
创业教育教学体系包含创业教育教材的编写及选用,创业理论课程的设置,实习实训课程的建设,教学师资队伍的选拔和上岗,创业教育学分和服务学习项目学分的设置与管理等项目,涉及面广,关联度高,在整个创业教育过程中十分重要。高校的创业教育都有自己的教学方式方法安排,部分高校采取聆听专家意见、实地调研、师生座谈等手段,内在和外在统一,寻求创业教育运行的最佳方案[6]。部分高校没有十分重视,人力与物力等资源投入都欠缺,甚至有些高校采取效仿的模式,套用其他学校的形式,没有实践依据而直接生搬硬套,它需要从顶层设计开始,从大局着手,要有整体观,某一高校的成功,可以借鉴其好的方法,但是不能够毫无原则地全面推广。某一高校或者某一方法的成功运行,可以以点带面,用典型事迹、典型案例起示范引领作用,经过长时间的考证和推敲,加以概括和总结方法是否得当。高校应当达成共识探讨何种创业教育形式是能够普遍适用,也就是标准化进程的实施,在此基础之上各高校再根据自身情况增添特色项目,形成集所有资源的标准套路方式融合各高校自身特色的方式方法,既有标准的参考又按照高校的实际。
五、增强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力量,强化师资内涵深度
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推行,各级政府部门的有效实施和高校加强重视的多重合力作用下,中国高校创业教育师资队伍不断强大,他们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质和职业道德,热心于大学生创业工作,有丰富的创业教育管理、创业课程教学与科研经验。目前,高校组织、推荐教师参与形式多样的培训,如SYB师资培训、网络创业师资培训、创业指导师培训班,等等,增强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力量,强化师资内涵深度,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创业教育师资水平的整体提高。
随着创业教育的深入,师资力量需要紧迫跟上节奏,尽管各高校利用各项资源优势,加强师资培训,提升师资教育教学水平。但是各高校对于创业教育师资的招聘、选拔,创业教育管理岗位和教学岗位设置还是没有做细致规范的划分,界线模糊[7]。师资力量从各高校比例来看,分布不均,有的高校重视程度较高,配备专门的创业就业工作人员,有的高校从事此项工作的教师仍旧是兼职人员,还肩负着其他的工作任务安排,时间和精力有限,对创业教育工作也是力不从心,因此教育成效也相对薄弱,没有形成预期的效应,只能说应付完成任务,对高校人才培养工程进展也起不到相应作用,有的甚至可能导致相反的结果。
对于创业教育教师的绩效考核、竞聘、职称评定等人事和激励措施,大多数高校没有形成一定的规范制度,没有给予明确的规定要求,教师既没有一定的考核约束,也没有一定的奖励措施鼓励,做多与做少,所做出的成绩好坏,都没有区分,因此对于愿意投入精力在创业教育事业的教师没有激励作用,长此以往,教师会对这项工作失去热情度和忠诚度,只是基于工作本身去完成,而不是带着创新意识去改革发展,导致创业教育效果差强人意,与人才培养计划要求相差甚远。
高校创业教育创新模式改革是迎合社会人才质量发展的需要,是经济大时代背景趋势的要求,势在必行,高校所要思考的是如何建设创业教育模式,做足思考和准备,在长期的实践过程里不断优化,不断创新。
参考文献:
[1]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政府工作报告[R].
[2]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Z].
[3]刘伟,邓志超.我国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调查与政策建议[J].教育科学,2014,30(6):79—84.
[4]吴瑛,刘美玲.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理论述评[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2,(23):104—106.
[5]席成孝,刘志侃.地方高校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障碍及其对策——以陕西理工学院为例[J].安康学院学报,2014,26(2):106—111.
[6]陈德文.高等教育改革与学生创新精神培养[J].教育研究,2012,(12):6—8.
[7]张新,王希琼.高等院校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人才,2013,(6):117—118.
Research on the Innovation Mode of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QIN Weiwei, XIE Xinjian
(Jiangsu Institute of Commerce, Nanjing 211168, China)
Abstract:The state encourages universities to increase in entrepreneurial education and universities actively response to the national policy. Although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s generally in good condition, there are still many deficiencies, which require improvement and innovation. We can carry out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model reform from the following aspects, teachers and students should strengthen their concept of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reform to realize the popularization of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regional characteristic advantage should be made full use of to build the public service platform; we should construct the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eaching system in a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way;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teachers team as well as their connotation depth should be strengthened and so on. We should make every effort to adapt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imes, conform to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of talents, and cultivate highquality talents with innovative consciousness and entrepreneurship competence.
Key words: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nnovation mode; research
(责任编辑:朱岚)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