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撒仁爱济苍生
2016-05-14中慈
中慈
2010年4月1日,翟建周当选为林州市慈善总会第一届会长。五年多来,凭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和丰富的工作经验,他带领慈善总会这支队伍,积极探索,大胆创新,使林州的慈善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先后共接收社会捐赠款物共计2.2亿元,发放救助款物2.04亿元,受益人数达到31.9万人次,慈善公益单位发展到34家,义工队伍发展到137支、3万余人,义工服务累计达136万小时。2014年,林州市荣膺全国“六星级慈善城市”,翟建周荣获“2013年度中国慈善推动者”奖。慈善之风在林州蔚然兴起,林州走进善时代,慈善成为继红旗渠之后林州又一靓丽名片。
抓组织 健全慈善工作网络
慈善总会刚成立,翟建周就把健全慈善组织网络作为首要任务。在全市20个乡镇(街道)建立了慈善分会,在571个村(居委会)和338所学校建立了近1000个慈善工作站,构建了市、乡、村三级慈善网络。在教育、卫生等6个市直大系统建立了慈善分会。建立和健全慈善网络,保证了林州慈善活动经常性开展,“月月有活动,天天有行动,人人受感动”,成了林州慈善工作的新常态。如在教育系统慈善分会,由各学校校长任慈善工作站站长,全市18万师生开展了“日行一善”活动。卫生系统慈善分会成立后,针对群众治病难、治病贵,在五年时间内深入300个边远山区村,免费发放药品235.2万元,义诊总价值1000多万元。新兴社区是林州市慈善总会授予的第一个“慈善社区”,该社区建立了58人的“爱心妈妈”团队,并捐资24.6万元设立了爱心妈妈基金,先后在全市9个乡镇,救助贫困儿童、孤儿40人,结对救助29人,还把3名孤儿接到“爱心妈妈”家中抚养。
抓宣传 大力弘扬慈善文化
翟建周始终把提高全民慈善意识作为发展慈善事业的主要任务。五年来,不断创新方法方式,营造舆论氛围,使广大人民群众了解慈善,认识慈善,提高了参与慈善的自觉性。
首先,结合林州实际,他提出以“两台一报一刊一网”为平台,开展全方位、立体式宣传。“两台”即林州电台、电视台,每次慈善活动,电台、电视台当晚都在黄金时段报道。“一报”即《红旗渠慈善》报,已发行101期;“一刊”即《红旗渠慈善》季刊,已发行17期。“一网”即林州慈善网。还开通了慈善微信公众号,对慈善活动及慈善先进典型进行及时全面深入的报道。
他主编的《林州市慈善工作探索与实践》《爱的回音》《红旗渠慈善故事》《红旗渠慈善日记》《点燃》等7本慈善书籍已出版发行。同时,《慈善公益报》在头版刊发社论《以红旗渠精神,促市县慈善事业发展》,连续刊登19期《红旗渠慈善故事》,16期《红旗渠慈善巡礼》,还先后以大篇幅刊登了《林州走进善时代》《林州慈善就是最大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等反映林州慈善工作的综合性、理论性文章。
为了探索慈善工作新模式,翟建周亲自率团赴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上海松江区、陕西省慈善总会等地学习交流慈善工作,尤其是2013年在短短的9天时间内行程万余里赴东北学习取经。
其次,他倡导在全市开展慈善“进机关、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庙堂”活动。在采桑镇西山寺讲课,70分钟时间响起30多次掌声。500余名信教群众听课后,两年中5次自发捐款63491元。还先后为林州市教育工作者、公路、医疗系统干部职工讲慈善,要求他们“认识慈善,传播慈善,与善同行”,把慈善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
同时,他凭着多年的基层工作经验,总结出了多个通俗易懂、脍炙人口的慈善口号。如“我慈善我高兴,我捐款我快乐,我奉献我幸福”,在林州市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其三,他创造性地提出建立激励机制,每年都要评出首善以及金、银、铜奖,5年来共评出首善5名,慈善金奖22名、银奖54名、铜奖101名。他还策划成立红旗渠慈善艺术团,到捐款10万元以上的贤达人士家中唱戏,对捐款100万元以上的亲自送“慈善家”匾额,促使林州市慈善家队伍不断壮大,捐款额不断上升。现在林州市捐款1000万以上的3人,捐款100万元以上的16人,10万以上的196人。
抓募捐 夯实慈善工作基础
在实践中,翟建周不断总结募捐经验,创造性地开展募捐工作。一是利用“晚会”表彰平台,重点募捐。2010年度慈善晚会募捐929.7万元;2012年度晚会募捐3400万元;2013年度晚会认捐1.511亿元。二是开展“慈善月”活动,全民募捐。干部职工从“一日捐”到“一月捐”。农民由一元捐发展到十元捐、百元捐、千元捐。林州市捐款人数达总人口的80%以上。三是春季开学第一天,全市中小学校开展慈善第一课,中小学生积极参加“捐出压岁钱,献出慈善心,种下慈善根”活动,进一步增强了学生的慈善意识。四是建成了占地1800平方米的林州市慈善物资捐助中心,鼓励社会爱心人士捐赠家电、衣物等闲置物资。五是在大型宾馆、银行、超市等公共场所设置了100个多媒体募捐箱。六是抓好公益定向募捐,为修路、建校、敬老等公益设施建设募集资金。
抓救助 让慈善惠及民生
在翟建周的带领下,林州市慈善总会始终围绕 “安老、抚孤、济困、助医、助教”五项工程,瞄准政府工作的难点、群众反映的热点、社会忽视的盲点开展救助,确保每一分善款都用在最需要的地方。把握关键节点,选准重点群体,突出活动效果。每年都利用元旦、春节、助残日、中秋节、重阳节等重要节日开展救助活动。
瞄准政府工作难点。2011年林州市委、市政府在全市开展了“珍爱生命线,重修红旗渠”水利建设三年大会战,全市慈善人士踊跃捐款,短时间内就募集善款3340万元。原康镇田家井村地处深山,水源奇缺,群众常年靠水窖蓄水生活,每逢干旱不得不到十几里外的辉县拉水吃。翟建周获悉情况后,及时召开会议研究,由慈善总会拿出20万元,组织财政、电力、水务等职能部门以及原康镇政府参与,使田家井村机井配套工程顺利完工。老百姓给这口井起名为“慈善井”。
解决群众关注的热点。五年来,在教育上投入善款达4000多万元,开展了一系列慈善助学项目。并捐资建设了4所慈善小学。在医疗上,拿出224万元对167名大病患者实施救助。对一些特殊群体重点救助,对52名尿毒症患者每人救助5000元。在住房方面,捐资30多万元,分别为无房特困户王志平、岳彩平和贾全顺三户建了100多平米的“慈善屋”,在社会上引起很大反响。2014年6月,在市区黄金地段,建成了“红旗渠慈善厨房”。每天为流浪乞讨人员和临时特殊困难对象免费提供饭菜。截至去年年底,共接待1560人次。在林州市中小学建设了100座青爱小屋。
解决社会忽视的盲点。对49户失独家庭、100户计生伤残家庭、34户刑事被害人特困家庭、185名特困盲人、120名外出伤残农民工等群体进行救助。尤其是拿出20万元对在世的40名红旗渠伤残民工救助后,引起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将他们的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400元,并为他们办理了低保,从根本上解决了他们的问题,在林州市引起了重大反响。
此外,北京雨灾、云南彝良地震和陕西延安泥石流灾害发生后,翟建周及时研究救助方案,先后向这些地区各捐款10万元;四川雅安地震发生后,捐款31.96万元;2012年11月捐款60万元,支持中国下一代教育基金会助成教育基金;2014年,非洲埃博拉病毒肆虐,及时通过中国红十字会向非洲捐款10万元;向美国的印第安人捐款10万元,用于改善他们的生活条件;向联合国人道主义协调厅捐款10万元,用于世界范围内的紧急救援。累计向外捐款160万元。
抓义工 唱响人人可慈善的主旋律
在翟建周的推动下,林州市慈善总会不断壮大慈善义工队伍和慈善公益组织,拓展慈善活动领域。林州市涌现出了巾帼、梅平、金客来、花木兰、人大机关、法院法官等137支义工服务队,人数达3万人,坚持集中活动和分散活动相结合,义工服务累计达136万小时。如退休职工魏向荣组织了由170多人组成的义工队,常年为边远山区贫困家庭缝制棉衣棉被。慈善救援队共救援17名遇险者。慈善公益单位先后发展到34家,通过捐款捐物等多种形式,为慈善事业贡献力量。
抓透明 着力打造阳光慈善
为把慈善事业打造成玻璃缸中的产业,2012年元旦,翟建周会长放弃休息,主持召开会长办公会,研究决定慈善公开承诺。通过林州电视台、林州报向全市人民作出承诺,从当年元月1日起,所有接收的捐赠款物、救助受益对象、救助款物使用信息,24小时内在林州慈善网公开;林州市慈善总会的财务审计报告每年公布一次。中央四台曾以《河南林州:公信力推动慈善事业》为题,对此进行了报道。
林州慈善工作也得到了各级领导和新闻媒体的充分肯定。全国政协副主席、民进中央常务副主席罗富和,专程参加林州市在京举行的资助林州籍清华、北大学生活动,充分肯定林州的慈善工作,并亲自发放助学金。民政部副部长窦玉沛莅临视察,高度赞扬翟建周是带着感情、真情、激情、热情做慈善。中华慈善总会原副会长张道诚莅临林州市考察慈善工作时说:“林州的慈善事业走出了林州,领先于全国。慈善工作有高度、有广度、有深度。”并题词“慈行天下,善遍林州”。民政部政研中心副主任刘更光称:林州慈善在全国县级慈善工作中独一无二。中华慈善总会秘书长边志伟深有感触地说:林州慈善工作做得这么出色,成绩这么显著,影响力这么大,在全国1966个市县慈善组织中,应该说是最好的。
面对取得的成绩和荣誉,翟建周始终保持着清醒的头脑,没有停止前进的步伐。他又在精心勾画未来林州慈善更加宏伟的蓝图,力争用8到10年时间,把林州慈善总会发展成为中国一流,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慈善组织,让慈善的阳光普照更多的贫困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