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学生乐于作文的实践探索

2016-05-14谢幼云

读与写·教育教学版 2016年4期
关键词:事物笔者作文

谢幼云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4-0187-01

作文是学生认识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综合体现,作文教学在整个小学语言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对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可在我们农村小学,老师怕教作文,学生怕写作文的现象仍然存在。大多数学生苦于作文难,觉得无事可写,无话可说,学生写一篇作文要憋老半天才能完成,写作的兴趣更无从谈起。那么,教师应该如何消除学生的畏难心理,指导学生写好作文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 让学生学会观察

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生活是写作的源泉,观察是索取写作素材的重要手段”。让学生留心周围的事物,教给学生观察方法,培养学生观察的技能技巧,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是写好作文的前提。我们可以把学生带到五彩缤纷的大自然中,或让他们参加各种各样的社会活动。小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一旦被大自然的奥秘和生活的新奇事物所吸引,就会细心观察,认真思考,有所体会和感情,并渴望了解更多的事物及其特征。学生经过观察再写作文,自然就有事可写,有话可说了。学生尝到了观察生活的甜头,就会更积极主动地观察生活。从孩子喜欢的事物中观察,孩子往往会瞪大一双好奇的眼睛,效果容易事半功倍。

记得在指导写《我最喜欢的一种植物》的作文时,笔者就带领学生到学校周围进行观察。并给学生布置了观察作业:观察之中选三种你喜欢的植物,认真观察它的花、茎、叶,抓住各部分的颜色,形状以及生长特点,回来后画下来在班里展览。有了明确的目的,学生们在活动中看得可仔细了,摸一摸,闻一闻,有的还专注地拿笔记一记,生怕忘了似的。回来之后,一幅幅逼真的作品诞生了,真让人目不暇接。作文的第一步——‘画的工作完成了,接下来进行作文的第二步——‘说。在第一节作文课上,笔者组织了孩子们畅所欲言地把自己画的植物介绍给大家,让大家也了解这种植物,喜欢这种植物。学生争先发言,讲起来滔滔不绝。热烈的掌声,喝彩声,不时从教室里传出。从这就可以知道学生在这次活动中是仔细观察了。作文第三步——‘写,安排在第二节课。学生们听了要求之后,都埋头在桌子上写起来,再没有左顾右盼,呆呆坐着的人了。这种观察不仅不是负担,还给孩子们乐趣,因为有了乐趣所以才会有收效,学生自然就乐于作文了。

2 拓展学生的写作新思维

长期以来,我们作文教学运用的是一种“套用式”命题,这种固定的思维方式,让学生按既定的角度去思考,去作文,不敢创新,这必须要改变。为了引导学生打破常规思维定势,使思维沿着不同方向、不同角度扩散,培养学生作文的创新意识,在作文教学上笔者作了多种尝试。

首先,不要定太多规矩,要少要求、多鼓励。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是同一个水平、同一个思想、同一种经历、同一等智力,因此指导时要因材施教,不能以同一个标准和要求去布置写作任务。魏书生先生认为:“中小学生作文规范不宜讲得太多,讲多了束缚学生手脚,反倒不会写文章了”。小学生怕写作文就是因为思路打不开,针对这个问题,笔者在教学中尽量打消学生作文的顾虑,低起点,少要求,让学生放开胆子写。如在指导《童年趣事》的习作时,笔者就允许学生怎么高兴怎么写,怎么有趣怎么写,格式正确、内容有趣,就评给“优”。结果怎么样呢?一节课后,一篇篇见解独到、灵活多样的作文便跃然纸上。这种“降低门槛”的习作,既可以使学生放开手脚,让学生去尽情表达,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

其次,立意、选材等要鼓励出新,巧于引导学生的求异思维。全新选材既能让人折服于作者的独到见解,又能让人从中有所领悟。所以,我们要从一个全新的视角来构思作文,更要善于捕捉瞬间的思想感受,深入挖掘出全新的素材。比如作文《家乡的变化》,落俗套、老生常谈的写法是:过去,家乡如何如何的落后;如今,高楼大厦拔地而起……最后点明题旨——家乡变了。大多数学生写的索然无味,千篇一律。如果能让学生选一个自己亲身感受到的,找出一个新奇的闪光点,着重描写,从而以小见大反映家乡的变化,文章就会精彩多了。比如一位同学的构思独具匠心,从最近家里换了智能防盗门,害得爷爷因为不懂得使用智能锁,而进不了家门这件事入手,通过爷爷感慨地谈起这几十年家中门锁的更换来反映时代的进步和家乡生活的变化。这样的文章选材新颖,别具一格,自然会使人眼前一亮。

3 教学生写“生活”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平时,笔者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留意家人的喜怒哀乐,关注校园中的多彩生活,观察班级里的偶发事件,关注社会重大时事……要求学生在观察生活时,不仅要用眼睛看,还要用脑子想,对看到的事物要随时进行分析,思考这件事有什么内在意义,对自已有什么启发等等。只有这样,写作才能做到中心明确,内容真实具体,真正达到习作的目的。 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了解学生生活,抓住写作时机,创设写作情境,指导学生对发生在身边的真人真事做及时、客观的报道。我班学生志峰在上学的路上拾到一个钱包,志锋平时是个淘气的孩子,可他一到校就把捡到的钱包交到笔者手里。笔者紧紧抓住这个好机会,立即给学生上了一节作文课,先让志峰同学介绍了这个钱包的样子,并出示了里面所装的财物。学生一听都来了兴趣,一连串的问题提了出来,如:在哪捡的?怎么捡到的?你当时是怎么想的?你的身边当时有没有旁人?……志锋同学都一一作了回答。就这样,师生在一种民主平等、主动求知的交流和评议环境中互问互答,共谈共评,不到半节课的时间,学生既了解了志锋捡包的全过程,又了解了志锋同学的想法,对他有了更新的认识。最后,顺势诱导:“同学们,这件好人好事就发生在我们身边,你们想不想把它写下来,让它为我们班级添光彩呢?”同学们异口同声:“想!”接下来就是“沙,沙,沙”的写字声了,直到下课铃响了,同学们都还不愿停下手中的笔,再也没有咬笔头,皱眉头的学生了。经过这一堂作文课,学生们都恍然大悟:噢,原来作文就是写自己的生活,自己所经历的事呀,真有意思。

总之,语文教师在写作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和有创意地表达真情实感,让学生从身边的事物开始,从所见所闻写起,在各种活动中,培养学生作文兴趣,使学生乐于作文。

猜你喜欢

事物笔者作文
老师,别走……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奇妙事物用心看
春天来啦(2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