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管齐下 努力提升大学生对依法治国的认同
2016-05-14冷文勇
冷文勇
摘要:大学生对依法治国的认同是实现依法治国的必要条件。论文在剖析依法治国认同的内涵基础上,分析了大学生依法治国认同的价值,指出了法治思想和行为脱节等大学生依法治国认同缺失的现状,分析相关原因,最后提出了多项提升大学生依法治国认同的措施。
关键词:大学生;依法治国;认同;法治素养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1-0098-02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和重大任务,标志着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迈入了新的历史阶段。要真正把“依法治国”贯彻落实到实处,涉及立法质量、司法水平、守法情况等因素,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大学生对依法治国的认同问题。我国的依法治国进程如果不被广大大学生认同,就会举步维艰。大学生是社会主体中最具活力的群体,其法治信仰直接影响我国未来社会国民的法律素质。此外,党中共、国务院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指出,“……进一步增强理论认同、政治认同、情感认同,不断激发广大师生投身改革开放事业的巨大热情”。因此,开展大学生依法治国认同问题研究具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依法治国认同的解析
1.依法治国认同的内涵。关于“认同”一词的意义,《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1)认为跟自己有共同之处而感到亲切;(2)承认,认可。”该词最早由精神分析学派大师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提出,在弗洛伊德看来,“认同是一个心理过程,是一个人向另一个人或团体的价值规范与面貌去模仿内化并形成自己的行为模式的过程”。在这里,笔者取认同的“承认、认可”及“赞同、同意”之意。据此,笔者认为,大学生依法治国认同是指大学生通过自身实践经验和理性,对依法治国进行肯定性评价后,对其普遍认可和接受,企盼和需要依法治国,并在发生利益冲突时,依然自愿选择法律而不是选择道德、情感等其因素他作为调控自身行为的心理过程。
2.大学生依法治国认同的价值。(1)它是实现依法治国的必要条件。大学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生力军,法治中国的建设始终离不开他们的情感、态度、行为的参与,如果仅在治国策略自上而下的颁布、适应法律,忽视大学生依法治国心理认同,依法治国就会成为一句空话。因而,提高大学生的心理认同是实现依法治国的必要条件。(2)有利于消除大学生心中的人治思维。“法治”是“人治”的对立物,“法治”强调“法大于权”,“人治”强调“权大于法”,人治思想是中国民主法制建设上的巨大障碍。因受我国长期历史传统文化的影响,当代大学生心中或多或少存在一定的人治思维。因此,如何有效消除大学生心中的人治思维,同样是实施依法治国的重要环节。(3)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法律具有指引、评价、预测和教育等功能,大学生只有具备了法治观念,将自身的法律素质“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才具有学法、守法、护法、崇法、用法的动力,从而远离违法犯罪,承担起全面建设法治国家的使命。(4)有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从民族和全局的角度看,认同信仰的缺失就意味着民族凝聚力的消减,培育大学生依法治国认同,有利于加强包含“爱国”、“法治”在内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防止大学生被西化、分化的重要手段,是抵制各种非科学信仰的必要保证。
二、当代大学生依法治国认同缺失的现状
1.具备一定的法律知识,但多数大学生缺乏对法治精神准确认识。随着当前各类法律教育素材进入公众视野,多数大学生都对法律知识比较感兴趣,大多数都知道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和杀人是犯罪行为。但是对法律的本质、法治思维缺乏应有的理解,比如,不少大学生在遭遇就业歧视或在与兼职单位发生纠纷时,采取退让沉默态度。
2.比较关注依法治国建设进程,但常表现出思想和行为脱节。我国多数大学生非常关注反腐等法治事件和新法的颁布,尤其关注教育、劳动就业等方面的法律动态,然而现实生活中,不少大学生认知与行为背道而驰,一方面对企业的违法行为深恶痛疾,另一方面却购买山寨产品。
3.对法治建设持肯定态度,但主体性参与意识不强。近三十多年来,我国法治化建设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然而不少大学生仅仅把自己看成法律调整的客体,在他们眼里,依法治国是政府官员、法律工作者的事情,而与自己关系不大,比如,在国家法律制定的民意征集过程中,很少能收到来自大学生的意见。
三、影响大学生依法治国认同的原因分析
1.我国封建传统文化的影响构成了思想障碍。我国几千年积淀起来的封建传统文化是影响大学生依法治国认同的主要原因,我国很早就确定了权力至上的政治观点,使得人们以权力信仰取代法律信仰。两千年来儒家思想在大学生头脑中根深蒂固使得极少数大学生信仰的不是法而是关系和人情,比如“我爸是李刚”的官二代思维。
2.司法不公现象损害了大学生依法治国认同的形成。一次不公正的审判,其恶果甚至超过十次犯罪。近几年来,我国司法丑闻时有发生,比如2015年安徽的于英生杀妻冤案、内蒙古呼格吉勒图冤杀案,暴露出一些地方的司法机关仍存在刑讯逼供、有罪推定和监管漏洞等现象,它极大降低了法律尊严和权威。
3.行政执法混乱影响了大学生对依法执政的信任。尽管我国各级政府在法治化进程中取得了公认成就,但也存在不少问题,特别是“不法行政”现象十分突出,比如:2010年男子举报“官二代”遭跨省追捕案、2013年山西长治公务员招聘体检作弊案,极大侵犯了大学生的合法权益。
4.法治教育的缺失影响了大学生法律信仰的培养。近几年来,随着社会转型的加速,大学生法治教育中的问题和不足随之暴露出来,比如:教育途径单一,不少高校只是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上开展6个学时的法律教学,很少有高校开展相关的课外实践教学;此外,法治教育方法陈旧,等等。上述问题,严重影响了大学生依法治国认同。
四、提升我国大学生依法治国认同的路径选择
1.加强民主法治建设,营造有利于大学生依法治国认同形成的良好外部环境。我们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建立和完善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法律体系和法律制度;二是推进政府工作的公开化和法制化;三是进一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四是大力推行司法改革。为此,还要加强法治宣传教育,从而为大学生成长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和法治氛围。
2.加强法治教育,推动大学生树立法治信仰。法治教育是依法治国的基础性工作,也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应将对大学生的法治教育的重点落在依法治国认同教育,要讲清依法治国的内容、要求和目标,引导大学生牢固科学合理的法律思维方式,为此,还要不断提高教师的法治修养,加强实践环节教学,以增强教育效果。
3.完善法律服务机制,积极为大学生提高优质法律服务。要把法治教育与解决学生的实际法律困难结合起来,探索建立集法治宣传、法律咨询、法律援助等于一体的法律服务平台。尤其近几年来,有关大学生的就业创业、人身财产伤害的案件时有发生,学校更应开展此方面的法治服务,让学生切实感到法律赋予他们的权利。
4.丰富高校法治文化氛围,推动大学生参与法治实践。高校作为培养大学生依法治国认同的第一阵地,首先应做到依法治校、依法办学,坚持以人为本,切实尊重和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其次要加强校园法治文化建设,积极开展模拟法庭辩论比赛、法律知识竞赛、法律社会调查等活动,形成浓厚的法治文化氛围。
总之,提升大学生依法治国的认同是我国法治建设进程的动力,是提升依法治国的亲合力、实现依法治国的重要因素之一。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越来越多大学生认同依法治国,“法治中国”目标的实现一定指日可待。
参考文献:
[1][美]英格尔斯.走向现代化 世纪档案—影响20世纪世界历史进程的100篇文献[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6:435.
[2]梁丽萍.中国人的宗教心理[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Take a Variety of Measures,Strive to Enhance College Students'recognition of Governing the Country by Law
LENG Wen-yong
(1.College of Marxism,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in Beijing,10083,China;
2.Beijing Institute of Petrochemical Technology,Beijing 102617,China)
Abstract:College students'recognition is indispensable condition for the realization of Governing the country by law.Based on analysis of the connotation of recognition of Governing the country by law,The paper put forward multi-value of college students' recognition.Then,the paper come up with the Status of lack of college students' recognition of Governing the country by law,such as Inconsistency of Legal thinking and behavior.Finally,the paper put forward various measures of enhancing college students' recognition of Governing the country by law.
Key words:college students;recognition;governing the country by law;legal litera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