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实践教学的心理学研究方法课程的改革探索
2016-05-14孙岩徐真真刘文沈悦杨丽珠
孙岩 徐真真 刘文 沈悦 杨丽珠
摘要:心理学研究方法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和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对于心理学专业的学生尤为重要。为提高学生的实践研究能力,培养学生批判性及创造性思维,本文结合心理学研究方法的课程特点及教学目标,实施了实践教学,内容包括心理学文献检索,小组合作式的研究方案设计与开题报告等。实践教学的实施使学生对心理学研究方法的知识有更深层次的理解与掌握,并且使学生具备了从事心理学研究的初步能力。
关键词:心理学研究方法;实践教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5-0084-02
《心理学研究方法》课程是心理学专业的核心课程,是各高等院校心理学专业必修的基础课程之一。
一、课程特点
1.综合性强。《心理学研究方法》课程以《普通心理學》、《心理统计学》、《心理测量学》等课程为基础,也是这些专业基础课在心理学研究中的具体应用。《心理学研究方法》课程要求学生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系统掌握心理学研究的基本过程、心理测量方法和统计分析以及实验研究要点等内容。该课程涉及的知识面也比较广泛,如心理学的历史、心理学的哲学基础、心理学的一般理论与方法以及心理学研究的基本过程,因此,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
2.层次性高,难度较大。《心理学研究方法》课程就其本身而言,对学生和教师都具有较高的要求。教师必须对心理学研究的整个科学体系较为熟悉,对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及发展方向有所了解,并具有较丰富的科学研究经验。学生应具备扎实的心理学基础知识,心理学研究方法是普通心理学、人格心理学等专业课程的后续课,如研究方法的选题会涉及感知觉、注意、记忆、人格发展等。另外,该课程也有许多较难掌握的概念与内容,如自变量、因变量、真实验设计、准实验设计、非实验设计等不同的实验设计类型以及不同研究方法的区分,因此,学生还应具有较强的学习与理解能力。
可见,心理学研究方法是一门综合性、多学科交叉,需要批判与创新性思维,依托理性认识、实际操作和动手研究才能较好地把握与理解的课程。
二、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学内容重理论轻实践。虽然《心理学研究方法》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但在教学过程中,还是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心理学研究是从文献的检索与阅读开始的,教师往往只传授查找与阅读文献的理论知识与方法,没有让学生实际动手去搜索。因此,不能快速有效的搜索到相应文献,选题找不到切入点,研究设计与实验目的不相符等问题会相继出现。另外,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容易使学生感到枯燥,进而对课程失去学习的积极性。
2.教学过程忽视思维方式的培养。在课堂上,学生一般是被动接受,较少主动探究与发现知识,批判性与创造性思维的潜能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分析原因,其一是课堂上缺少探索、讨论与争辩的氛围。其二是教师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讲解,不容易激发学生发现问题、创造性思考的意识,学生的思维逐渐被固化。比如,文献阅读时,学生不能对研究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也很少会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3.教学方法传统单一,灵活性不足。在当前的教学中,教师一般使用传统的讲授法,通过讲授向学生传递知识,学生进行笔记记录,积极性与参与性不高,课堂气氛较为沉闷。心理学研究方法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课程,学生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对课程内容的把握也不那么准确,教师应更多的以学生为主体,增强授课形式的多元性与灵活性,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
三、实践教学在课程中的具体实施
实践教学是根据知识的本质与规律、实践的特点与作用,并结合教学目的和要求而展开的实践活动。《心理学研究方法》是心理学专业学生实现技能迁移、能力提升的关键性课程,也是实现专业培养目标和办学质量的关键所在,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对该课程进行深层次的理解与掌握。
(一)文献检索与阅读,确定研究课题
文献资源的检索是心理学研究的重要方法,能否快速有效的检索到大量相关研究文献是心理学研究开展的基础。在开课之初,授课教师按照自愿组合的原则,把学生分成课题研究小组(每组约4-6人)。各小组按照各自感兴趣的方向,进行搜集查找、浏览、略读、整理、筛选和精读文献,并完成课题的提出。在查找文献的过程中,小组成员进行了有效分工与合作,其中,两人负责查找搜集中外文献,两人对文献进行详细阅读,一人进行汇总整理。最后,经过小组讨论进行研究题目与方案的确定。
在文献查找过程中,经过不断的探索与尝试,学生掌握了搜索文献的技巧与方法,提高了文献检索的速度与效率;在文献阅读方面,原来对英文文献理解有一定的难度,随着阅读量的积累,不但能理解并且能提出自己的见解与看法;在研究课题选定过程中,学生从文献选题的切入点、研究设计的独特与不足之处,进行讨论与思考,批判性与创造性思维得到有效的训练。
(二)小组合作与自主探究,设计研究方案
小组合作式学习主要是通过表达、争辩、倾听、讨论及参与实践等形式展开的学习方式,小组合作学习主要是以人的整体心理活动为基础,是认知与情感活动相统一的过程。
首先,各小组成员先表达自己的设计想法及依据,包括问题提出、研究假设、被试选择,研究方法等,每个成员认真倾听同学的方案,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接下来,小组内讨论,确定出最优的方案作为本组的设计方案,并进一步整理完成开题报告初稿。在此基础上,各小组间进行交流,互相探讨借鉴优点,指出不足之处,再对本组研究方案进行修改完善。最后,撰写开题报告。
通过小组合作与探究式的学习,为学生提供倾听和理解他人的机会,促进同学之间的感情交流,也增强团队合作意识。同时,自由轻松的教学环境,比较活跃的课堂氛围,也会调动同学们学习的积极性,增加对心理科学进行研究的兴趣。
(三)师生互动交流,开展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察,要求报告人不仅对所选课题的内容熟记于心,了解所选题目的相关内容,也需要具有较清晰的思路以及一定的语言组织与表达能力。本次开题汇报的内容主要包括:文献综述、问题提出、研究假设、研究设计与实施的具体过程等。每组按抽签顺序进行汇报,根据每组的报告,教师从选题,方案设计等方面进行评分与提问,之后会针对报告中存在的问题与同学讨论,提出修改方案。开题汇报过程进行全程录像。
通过开题报告,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教师也能较准确的把握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实践运用程度。
四、结语
实践教学本身具有实践性、综合性和创新性等特点,在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从《心理学研究方法》课程的特点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入手,以使学生将理论灵活应用于实践,培养其进行心理学研究的思维与能力为目标,开展了实践教学。
通过实践教学的开展,对该课程有如下探索:教师不仅向学生传授知识,也要注重对其进行思维与能力的训练;教学过程中,应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在实践中对知识进行深层次加工,使其具有初步的心理学研究能力;教学方法要多元灵活,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以致用,才能使学生真正热爱心理科学研究,继而在心理学领域进行耕耘与创新。
参考文献:
[1]朱军.高校实践教学现状与优化对策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08,(12):140-141.
[2]文涛.论有效的课堂小组合作学习[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12):5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