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哈佛学生也辛苦

2016-05-14盛斯才

读书文摘·经典 2016年5期
关键词:辅导班欧美哈佛

盛斯才

一些到过欧美发达国家的人,通常都会感慨其教育的宽松:隔三差五的假期、三点钟就下课的学校、近乎于游戏的课堂以及老师体贴耐心的鼓励……这些信息的散布和传播,让人情不自禁地觉得,在欧美读书太轻松了。

然而,久居美国、深入观察美国教育,却会得出几乎完全相反的结论。

他们发现,美国小学确实是下午三点放学,但几乎只有黑人的孩子直接回家,大多数白人和华人的孩子,都背着书包、拿着乐器,去了各种辅导班。

在美国,一个不去辅导班补课、不花大价钱去学习才艺、不参加社会活动去丰富自己履历的孩子,几乎没有可能进入名牌大学。在西方社会,孩子们的确可以有一个开心的中小学阶段,但“更少的学习、更多的游戏、更宽松的管理”,实际上意味着如果想要跻身社会精英阶层,你需要更好的自律、更多的课外辅导与公立教育之外更多的社会资源。

西方教育实际上是通过一个宽松的过程,偷偷地完成了社会分层。

欧美的中小学生确实可以不承受任何压力,但在快乐几年之后,大多数的孩子或者去社区大学再混几年,或者直接去找些体力工作度日,或者直接开始拿失业补助,在街上闲逛。

远嫁德国的作家龙应台,就举了一个这样的例子:一个叫提摩的孩子,从小爱画画。在气氛自由、不讲究排名的德国教育系统里,他一会儿学做外语翻译,一会儿学做锁匠,一会儿学做木工。毕业后找不到工作,18岁就失业,到41岁,仍旧失业。没事的时候,他坐在临街的窗口,画着长颈鹿。因为没有工作,所以也没有结婚,和母亲住在一起。他的母亲已经快80岁了。

西方真正的世界一流大学是什么样子呢?央视《世界著名大学》制片人谢娟曾带摄制组到哈佛采访。到哈佛大学时,是半夜两点,让他们惊讶的是,整个校园灯火通明,餐厅里,图书馆里,教室里,还有很多学生在看书。

在名校,学生的压力是很大的。在哈佛,到处可以看到睡觉的人,甚至在食堂的长椅上也有人呼呼大睡,而旁边来来往往就餐的人并不觉得稀奇。很多学生一边啃着面包一边忘我地在看书。

一个北大女孩说,她在哈佛一个星期的阅读量相当于她在北大一年的阅读量。即使这样,哈佛平均每年也有大约20%的学生会因为修不满学分而休学或退学,对学生的考评并不是学期末才完成,每堂课都要记录发言成绩,平均占到总成绩的50%,这就要求学生均匀用力、不能放松。

哈佛大学终身教授丘成桐说:“中国大学生的生活相比之下太轻松。我们总是说,中国的孩子为了高考受了多少苦,其实,在美国一些著名的中学里,高中的学习同样是很苦的。我的孩子上中学的时候,也经常学到半夜。在美国,随着年龄的增长,一点点加大学习的任务。到了大学时是最苦的,所有的精英教育全都必须是吃苦的。而中国的孩子到了大学,却放松下来。他们放松的4年,恰好是美国大学生最勤奋的4年,积蓄人生能量的黄金4年。所以,美国的高层级人才一直是世界最多的。”

猜你喜欢

辅导班欧美哈佛
校外辅导班对学生学业影响调查分析
85%哈佛新生反对特朗普
没完没了的辅导班
课外辅导班安排也是一门学问
哈佛讲堂里的狗
亚欧美港口燃油价格
哈佛讲堂里的狗
亚欧美港口燃油价格
亚欧美港口燃油价格
韩辅导班老师优于学校老师